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奥密克戎新变化,我国门诊和病床资源相对较完备
下载次数:
1021 次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2-11-27
页数:
22页
本周观点
本周我们从门诊、住院、ICU 资源三个方面讨论,看看我国医疗系统到底理论上可以面对多大的冲击。
从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来看,按照 2016-2019 年的复合增速为 3.2%计算,2021 年诊疗量应达 92.87 亿人次,与实际相比,每日平均诊疗量的弹性空间在至少 227 万人次。2022 年 1-6 月,美国、香港和韩国等五个地区的单日新增高峰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约在 0.42%;2022 年 6 月后,东亚单日新增高峰的占比持续下降,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总比重降至 0.14%。假设我国 14.12 亿人口,按 2022 年 1-6 月单日新增最高日的平均人口比重来计算,单日新增高峰约为 593 万。按至少 227 万日就诊空间来计算,就诊率不超过 38.28%,门诊端压力是相对可控的(不考虑重复就诊和地域医疗资源差异)。
从医疗卫生机构住院量来看, 2020 年和 2021 年因为疫情等原因,出现较明显下降,其中 2020 年下滑 13.6%。从我国总住院人次、患者平均住院时长和病床使用率等情况来计算,2018-2021 年我国满负荷总住院天数复合增速约在2.7%。 2021年总空床天数则约为7.753亿天,平均每月约 6454 万天。 从美国三个新冠发生高峰期来看, 第一阶段住院率明显较高。而后两个阶段同处奥密克戎时期,住院率跟感染人数呈现明显负相关性,这从日本、香港的数据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整体来看,奥密克戎毒株的高峰时期住院率大体维持在 3%左右。我们根据2021 年平均每月约 6454 万天总空床天数来计算。 按平均住院时间 5-8天,医疗可满负荷容纳单月内平均日新增人数约 897 万-1434 万。如果病床使用率恢复至 2019 年的 83.6%, 可容纳平均单日新增人数约为347 万-555 万。
从日本、 韩国和美国不同新冠高发阶段的 ICU 床位患者比例来看,比例呈现下降趋势。理论上讲,ICU 的床位也具有较大弹性,一般在临床资源较为充足的状况下,短期可实现 50-100%的扩充。如果按我国现有 ICU 床位 8 万个计算,病床使用率假设也同为当期的 74.6%,ICU 空置床位约为 2 万张。再按 0.4%-4%的 ICU 患者占高峰期日均新增比来推算,我国 2 万张 ICU 床位可支撑高峰期平均日新增病例约50-500 万。
重点推荐
本周医药受疫情防控边际趋紧的因素影响,板块全面承压。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板块内部配置来看,全部板块皆出现下跌。在下周美国美联储将迎来今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背景下,超预期加息阶段有望终结,接下来港股和 A 股医药将有望延续全球资本再平衡下的流动性支撑,受此影响,我们认为医药板块景气度仍将或可维持较高水平。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预期不变,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 卫健委近期发布 《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内防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部分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 2020 年, 2020-2021 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 迈瑞医疗* (300760) 、 华康医疗* (301235) 、 康众医疗* (688607) 、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 Q3 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 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 Q3 出现快速反转,beta 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重点推荐:同和药业(300636)等。
创新药——Q3 在美元指数不断推升的背景下, 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 18A 均出现快速的回撤,但美国 XBI 指数却受美元资产回流而表现相对较好。因此,我们看好在 9 月底美元指数见顶后的国内创新药板块与港股 18A 的补涨行情,尤其看好在配置初期,市场研究较为深入的且临床、 产品上市和 BD 进展皆较为顺利, 尤其是核心管线已被充分验证的标的。 建议关注: 荣昌生物-B* (9995) 、 康方生物-B* (9926) 、康宁杰瑞制药-B*(9966)等。
CRO——前期受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 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不断兑现,以及近期海外部分 CRO 企业全年业绩指引上调等事件催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结合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现状数据分析,我国医疗系统理论上能够应对大规模新冠感染冲击,门诊、住院和ICU资源均具备一定弹性空间。报告重点分析了门诊诊疗量、住院量和ICU床位使用率的潜在压力,并对医疗消费、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原料药、创新药和CRO等细分领域进行了投资建议。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住院量和ICU床位数据的分析,评估了中国医疗系统应对大规模新冠感染冲击的能力。报告指出,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速度快,但其住院率和重症率相对较低,这为医疗资源的有效分配提供了有利条件。
报告根据市场分析,对医药行业细分领域提出了投资建议,包括:医疗消费(关注民营医院和血制品企业)、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关注医疗设备和信息化相关企业)、原料药(关注业绩反转机会)、创新药(关注临床进展顺利的标的)和CRO(关注业绩兑现和估值提升的优质企业)。
本周医药板块受疫情防控边际趋紧影响承压,交易量下降。但报告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结束,港股和A股医药板块有望获得流动性支撑,维持较高景气度。报告建议短期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关注白马股投资机会,并重点推荐了医疗消费、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原料药、创新药和CRO等领域的个股。
本节概述了本周医药生物行业的表现,包括板块整体下跌、二级子行业表现差异以及个股涨跌幅情况。同时,报告总结了本周医药行业内重要公司的动态,例如君实生物阿达木单抗获批新适应症、康龙化成股东减持、昭衍新药股东减持、九安医疗与美国DLA签署采购合同等。此外,还对本周医药行业的重大动态进行了梳理,例如国家发布新冠防控相关文件、默沙东收购Imago BioSciences、首款血友病B基因疗法定价等。
本节详细分析了医药生物行业的表现,包括一级行业和二级子行业的涨跌幅比较,以及个股周涨跌幅前十名。此外,报告还对医药行业及细分领域的估值变化趋势进行了跟踪,并分析了沪深港通资金的持仓情况。
本节提供了主要医药原材料价格的汇总数据,以及美国新冠口服药(Paxlovid、Lagevrio等)的周分发量数据,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以及疫情防控政策超预期等。
本报告基于对中国医疗卫生系统现状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特点的分析,认为中国医疗系统具备应对大规模新冠感染冲击的弹性。报告详细分析了门诊、住院和ICU资源的潜在压力,并对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市场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
业绩阶段性承压,员工激励及参股海外创新药公司布局长远
泽布替尼环比稳定增长,Q2维持GAAP转正势头
自免行业报告(一):双靶协同拓展治疗边界,重视TSLP类双抗迭代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关税实际影响小,下跌为创新药加仓良机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