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美行业22H1业绩综述报告:疫情反复业绩仍持续增长,上游更具韧性

医美行业22H1业绩综述报告:疫情反复业绩仍持续增长,上游更具韧性

研报

医美行业22H1业绩综述报告:疫情反复业绩仍持续增长,上游更具韧性

  行业核心观点:   医美板块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趋严叠加疫情反复迎来股价调整,步入2022年监管政策逐步明晰,板块股价自2022年3月以来触底反弹,7月末由于疫情趋严再次下调。整体来看,除却疫情反复的外部环境,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自身仍然延续2021年以来的趋势,集中在产品更新和政策监管层面。再深入看,产品端不断更新迭代、监管端不断细化。对上游药械服务商来讲,严监管为合规产品提供替代空间,合规医疗器械注册证(尤其是III类)的优势被放大,产品推新落地后更加考验公司产品商业化推广的能力,短期应予以关注,长期来看,B2B2C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产品力仍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维度,公司的研发实力、创新基因以及ToB渠道深耕能力等要素则更为重要。对中游服务机构来讲,新品对注射技术及审美能力的要求或将不断提高,以及如何利用新品延长求美者的消费生命周期、扩大求美者的产品消费半径则考验其医生及管理者水平。医疗美容广告的严监管短期内或将提高直客机构的获客成本,叠加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医美机构的打击,将在中长期放大头部合规机构的资质牌照以及口碑优势,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长期的健康发展。   投资要点:   行情:阶段性反弹,上游器械耗材表现更佳。2022年以来截至8月末,医疗美容指数(884273.TI)下跌12.76%,跑赢沪深3004.68pcts。2022年初至今趋严政策监管下行业规划逐渐明晰,为医美市场长期合规化优质发展保驾护航,市场对医美市场投资趋于理性,叠加龙头业绩保持增长,主导板块自3月份以来结束持续3个季度的下调,触底反弹,7月末由于疫情趋严再次下调。分板块来看,上游器械耗材股价表现更佳,大部分跑赢大盘指数,中游医美机构和下游获客渠道表现较差,大部分跑输大盘指数。   复盘:产品推新继续进阶,监管政策不断细化。产品推新:22年上半年新品主要为四大类产品,其中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新品数量最多。①玻尿酸(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玻尿酸铂安润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华熙生物旗下的丝丽动能素516及532通过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按III类械监管;新氧成为玻尿酸产品爱拉丝提中国境内独家总代理并成功上市;DongBangMedical“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批上市;韩国ACROSS医美填充剂获批上市。)、②胶原蛋白(江苏吴中重组胶原蛋白生物修复敷料X型及M型启动销售;无锡贝迪生物申报的“胶原贴敷料”正式获得NMPA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华熙生物收购北京益而康51%的股权,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四环医药自主研发的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凝胶敷料、皮肤修复敷料及医用皮肤修复敷贴三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③再生类(远想生物推出爱缇恩mADM;乔洛施再生医美新干线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证批准上市;四环医药“少女针”正式启动NMPA注册临床研究。)、④肉毒毒素类(爱美客以研发注册方式引进HuonsBP的肉毒素产品)。政策监管:2022年,监管的重点和趋势聚焦在产品端的监管细分化,涉猎的产品越来越细分。2022年1月《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公布,给出了医疗美容行业超过50个标准。2022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对部分医美产品监管类别做出调整,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水光针、面部埋植线、面部提拉线、面部锥体提拉线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监管。   财务:疫情反复下业绩仍持续增长,高景气度下上游更具韧性。由于22年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疫情反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面临严峻挑战影响,经济受冲击较大,2022H1医美板块收入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其中上游药械耗材上市公司医美板块22H1共实现营收35.93亿元,同比+34.68%,较21H1的增速92.35%有所回落,减少57.67pcts;中游医美机构上市公司医美板块22H1共实现营收15.21亿元,同比+13.80%,较2021H1的增速65.81%减少52.01个pcts。总体来看,上游业绩增速更高,整体表现更佳。上游药械仪器商:受益于需求旺盛和密集推新,整体仍保持较高业绩增长,同时出现业绩分化。爱美客在新产品“濡白天使”推广顺利的驱动下,2022H1营收同增39.7%至8.85亿元;复锐医疗科技/昊海生科/华东医药旗下医美板块2022H1实现营收1.75亿美元/3.29亿元/8.97亿元,分别同增39.39%/82.78%/130.25%。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5.45%;四环2022H1医美业务受疫情影响实现收入0.99亿元,同比下降61.8%。2022H1爱美客、华东医药、复锐医疗科技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中游服务机构: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持续开拓新市场,由于疫情影响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普遍下滑。与2021H1营收增速相比普遍下降,但大部分仍能保持增长。华韩股份2022H1实现营收4.51亿元(YoY-7.34%),是上市医美机构中唯一收入下降的公司,其他医美机构的医美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朗姿股份/瑞丽医美/苏宁环球的医美业务板块在2022H1实现营收6.29/0.97/0.75亿元,分别同比+18.45%/+4.01%/+7.48%。奥园美谷2022H1通过收并购业务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医疗美容服务营收2.69亿元(YoY+72.44%)。除了瑞丽医美2022H1毛利率同比上升之外,其他医美机构毛利率均出现下降。   风险因素:1.监管风险2.医疗事故风险3.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4.疫情反复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服务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951

