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康辰药业(603590):密盖息大幅增长,研发管线推进顺利

      康辰药业(603590):密盖息大幅增长,研发管线推进顺利

    • 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提速

      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提速

      个股研报
        福瑞股份(300049)   投资要点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0.26~0.3亿元,同比下降 29%~38.4%,扣非净利润 0.27~0.31亿元,同比下降 19.1%~29.5%。    剔除激励费用影响,内生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摊销股份支付费用约 1673万元,加回后 2022H1 内生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44~0.48 亿元(+14.2%~24.6%),按中值测算,同比增长 19.4%,考虑到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将大幅减少,同时疫情影响减弱,预计下半年表观收入和内生业绩都将提速,全年有望实现激励目标。   NASH 诊断和治疗进展推进,仪器业务迎来催化。预计上半年仪器业务增长15-20%,国外市场恢复稳健增长。近期 NASH诊断指南和治疗药物相关事件催化不断,1)首先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协会新的临床实践指南(AASLD)更新,加强了纤维化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 (VCTE) 用于 NAFLD和 NASH 成人和儿童的筛查、诊断和管理;2)其次诺和诺德官网宣布,将与公司子公司 Echosens™开展合作,以推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早期诊断,并提高患者、医疗提供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对该疾病的认知。3)近日 InterceptPharmaceuticals 公布其药品奥贝胆酸(Ocaliva,obeticholic acid,OCA)在REGENERATE 关键临床 3期试验的新中期分析积极结果,显示 OCA 在 NASH患者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达成试验主要终点,Intercept 将据此再次提交OCA 的新药申请(NDA);在上述催化下,仪器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药品业务自主定价迎来第二波发展。预计上半年药品业务增长 15-20%,由于疫情影响逐渐减弱,预计下半年药品业务有望提速。公司独家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个抗肝纤维化药品,目前中国每年约有 700 万肝硬化患者,假设抗肝纤维化中药渗透率为 10%,公司市占率 25%,则软肝片市场空间在 10亿元以上,随着公司逐渐开拓院外市场,成功实现了向自主定价销售转变,预计 2022 年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大幅增长。   公司为我国肝病诊疗龙头企业,器械+药品+服务三发驱动业绩迎来拐点。公司的 Fibroscan 肝纤维化诊断设备为全球首创,已成为临床肝纤维化无创即时检测首选设备;独家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为肝纤维化临床指南推荐用药,受益于国家对中药行业的支持和公司院外 OTC市场的开拓,有望成为业绩主要驱动力;儿科医疗健康管理拓展公司医疗服务业务的潜力,目前已在成都开设三家门诊部,预计 2022年有望逐步开始异地扩张。公司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为 2021~2023净利润为 1、1.5、2.5 亿元,高速增长彰显管理层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不考虑股权激励摊销的影响,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5、2.5、3.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药品院外拓展不及预期、NASH药物进展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复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2
    • 战略合作强化布局,研发创新稳步向前

      战略合作强化布局,研发创新稳步向前

      个股研报
        溢多利(300381)   投资要点    事件:7月 29]日,公司与津市市人民政府签订《溢多利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扩产提质增效工程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   点评:公司拟投资建设溢多利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扩产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占地约 533亩,包括:1)湖南世唯植物提取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整体投资4 亿元,一期投资 1亿元);2)湖南康捷核苷类发酵中间体后处理车间建设项目(2亿元);3)湖南鸿鹰“智能制造”提质增效技改工程项目(1亿元);4)溢多利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实验检测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5000 万元)。其中世唯植物提取物生产项目第一期工程主要用于生产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食品饮料及功能性食品原料蒲公英提取物和玫瑰茄提取物,以及辅助调节血糖血压、改善睡眠类的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本次投资围绕生物酶制剂、活性天然产物、动物营养与健康三大主业,对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内子公司进行提质增效技改及产能扩建,同时优化产品性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长远来看前景向好,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增强。   饲用酶制剂稳步发展,工业酶产品持续研发。酶制剂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酶制剂业务中又以饲用酶制剂为核心产品,具体包括有植酸酶、木聚糖酶等,饲料价格多次上调,截至 2022年 7月,我国玉米现货平均价约 2813元/吨、小麦现货平均价约 3083元/吨、豆粕现货价格约 4240元/吨,21年三月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中提到饲料配方调整的相关工作部署,我们认为相对应的消化酶以及木聚糖酶需求量或有提升。且公司注重研发及产品更新,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酶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洗涤酶方面公司持续进行研发,致力于开发出适合在洗涤日化产品中添加的蛋白酶制剂产品、纤维素酶制剂产品,弥补空白实现国产替代,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禁抗为养殖发展大趋势,公司为国内唯一博落回生产销售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为保证食品安全,提倡绿色养殖,2020年 7月起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开始全面禁抗。博落回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开胃、促生长的功能,能降低动物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且毒性低、无耐药性、无休药期,博普总碱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作为中兽药添加在畜禽饲料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研究将其制成抗菌消炎、保肝护肾的兽用天然药物,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除品种替抗产品外,公司积极研发复合类替抗产品,如博溢康即为利用葡萄糖氧化酶与博落回散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替抗效率。且公司于 2021年 4 月 27日签订协议收购世唯科技 2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 51%变为 8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 EPS 分别为 0.15 元、0.22 元、0.3元,对应 PE 分别为 65/45/33 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酶制剂销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1
    • 业绩符合预期,创仿并重战略稳步推进

