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石油化工行业点评:天然气大幅攀升至1万元,“气荒”因何再现?
下载次数:
2019 次
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0-12-22
页数:
4页
国内 LNG 突破万元大关,17 年“气荒”再现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 LNG 价格快速攀升,部分地区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虽然超过万元的成交量占比并不高,但已经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情况类似于2017 年“气荒”时期。
需求端:冷冬刚需撞上制造业超预期
居民和一般工商刚需受拉尼娜“冷冬”推动了今冬旺季的天然气需求,气温的下降使得管道气在分配上不得不向民生采暖倾斜。
更重要的是,疫情修复下,制造业用气增长导致了供需错配。四季度全国制造业景气复苏,地炼、焦化、玻璃、电解铝等大型工业领域开工率不断提升,导致用气需求的超预期。
供给端:管网分离撞上偶发因素
今年是国家管网公司正式运行首年,相应的资源统筹机制仍在不断探索,与传统供气企业在保供机制上存在不确定性也是情理之中。上游企业在管网分离的市场化改革下,拥有更多的自主定价权,在需求旺季出现涨价也是意料之内,恰逢供给端偶发因素加剧了市场反应。
投资建议: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大幕拉开之后,需要正确看待天然气峰谷价差拉大。短期价格冲高实际成交量不大,不代表全年平均社会综合用气成本上升。市场化仍有助于降低全年平均综合用气成本、扩大天然气消费。对拥有上游资源,且能承担托运商角色的城市燃气公司,从对供需两端的掌控能力中,获取阶段性供需失衡带来的峰谷价差相关利润;反之,对没有上游资源、承受能力弱的小城燃公司则是雪上加霜。峰谷价差拉大的格局有利于城市燃气公司加速整合。 继续看好城市燃气龙头新奥股份、深圳燃气 (公用事业联合覆盖) ,关注短期气价上涨给天然气上游公司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不良的风险;下游复工慢于预期的风险;油价大跌带来炼化库存跌价损失的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冬季,中国部分地区LNG价格突破万元大关,“气荒”现象再现,这并非单纯的供需矛盾,而是需求端超预期增长、供给端受管网分离改革和偶发事件影响,以及市场化改革初期供需自平衡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报告建议关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峰谷价差扩大对不同类型城市燃气公司的影响,并看好拥有上游资源的龙头企业。
2020年冬季,中国部分地区LNG价格飙升,甚至突破万元/吨,再次出现“气荒”现象。这并非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需求端超预期增长: 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冷冬”增加了居民采暖用气需求,同时,疫情后制造业复苏,炼钢、玻璃、电解铝、炼化等高耗能行业开工率提升,导致工业用气需求大幅增加,远超预期。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天然气生产量同比增长10.9%,但仍无法满足激增的需求。
供给端受限: 国家管网公司正式运行首年,资源统筹机制仍在探索中,与传统供气企业在保供机制上存在不确定性。上游企业拥有更多自主定价权,在需求旺季涨价。此外,中亚管道设备故障、北海LNG接收站事故等偶发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紧张局面。“煤改气”政策的收尾阶段也对短期供需平衡造成压力。储气库能力虽然可以满足正常需求,但在高峰期局部地区仍可能供应偏紧。
报告详细分析了天然气需求端的构成,指出居民和工商用气需求占比37%,具有刚性;工业用气需求占比32%,受制造业景气度影响较大;发电用气占比21%,短期对价格弹性大。拉尼娜现象导致的“冷冬”直接推高了居民采暖用气需求,而制造业的超预期复苏则进一步加剧了整体需求压力。报告提供了钢厂高炉开工率、电解铝开工率、地方炼厂开工率和浮法玻璃开工率等图表数据,佐证了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对天然气需求的拉动作用。
报告指出,2020年是国家管网公司正式运行的第一年,资源统筹机制尚不完善,与传统供气企业的保供机制存在不确定性。上游企业在管网分离的市场化改革下拥有更多自主定价权,在旺季涨价也在意料之中。此外,报告列举了多个偶发事件,例如中亚管道设备故障、北海LNG接收站事故等,这些事件都对天然气供给造成了负面影响。“煤改气”政策的收尾阶段以及储气设施建设目标的完成也加剧了短期供需失衡。
报告总结指出,天然气价格大幅攀升暴露了当前市场在应对需求尖峰时的调节能力不足。未来需要持续投资储气调峰设施,完善跨区域调配机制,并加强需求侧管理。在投资建议方面,报告认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将导致峰谷价差扩大,这将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燃气公司产生不同的影响。拥有上游资源并能承担托运商角色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峰谷价差,而缺乏上游资源和承受能力弱的小城燃公司则面临挑战。报告建议继续看好城市燃气龙头企业,例如新奥股份和深圳燃气,并关注短期气价上涨给天然气上游公司带来的交易性机会。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2020年冬季中国部分地区LNG价格飙升及“气荒”现象背后的原因,指出这是需求端超预期增长、供给端受限以及市场化改革初期供需自平衡能力不足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报告通过数据和图表分析了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具体情况,并对未来市场发展和投资方向提出了建议,强调了市场化改革下峰谷价差扩大对不同类型城市燃气公司的影响,并看好拥有上游资源的龙头企业。 报告也指出了未来市场建设需要加强储气调峰设施投资、完善跨区域调配机制以及加强需求侧管理。
两款高血压药物如期获批上市,多条管线有望迎来收获期
2025H1利润端承压,展望今年即将迎来多项进展
2025H1创新药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国际化贡献利润持续增长
自研创新药出海+股权激励出台,看好后续发展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