  • 发布机构: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09-08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行业核心观点:

  医美板块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趋严叠加疫情反复迎来股价调整,步入2022年监管政策逐步明晰,板块股价自2022年3月以来触底反弹,7月末由于疫情趋严再次下调。整体来看,除却疫情反复的外部环境,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自身仍然延续2021年以来的趋势,集中在产品更新和政策监管层面。再深入看,产品端不断更新迭代、监管端不断细化。对上游药械服务商来讲,严监管为合规产品提供替代空间,合规医疗器械注册证(尤其是III类)的优势被放大,产品推新落地后更加考验公司产品商业化推广的能力,短期应予以关注,长期来看,B2B2C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产品力仍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维度,公司的研发实力、创新基因以及ToB渠道深耕能力等要素则更为重要。对中游服务机构来讲,新品对注射技术及审美能力的要求或将不断提高,以及如何利用新品延长求美者的消费生命周期、扩大求美者的产品消费半径则考验其医生及管理者水平。医疗美容广告的严监管短期内或将提高直客机构的获客成本,叠加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医美机构的打击,将在中长期放大头部合规机构的资质牌照以及口碑优势,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长期的健康发展。

  投资要点:

  行情:阶段性反弹,上游器械耗材表现更佳。2022年以来截至8月末,医疗美容指数(884273.TI)下跌12.76%,跑赢沪深3004.68pcts。2022年初至今趋严政策监管下行业规划逐渐明晰,为医美市场长期合规化优质发展保驾护航,市场对医美市场投资趋于理性,叠加龙头业绩保持增长,主导板块自3月份以来结束持续3个季度的下调,触底反弹,7月末由于疫情趋严再次下调。分板块来看,上游器械耗材股价表现更佳,大部分跑赢大盘指数,中游医美机构和下游获客渠道表现较差,大部分跑输大盘指数。

  复盘:产品推新继续进阶,监管政策不断细化。产品推新:22年上半年新品主要为四大类产品,其中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新品数量最多。①玻尿酸(四环医药独家代理的玻尿酸铂安润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华熙生物旗下的丝丽动能素516及532通过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复按III类械监管;新氧成为玻尿酸产品爱拉丝提中国境内独家总代理并成功上市;DongBangMedical“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批上市;韩国ACROSS医美填充剂获批上市。)、②胶原蛋白(江苏吴中重组胶原蛋白生物修复敷料X型及M型启动销售;无锡贝迪生物申报的“胶原贴敷料”正式获得NMPA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华熙生物收购北京益而康51%的股权,正式进军胶原蛋白产业;四环医药自主研发的重组III型胶原蛋白凝胶敷料、皮肤修复敷料及医用皮肤修复敷贴三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③再生类(远想生物推出爱缇恩mADM;乔洛施再生医美新干线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证批准上市;四环医药“少女针”正式启动NMPA注册临床研究。)、④肉毒毒素类(爱美客以研发注册方式引进HuonsBP的肉毒素产品)。政策监管:2022年,监管的重点和趋势聚焦在产品端的监管细分化,涉猎的产品越来越细分。2022年1月《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公布,给出了医疗美容行业超过50个标准。2022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外发布《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对部分医美产品监管类别做出调整,明确射频治疗仪、射频皮肤治疗仪、水光针、面部埋植线、面部提拉线、面部锥体提拉线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监管。

