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月报:集采稳步推进,重点关注化学发光

医药月报:集采稳步推进,重点关注化学发光

研报

医药月报:集采稳步推进,重点关注化学发光

  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耗材降价70%。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1月30日在天津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产品主要是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医用耗材,人工晶体主要包括治疗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和粘弹剂。运动医学医用耗材主要包括用于治疗肌肉、韧带、软骨损伤的铆钉、固定钉、缝线等固定物,人工韧带、半月板修复耗材以及人工合成骨、异种骨骨类重建物等。此次集采一共126家拟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未来集采将持续常态化进行,覆盖面持续扩大。   IVD试剂集采稳步推进,国产企业报量超预期。12月8日,安徽省医保集中采购平台发布了《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文件。此次集采采购品种包括5个类别,分别是基于PCR方法学的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化学发光发)、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及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首年采购需求量达到7.1亿人份,首年意向采购量为6.4亿份。传染病八项需求量达到5.2亿人份,中国产企业在9家A组企业中占了6家,安图生物占据22%的份额排名第一,迈瑞排名第二,占据16%的份额。此外迈克生物、科美诊断、万泰生物以及新产业都进入了A组。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良好。截至2023年12月8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28.73倍,沪深300为10.68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为169.11%,历史均值为170.2%,当前值较2005年以来的平均值低1.09个百分点,位于历史偏低水平。   投资建议:1)医药创新产业升级(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2)管理优良的平台型医药企业(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及制剂出口企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华海药业等)。3)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安图生物、新产业、万孚生物等);4)集采后渗透率提升的高值耗材:心血管(乐普医疗等)、骨科(大博医疗、威高骨科等)、电生理(惠泰医疗、微电生理-U);5)受益于DRG的ICL(金域医学、迪安诊断);6)需求稳步提升的血制品(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管线不断丰富的疫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等);7)生命科学上游的国产替代(奥浦迈、纳微科技等)、基因测序技术(华大智造、诺禾致源等);8)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领域:体检(美年健康)、眼科(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兴齐眼药等)、牙科(通策医疗)、医美(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和品牌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太极集团);9)医药商业中具有特色业务的公司(上海医药、百洋医药等)。   风险提示:1.医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2.医保控费及集采降价力度超预期的风险;3.医疗“新基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4.创新药及创新器械企业融资困难的风险等。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321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2-14

  • 页数:

    1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启动,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耗材降价70%。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11月30日在天津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产品主要是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医用耗材,人工晶体主要包括治疗白内障的人工晶体和粘弹剂。运动医学医用耗材主要包括用于治疗肌肉、韧带、软骨损伤的铆钉、固定钉、缝线等固定物,人工韧带、半月板修复耗材以及人工合成骨、异种骨骨类重建物等。此次集采一共126家拟中选,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70%左右。未来集采将持续常态化进行,覆盖面持续扩大。

  IVD试剂集采稳步推进,国产企业报量超预期。12月8日,安徽省医保集中采购平台发布了《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文件。此次集采采购品种包括5个类别,分别是基于PCR方法学的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化学发光发)、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及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带量采购周期为2年。首年采购需求量达到7.1亿人份,首年意向采购量为6.4亿份。传染病八项需求量达到5.2亿人份,中国产企业在9家A组企业中占了6家,安图生物占据22%的份额排名第一,迈瑞排名第二,占据16%的份额。此外迈克生物、科美诊断、万泰生物以及新产业都进入了A组。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良好。截至2023年12月8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28.73倍,沪深300为10.68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300溢价率当前值为169.11%,历史均值为170.2%,当前值较2005年以来的平均值低1.09个百分点,位于历史偏低水平。

  投资建议:1)医药创新产业升级(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2)管理优良的平台型医药企业(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及制剂出口企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华海药业等)。3)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安图生物、新产业、万孚生物等);4)集采后渗透率提升的高值耗材:心血管(乐普医疗等)、骨科(大博医疗、威高骨科等)、电生理(惠泰医疗、微电生理-U);5)受益于DRG的ICL(金域医学、迪安诊断);6)需求稳步提升的血制品(天坛生物、上海莱士等)、管线不断丰富的疫苗(康泰生物、智飞生物等);7)生命科学上游的国产替代(奥浦迈、纳微科技等)、基因测序技术(华大智造、诺禾致源等);8)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领域:体检(美年健康)、眼科(爱尔眼科、爱博医疗、兴齐眼药等)、牙科(通策医疗)、医美(爱美客、华熙生物等)和品牌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太极集团);9)医药商业中具有特色业务的公司(上海医药、百洋医药等)。

