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粤开医药】医疗器械系列报告(三)高值耗材篇:集采扩面,价值重构
下载次数:
1391 次
发布机构: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3-10-20
页数:
20页
投资要点
高值耗材是一类技术含量高、安全要求严、产品价格贵的医疗耗材,主要包括植(介)入性的骨科、心血管、眼科、神经外科器械以及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类设备等。
市场规模:千亿赛道,植(介)入领衔
2022年全国市场规模预计达1779亿元,近5年复合增速约为20.27%。血管介入类与骨科植入类耗材是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高值耗材。根据中金企信国际咨询相关测算,2021年血管介入类与骨科植入类耗材市场规模占比分别达到29.51%、27.12%。
竞争格局:集采东风,国产品牌方兴未艾
高值耗材国产品牌市占率不高、集中度偏低较有待改善。截至2023年3月,A股医疗耗材上市企业44家,主营业务涉及高值耗材领域的企业共25家,2022年国内累计营收约为228.97亿元,约占行业规模的12.87%;港股医疗保健设备上市企业40家,主营业务涉及涉及高值耗材领域的企业共23家,2022年国内累计营收约为140.33亿元,约占行业规模7.89%。A股、港股国内营收最高的4家企业累计营收146.72亿元,占行业规模的8.25%,国内营收最高的8家企业累计200.66亿元,占行业规模11.28%。
细分领域来看,先天病封堵器、冠脉支架、骨科创伤等少数品种实现国产替代,随着集采提速扩面,其他品种国产市占率和集中度有望得到改善。国产高值耗材起步晚,相比国际品牌产能主要集中于发展成熟度高、技术含量较低的封堵器、冠脉支架、骨科创伤等领域。早在2020年,先天病封堵器、冠脉支架、骨科创伤已经实现国产占有率95%、75%、68%,涌现出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威高骨科等一批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
近年来,随着国家带量采购深入实施,部分领域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我们重点分析纳入国家集采和多省联盟集采的相关品种,冠脉支架、人工关节、脊柱集采之后国产市占率大幅提高,部分产品因报价策略突出,渗透率实现较大飞跃;骨科创伤河南十二省联盟中标协议采购结果显示,中标的品种以国产为主,大博医疗、天津正天、迈瑞、威高骨科等CR4占有率达到约40%,相对集采前国产率和集中度大为改善。
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全产业链价值重构
高值耗材分为上游医用原材料、中游研发与制造和下游流通与使用三大环节。上游医用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中游研发与制造形成不同品类的高值耗材,下游流通与使用由渠道商备货周转并完成临床配台、跟台及物流配送工作。
上游医用原材料需要综合生物学、材料学、物理学、工程学等理论基础,技术要求高、研发难度大,高端原材料如医用级聚醚醚酮PEEK材料、可吸收类主要依靠进口,短期内难以实现进口替代。
中游研发与制造单一品种难以支撑业务规模,多元业务的发展更具韧性,全行业毛利率总体保持在55%以上。
下游流通与使用环节随着集采提速扩面,近年来面临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未来物流配送能力、流通管理、企业集约化运营以及医院耗材一体化管理(SPD)或将成为新的竞争动力。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高值医疗耗材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潜力显著,但竞争格局复杂,受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影响深远。报告分析了高值耗材市场的规模、竞争格局、产业链、增长前景以及投资机会,并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中国高值医疗耗材市场规模庞大,2022年预计达到1779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0.27%。其中,血管介入类和骨科植入类耗材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以及医疗卫生支出增加,都为高值耗材市场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动力。
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对高值耗材市场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自2019年以来,国家和地方累计开展高值耗材集采75轮,涉及品种超过20种。集采政策在短期内导致价格下降,但同时也促进了国产替代,提升了国产高值耗材的市场份额和集中度。部分龙头企业通过积极参与集采,实现了以价换量,巩固了市场地位。
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高值医疗耗材市场的整体规模,指出其为千亿级赛道,并预测了未来增长趋势。报告详细阐述了不同细分领域(如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眼科等)的市场规模和占比,并通过图表直观地展现了市场规模的增长情况和细分领域的市场结构。
报告深入分析了高值耗材市场的竞争格局,指出目前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仍有待提高。报告对比了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在高值耗材领域的营收情况,并分析了不同细分领域(如冠脉支架、人工关节、脊柱等)的竞争格局,尤其关注了国家带量采购政策对竞争格局的影响。报告通过图表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国产替代率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并分析了龙头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布局。
报告对高值耗材产业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将其分为上游医用原材料、中游研发与制造和下游流通与使用三个环节。报告分别分析了各个环节的特点、技术壁垒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产业链的整合趋势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尤其关注了集采政策对下游流通与使用环节利润空间的影响,以及未来物流配送能力、流通管理和医院耗材一体化管理(SPD)等因素对竞争格局的影响。
报告从老龄化加速、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国家持续推进带量采购以及前沿技术产品迭代加速等多个方面分析了高值耗材市场未来的增长前景。报告提供了相关数据支持,例如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主要慢性疾病患病率、冠脉介入手术量和骨科手术人次等,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高值耗材需求的影响。此外,报告还探讨了前沿技术(如3D打印、生物可降解材料、可吸收材料等)在高值耗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报告根据对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关注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集采品种落地后的业绩放量、新纳入集采品种的报量与报价规则以及集采豁免的创新医疗器械。报告对每个投资机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相应的风险因素。
报告最后列出了潜在的投资风险,包括纳入集采后业绩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以及创新研发失败等。
本报告对中国高值医疗耗材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业链、增长前景以及投资建议等多个方面。报告指出,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巨大,增长潜力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集采政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集采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并谨慎评估潜在的投资风险。 报告数据翔实,分析深入,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高值医疗耗材市场将呈现出更加复杂和动态的变化,需要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粤开医药】从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看生物创新药管线:关注ADC、双特异性抗体、细胞与基因治疗
医药行业2025年展望:【粤开医药】看好创新升级、并购重组与产业出海
医药行业2024年回顾:【粤开医药】整体承压,局部分化
【粤开医药】优化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的支付——医保数据共享是关键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