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产能投放较为“激进”的原料药企业投资机会
下载次数:
1571 次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3-27
页数:
17页
本周观点
本期周报我们将对上一轮(2019年1月-2021年1月)原料药上涨周期个股及产能释放情况进行梳理。首先,个股方面,司太立、天宇股份、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和华海药业涨幅相对较高,从最高涨跌幅情况来看,均实现300%以上的上涨,其中司太立最高录得625%的涨幅。其次,从这十七家上市原料药企业来看,平均最高涨幅为263%,截至2021年1月底,整体市值翻了1.3倍。
从原料药行业的周期性上来看,整个行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和下滑往往跟行业周期相吻合。上一轮上涨周期来看,伴随着2018年Q4的缬沙坦基因毒性事件,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开始提升,部分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上涨,原料药周期开始上行,订单催动企业加大资本市场融资及自有资金的产能投放,直至2020-2021年疫情需求端放缓,产能利用率出现边际变化。
所以,行业周期上行的阶段初期,那些具有较低产能利用率或在产能投放层面较为“激进”的原料药企业,往往在利润和收入规模增速上相对较好。我们回溯了原料药企业固定资产增幅的情况,前文提到的涨幅较高的五家原料药企业中,健友股份、天宇股份和司太立皆在2019年具有较高的固定资产增幅,而另外两家则因为不同原因在产能利用率方面相对较低。而从最高涨幅的情况来看,2019年固定资产增幅较大的前9家企业,市值平均涨幅为323%,而后8家企业则仅有263%。
投资建议
医药板块连续第八周出现回调,本周继续跑输沪深300指数。从交易量来看,仍旧维持较低水平。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涨跌互现,中药、医药商业和生命科学跌幅靠前,医药外包、医疗新基建和药用包装和设备涨幅居前。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CRO——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今年Q1出现加速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
创新药——聚焦药品的临床价值,精选年内催化剂丰富的标的。监管政策正合力加速创新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出清有望消弭低质量内卷。2022年CDE批准创新药数量、科创板医药类企业IPO数量均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药监部门发布多项创新药研发指导原则,包括要求3期临床使用阳性药物或最佳SOC作为对照、NDA申请应纳入风险/收益总结等,逐步收紧创新药品上市标准;2)上交所科创板监管逐渐加强对拟上市药企自主研发硬实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创新药投资应回归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建议关注年内催化剂丰富、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数据发布期的加科思(01167.HK)、海创药业*(688302)、德琪医药*(06996.HK)、康宁杰瑞*(09966.HK)、康方生物*(09926.HK)。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内防控政策已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民营医院或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同时,医院诊疗量反弹将提高血制品临床用量,推动需求端快速修复。叠加进口白蛋白供给紧缺,血制品行业进入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周期。持续的供需不平衡或使院外市场终端产品出现涨价趋势。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全面修复,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今年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建议关注:同和药业(300636)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生物行业本周表现整体回调,跑输沪深300指数,但部分细分领域如医药外包、医疗新基建和药用包装和设备表现较好。报告重点分析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原料药上涨周期,指出产能投放“激进”的企业在行业上行初期往往表现更好,并据此提出投资建议,建议关注CRO、创新药、医疗消费、医疗新基建后周期以及原料药等领域的优质公司。
报告通过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原料药上涨周期的回顾,分析了行业周期性与个股表现的关系。数据显示,17家上市原料药企业平均最高涨幅达263%,整体市值翻了1.3倍。涨幅较高的企业,如司太立(625%)、天宇股份(502%)、健友股份(415%)等,在2019年均有较高的固定资产增幅,或因其他原因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报告认为,行业周期上行初期,产能利用率较低或产能投放“激进”的企业,利润和收入规模增速相对较好。 进一步分析显示,2019年固定资产增幅较大的前9家企业,市值平均涨幅为323%,而后8家企业仅为263%。 报告还指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比值较高的企业,在行业景气度出现边际变化时,有望享受更大的行业红利。
报告指出,医药板块连续第八周回调,跑输沪深300指数,交易量维持低位。板块内部涨跌互现,中药、医药商业和生命科学跌幅靠前,医药外包、医疗新基建和药用包装和设备涨幅居前。报告建议短期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关注在市场流动性支撑下机构可能增持的优质白马股。
本周报对2019年1月-2021年1月原料药上涨周期个股及产能释放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行业周期性与个股表现的关系,并结合当前市场情况,对医药板块及相关细分领域提出了投资建议。
报告详细分析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17家上市原料药企业的涨跌幅,并结合其固定资产增幅和在建工程情况,探讨了产能投放与股价涨幅之间的关系。
报告分析了本周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以及各二级子板块(如CRO、创新药、医疗消费、医疗新基建、原料药等)的涨跌幅情况,并对个股涨跌幅进行了排名。
报告跟踪了医药行业及各细分领域的估值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沪深港通资金的持仓情况。
报告总结了本周医药行业内重要公司的动态(如年报发布、业绩预告、重大事件等),以及重要的行业政策动态。
报告提供了美国新冠口服药(Paxlovid、Lagevrio、Evusheld)的周分发量数据,反映了海外市场新冠药物需求的变化趋势。
本报告对医药生物行业,特别是原料药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周期性分析,并结合当前市场表现,对投资策略提出了建议。报告指出,在行业周期上行初期,产能投放“激进”的原料药企业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同时,报告也分析了医药板块整体表现及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并提供了具体的公司建议。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以及政策超预期等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创新业务驱动成长
业绩承压,新产品新渠道探索打开成长空间
医药商业:行业持续出清,零售药店龙头探索新道路强者恒强
医药生物: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有望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