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系列深度(二):Deepseek推动AI技术蓬勃发展,相关化工新材料有望收益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系列深度(二):Deepseek推动AI技术蓬勃发展,相关化工新材料有望收益

研报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AI系列深度(二):Deepseek推动AI技术蓬勃发展,相关化工新材料有望收益

  本篇报告是 AI 系列深度报告的第二篇,本系列的第一篇报告着重从 AI 新技术带来的化工行业的改变和可能的演绎路径角度去梳理行业长期趋势,而本篇报告主要从材料端的角度针对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梳理,随着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化工新材料的需求。   核心逻辑     从AI产业链上游角度而言,基础层硬件端涉及诸多相关化工新材料,尤其是光刻胶、冷却液、电子树脂、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半导体相关电子化学品,而在应用端随着Deepseek为代表的AI有望快速与智能手机以及便携式设备等终端应用实现结合,进而带动显示材料相关需求。   光刻胶: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与预测,从2019年至2024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由81.4亿元增长至11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较高,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冷却液:浸没式液冷相较于冷板式和喷淋式液冷成本适中,空间利用率、可循环以及散热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随着AI技术的发展带动数据中心散热要求的持续提升,冷却液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此外,由于3M计划于2025年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国内冷却液企业有望迎来国产替代的发展契机。   电子树脂:由于5G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云计算的相关需求也快速增长,数据传输带宽及容量呈现几何级数增加,其对各类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损耗的要求都显著提高,由此带动了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的持续提升,进而拉动PPO、特种环氧树脂等高性能电子树脂的需求。   电子特气:电子特种气体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行业必需的支撑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刻、刻蚀、成膜、清洗、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对于纯度、稳定性、包装容器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与预测,2019-2024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由39亿美元增长至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国内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由133.4亿元增长至26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2020年电子气体国产化率约为14%,预计到2025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25%。   湿电子化学品:基于目前的SEMI国际标准,评价湿电子化学品的质量参数主要包括金属杂质含量等,但应用于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湿电子化学品需要达到G3、G4甚至更高等级,AI有望带动上游半导体生产环节涉及的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氨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及各类蚀刻液等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   显示材料:OLED有机材料根据生产流程可以分为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和OLED终端材料三类,其中终端材料专利和技术壁垒较高,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的普及,应用端有望与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等便携式设备实现快速结合,进而间接拉动上游OLED材料的相关需求。   投资建议: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普及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化工材料的需求,建议关注光刻胶、冷却液、电子树脂、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以及OLED材料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AI普及速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材料研发与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与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70

  • 发布机构: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2-25

  • 页数:

    24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本篇报告是 AI 系列深度报告的第二篇,本系列的第一篇报告着重从 AI 新技术带来的化工行业的改变和可能的演绎路径角度去梳理行业长期趋势,而本篇报告主要从材料端的角度针对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梳理,随着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化工新材料的需求。

  核心逻辑  

  从AI产业链上游角度而言,基础层硬件端涉及诸多相关化工新材料,尤其是光刻胶、冷却液、电子树脂、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半导体相关电子化学品,而在应用端随着Deepseek为代表的AI有望快速与智能手机以及便携式设备等终端应用实现结合,进而带动显示材料相关需求。

  光刻胶: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与预测,从2019年至2024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由81.4亿元增长至11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较高,国产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冷却液:浸没式液冷相较于冷板式和喷淋式液冷成本适中,空间利用率、可循环以及散热方面具有较好的表现。随着AI技术的发展带动数据中心散热要求的持续提升,冷却液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此外,由于3M计划于2025年年底停止所有PFAS产品的生产,国内冷却液企业有望迎来国产替代的发展契机。

  电子树脂:由于5G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云计算的相关需求也快速增长,数据传输带宽及容量呈现几何级数增加,其对各类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损耗的要求都显著提高,由此带动了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的持续提升,进而拉动PPO、特种环氧树脂等高性能电子树脂的需求。

  电子特气:电子特种气体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行业必需的支撑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刻、刻蚀、成膜、清洗、掺杂、沉积等工艺环节,对于纯度、稳定性、包装容器等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与预测,2019-2024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由39亿美元增长至6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国内电子特气市场规模由133.4亿元增长至26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2020年电子气体国产化率约为14%,预计到2025年国产化率有望提升至25%。

