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医学影像设备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医学影像设备

研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医学影像设备

  内需市场庞大   中国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带动医学影像设备需求   中国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带动医学影像设备需求。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3.1万家,其中医院数量达3.7万家,包含公立医院1.2万家,民营医院2.5万家,是中国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基本盘。   技术壁垒高   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特性构筑行业技术壁垒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的行业,一台设备的研发往往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算法、电子信息、材料科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研发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以MRI核心部件中的梯度功率放大器(GPA)为例,其研发涉及电力学及电子学,且需要同时考虑功率、电子、软件、结构、散热等多种技术的兼容性。   国产替代加速   技术发展与政策导向加速行业国产替代进程   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的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以XR为例,多家国内厂商已掌握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制作以及关键成像技术。在国家鼓励国产设备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龙头企业有望享受进口替代红利。   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   1895-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并首次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人体拍摄、透视,开启了X射线胶片时代,X光机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自1972年,随计算机及芯片技术的发展,CT、MRI等先进技术诞生,医学影像步入了信息成像时代。近年来,行业参与者快速增长,精准医疗成为重要的临床治疗趋势,5G、AI、云服务等技术创新带来成像技术迭代升级,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正在改变传统医疗器械行业市场。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981

  • 发布机构:

    头豹研究院

  • 发布日期:

    2023-08-18

  • 页数:

    18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内需市场庞大

  中国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带动医学影像设备需求

  中国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带动医学影像设备需求。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3.1万家,其中医院数量达3.7万家,包含公立医院1.2万家,民营医院2.5万家,是中国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基本盘。

  技术壁垒高

  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特性构筑行业技术壁垒

  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的行业,一台设备的研发往往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算法、电子信息、材料科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研发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以MRI核心部件中的梯度功率放大器(GPA)为例,其研发涉及电力学及电子学,且需要同时考虑功率、电子、软件、结构、散热等多种技术的兼容性。

  国产替代加速

  技术发展与政策导向加速行业国产替代进程

  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的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以XR为例,多家国内厂商已掌握平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X射线管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制作以及关键成像技术。在国家鼓励国产设备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龙头企业有望享受进口替代红利。

  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

  1895-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并首次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人体拍摄、透视,开启了X射线胶片时代,X光机逐渐开始应用于临床。自1972年,随计算机及芯片技术的发展,CT、MRI等先进技术诞生,医学影像步入了信息成像时代。近年来,行业参与者快速增长,精准医疗成为重要的临床治疗趋势,5G、AI、云服务等技术创新带来成像技术迭代升级,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正在改变传统医疗器械行业市场。

中心思想

  • 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至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8.3%。
  • 行业呈现内需市场庞大、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加速的特征。
  • 市场竞争格局主要由跨国企业主导,但国产企业正在崛起。

主要内容

行业概述

行业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利用各种手段对人体内部进行无创伤性成像和分析的学科,而医学影像设备是实现诊断或治疗引导的工具。

行业分类

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分为:磁共振成像设备(MRI)、X射线成像设备(X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设备(CT)、分子影像设备(MI)、超声设备(US)。

行业特征

  • 内需市场庞大: 中国医疗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带动医学影像设备需求。
  • 技术壁垒高: 行业涉及多学科交叉,研发门槛高,周期长。
  • 国产替代加速: 国内厂商自主研发水平提升,政策鼓励国产替代。

发展历程

行业经历了X射线胶片时代、信息成像时代和高速发展期,目前正处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快速增长的阶段。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构成

  • 上游: 原材料供应商,如球管、探测器等。
  • 中游: 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厂商,如GE、西门子、联影医疗等。
  • 下游: 各级医疗机构。

产业链特点

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但国产化进程加速。跨国企业占据市场主导,但国产替代趋势明显。

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

市场规模

2017年至2022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由393.0亿元增长至58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3%。预计2022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87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44%。

驱动因素

  • 下游需求增长: 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以及公众对疾病预防意识增强。
  • 政策推动: 分级诊疗政策落地,基层市场扩容,利好中低端国产设备覆盖。

政策梳理

报告梳理了多项促进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鼓励创新、规范注册、完善采购等,这些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竞争格局

市场梯队

  • 第一梯队: GE、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企业,占据高端市场。
  • 第二梯队: 联影医疗、万东医疗等,主要占据中低端设备市场。
  • 第三梯队: 迈瑞医疗、乐普医疗等,在部分细分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竞争特点

跨国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本土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

代表企业分析

报告分析了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竞争优势。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行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内需市场庞大,国产替代加速。 跨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本土企业正在崛起。 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18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头豹研究院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