      业绩符合预期,创仿并重战略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7.3%,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8.9%。业绩符合预期。   业绩端:麻醉板块表现亮眼,销售改革正当时。(1)麻醉板块表现亮眼,上半年实现收入9.8亿元,同比增长12.9%,占营收比重由2021年的46.5%提升至2022年的48.9%。公司重点加强新上市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羟考酮的推广力度,加快产品市场准入,快速形成规模销售;(2)精神板块和神经板块业绩出现回调,同比下降0.6%和2.9%。面对集采冲击,公司一方面加大被纳入集采的产品在非集采市场的推广力度,使集采产品在集采区域能够维持较为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及时对销售队伍进行调整,将原精神线部分销售人员进行转岗培训后快速整合到麻醉线的销售队伍,全面投入到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中。   研发端:中枢神经类药物研发提速,实施创仿分设,创仿并重。(1)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药物研发,推进重点仿制药产品的研发及一致性评价。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在研科研项目70多项,投入科研经费2.09亿元,同期增长33.4%,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2)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公司目前共有20多个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4个,提交IND申报资料项目1个,提交Pre-IND资料在审评项目4个;(3)在重点仿制药产品研发及一致性评价方面,开展一致性评价项目16个,一致性评价在审评项目3个;获得仿制药生产批件1个,仿制药在审评项目3个,包括地佐辛及注射液、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奥氮平片。   全球化:国际BD业务进展顺利,奥赛利定富马酸盐处于NDA审核阶段。(1)奥赛利定富马酸盐(TRV-130)注射液于2022年1月向NMPA正式递交上市NDA申请,目前处于NDA审核阶段。(2)与天境生物共同资助的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Protollin,在美国的Ⅰ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50%患者入组。(3)引进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Lu-AF35700已于2022年6月底向CDE递交Pre-IND申请,有望于近期获批临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通过院内、院外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业绩稳步增长,麻醉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不断提升,创仿并重战略的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11.5和13.1亿元,对应EPS为0.99、1.14和1.3元,对应PE分别为14、12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1
    • 2022年中报业绩高增长,国外疫苗注射器需求放量

      2022年中报业绩高增长,国外疫苗注射器需求放量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上半年收入6.6亿元(+29.7%),归母净利润1.05亿元(+47.2%),扣非归母净利润9850万元(+48.2%),经营现金流8731万元(+8.2%)。   上半年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分季度看,2022年Q1/Q2单季度收入增速分别为+30.6%/+28.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4%/54.3%,二季度收入基本延续一季度的趋势,业绩增速有所提升,主要因Q2单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6.9%,创近年来新高。从盈利能力看,上半年毛利率为35.9%(+1.2pp),主要因注射类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四费率16.4%,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率15.9%(+1.9pp),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血液净化业务增速有所提升,国外疫苗注射器需求放量。分业务来看,22H1血液净化类产品收入4亿元(+20.7%),增速相比Q1有所提升,但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主要因疫情影响和部分产品价格下跌所致,随着公司透气器、透析液、透析管等核心产品产能释放,预计后续增速会回升。上半年注射类产品收入1.3亿元(+94.7%),同比大幅增长,其中疫苗注射器销量为3.6亿支(+240%),该业务毛利率62.7%(+10.2pp)。   血液净化业务空间大,未来几年业绩增长可期。公司不断提高全资子公司的生产效率,同时控股血液净化设备专业制造厂商成都威力生,打造完整的血液净化生态产业链。我国ESRD患者超过300万人,2020年在透析人群69.3万,治疗率不足1/4,未来随着渗透率提升,透析耗材市场潜在空间有望超过300亿元,产能扩张、市场开拓以及透析设备放量,有望支撑公司该业务实现30%以上的复合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3.2亿元,对应PE22、19、14倍。考虑到公司在血透领域全产品线布局,长期增长逻辑确定,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苗注射器订单下滑风险,产品价格或大幅下降,血液净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7-29
    • 药明康德(603259):半年报业绩高增持续,看好一体化龙头长期成长