  财务:疫情反复下业绩仍持续增长,高景气度下上游更具韧性。由于22年全国各地尤其是一线城市疫情反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仍面临严峻挑战影响,经济受冲击较大,2022H1医美板块收入维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其中上游药械耗材上市公司医美板块22H1共实现营收35.93亿元,同比+34.68%,较21H1的增速92.35%有所回落,减少57.67pcts;中游医美机构上市公司医美板块22H1共实现营收15.21亿元,同比+13.80%,较2021H1的增速65.81%减少52.01个pcts。总体来看,上游业绩增速更高,整体表现更佳。上游药械仪器商:受益于需求旺盛和密集推新,整体仍保持较高业绩增长,同时出现业绩分化。爱美客在新产品“濡白天使”推广顺利的驱动下,2022H1营收同增39.7%至8.85亿元;复锐医疗科技/昊海生科/华东医药旗下医美板块2022H1实现营收1.75亿美元/3.29亿元/8.97亿元,分别同增39.39%/82.78%/130.25%。华熙生物医疗终端业务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下降5.45%;四环2022H1医美业务受疫情影响实现收入0.99亿元,同比下降61.8%。2022H1爱美客、华东医药、复锐医疗科技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华熙生物、昊海生科医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中游服务机构: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持续开拓新市场,由于疫情影响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普遍下滑。与2021H1营收增速相比普遍下降,但大部分仍能保持增长。华韩股份2022H1实现营收4.51亿元(YoY-7.34%),是上市医美机构中唯一收入下降的公司,其他医美机构的医美业务营收均实现增长,朗姿股份/瑞丽医美/苏宁环球的医美业务板块在2022H1实现营收6.29/0.97/0.75亿元,分别同比+18.45%/+4.01%/+7.48%。奥园美谷2022H1通过收并购业务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医疗美容服务营收2.69亿元(YoY+72.44%)。除了瑞丽医美2022H1毛利率同比上升之外,其他医美机构毛利率均出现下降。

  风险因素:1.监管风险2.医疗事故风险3.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4.疫情反复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在疫情反复和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下,整体业绩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增长态势。上游药械耗材企业表现优于中游医美机构,展现出更强的韧性。产品推新和政策监管是行业的两大主旋律,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市场发展,监管政策细化规范行业秩序,长期来看利好行业健康发展。

上游韧性强于中游,产品创新与政策监管成行业主旋律

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面临疫情反复和监管趋严的挑战,整体业绩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增长。上游药械耗材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和政策红利,业绩增速高于中游医美机构,展现出更强的韧性。 监管政策的密集出台,旨在规范行业秩序,保障行业长期健康发展,长期来看将利好头部合规企业。

上游企业受益于产品创新和政策红利,中游企业面临挑战

上游药械耗材企业受益于需求旺盛和密集推新,整体仍保持较高业绩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玻尿酸和胶原蛋白等产品推陈出新,为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同时,监管政策的细化也为合规产品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中游医美机构则面临疫情影响和获客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普遍下滑。

主要内容

行情回顾:阶段性反弹,上游器械耗材表现更佳

2022年1月至8月,医疗美容指数下跌12.76%,跑赢沪深300指数4.68个百分点。3月份以来,板块触底反弹,但7月末受疫情影响再次下调。上游器械耗材股价表现优于中游医美机构和下游获客渠道。

复盘:产品推新及政策监管是两大主旋律

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产品推新和政策监管两个方面。

产品推新:迭代升级,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推新最密集

上半年医美产品推新主要集中在玻尿酸、胶原蛋白、再生类和肉毒毒素四大类,其中玻尿酸和胶原蛋白新品数量最多。 多家企业推出新产品,体现了市场对产品升级和创新的需求。

政策监管: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保障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2022年,监管重点聚焦于产品端的细分化监管,涉及产品范围不断扩大。 《中国医疗美容标准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公布以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调整,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严厉打击非法医美机构和违规行为,将提升行业集中度。

财务:业绩增长但速度放缓,高景气度下上游更具韧性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影响,医美板块收入增速放缓。上游药械耗材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4.68%,中游医美机构营收同比增长13.80%。上游企业业绩增速高于中游,表现更佳。 部分上游企业如爱美客、华东医药、复锐医疗科技营收增长显著,而华熙生物、四环医药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中游医美机构营收增速普遍下降,毛利率也普遍下滑,仅瑞丽医美毛利率有所上升。

上游药械仪器:需求旺盛+密集推新,收入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上游企业受益于需求旺盛和密集推新,收入总体保持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不同企业业绩表现分化明显,部分企业毛利率上升,部分企业毛利率下降。

中游服务机构: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持续开拓新市场

中游医美机构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持续开拓新市场,但受疫情影响业绩增速放缓,毛利率普遍下滑。

投资建议及风险因素

报告建议关注上游药械耗材企业,并提示了监管风险、医疗事故风险、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和疫情反复风险。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2年上半年医美行业的表现,指出上游药械耗材企业在产品创新和政策红利推动下表现优于中游医美机构。 产品推新和政策监管是行业的两大主旋律,推动行业向规范化、健康化方向发展。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然而,疫情反复和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持续关注。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