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306)

    • 2022年动销良好,23Q1业绩高增长

      2022年动销良好,23Q1业绩高增长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收入42.6亿元(+3.6%),归母净利润8.8亿元(+15.9%),扣非归母净利润8.5亿元(+12.9%);2023Q1实现收入12.9亿元(+83.3%),归母净利润2.6亿元(+109.2%),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118.2%)。   预计全年血制品动销良好。分季度看,2022年Q1-Q4分别实现收入7、11.9、10.2、13.5亿元,分别同比-16.8%、+23%、+1.5%、+4.2%。全年公司实现血制品销售1308万瓶,生产量1273万瓶,库存量有所下降。预计库存下降主要系血制品终端需求较好所致。公司全年销售毛利率为49%,同比提升1.6pp,预计与产品销售增长较快、库存出清有关。全年销售费用率6.2%,同比下降0.4pp,预计与2022H2血制品需求旺盛、疫情期间差旅、会议等费用投入相对减少有关;管理费用率8.6%,同比增加0.6pp,预计与2022年收购西安回天及开办多家新浆站有关。公司2023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预计主要系基数效应以及新冠重症治疗需求推动销量提升。   2022年公司浆量突破2000吨,新浆站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公司实现采浆2035吨,较2021年增加226吨,同比增速为12.5%,成为我国首家浆量超过2000吨的血制企业。公司持续推进浆站建设,2022年公司在贵州、甘肃、吉林、湖北等地新设22家浆站。截至目前公司在营浆站达到70家,较2021年末增加12家;公司在建浆站32家,合计浆站数量达102家。公司浆站资源丰富,浆量提升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亿元、11.3亿元、13.6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46倍、39倍、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浆站拓展或不及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快速发展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快速发展

      个股研报
        云南白药(00053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64.9亿元(+0.3%);归母净利润30.0亿元(+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3亿元(-3.2%)。   业绩稳步增长,核心产品持续领跑。2022年,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实现商业销售收入236.5亿元(+0.3%),毛利率6.2%,(-1.08%),占营业收入比重64.8%;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27.7亿元(+0.6%),毛利率63.5%(-0.5%),占营业收入比重35.0%。药品事业部实现收入59.8亿元,销售过亿产品10个,云南白药气雾剂收入贡献超过15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20%;健康品事业部实现收入61.9亿元(+4.9%),牙膏品类占24.4%的市场份额,稳居市场第一;中药资源事业部实现收入约14亿元,中药材收入较上年增长36%,并初步形成以桉叶油为基础的20多个香精香料品种;省医药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1.7亿元,受应收账款影响,较上年下降约3.9%。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布局全面。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4.4亿元,占工业收入2.7%,研发费用3.4亿元,同比增长+1.6%:全三七片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3年4月入组;动核药INR101项目的相关专利已经取得,公司已启动该项目;同时,千金藤素片的临床试验符合预期,香藿喷雾剂批准注册,有望带来新增长点。2022年,公司聘任张宁先生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任马加先生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中央研究院正式启动运作,任命首席科学家张宁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聘任万五洲博士担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三大新业务单元持续培育,业务发展快速。口腔智护业务单元,上线“齿说”(ToothTalk)口腔科学专研品牌;医美业务单元,上游医美产品研发推进,中游上海云臻妮医疗美容门诊部、昆明云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呈贡综合门诊部进入营业阶段;新零售健康服务业务单元,报告期内完成营业收入超3亿元,“白药生活+”门店会员销售占门店总销售达7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3.5亿元、49.4亿元、55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21、19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资产减值影响表观利润,常规业务驱动未来增长

      资产减值影响表观利润,常规业务驱动未来增长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35.7亿元(+91%),归母净利润为5.9亿元(-12.4%),扣非归母净利润6亿元(-7.3%)。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亿元(-69%),归母净利润-5062万元(-111.7%),扣非归母净利润-7513万元(-118.2%)。   2022年常规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利润增长受资产减值影响。2022年公司常规业务实现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41%,符合此前预期。公司新冠相关业务实现收入25.6亿元,预计其中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实现收入13.5亿元,约占全部收入的37.8%。全年销售毛利率68.9%,同比-12.3pp,预计主要系毛利率较低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所致。费用方面,全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约为14.6%/8.3%/11.1%,分别同比-2.5pp/-1.3pp/-1.2pp,预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推动收入大幅增长摊薄费用所致。2022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3亿元,主要系新冠相关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以及生产车间和专用设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率16.7%,同比-19.7pp,主要系资产减值准备等影响。   2023Q1收入端受新冠业务基数影响,利润端受费用影响。公司2023Q1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主要系新冠相关收入大幅减少,预计公司常规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23Q1公司费用增长较快,期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4.1%/21.9%/28.1%,分别同比增长24.9pp/16.9pp/10.8pp。费用率大幅提升,预计主要系整体收入下降及公司相关人员薪资等支出增长所致。   盈利预测:预计未来新冠业务收入贡献占比有所降低,公司依托分子类生物试剂优势不断拓展产品品类,常规业务有望持续驱动未来收入增长。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亿元、5.5亿元、7.2亿元。   风险提示:产品出海不及预期风险、费用管控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5-08
    • 2023年Q1业绩高速增长

