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2024年半年度策略报告: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看好创新与出海

医药行业2024年半年度策略报告: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看好创新与出海

研报

医药行业2024年半年度策略报告: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看好创新与出海

  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恢复,看好创新和出海   从业绩角度来看,2023年三季度医药行业反腐力度达到最大,医药板块单季度业绩较差,目前反腐逐步常态化,2024年三季度医保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恢复。从估值角度来看,经过三年时间调整,目前医药板块估值水平(TTM)约为35倍。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反腐和鼓励创新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创新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长期成长。   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国内新药商业化浪潮来袭   国家和地方政府多部门陆续发布了各项创新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从药品开发阶段的创新和开发方向的引导、临床研究和上市申请阶段的加快审评审批的支持,到药品上市后商业化阶段的医保支付支持、DRG控费除外支付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和国谈药品院外零售渠道的医保支付试点等等,全产业链式的全面支持创新医药产业的发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也逐渐消化了很多传统药企的存量业务影响,建议关注传统药企存量业绩即将或已消化、创新品种即将迎来收获或待商业化放量的标的;Biotech和Biopharm中建议关注其创新品种临床Ⅱ期数据优秀、进入关键临床、即将迎来收益或待商业化放量的标的。   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巨大大,新兴市场人口多、卫生支出增长快   目前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占比大,卫生支出多,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人口基数大,新兴国家药物使用量增长率及人均卫生支出增长率显著高于法规市场,市场成长性较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药企出海成为大的趋势,从原料药到化学制剂再到生物制品,我国药企出海产品实现逐步升级。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具备较强创新性、海外渠道能力强的企业,未来有望抢占先机。   进口取代与出海持续加速,精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进入创新兑现阶段,进口取代有望持续加速,建议重点关注内窥镜和医疗影像设备板块。同时,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基本出清,产品端创新有望引领行业迎来新增长,建议重点关注体外诊断板块、血液净化板块和骨科板块等。此外,部分器械企业已经具备出海能力,海外市场的突破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2024年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恢复,且估值水平较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结构性行业。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反腐和鼓励创新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创新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长期成长。建议重点关注兼具创新和出海的药品和器械板块。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商业化不可预测性等风险。
报告标签:
  • 生物制品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328

  • 发布机构: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07-01

  • 页数:

    3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恢复,看好创新和出海

  从业绩角度来看,2023年三季度医药行业反腐力度达到最大,医药板块单季度业绩较差,目前反腐逐步常态化,2024年三季度医保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恢复。从估值角度来看,经过三年时间调整,目前医药板块估值水平(TTM)约为35倍。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反腐和鼓励创新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创新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长期成长。

  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国内新药商业化浪潮来袭

  国家和地方政府多部门陆续发布了各项创新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从药品开发阶段的创新和开发方向的引导、临床研究和上市申请阶段的加快审评审批的支持,到药品上市后商业化阶段的医保支付支持、DRG控费除外支付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和国谈药品院外零售渠道的医保支付试点等等,全产业链式的全面支持创新医药产业的发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也逐渐消化了很多传统药企的存量业务影响,建议关注传统药企存量业绩即将或已消化、创新品种即将迎来收获或待商业化放量的标的;Biotech和Biopharm中建议关注其创新品种临床Ⅱ期数据优秀、进入关键临床、即将迎来收益或待商业化放量的标的。

  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巨大大,新兴市场人口多、卫生支出增长快

  目前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占比大,卫生支出多,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人口基数大,新兴国家药物使用量增长率及人均卫生支出增长率显著高于法规市场,市场成长性较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药企出海成为大的趋势,从原料药到化学制剂再到生物制品,我国药企出海产品实现逐步升级。建议重点关注产品具备较强创新性、海外渠道能力强的企业,未来有望抢占先机。

  进口取代与出海持续加速,精选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已经进入创新兑现阶段,进口取代有望持续加速,建议重点关注内窥镜和医疗影像设备板块。同时,部分细分赛道集采基本出清,产品端创新有望引领行业迎来新增长,建议重点关注体外诊断板块、血液净化板块和骨科板块等。此外,部分器械企业已经具备出海能力,海外市场的突破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

  2024年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有望恢复,且估值水平较低,医药板块有望迎来结构性行业。在医药行业集采、常态化反腐和鼓励创新等大的政策背景下,我们认为具备创新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迎来长期成长。建议重点关注兼具创新和出海的药品和器械板块。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商业化不可预测性等风险。

中心思想

  • 看好医药行业创新与出海机遇: 报告核心观点是,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行业变革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尤其看好具备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企业。
  • 三季度业绩有望恢复: 预计2024年三季度医药板块业绩将迎来恢复,估值水平较低,行业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 重点关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报告重点推荐创新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用内窥镜、血液净化、骨科)等细分领域,并对相关公司进行分析。

创新与出海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报告强调,在政策鼓励创新、市场需求增长和行业变革的背景下,医药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创新药和出海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具备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得长期成长。

行业细分领域具备投资价值

报告深入分析了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认为这些领域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具备投资价值。

