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

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

研报

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

  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加速重塑的当下,前沿科技不断突破,政策环境持续演变,市场需求日益多元,这一系列因素正驱动着行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也在这场变革中经历着深刻的蜕变,从早期对国外技术的学习借鉴,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探索之路,在全球生物医药版图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   2024年,资本市场的持续波动、创新技术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都对生物医药投融资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投融资层面呈现出诸多新态势,既有传统药企通过大规模并购拓展管线、提升研发实力;也有新兴Biotech凭借独特技术吸引资本注入,licenseout潜力项目,成立New-co,以助力创新药研发上市。   《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本》由宏观篇、求生篇和展望篇三大部分构成,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全面且具前瞻性的专业性数据及观点参考。通过全面剖析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全景,利用详实的数据推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从造成当前创新药发展困局的本源剖析创新药Biotech如何在研发、合作、市场等进行多方探索,以在这场生死局中突出重围,实现中国本土创新药向“Me3/Better1.5”的蜕变,为全球的医药创新贡献原始创新力量。   第一部分宏观篇,将从宏观视角切入,全面深度梳理生物医药公司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融资情况。在二级市场,我们将聚焦A股、港股、美股上市医药企业IPO融资情况,分析不同子板块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表现,探寻资本市场对行业的价值判断逻辑。一级市场方面,将深入研究私募融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各类资金的流入规模、投资偏好以及热门治疗领域、药物类型,被投企业等,勾勒行业资金流向脉络。   第二部分求生篇,将深入行业内部,通过对融资头部企业调研、药物出海及新商业模式New-co案例分析,洞察行业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在对2024年融资TOP20名企业以及2020年以来融资TOP50名企业的调研中,我们不仅关注企业的融资额度、IPO现状,更会深入探究其研发管线及发展趋势。从2024年获得融资情况,到是否成功IPO,再到管线推进的实际进展,都将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呈现,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同时,通过对2024年中国药物出海(license-out)以及出海成立New-co(新商业模式)案例的剖析,展现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揭示中国创新药出海已呈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式跨越,中国创新药企已正式迈入全球研发价值链的核心圈层。   第三部分展望篇,旨在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凝练核心观点。国家政策的持续利好,无论是研发补贴、审评审批改革,还是医保目录调整,都为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增长是必然趋势。中国医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Biotech的发展呈现并购/重组趋势,这背后反映了行业资源整合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从项目出海(license-out)和New-co成功案例中,将进一步揭示Me3(前三)/Better1.5(某一临床获益高于First-in-class的1.5倍)成功法则,盲目跟随(入局晚)的管线应终止以“及时止损”的行业规律,为企业研发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中国创新药研发正回归商业科学本质——创新要独特、竞争差异化,以成功实现商业化为目的,和全球看齐。这将引导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价值与商业可行性。   此外,AI的崛起为生物医药研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靶点发现到药物设计,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行业的各个环节,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应用前景与挑战。   展望2025年,医药领域创新再次成为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其中涉及医药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制定创新药目录,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2024年首次提及创新药,到2025年成为工作任务关键词之一,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释放了行业、资金、发展方向层面的多个关键信号,并为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定调。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33

  • 发布机构: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

  • 发布日期:

    2025-03-24

  • 页数:

    12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加速重塑的当下,前沿科技不断突破,政策环境持续演变,市场需求日益多元,这一系列因素正驱动着行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也在这场变革中经历着深刻的蜕变,从早期对国外技术的学习借鉴,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探索之路,在全球生物医药版图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

  2024年,资本市场的持续波动、创新技术的崛起以及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都对生物医药投融资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在投融资层面呈现出诸多新态势,既有传统药企通过大规模并购拓展管线、提升研发实力;也有新兴Biotech凭借独特技术吸引资本注入,licenseout潜力项目,成立New-co,以助力创新药研发上市。

  《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本》由宏观篇、求生篇和展望篇三大部分构成,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全面且具前瞻性的专业性数据及观点参考。通过全面剖析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全景,利用详实的数据推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从造成当前创新药发展困局的本源剖析创新药Biotech如何在研发、合作、市场等进行多方探索,以在这场生死局中突出重围,实现中国本土创新药向“Me3/Better1.5”的蜕变,为全球的医药创新贡献原始创新力量。

  第一部分宏观篇,将从宏观视角切入,全面深度梳理生物医药公司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融资情况。在二级市场,我们将聚焦A股、港股、美股上市医药企业IPO融资情况,分析不同子板块生物医药企业的融资表现,探寻资本市场对行业的价值判断逻辑。一级市场方面,将深入研究私募融资、风险投资、战略投资等各类资金的流入规模、投资偏好以及热门治疗领域、药物类型,被投企业等,勾勒行业资金流向脉络。

  第二部分求生篇,将深入行业内部,通过对融资头部企业调研、药物出海及新商业模式New-co案例分析,洞察行业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之道。在对2024年融资TOP20名企业以及2020年以来融资TOP50名企业的调研中,我们不仅关注企业的融资额度、IPO现状,更会深入探究其研发管线及发展趋势。从2024年获得融资情况,到是否成功IPO,再到管线推进的实际进展,都将以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呈现,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同时,通过对2024年中国药物出海(license-out)以及出海成立New-co(新商业模式)案例的剖析,展现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揭示中国创新药出海已呈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里程碑式跨越,中国创新药企已正式迈入全球研发价值链的核心圈层。

