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表现持续优于大盘,交投活跃度提升
下载次数:
406 次
发布机构: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
2023-02-20
页数:
18页
本周观点
我们本期周报就食蟹猴的价格现状和趋势进行梳理研究。
从2022年底中国政府采购网披露数据来看,食蟹猴售价仍维持在了18.4万元/只的水平。2022年国内食蟹猴的价格呈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如果纵观过去六年,无论国内还是海外,食蟹猴的上涨趋势亦是较为明确的,且具有较为相似的上涨节奏和幅度,可见,全球的食蟹猴价格是联动的,价格不会具有很明显的相左态势。
据2022年12月Evercore对北美实验用猴价格的跟踪和预期情况来看,北美单只实验用猴从2019-2020年的4,000-7,000美金上涨至2021-2022年的20,000-24,000美金,2023年价格有望再涨至30,000-35,000美金,涨幅接近50%。我们预计其判断2023年仍维持较高涨幅的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去年底柬埔寨官员卷入了食蟹猴走私和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波之中,因此柬埔寨出口至美国实验用猴已产生一定影响,而从美国2020和2021年进口国占比来看,柬埔寨占美国总进口量的约60-70%,供给或出现紧缩;其次,因东南亚的养殖场在食蟹猴销售方式方面执行一年一签订的政策,即当年年底确定第二年的供给和价格,2022年底确定的价格势必高于2021年底的定价,如再经CRO主要企业的加价,2023年的食蟹猴终端售价在供给出现扰动的背景下,大概率会出现显著上涨。
我国食蟹猴价格与海外价格均已在高位,但从国内供需角度来看,随着禁野令的停止执行,食蟹猴的进出口将逐步恢复。从我国主要26家养殖场的存栏数据来看,2020年实验食蟹猴总存栏数约18万只,其中繁殖母猴69304只,繁殖母猴中8岁以上占比达到了56.8%,繁殖种群老年化趋势愈发明显,亟需进口东南亚的种猴来优化现有种群。另一方面,随着进口大门的打开,出口也会随之开放。2010-2019年,我国食蟹猴也一直高居美国进口占比第一的位置,相信未来随着美国食蟹猴进口供给受限及价格的提升,有望给中国养殖场带来出口获利新机遇,出口或加速恢复。
从全球的供需角度来看,2020年后,本供应中国的东南亚食蟹猴开始直接供应美国本土,整体看,东南亚的供应近两年也处于紧平衡状态,年化给美国供应已超过30,000只,价格也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所以,即使我国放开进口,也很难从东南亚抢到物美价廉的实验用猴,相反,东南亚的食蟹猴市场可能因为需求(我国每年食蟹猴缺口约在10,000只上下)的突然增加而出现供给失衡的现象。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整体表现相对较好,跌幅略好于沪深300指数。从交易量来看,本周出现放大,交投活跃。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涨跌互现,医药外包、生命科学和血制品跌幅靠前,药店、中药和医药商业涨幅居前。我们短期仍旧建议弱化个股,重视板块β的投资策略,尤其是在市场流动性支撑所带来的机构提仓位动作下,偏白马标的的投资机会:
CRO——前期受海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不景气,中美关系及新冠大订单等多因素扰动,整体医药外包板块估值出现快速回撤,但相信随着行业内部分优质公司业绩和医药一级投融资市场都有望在今年Q1出现加速回暖,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与业绩双升。建议关注:昭衍新药(603127)、药明康德*(603259)、泰格医药*(300347)等。创新药——聚焦药品的临床价值,精选年内催化剂丰富的标的。
监管政策正合力加速创新药行业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出清有望消弭低质量内卷。2022年CDE批准创新药数量、科创板医药类企业IPO数量均同比下降。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1)药监部门发布多项创新药研发指导原则,包括要求3期临床使用阳性药物或最佳SOC作为对照、NDA申请应纳入风险/收益总结等,逐步收紧创新药品上市标准;2)上交所科创板监管逐渐加强对拟上市药企自主研发硬实力的要求。我们认为创新药投资应回归关注药品的临床价值。建议关注年内催化剂丰富、核心管线进入密集数据发布期的加科思(01167.HK)、海创药业*(688302)、德琪医药*(06996.HK)、康宁杰瑞*(09966.HK)、康方生物*(09926.HK)。
医疗消费——疫情防控放松加快,政策持续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国内防控政策已进一步放松,因疫情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将出现边际减弱。民营医院或将显著受益,建议关注:国际医学*(000516)、爱尔眼科*(300015)等;同时,医院诊疗量反弹将提高血制品临床用量,推动需求端快速修复。叠加进口白蛋白供给紧缺,血制品行业进入半年至一年的去库存周期。持续的供需不平衡或使院外市场终端产品出现涨价趋势。血制品行业迎来基本面全面修复,建议关注:派林生物*(000403)、博雅生物*(300294)、天坛生物(600161)。