      2023年Q1业绩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卫光生物(00288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收入6.7亿元(-26.4%),归母净利润1.2亿元(-42.8%),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48.7%);2023Q1实现收入2.1亿元(+51.3%),归母净利润4574万元(+80.5%),扣非归母净利润4497万元(+88%)。   2022年技改影响生产,2023Q1收入快速增长。公司2022年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分季度看,2022年Q1-Q4分别实现收入1.4、0.9、1.8、2.6亿元,分别同比-0.6%、-52.3%、-36.1%、-11.8%。2022年公司进行产线技改,血制品生产受到影响。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6.1%,同比下降4.8pp,销售净利率18.1%,同比下降4.5pp,预计主要系产品收入下降所致。2022年公司在新冠疫情的不利条件下,实现采浆467吨,同比增长4.4%。稳定的采浆为后续产品生产供应提供保障。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预计主要系公司产品供给能力恢复,叠加血制品需求旺盛,相关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收购西安回天浆站,注入浆量增长新动力。公司于2023年1月公告拟以2280万元收购安康回天浆站有限责任公司,后者前身系原安康单采血浆站,自然人夏玉珍持有其100%股权。公司将分两次支付股权转让款,首期付款684万元已于2023年3月支付。安康浆站应在首笔转让款支付后六个月内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本次收购后公司旗下浆站增至9个,未来新浆站的投采有望推动公司浆量加速增长。   积极推进在研管线,因子类产品有望进一步丰富。2022年公司顺利完成人凝血因子Ⅷ上市许可核查检查工作,2023年有望获批上市;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上市许可注册申请获得受理;新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顺利获得临床批准,2023年将启动相关临床研究。人纤维蛋白粘合剂、WG-P03项目均已完成临床前研究,计划2023年递交临床注册申请。预计未来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上市后放量将加速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亿元、2.6亿元、3.2亿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倍、28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增长或不达预期,产品研发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业绩稳健增长,自建+加盟+并购加速门店扩张

      业绩稳健增长,自建+加盟+并购加速门店扩张

      个股研报
        大参林(60323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212.5亿元(+26.8%),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30.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40.6%);2023Q1公司实现收入59.5亿元(+27.2%),实现归母净利润5亿元(+29.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亿元(+25.7%)。   业绩维持增长态势,加盟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公司主营医药零售业务,得益于直营门店扩张与次新、老店内生增长,2022年零售营业收入达192.4亿元(+25.9%),占总收入的92.6%,毛利率为38.4%;直营式加盟店布局弱势区域,带动分销快速攀升,2022年加盟及分销营收达15.4亿元(+52.8%),毛利率为11.2%。从产品品类看,因四类药品恢复上架及处方外流,22年中西成药销售收入加速增长至151.8亿元(+33.7%),高毛非药品类产品增长至30.2亿元(+21.9%),中参药材平滑增长至25.9亿元(+5%)。   门店持续拓展,自建+并购+加盟共同发力。截至2022年末公司门店覆盖16个省份共10045家药店,其中加盟店2007家。22年新增自建门店689家,加盟门店1072家,关闭门店219家,针对西安、山西、辽宁等弱势区域并购门店310家。截至2023Q1末,公司拥有门店10895家(含加盟店2461家),2023Q1公司净增门店850家,其中:新开门店214家,收购门店249家,加盟店454家,关闭门店67家。   积极承接处方药外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积极争取双通道以及门诊统筹定点门店资格,截至2022年末,公司双通道门店457家,拥有门诊统筹资格门店747家,DTP专业药房174家。公司积极推进国家谈判品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及同名非中标品种的引进,与多个处方药厂家达成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齐全的处方药品种。2022年公司引进了1851个新品种,其中处方品种239个,DTP品种683个,并淘汰472个品种,集团商品总目录超十万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16.6亿元、20.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为26.8%/26.2%/23.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不确定性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药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港股医药行业2022年报总结:业绩持续分化,创新是行业发展本源