  第三部分展望篇,旨在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凝练核心观点。国家政策的持续利好,无论是研发补贴、审评审批改革,还是医保目录调整,都为医药行业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增长是必然趋势。中国医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Biotech的发展呈现并购/重组趋势,这背后反映了行业资源整合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从项目出海(license-out)和New-co成功案例中,将进一步揭示Me3(前三)/Better1.5(某一临床获益高于First-in-class的1.5倍)成功法则,盲目跟随(入局晚)的管线应终止以“及时止损”的行业规律,为企业研发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中国创新药研发正回归商业科学本质——创新要独特、竞争差异化,以成功实现商业化为目的,和全球看齐。这将引导企业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价值与商业可行性。

  此外,AI的崛起为生物医药研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靶点发现到药物设计,AI技术正逐步渗透到行业的各个环节,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应用前景与挑战。

  展望2025年,医药领域创新再次成为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其中涉及医药领域的重点工作包括:扩大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制定创新药目录,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从2024年首次提及创新药,到2025年成为工作任务关键词之一,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释放了行业、资金、发展方向层面的多个关键信号,并为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定调。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2024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的数据和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市场整体遇冷: 二级市场IPO数量和金额大幅下降,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9%。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谨慎态度,以及行业面临的挑战。
  • 头部企业展现韧性,创新技术驱动融资: 尽管市场遇冷,但头部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管线,仍然获得了较高的融资额,其中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基因编辑/基因治疗药物、代谢性疾病药物和治疗性放射药物等领域表现突出。
  • 中国创新药出海加速,NewCo模式兴起: 2024年中国药物License-out交易规模爆发,总金额突破600亿美元,体现了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认可度。同时,NewCo模式成为新的出海趋势,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和国际化发展途径。
  • AI技术崛起,重塑医药研发格局: 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从靶点发现到药物设计,AI正逐步渗透到行业的各个环节,并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
  • 政策持续利好,Biotech并购重组活跃: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为行业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Biotech并购重组趋势活跃,反映了行业资源整合的需求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中国创新药研发正回归商业科学本质,追求独特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以成功商业化为最终目标。

主要内容

2024年生物医药企业二级市场融资概述

本节从宏观视角,对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A股、港股和美股市场的IPO融资情况以及二级市场再融资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IPO数量和金额较2023年均出现明显下滑,但港股市场IPO数量有所增加。再融资方面,数量和金额也较2023年有所下降,但部分企业仍通过再融资获得了大笔资金。 分析了不同上市地点的融资情况,并对再融资事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包括再融资企业数量、融资金额、再融资方式等。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一级市场融资情况

本节深入研究了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一级市场融资情况,包括融资规模、融资轮次分布、融资额度排序、融资热度最高的药物类型和治疗领域等。数据显示,2024年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9%,但生物医药研发企业融资额占比仍然最大。 对不同药物类型和治疗领域的融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列举了部分获得高额融资的企业和项目,揭示了市场投资偏好和未来发展趋势。 重点分析了融资额最高的十大治疗领域,以及融资额最高的十大生物医药研发公司,并对这些领域和公司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4年融资TOP20名企业调研

本节对2024年融资额排名前20的生物医药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涵盖企业概况、融资动态、产品管线和未来发展等方面。 对每家企业都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包括其融资历程、核心技术、产品管线、市场竞争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行业头部企业发展现状的机会。 重点关注了普方生物被Genmab收购、普米斯生物被BioNTech收购等重大并购事件,以及荃信生物、泽纳仕生物等企业的IPO情况。

2020年以来(近5年)融资TOP50名企业调研

本节对2020年以来融资额排名前50的生物医药企业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近五年来这些企业的融资情况、IPO情况以及管线推进现状。 通过对这些企业融资历程的梳理,分析了行业投融资趋势的变化,并对这些企业在2024年的融资情况进行了总结。 对这些企业的管线推进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4年中国药物出海(License-out)情况调研

本节分析了2024年中国药物License-out的情况,包括交易规模、交易结构、药物类型、区域分布以及出海趋势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药物License-out交易规模爆发,总金额突破600亿美元,体现了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提升和国际认可度。 对不同季度、药物类型和区域的License-out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出海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技术纵深、战略协同和价值创造等方面。

2024年中国药企出海成立NewCo案例调研

本节介绍了NewCo模式,并对2024年中国药企通过NewCo模式完成的海外授权交易进行了案例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药企通过NewCo模式完成的海外授权交易共计7项,交易金额超过85亿美元。 对恒瑞医药、康诺亚生物和嘉和生物等企业的NewCo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许可产品、许可范围、交易对价、标的公司及投资方、运营管理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NewCo模式的案例参考。

医药投融资发展趋势

本节从政策、并购重组和创新药商业本质三个方面展望了未来医药投融资发展趋势。 分析了国家政策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支持力度,以及地方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对Biotech并购重组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Me 3/Better 1.5的成功法则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创新药研发回归商业科学本质的重要性。

AI的崛起

本节分析了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全球AI药物发现市场规模、AI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场景、AI技术创新以及2024年AI制药公司投融资情况等。 数据显示,全球AI药物发现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 对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AI技术创新和2024年AI制药公司投融资情况进行了分析,展望了AI技术重塑医药研发格局的未来趋势。

总结

本报告对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数据显示市场整体遇冷,但头部企业和创新技术仍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中国创新药出海加速,NewCo模式兴起,AI技术崛起,重塑医药研发格局,国家政策持续利好,Biotech并购重组活跃,这些都将深刻影响未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 报告深入分析了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展望,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 报告强调了创新药研发回归商业科学本质的重要性,并对Me 3/Better 1.5的成功法则进行了探讨,为企业研发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加强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2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