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南微医学深度报告:内镜耗材龙头全球化提速,创新驱动二次成长

南微医学深度报告:内镜耗材龙头全球化提速,创新驱动二次成长

研报

南微医学深度报告:内镜耗材龙头全球化提速,创新驱动二次成长

  南微医学(688029)   核心观点   内镜耗材龙头构建完善产品矩阵,有望受益微创术式渗透率提升。南微医学是技术实力过硬、产品系列丰富的国产微创器械领军企业,聚焦微创诊疗全链条,打造精准介入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微创手术渗透率持续提升,微创诊疗器械正由成本工具升级为临床决策核心。微创器械代际跃迁之际,以南微医学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实现弯道超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南微医学产品覆盖微创“检查-诊断-治疗”全流程、全场景,包含扩张类、止血闭合类、EMR/ESD类、活检类、EUS/EBUS类、ERCP类等内镜诊疗核心领域,并通过子公司康友医疗布局肿瘤消融技术、创新推出一次性胆道镜等可视化产品,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以及国产替代趋势下的市场份额切换。   加速构建全球化战略布局,海外业务引领业绩增长。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对国际业务战略资源投入,海外业务增长中枢明显高于国内,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公司在海外市场业务已拓展至90多个国家/地区,在出海(尤其是欧美地区)国产医疗器械厂商中保持领先地位。我们认为,海外业务已不再仅是公司短期业绩的增长亮点,而是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公司长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①公司收入结构已发生质变,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已近半,2025H1进一步提升至58%;②海外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有望优化公司盈利能力;③海外渠道建设由点及面,能够有效锁定先发优势;④海外市场天花板更高,公司海外发展逻辑兼具β与α;⑤公司将国际化发展写入长期战略,海外扩张资源投入具有长期确定性。此外,公司在全球各地区构建了知识产权及注册证壁垒,并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优势,为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医工协同促进临床转化,可视化产品开辟第二曲线。公司采用医工结合的创新研发模式,由此其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切合临床痛点,持续催生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一次性内镜为例,全球内镜器械耗材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其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据Straits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规模23.6亿美元,2033年有望突破110亿美元(CAGR约18.8%);据Frost&Sullivan,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4.2亿元,2030年进一步增至93.7亿元(CAGR约45.8%)。一次性内镜作为公司创新成果转化的典范,具有结构简化、杜绝交叉感染风险、操作便捷等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增长点,随着装机入院加速、技术持续成熟催生更多大单品上市(例如二代胆道镜预计2026年上市)并向多个临床领域逐步渗透,以其为代表的可视化产品业务,有望开辟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是产品矩阵完善的国产微创器械龙头企业,医工协同研发持续催生重磅创新单品,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引领长期成长。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9/8.06/9.70亿元,EPS分别为3.56元、4.29元、5.1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21/18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标签:
  • 个股研报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2238

  • 发布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5-09-07

  • 页数:

    51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报告摘要

  南微医学(688029)

  核心观点

  内镜耗材龙头构建完善产品矩阵,有望受益微创术式渗透率提升。南微医学是技术实力过硬、产品系列丰富的国产微创器械领军企业,聚焦微创诊疗全链条,打造精准介入解决方案。随着全球微创手术渗透率持续提升,微创诊疗器械正由成本工具升级为临床决策核心。微创器械代际跃迁之际,以南微医学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实现弯道超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南微医学产品覆盖微创“检查-诊断-治疗”全流程、全场景,包含扩张类、止血闭合类、EMR/ESD类、活检类、EUS/EBUS类、ERCP类等内镜诊疗核心领域,并通过子公司康友医疗布局肿瘤消融技术、创新推出一次性胆道镜等可视化产品,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增长,以及国产替代趋势下的市场份额切换。

  加速构建全球化战略布局,海外业务引领业绩增长。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对国际业务战略资源投入,海外业务增长中枢明显高于国内,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公司在海外市场业务已拓展至90多个国家/地区,在出海(尤其是欧美地区)国产医疗器械厂商中保持领先地位。我们认为,海外业务已不再仅是公司短期业绩的增长亮点,而是在事实上已经成为公司长期成长的核心驱动力:①公司收入结构已发生质变,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占比已近半,2025H1进一步提升至58%;②海外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有望优化公司盈利能力;③海外渠道建设由点及面,能够有效锁定先发优势;④海外市场天花板更高,公司海外发展逻辑兼具β与α;⑤公司将国际化发展写入长期战略,海外扩张资源投入具有长期确定性。此外,公司在全球各地区构建了知识产权及注册证壁垒,并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优势,为长期发展保驾护航。

  医工协同促进临床转化,可视化产品开辟第二曲线。公司采用医工结合的创新研发模式,由此其创新产品能够有效切合临床痛点,持续催生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一次性内镜为例,全球内镜器械耗材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其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据Straits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规模23.6亿美元,2033年有望突破110亿美元(CAGR约18.8%);据Frost&Sullivan,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14.2亿元,2030年进一步增至93.7亿元(CAGR约45.8%)。一次性内镜作为公司创新成果转化的典范,具有结构简化、杜绝交叉感染风险、操作便捷等显著优势,正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增长点,随着装机入院加速、技术持续成熟催生更多大单品上市(例如二代胆道镜预计2026年上市)并向多个临床领域逐步渗透,以其为代表的可视化产品业务,有望开辟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公司是产品矩阵完善的国产微创器械龙头企业,医工协同研发持续催生重磅创新单品,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引领长期成长。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9/8.06/9.70亿元,EPS分别为3.56元、4.29元、5.1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5/21/18倍,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51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