医疗新基建后周期——医疗新基建历经两年,进入后周期阶段。医疗新基建趋势起于2020年,2020-2021年各类型医院建设项目立项面积同比大幅增长。当前医疗新基建景气度从前端土建开始扩散,后续的医疗专项工程、医疗设备采购、医疗信息化等将陆续受益。同时,国家出台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产医疗大型设备的采购力度,建议关注:迈瑞医疗*(300760)、华康医疗*(301235)、康众医疗*(688607)、祥生医疗*(688358)等。
原料药——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海运价格逐步回归疫情前和美元Q3以来走强汇兑损益及收入端提升的背景下,整个板块业绩有望在今年出现快速反转,beta效应叠加部分个股的短期催化或引领整个板块走出低谷。建议关注:同和药业(300636)等。(其中,标注*的暂未深度覆盖)
风险提示:
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风险;政策超预期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全球食蟹猴价格持续上涨,中国市场受此影响显著。报告分析了食蟹猴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柬埔寨走私事件导致的供给收缩以及东南亚养殖场一年一签的定价机制。同时,报告探讨了中国禁野令解除后,食蟹猴进出口恢复的可能性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并最终给出了针对不同医药细分领域的投资建议。
全球食蟹猴价格持续上涨,2022年中国政府采购价维持在18.4万元/只高位,与过去六年的上涨趋势一致。海外市场,特别是北美市场,价格预期也持续走高,预计2023年将上涨至30,000-35,000美元/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中国禁野令的解除将逐步恢复食蟹猴的进出口。然而,国内繁殖种群老年化严重,需要进口种猴优化种群,这将增加对东南亚市场的依赖。同时,中国养殖场也可能受益于美国市场供给紧张带来的出口机会。但报告也指出,即使中国放开进口,也很难从东南亚获得物美价廉的食蟹猴,反而可能加剧东南亚市场的供需失衡。
本周报告重点研究了食蟹猴的价格现状和趋势,分析了近期价格趋势、海外价格预期抬升的原因以及中国市场价格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政府采购网披露的数据显示,食蟹猴价格维持在18.4万元/只的高位,并分析了全球食蟹猴价格联动的现象。
报告根据市场表现和未来预期,对医药生物行业不同细分领域提出了投资建议,包括: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优于沪深300指数,药店、中药、医药商业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外包、生命科学、血制品板块跌幅居后。
报告列举了多家医药公司在本周的动态,包括产品研发进展、业绩预告、FDA认证等信息。
报告总结了本周医药行业的重大新闻事件,包括国家医保局关于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渤健发布2022年财报以及第八批国采开启相关药品填报工作等。
本节详细对比了医药生物行业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的涨跌幅,并列出了个股涨跌幅前十名。
本节跟踪了医药生物行业及细分领域的估值变化趋势,包括PE(TTM)等指标。
本节分析了沪深港通资金在医药生物行业的持仓占比变化。
本节列出了主要医药原材料的价格及变动情况。
本节列出了美国新冠口服药的周分发量数据。
报告列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全球疫情变化超预期以及政策超预期等。
本报告通过对食蟹猴价格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全球医药原料市场供需变化的复杂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医药生物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和风险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数据翔实,分析透彻,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强调了全球食蟹猴价格上涨的趋势及其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并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长期竞争力和业绩增长潜力的医药企业。 同时,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建议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
业绩阶段性承压,员工激励及参股海外创新药公司布局长远
泽布替尼环比稳定增长,Q2维持GAAP转正势头
自免行业报告(一):双靶协同拓展治疗边界,重视TSLP类双抗迭代潜力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关税实际影响小,下跌为创新药加仓良机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