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华安医药2025投资策略报告之药品行业:根基日渐稳,新芽悄然生
下载次数:
1230 次
发布机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4-12-23
页数:
59页
随着以PD-(L)1为代表的上一轮创新药周期的结束,监管审批流程、药企对发展路径探索、医患及资本市场认知都有了质的提升。创新药行业在上一轮的发展基础上,探索出了更多新的发展路径,随着国内并购重整浪潮、药企出海新模式的推行,创新药行业有望诞生更多大型药企,原有的企业龙头则有望获得新增长曲线。持续挖掘临床真获益及真创新,关注并购及出海标的。
0-1国产创新药0-1:——国产新药自研能力,近年不乏全球FIC药物:迪哲医药(JAK-STAT,EGFRexon20ins),亚盛医药(BCR-ABL、BCL2),亚虹医药(1702),泽璟制药(CD3/DLL3/DLL3等多抗药物);
1-n医保腾挪助力创新药放量——疾病需求导向,医保支付提供新药研发回报出口,国产创新药空间仍大:艾力斯(一线肺癌三代EGFR),罗欣药业(消化慢病替戈拉生),信立泰(心血管综合产品),特宝生物(慢乙肝长效干扰素),艾迪药业(HIV产品组合),绿叶制药(CNS综合产品),海思科(镇痛产品);
BD出海及自主销售——全球对国产新药的认可,海外支付回报,高支付国家路径:君实生物、亿帆医药、和黄医药;新兴市场出海:科兴制药、康哲药业、汇宇制药;大额BD持续受益: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康方生物、恒瑞医药等;
创新药新范式——①Newco出海:恒瑞医药、康诺亚、艾力斯;②并购重整:石药集团/新诺威,中国生物制药/浩欧博,嘉和生物/亿腾医药。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审批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医保谈判价格降幅低于预期的风险;药品集采的风险;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医疗反腐对入院及销售影响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创新药行业已度过早期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但充满新机遇的时期。报告从创新药研发能力提升、医保政策支持、出海新模式探索以及并购重整浪潮四个方面,分析了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持续关注临床真获益和真创新,以及具有并购和出海潜力的标的,是未来投资的关键。
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First-in-Class (FIC)地位的药物,例如迪哲医药的JAK-STAT抑制剂和EGFR exon20ins抑制剂,亚盛医药的BCR-ABL和BCL2抑制剂等。这表明中国药企在源头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备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
医保政策对创新药的支付和覆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回报出口,也促进了创新药的市场放量。报告分析了历年医保谈判结果,指出创新药谈判成功率持续向好,医保目录中创新药的占比不断提升,这将进一步推动国产创新药的市场渗透率。 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增速承压,控费措施加强,也促使医保支付结构向更有效、更经济的药物倾斜,对创新药的研发方向和定价策略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报告对2024年前三季度制药企业业绩进行了复盘,分别分析了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品细分行业的营收增速、利润增速以及费用率变化。数据显示,化学制剂行业整体增速提升,费用率持续收窄;而生物制品行业收入增速下滑,经营尚未稳定,这与产品临床需求、医保降价以及医疗反腐等因素有关。 报告还对2024年前三季度行业政策进行了复盘,包括新药审批、医保政策和集采政策等,分析了政策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数据显示,新药审批趋于严谨,获批成功率呈下降趋势;医保谈判价格降幅与往年相当,创新药谈判持续向好;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价格降幅创历年之最,持续压缩重复产能。
报告以泽布替尼、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呋喹替尼、奥布替尼、伏美替尼、卡度尼利单抗等多个代表性药物为例,分析了其上市后的销售情况及市场表现,并总结了其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报告还展望了下一代国产创新药的崛起,指出FIC与BIC成为重要命题,并分析了创新药研发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分析了中国创新药企出海的新范式,包括Newco模式和自主销售模式,并列举了多个成功案例,如恒瑞医药、康诺亚、艾力斯等公司通过Newco模式出海,以及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嘉和生物等公司通过并购重整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力。 报告还分析了2024年医药行业并购重整案例,指出“并购六条”的发布加速了行业变化,并购重整趋势已至,未来有望诞生更多大型制药企业。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领域的BD交易趋势,数据显示2023-2024年交易金额指数型增长,国产ADC创新药出海和国产双抗集中出海成为显著特征。报告列举了2024年中国创新药BD金额前20的交易事件,并分析了这些交易事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报告对恒瑞医药、君实生物、和黄医药、亿帆医药、泽璟制药、迈威生物等多家创新药企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分别阐述了其出海战略、研发管线、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情况,并对这些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中,详细分析了康方生物的两款重磅PD-1双抗、信达生物的PCSK9单抗和RET抑制剂、迪哲医药的两款FIC药物、海思科的DPNP药物等在医保谈判中的表现。
本报告对中国创新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涵盖了研发、政策、市场和企业等多个维度。报告指出,中国创新药行业正经历从高速发展到稳定增长,并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转型时期。 未来,持续关注临床真获益和真创新,以及具有并购和出海潜力的标的,将是投资的关键。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创新药研发、审批注册、医保谈判、药品集采、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医疗反腐等方面的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
STC007达成授权合作,重视创新管线资产价值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乙烷禁运风波趋缓,从“全面停运”到“可运输、暂不卸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中东地缘冲突再起,原油、甲醇、SAF等价格上涨
合成生物学周报:自贡签约重点项目布局生物基材料,易生新材料突破PLA纤维难题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