  风险提示:1.医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2.医保控费及集采降价力度超预期的风险;3.医疗“新基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4.创新药及创新器械企业融资困难的风险等。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3年医药行业面临集采常态化、IVD试剂集采稳步推进以及估值偏低等多重因素影响。高值耗材集采降价幅度显著,IVD试剂集采国产企业表现超预期,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报告建议关注医药创新、平台型医药企业、国产器械装备、高值耗材、医学检验服务、生物制品、生命科学上游、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等领域,并提示了医改政策、医保控费等潜在风险。

集采常态化及IVD试剂集采对医药行业的影响

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显示,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耗材平均降价70%左右,体现了国家集采持续推进、覆盖面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将对相关企业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促使企业提升效率、加强创新。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长期投资价值良好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8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28.73倍,显著低于沪深300的10.68倍,溢价率处于历史偏低水平。这表明医药板块当前估值具有吸引力,中长期投资价值良好。

主要内容

一、月度政策及行业更新

(一)第四批医用高值耗材国采启动,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耗材降价70%

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已完成开标,126家企业拟中选,中选率达98%。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耗材平均降价70%左右,其中人工晶体降价60%,运动医学耗材降价74%。报告详细列出了人工晶体类和运动医学类相关耗材产品类别及价格变化,显示出集采对价格的显著影响。未来集采将持续扩大覆盖面,推进精细化管理。

(二)体外检测试剂集采稳步推进,国产企业报量超预期

安徽省牵头25省对免疫检测化学发光进行集采,首年意向采购量达6.4亿人份。国产企业在9家A组企业中占据6席,安图生物和迈瑞分别占据22%和16%的市场份额,显示出国产企业在IVD试剂领域的竞争力提升。报告列出了此次集采产品的具体信息,包括检测项目和最高有效申报价。

二、行业数据动态

(一)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年初以来表现弱于沪深300

报告通过对比医药生物指数和沪深300的滚动市盈率,以及两者年初以来的表现,说明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且年初至今相对沪深300表现较好。

(二)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受疫情节奏影响出现下滑

报告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的变化,指出其增速受疫情影响出现波动,2023年上半年增速回落至-2.90%。报告结合图表,分析了增速变化的原因,包括疫情影响、高基数效应以及两票制的影响。

(三)门诊费用随疫情上升,住院费用得到遏制

报告分析了2013年7月至2023年5月中国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的变化趋势,指出门诊费用受疫情影响加速上升,而住院费用上升势头得到遏制,体现了医改控费的效果。

(四)医疗服务量受疫情影响明显

报告分析了2023年1-5月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数的数据,指出医疗服务量仍受疫情影响,一季度诊疗人数略有下降,住院人数则因新冠重症患者增加而大幅上升。

(五)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增长

报告分析了2022年和2023年1-10月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的数据,指出医保支出大幅增长,这与新冠疫情带来的医疗负担以及防疫结束后正常诊疗需求的复苏有关。

三、投资建议及重点覆盖的股票

报告提出了九大投资建议,分别针对医药创新、平台型医药企业、国产器械装备、高值耗材、医学检验服务、生物制品、生命科学上游、消费医疗及医疗服务以及医药商业等领域,并列出了重点覆盖的股票,并提供了这些股票的2023年、2024年和2025年的盈利预测数据(归母净利润、PE、股价、总市值)。

四、风险提示

报告列出了四项潜在风险:医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保控费及集采降价力度超预期、医疗“新基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以及创新药及创新器械企业融资困难。

总结

本报告对2023年医药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政策、市场数据以及投资建议等方面。报告指出,集采常态化和IVD试剂集采对医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但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机会。报告建议关注多个细分领域,并提示了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图表数据,增强了分析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然而,报告中部分图表信息缺失,影响了对数据的完整理解。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