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疗保健2018年投资策略:“创新”大牛市

医疗保健2018年投资策略:“创新”大牛市

研报

医疗保健2018年投资策略:“创新”大牛市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行业正进入“创新药”时代,这是一个5-10年的大机会,创新将引领医药行业进入新时代。 报告基于对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全球创新趋势以及创新药估值方法的分析,看好创新药的未来发展,并推荐了一系列具有投资价值的创新型医药公司。 中国医药行业进入“创新药”时代 中国医药市场已从“药品短缺”、“普药过剩”、“专科药首仿”、“中药独家品种”等阶段,进入“创新药”时代。这一转变是“企业多年研发投入修炼内功逐步爆发”、“政策鼓励、营造创新体制”、“全球创新蓬勃发展,中国与其差距快速缩小”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创新药将引领行业发展,尤其在生物前沿技术领域,中国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已缩短至5年以内。 创新药估值及投资策略 报告提出,创新药的估值方法应结合临床进度和市场潜力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处于三期临床后期或申报生产阶段的创新药,可以采用3-5倍峰值销售PS进行估值,其中me too类为3倍,me better类为4倍,me best类为5倍。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具有产品梯队、临床进度领先的企业,以及兼具业绩、估值、研发和销售能力的白马股。 短期的小瑕疵(例如静态PE高、大产品还未上市等)应放在次要位置,因为创新药一旦上市,能快速、巨额地体现在业绩中。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阐述了看好“创新”大牛市的核心逻辑,创新药的估值方法,以及如何筛选和投资创新型医药公司。 “创新”大牛市核心逻辑的详细阐述 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大牛市的核心逻辑: 企业研发投入修炼内功逐步爆发 报告以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和康泰生物为例,展示了国内医药企业多年研发投入带来的成果,以及其丰富的创新药研发管线。这些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持续积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详细列举了各公司的在研产品,包括其靶点、适应症、研究进展等信息,并对部分重点产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政策鼓励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和上市,加速了创新药的放量。这些政策措施包括新药上市后进入医保谈判、商业保险鼓励保障创新药械使用,以及药审改革等,旨在扫除行业历史积弊,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回归创新本质。 全球创新蓬勃发展,中国与其差距快速缩小 报告指出,全球创新药蓬勃发展,尤其在靶向药物、抗体免疫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中国在部分领域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已缩短至5年以内,为参与全球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药上市后快速放量的分析 报告分析了全球和国内创新药上市后的销售表现,指出创新药上市后能够快速放量,并对市场上关于进口药冲击国产创新药的担忧进行了回应,认为国内优质企业已具备与外资竞争的能力,且国家对国产创新药会有扶持。 研发创新型公司甄别和估值方法 报告探讨了如何甄别和估值研发创新型医药企业。对于有业绩、有产品梯队的公司,可以使用传统的PEG估值方法;对于业绩少、创新药即将上市的公司,则可以采用测算临床中后期阶段大品种销售峰值,并结合PS估值的方法。报告详细解释了创新药的估值方法,并以案例说明了如何进行估值计算。 推荐投资标的及投资建议 报告推荐了“丽达康”+“亿乐”组合,即丽珠集团、贝达药业、康泰生物和亿帆医药等公司。报告对这些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其业务模式、研发管线、市场前景以及估值等方面,并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报告还强调了投资创新药的风险,并建议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以降低风险。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报告基于数据和事实,对创新药的市场前景、估值方法以及投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推荐了一系列具有投资价值的创新型医药公司。 报告强调了创新药投资的长期性和风险性,建议投资者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分析和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报告标签:
  • 医疗行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792

  • 发布机构: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17-12-06

  • 页数:

    27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AI精读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医药行业正进入“创新药”时代,这是一个5-10年的大机会,创新将引领医药行业进入新时代。 报告基于对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全球创新趋势以及创新药估值方法的分析,看好创新药的未来发展,并推荐了一系列具有投资价值的创新型医药公司。

中国医药行业进入“创新药”时代

中国医药市场已从“药品短缺”、“普药过剩”、“专科药首仿”、“中药独家品种”等阶段,进入“创新药”时代。这一转变是“企业多年研发投入修炼内功逐步爆发”、“政策鼓励、营造创新体制”、“全球创新蓬勃发展,中国与其差距快速缩小”等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创新药将引领行业发展,尤其在生物前沿技术领域,中国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已缩短至5年以内。

创新药估值及投资策略

报告提出,创新药的估值方法应结合临床进度和市场潜力进行综合考量。对于处于三期临床后期或申报生产阶段的创新药,可以采用3-5倍峰值销售PS进行估值,其中me too类为3倍,me better类为4倍,me best类为5倍。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具有产品梯队、临床进度领先的企业,以及兼具业绩、估值、研发和销售能力的白马股。 短期的小瑕疵(例如静态PE高、大产品还未上市等)应放在次要位置,因为创新药一旦上市,能快速、巨额地体现在业绩中。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阐述了看好“创新”大牛市的核心逻辑,创新药的估值方法,以及如何筛选和投资创新型医药公司。

“创新”大牛市核心逻辑的详细阐述

报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大牛市的核心逻辑:

企业研发投入修炼内功逐步爆发

报告以恒瑞医药、贝达药业和康泰生物为例,展示了国内医药企业多年研发投入带来的成果,以及其丰富的创新药研发管线。这些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持续积累,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详细列举了各公司的在研产品,包括其靶点、适应症、研究进展等信息,并对部分重点产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政策鼓励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创新药研发和上市,加速了创新药的放量。这些政策措施包括新药上市后进入医保谈判、商业保险鼓励保障创新药械使用,以及药审改革等,旨在扫除行业历史积弊,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回归创新本质。

全球创新蓬勃发展,中国与其差距快速缩小

报告指出,全球创新药蓬勃发展,尤其在靶向药物、抗体免疫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中国在部分领域与全球领先水平的差距已缩短至5年以内,为参与全球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药上市后快速放量的分析

报告分析了全球和国内创新药上市后的销售表现,指出创新药上市后能够快速放量,并对市场上关于进口药冲击国产创新药的担忧进行了回应,认为国内优质企业已具备与外资竞争的能力,且国家对国产创新药会有扶持。

研发创新型公司甄别和估值方法

报告探讨了如何甄别和估值研发创新型医药企业。对于有业绩、有产品梯队的公司,可以使用传统的PEG估值方法;对于业绩少、创新药即将上市的公司,则可以采用测算临床中后期阶段大品种销售峰值,并结合PS估值的方法。报告详细解释了创新药的估值方法,并以案例说明了如何进行估值计算。

推荐投资标的及投资建议

报告推荐了“丽达康”+“亿乐”组合,即丽珠集团、贝达药业、康泰生物和亿帆医药等公司。报告对这些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其业务模式、研发管线、市场前景以及估值等方面,并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 报告还强调了投资创新药的风险,并建议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以降低风险。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创新药领域的投资机会。报告基于数据和事实,对创新药的市场前景、估值方法以及投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推荐了一系列具有投资价值的创新型医药公司。 报告强调了创新药投资的长期性和风险性,建议投资者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决策。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分析和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7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