      港股医药行业2022年报总结:业绩持续分化,创新是行业发展本源

    • 眼科医疗行业:从财报角度看眼科公司成长路径(更新至2023Q1)

      眼科医疗行业:从财报角度看眼科公司成长路径(更新至2023Q1)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行业: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行业规模从2015年507.1亿增长至2021年的1572亿元,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其中,民营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8.5%,公立医院年复合增长率达16.5%。随着现代工作、学习、娱乐用眼强度大幅增加,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预计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563.1亿元,2020-2024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2.8%,中国眼科医疗市场持续扩容确定性高。   业务:屈光白内障量价齐升   根据各公司招股书披露数据,屈光项目以及白内障项目在术式结构升级推动下,实现量价齐升,华厦眼科屈光手术平均客单价从2019年的8680.7元/眼提升至8922.5元/眼,中高端术式占比由2019年的54.6%提升至65.6%,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均有此趋势;白内障手术方面,各公司推进中高端晶体放量,使患者从“看得见”向“看的好”转变,以普瑞眼科为例,白内障平均客单价由6502.2元/眼提升至8043.9元/眼,中高端术式占比由2019年的72%提升至2021年的74.5%。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预计屈光渗透率、屈光/白内障中高端术式占比将持续提升,屈光/白内障将实现量价齐升。   公司:一超多强格局形成,扩张下沉各显神通   爱尔眼科国内覆盖体系完善,海外扩张持续进行,产业并购基金内医院储备丰富,业绩确定性高;   普瑞眼科国内覆盖广泛,省会城市扩张战略利于高屋建瓴地在省内打造品牌,目前已有兰州、昆明、乌鲁木齐等标杆医院,2021年净利率均在18%以上;   华厦眼科省内基本盘稳固,省外扩张已见成效,预计未来将持续进行省内视光“1+N“下沉及省外扩张,增厚公司业绩;   何氏眼科扎根辽宁,省内三级诊疗网络完善,目前省外扩张持续推进;   朝聚眼科在内蒙拥有强大品牌力,目前在江苏、浙江等省份持续扩张。   各公司持续扩张,共享民营眼科行业发展红利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眼科行业相关公司如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疗事故风险,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5-08
    •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CGM放量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看好CGM放量增长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28.1亿元(+19.2%),归母净利润4.3亿元(+300.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亿元(+266.7%)。   BGM业务持续增长,海外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公司以血糖监测为核心的传统BGM业务持续增长。分季度来看,2022Q1营业收入6.2亿元(+23.3%)。Q2营业收入6.7亿元(+7.0%)。Q3营业收入6.9亿元(11.4%)。Q4营业收入8.3亿元(36.1%),归母净利润6.7亿元(+17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亿元(+161.2%)。分产品来看:血糖监测系统营业收入20.0亿元(+9.1%),血脂检测系统营业收入2.1亿元(+15.6%),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系统营业收入1.7亿元(+27.5%),血压计营业收入1.1亿元(+31.6%),经营品营业收入2.5亿元(+156.6%),其他产品营业收入0.7亿元(+152.9%);分地区来看,2022年中国区域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18.9%),美国区域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26.4%)。2023年,公司力争整体营销收入和经营利润持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2亿元。   研发投入加大,助力CGM项目落地。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7.5亿元(+3.7%),管理费用2.0亿元(+9.6%),财务费用0.1亿元(-64.1%),系本期计提利息费用减少及汇率影响所致。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年研发费用2.6亿元(+42.4%),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9.24%,系本期CGM项目研发投入增长所致。2022年,公司自主研发的CGM项目(持续葡萄糖检测系统产品),2022年3月份已经完成注册并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的CGM产品有望实现强劲增长。   子公司业绩改善,全球服务体系逐步搭建。子公司心诺健康实现净利润1.0亿元,海外子公司TrividiaHealthInc.经营业绩改善并收到NIPROCORPORATION赔偿款项,对公司投资收益影响为0.4亿元。公司与国内外子公司在产品研发、原料采购、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实现协同效应,已经成长为全球前5大血糖仪企业。2022年,公司出资成立三诺生物孟加拉、泰国、马来西亚等子公司,进军东南亚市场,全球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5.4亿元、6.4亿元。对应PE分别为34倍、29倍和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CGM放量或不及预期、海外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主业持续恢复,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主业持续恢复,投资收益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36.41亿元(+10.35%);归母净利润4.08亿元(+33.52%);扣非归母净利润3.74亿元(+24.42%);毛利率43.27%(+0.26%)。   核心业务持续优化,经营业绩稳定增长。分业务来看,2022年医药工业收入18.80亿元(+11.73%),商业收入17.23亿元(+8.52%)。医药工业毛利率下降1.73%,主要原因是公司提高部分中药材采购等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四个季度收入分别实现9.18亿元(+9.10%)、9.09亿元(-4.41%)、9.68亿元(+18.98%)、8.46亿元(+25.8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9亿元(+25.95%)、1.10亿元(+13.43%)、1.28亿元(+41.96%)和0.81亿元(20.44%)。   产品端:主导产品快速增长,新老产品双管齐下。2022年,公司儿科、妇科和特色中药分别实现12.99%、11.88%和15.73%的收入增速;龙牡壮骨颗粒销售5.41亿袋(+11.30%),健脾生血颗粒/片961.17万盒(+8.29%),小金胶囊677.42万盒(+1.38%),便通胶囊673.70万盒(+18.73%),健民咽喉片416.09万盒(+19.52%),雌二醇凝胶142.22万盒(+46.89%)。同时,2022年公司在研项目40项,其中新药研发项目26项,二次开发项目8项,保健食品6项。新老产品双管齐下,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渠道端:多渠道增强品牌力,提升营销力。OTC渠道通过加大广告投入与铺货率,增加品牌知名度,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6.59%);Rx渠道通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临床案例比赛等专业学术活动开展,提升品牌影响力,22年实现营业收入9.16(+18%)。2022年销售人员1283人(+22%),预计未来将持续加大营销队伍建设,加强终端覆盖,通过营销数字化建设,精准管控渠道库存,实现产品销售进一步增长。   联营企业大鹏药业业绩增长迅速,投资收益贡献突出。大鹏药业是体外培育牛黄唯一的生产商与供应商,公司对其持股比例达33.54%。2022年健民大鹏实现净利润4.48亿元(+30.50%),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1.49亿元。天然牛黄价格上涨,供不应求趋势下,体外培育牛黄有望实现涨价。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3.53元、4.66元、5.7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龙牡壮骨颗粒销量增长或不及预期、体外培育牛黄销量增长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 一季报利润增长亮眼,乌灵系列持续高增

