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领域迎政策利好,坚定看好创新、出海、并购大方向
下载次数:
813 次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2-16
页数:
19页
l一周观点:上海市发布并购重组行动方案,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
12月10日,上海办公厅发布《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力争到2027年,落地一批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1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形成3000亿元并购交易规模,激活总资产超2万亿元。本次方案中提出:一、推动优质上市公司、产业集团加大对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资源整合力度。支持上市公司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梳理重点产业上市链主企业名单。二、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政府投资基金可以通过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方式参与并购基金出资,并适当让利。建议关注具备强劲综合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以及在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的创新优质企业。
l一周观点: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领域迎重大政策性利好,板块业绩有望反转
2024年12月1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仪器方面,我们认为国内科学仪器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在生物医药、环保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对科学仪器的需求增长尤为明显。目前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率较低,仍以进口为主,面临“卡脖子”问题,液质联用仪、角分辨光谱仪、椭偏光谱仪、高端光片显微镜、高端电子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品种国产替代值得重点关注。试剂方面,国内2018-2022年期间,市场规模从约250亿元增长到约48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8%。目前高端科研试剂以进口品牌为主,如高纯超纯试剂、高端酶、电子专用化学品、磁珠试剂等。此次上海发布相关行业发展政策,有望刺激行业市场需求,有利于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本地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公司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对全行业亦形成较大利好,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受益标的:阿拉丁、泰坦科技、优宁维、奥浦迈、皓元医药、毕得医药、中科仪(以上为上海本地公司)、康为世纪(含子公司上海昊为泰)、诺唯赞、义翘神州、近岸蛋白、聚光科技、禾信仪器、莱伯泰科、皖仪科技、新芝生物。
l一周观点:第十批国采竞争进一步加剧,腾笼换鸟支持创新药支付
2024年12月12日,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有62种药品采购成功,均为已过专利期、有多家企业生产、竞争充分的药品,覆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精神疾病等领域。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34家企业的385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中选药品全部是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高质量药品。
国家集采竞争进一步加剧,参与报价和拟中选的产品数创历史之最。本次国采共有778个产品报价,是纳入国采品种数62个的12.5倍,创历史之最。拟中选产品数385个亦创历史,中选率为49.5%,创历史新低,比历史峰值第四批71.2%低了21.7%。参与产品报价的企业家数为439家,其中共有234家企业有产品拟中选,拟中选率为53%。
腾笼换鸟支持创新趋势愈加明显,利好创新药支付。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10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累计成功采购435种药品。通过集中采购,大批过专利期的经典“老药”,全部由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企业供应全国。在减轻群众“老药”费用负担的同时,腾出费用空间为支持新药纳入医保提供条件,连续7轮调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已累计谈判纳入530种新药,不断提升优化群众用药结构,同时促进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l本周细分板块表现
本周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上涨4.97%;医药流通板块上涨1.04%,中药板块上涨0.62%,医疗耗材板块下跌0.44%,血液制品板块下跌0.69%;疫苗板块跌幅最大,下跌3.4%,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1.95%,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56%,医院板块下跌1.48%,化学制剂板块下跌1.44%。
l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康缘药业、佐力药业、益丰药房、九州通、上海医药、太极集团、国际医学、新里程、美年健康、微电生理、迈普医学、迈瑞医疗、怡和嘉业、昌红科技、拱东医疗。
受益标的:心脉医疗、先健科技、归创通桥-B、康方生物、迪哲医药、云顶新耀、恒瑞医药、海思科、信达生物、亚盛医药、百济神州、天士力、以岭药业、方盛制药、老百姓、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
l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受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分化态势。上海市出台的并购重组行动方案以及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为行业带来利好,特别是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领域有望迎来业绩反转。然而,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国采)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中选率创历史新低,对部分企业造成压力。总体而言,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耗材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传统药品领域则面临着激烈的价格竞争。
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及《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医药生物行业带来政策利好。方案中提出设立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并支持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资产,这将促进行业资源整合,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领域的政策支持则有望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行业业绩反转。
第十批国采竞争激烈,中选率创历史新低,表明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但同时,“腾笼换鸟”的政策导向也愈加明显,这将腾出更多医保资金用于支持创新药的支付,利好创新药发展。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下跌0.93%,跑赢沪深300指数0.07pct,但各子板块表现分化明显。线下药店板块涨幅最大(4.97%),而疫苗板块跌幅最大(-3.4%)。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院、化学制剂等板块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报告详细分析了各子板块的表现,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医疗设备的以旧换新政策、IVD板块的呼吸道检测需求、血液制品板块的行业整合、药店板块的行业出清和龙头企业优势、医疗服务板块的旺季预期以及中药板块的政策利好和消费复苏预期等。 CXO板块则在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2025 NDAA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医疗设备板块下跌1.56%,但预计2024年四季度各地将逐步落地以旧换新政策,带来大量订单。政府采购政策也倾向于国产设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医疗耗材板块下跌0.44%,报告建议关注高景气、集采促进以及困境反转的标的。
IVD板块下跌0.85%,流感季来临以及部分企业产品获得FDA批准,有望推动板块反转。
血液制品板块下跌0.69%,行业整合持续推进,头部企业产品种类拓展,带来长期增长空间。
线下药店板块上涨4.97%,行业出清加速,龙头药店有望受益于门诊统筹政策。
医院板块下跌1.48%,但Q4有望迎来经营旺季,部分细分领域如中医诊疗、脑科诊疗保持增长。
中药板块上涨0.62%,报告看好国企龙头引领的资源整合、消费复苏以及政策受益的标的。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下跌1.17%,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2025 NDAA,短期压制因素解除,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报告最后列出了推荐标的和受益标的,涵盖了医药生物行业的多个细分领域。
本报告对医药生物行业近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上海市出台的政策利好以及第十批国采结果,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指出,虽然国采竞争加剧,但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耗材等领域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上海市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行业并购重组和国产替代进程,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投资者需关注行业竞争加剧、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以及行业黑天鹅事件等风险。 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包括推荐标的和受益标的。
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创新业务驱动成长
业绩承压,新产品新渠道探索打开成长空间
医药商业:行业持续出清,零售药店龙头探索新道路强者恒强
医药生物:国家药监局审议通过《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有望提升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