      药明康德(603259):半年报业绩高增持续,看好一体化龙头长期成长

    • 医药2022Q2持仓分析:医药细分板块持仓结构性分化

      医药2022Q2持仓分析:医药细分板块持仓结构性分化

      医药商业
        从公募基金持仓来看   22Q2全部公募基金占比10.71%,环比-1.23pp;剔除主动医药基金占比6.94%,环比-1.56pp;再剔除指数基金占比6.31%,环比-1.65pp;申万医药板块市值占比为7.81%,环比-0.73pp。   从公募基金持仓家数来看,公募基金数量前五的分别是药明康德(611家)、迈瑞医疗(424家)、爱尔眼科(347家)、智飞生物(321家)、爱美客(260家);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数量增加前五支股票分别是:爱尔眼科(+189家)、爱美客(+128家)、长春高新(+102家)、欧普康视(+83家)、通策医疗(+60家)。   从公募基金持仓占比情况来看,1)持仓占流通股比例前五分别为:爱美客(26%)、九洲药业(24.6%)、凯莱英(21.9%)、爱尔眼科(21.5%)、奕瑞科技(21.4%);2)持仓总股本占比前五分别为:九洲药业(24.4%)、通策医疗(18.9%)、药明康德(18%)、凯莱英(15%)、泰格医药(14.8%)。   从公募基金持仓总市值来看,持仓总市值排名前五分别是:药明康德(554亿元)、迈瑞医疗(372.3亿元)、爱尔眼科(329.3亿元)、康龙化成(162.4亿元)、泰格医药(147.3亿元);变动情况来看,基金持仓市值增加前五分别为爱尔眼科(+165.3亿元)、康龙化成(+67亿元)、长春高新(+61.8亿元)、爱美客(+57.3亿元)、通策医疗(+52.1亿元)。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2-07-25
    • 医药行业周报:震荡行情,寻找个股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震荡行情,寻找个股机会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0.76%,跑输沪深 300 指数 0.52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27。2022 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 17.57%,跑输沪深 300 指数 3.36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 25。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 25.4 倍,相对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74.6%(-3.74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 A 股溢价率为 30%(-2.73pp),相对沪深 300 溢价率为 118%(-2.62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 6 个子行业板块上涨,医药流通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涨幅为 1.8%,医疗耗材、化学制剂子行业位列涨幅最大第二、第三,分别为 1.6%、1.6%。年初至今跌幅最小的子行业是医院,下跌约-7%。   寻找个股机会。7 月 19 日,医保局发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通知。《通知》指出,优先从治疗类、手术类、中医类中遴选价格长期未调整且具备技术劳动价值的项目进行价格调整,标准为该服务价格构成中技术劳务部分占比 60%以上,且对于基于临床价值进行创新的医疗技术,给予加快价格审核速度等利好措施,结合 7 月 13 日北京医保局关于 DRG 付费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我们认为利好具有专业程度高和优质医疗资源的民营医疗服务龙头公司。此外卫健委近期发布《关于印发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22 版)等3 项服务能力标准的通知》。对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器械配置提出明确要求,目的是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适应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我们认为利好相关器械龙头公司。   未来医药仍有结构性行情,重点关注三大主线。第一,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一方面,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第二,疫情后需求复苏主线,主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CXO、血制品、药店、创新药/械等板块,中药板块持续受益“政策边际利好+产品提价+国企改革”三重利好,我们认为,中药板块尤其是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具备相对收益。第三,UVL 事件后,我们认为,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医药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影像设备等。   本 周 弹性 组合 : 福瑞股份 (300049)、 派林 生物 (000403), 上 海 医药(601607),我武生物(300357)、华润三九(000999)、东阿阿胶(000423)、柳药集团(603368)、楚天科技(300358)、健麾信息(605186)。   本 周 稳健 组合 : 爱尔眼科 (300015)、 迈瑞 医疗 (300760)、 药 明 康德(603259)、片仔癀(600436)、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智飞生物(300122)、爱美客(300896)、恒瑞医药(600276)、通策医疗(600763)。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2-07-25
    • 塑料餐具优质制造商,生物降解制品前景广阔

      塑料餐具优质制造商,生物降解制品前景广阔

    • 医保启示录:“创新+国际化”是永恒主题

      医保启示录:“创新+国际化”是永恒主题

      医疗服务
        医保基金:提质控费为主基调   我国医保制度经历了公费医疗、公立医疗市场化等阶段,2009年政府重新介入开启“新医改”阶段,政策围绕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等逐步展开,2018年后成立医保局,与卫健委、药监局三部门各司其职,参考“三明模式”三医联动共同推动医保提质控费。   通过分析医保基金收支及结余情况,我们认为1)老龄化趋势加剧、疫情影响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医保资金长期面临短缺压力;2)城乡居民享受医保待遇频次及费用显著低于城镇职工,医保覆盖广却保障水平低,基层潜在市场空间大却依旧面临医保基金匮乏问题;通过分析31个省、直辖市2009-2020年的医保收支数据,我们发现老龄人口有异地就医需求,实现跨省医保报销成为医保基金面临的另一问题。   三明模式:药耗占比逐步下降,医药行业增长放缓   “三明模式”通过“腾笼换鸟”、带量采购、支付体系改革等方式实现医保基金有效控费,目前带量采购等措施在国家范围内持续推行,并逐步提质扩面,支付方式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参考“三明医改”成果,我们预计我国公立医院药耗占比将逐步降低,医疗服务费用合理提高,医药行业方面将会腾笼换鸟,收入端增速放缓。   他山之石:创新药“出海”有望“穿越医保”   日本医保控费之后,部分药企如武田制药,在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放眼海外进行海外布局,从而产生新的业绩增长点,突破国内医保控费重围。目前我国与日本当时所处的大背景相同,我国也正面临老龄化趋势加剧的问题,持续的控费降价是主流趋势,日本创新药海外布局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投资建议   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一方面,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风险;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6页
      2022-07-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