主要内容

1. 三季度业绩有望迎来恢复,看好创新和出海

1.1 医药行业行情回顾

  • 2023年初,医药板块受益于疫情相关需求上涨,随后回调。
  • 三季度受医疗反腐影响下行,但随着业绩发布和对反腐预期的调整,以及创新药等细分板块的带动,板块反弹。
  • 四季度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2024年初至今走势与沪深300相似,春节前下跌,4月中旬后反弹。
  • 细分板块中,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子板块年初至今表现较差。

1.2 医药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底部

  • 2024年至今,医药板块估值大多在35-40倍之间,6月有所下滑。
  • 化学制剂板块估值较高,中药和医药商业板块相对平稳,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板块估值持续下降。
  • 目前医药板块估值约为35倍,处于近十年较低水平。

1.3 2024年三季度业绩有望迎来恢复

  • 2022年医药生物(申万)整体板块业绩不佳,2023年营收、净利润增长回暖,但三季度受医疗反腐影响。
  • 2024Q1医药生物(申万)板块归母净利润重回正增长。
  • 2024Q3业绩有望迎来恢复,因为2023年下半年业绩基数较低,且板块运营逐渐恢复常态化。

2. 创新药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国内新药商业化浪潮来袭

2.1 国内临床未满足需求缺口巨大,国家用药安全保障仍需提升

  • 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有效性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国产创新药需求迫切。
  • 国内创新药市场进口药品比例较高,国产药品替代空间巨大。

2.2 药品开发、审批、支付、渠道等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

  •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多项创新药产业支持政策,涵盖药品开发、审批、支付、渠道等全链条。
  • 药品审评时长缩短,创新药上市路径更加通畅。
  • 医保目录结构优化,腾笼换鸟支持创新药发展。

2.3 传统药企集采影响渐见底,创新药品迎来兑现期

  • 新上市创新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额快速增长。
  • 行业研发支出持续加大,竞相角逐创新未来。
  • 传统药企逐步走出药品集采对业绩的干扰,创新药商业化浪潮渐起。

3. 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巨大,新兴市场药物可及性需求提升

3.1 法规市场与新兴市场各有独特优势

  • 法规医药市场规模大,卫生支出多。
  • 新兴市场经济增长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基数大。
  • 新兴国家药物使用量增长率及人均卫生支出增长率显著高于法规市场。

3.2 寻求更优质“沃土”,海外药品价格水平更好

  • 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为创新药提供了更健康的沃土。
  • 海外药品价格水平较高,存在明显的价格溢价空间。

3.3 中国药企新药出海事件及License out数量逐年增加

  • 中国加入ICH后,中国药物进入国际市场的问题逐渐解决。
  • 中国药企新药出海事件和License out数量逐年增加,交易金额大幅增长。

3.4 医疗费用削减需求推动仿制药需求提升,利润率的下降使得先行的仿制药商主动释放出更多市场

  • 仿制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市场需求广阔。
  • 仿制药制造商面临定价权受限和供应链问题。
  • 部分仿制药企业推迟或取消已获批仿制药品的上市计划。

3.5 新兴市场通过生物类似药,力求实现在其经济前景走强时所允诺的药物可及性扩张预期

  • 新兴市场生物类似药市场潜力巨大。
  • 巴西和中东北非地区生物类似药市场增长迅速。

4. 医疗器械:进口取代与出海持续加速,精选细分领域

4.1 体外诊断:集采常态化,国内企业装机加速,期待后续试剂放量

  • 体外诊断试剂省级联盟集采常态化,国产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上升。
  • 国内企业加速推进入院装机,市场放量未来可期。

4.2 医用内窥镜:微创手术助力发展,荧光内窥镜替代是行业趋势

  • 微创手术在中国日渐普及,渗透率持续提升。
  • 荧光硬镜有望替代白光硬镜成为主流。

4.3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持续高景气度,集采加速国产化进程

  • 中国ESRD患者数量庞大,治疗率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
  • 血液透析耗材集采已常态化,价格有望趋于稳定。
  • 国产品牌加速打破外资血透净化设备的垄断格局。

4.4 骨科:集采影响出清,创新引领新增长

  • 骨科三大核心领域耗材集采均已落地,集采风险基本出清。
  • 超声骨刀迎来高速放量,新产品带动骨科市场发展。

5. 重点推荐公司

  • 一品红: 创新研发加速,儿童药和慢病药新品种有望通过集采实现放量。
  • 奥赛康: 集采影响逐渐平滑,创新转型即将迎来收获。
  • 科兴制药: 以新兴国家为起点,引领海外商业化平台出海。
  • 迪瑞医疗: 华润赋能强化协同,仪器放量布局市场。
  • 山外山: 国产血液净化设备龙头,打造全产业链覆盖领先企业。
  • 海泰新光: 聚焦荧光硬镜赛道,整机业务未来可期。

6. 风险提示

  • 医药行业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商业化不可预测性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创新和出海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报告重点关注了创新药、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并对相关公司的投资价值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行业变革的推动下,医药行业具备长期成长潜力,建议投资者关注具备创新能力和出海能力的企业。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医药行业面临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和海外商业化风险等。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