  湿电子化学品:基于目前的SEMI国际标准,评价湿电子化学品的质量参数主要包括金属杂质含量等,但应用于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湿电子化学品需要达到G3、G4甚至更高等级,AI有望带动上游半导体生产环节涉及的电子级硫酸、电子级双氧水、电子级氨水等通用湿电子化学品及各类蚀刻液等功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

  显示材料:OLED有机材料根据生产流程可以分为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和OLED终端材料三类,其中终端材料专利和技术壁垒较高,随着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的普及,应用端有望与智能手机以及智能手表等便携式设备实现快速结合,进而间接拉动上游OLED材料的相关需求。

  投资建议: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普及有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化工材料的需求,建议关注光刻胶、冷却液、电子树脂、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以及OLED材料相关标的。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AI普及速度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材料研发与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建项目与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的普及,将显著带动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化工新材料的需求。这主要体现在AI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层硬件(如智能芯片、计算设备)对光刻胶、冷却液、电子树脂、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等半导体相关电子化学品的需求提升,以及AI与智能手机、便携式设备等终端应用结合后对显示材料(如OLED材料)需求的增长。报告建议关注相关化工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但也提示了潜在的市场风险。

AI驱动下化工新材料需求的增长逻辑

AI产业链上游硬件对半导体相关电子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是本报告的核心逻辑。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Deepseek等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对高性能计算设备的需求,进而带动对相关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同时,AI技术与终端设备的结合,例如智能手机和便携式设备,将进一步刺激显示材料的需求。

国产化替代的机遇与挑战

报告指出,虽然国内光刻胶、电子特气等部分材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仍然较低,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国产替代的机遇。然而,高端材料的技术壁垒较高,研发和生产需要较长的周期和大量的投入,国产替代的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主要内容

光刻胶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光刻胶作为光刻工艺核心材料的重要性,以及配方技术作为行业核心壁垒的现状。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国内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高端半导体光刻胶的国产化率仍然较低,提升空间巨大。报告还列举了国内主要光刻胶上市企业的业务进展情况。

冷却液市场分析

报告探讨了AI技术发展对数据中心散热要求提升的影响,以及液冷方案在高功率密度下的优势。报告指出,浸没式液冷技术在成本、空间利用率和散热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并分析了3M公司停产PFAS产品对国内冷却液企业带来的国产替代机遇。报告还列举了冷却液相关标的的业务进展情况。

电子树脂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AI发展对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上游电子树脂需求的间接拉动。报告指出,高频高速覆铜板需要降低介电常数(Dk)和介电损耗(Df),这推动了电子树脂配方升级迭代。报告还列举了电子树脂相关公司的业务情况。

电子特气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电子特气作为集成电路行业支撑性材料的重要性,以及纯度要求随工艺升级而提升的趋势。数据显示,全球和国内电子特气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国产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升。报告还列举了电子特气相关上市公司的业务情况。

湿电子化学品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湿电子化学品种类繁多,以及不同下游应用领域对产品等级要求的差异。报告指出,集成电路领域对高等级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国内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报告还预测了未来市场规模的增长,并列举了部分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

OLED材料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OLED材料作为AMOLED屏幕核心材料的重要性,以及终端材料技术壁垒较高的现状。报告指出,AI普及将间接带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设备对OLED材料的需求增长。报告还列举了OLED材料相关企业的业务情况。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光刻胶、冷却液、电子树脂、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以及OLED材料相关标的。同时,报告也提示了下游需求不及预期、AI普及速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材料研发与国产替代进度不及预期以及新建项目与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从材料端角度,分析了AI技术快速发展对化工新材料市场的影响。报告指出,AI产业链上游对半导体相关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增长,以及AI与终端设备结合对显示材料的需求增长,将为相关化工新材料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同时,报告也强调了国产化替代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潜在的市场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参考。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商产业研究院、国金证券研究所、各公司公告以及相关行业报告,为报告结论提供了数据支撑。 然而,报告结论也依赖于对未来AI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预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4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