      一季报利润增长亮眼,乌灵系列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佐力药业(30018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8.1亿元(+23.9%);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5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元(+52.9%)。2023Q1公司实现收入5亿元(+12.8%);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4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亿元(+42%)。   乌灵系列持续高增,一季度利润增速亮眼。依托于国家基药目录的优势,公司坚持“稳自营、强招商、布零售、全模块”的营销策略,核心产品乌灵胶囊、灵泽片的销售延续较好的增长。2022年收入分产品拆分,乌灵系列收入10.9亿元(28.5%),占总收入的60.5%;百令片系列收入2.6亿元(-3.24%),占总收入的14.2%;中药饮片收入3.8亿元(+30.5%),占总收入的20.9%;中药配方颗粒剂收入0.6亿元(+36.2%),占总收入的3.3%。2023Q1乌灵系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主要是乌灵胶囊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2.5%和14.5%;灵泽片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3.5%和34.1%;百令片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8.4%和22.4%,主要是百令片上年二季度开始陆续受湖北联盟集采未中标所致;中药饮片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4.68%。   独家品种集采降幅温和,2023年有望实现以价换量。2022年乌灵胶囊中标广东联盟和北京集采,降价21%;百令片中标广东联盟、北京、山东集采,降价43%,各地的集采执行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陆续执行,公司将积极利用集采中标带来的机遇,加快医院覆盖和科室数量,有望实现以价换量。同时,公司推进乌灵系列二次开发,包括乌灵胶囊针对老年痴呆适应症的二次开发以及乌灵复方的开发。   聚焦营销创新,多元化开拓销售渠道。公司针对不同产品选择不同的销售模式。乌灵系列、百令系列以自营、招商和OTC相结合的销售模式,逐步探索布局互联网+医疗、电商等新渠道业务。自营团队主要进行终端开发和专业化学术推广,保证消费者顺利使用产品,并最终推动销售过程的顺利完成;OTC团队开展产品推广策略,加快和连锁大药房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及门店数量覆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亿元、4.9亿元、6.2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35.8%/31.3%/26.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