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八批集采常态降幅,首次双非区域限价

      医药行业集采专题跟踪报告:第八批集采常态降幅,首次双非区域限价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前八批回顾与潜在集采品种   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为带量采购奠定基础。早期我国仿制药市场竞争格局分散,国家在2013年发出了关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通知,并在2015年正式开始推进一致性评价。2018年已经有部分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医保在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基础上,展开带量采购,目前带量采购已经完成了八批七轮,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数量的增加,带量采购品种范围也在持续扩大。   带量采购常态化推进,第八批中选产品执行期均到2025年12月31日,首次在双非区域限价。自从2018年的4+7城市带量采购开始后,目前带量采购已经进行了8次,另外在2019年还有一次针对4+7集采品种的扩围集采。第八批集采成功中标39个品种,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幅度56%,与前五批集采52%-59%的平均降幅相近,最高降幅高达94%。从品种类型上看,注射剂占比为历次最高。从采购规则来看,第八批集采与前五批集采52%-59%的平均降幅相近,中选产品的执行期均到2025年12月31日,中选产品在非主供、非备供地区的挂网价不能高于中选价格的1.5倍或同品种最高中选价,部分产品备供企业数量增至两家。   配套政策保障平稳接续,稳定当前价格。2021年11月4曰,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工作的通知》,保障采购协议期满后平稳接续。省市级接续综合质量、产能、信用等多方面因素,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稳定当前价格,保障中选企业利益,确保药品正常供应。从第三批协议到期的22个(1年期)产品在江苏和广东联盟续约情况来看,产品基本维持国采价格。   过评企业数量(包括原研)≥4家的潜在集采品种数量约95个,其中≥5家的约48个。未来集采将大概率会集中在(包括原研)过评4家及以上的品种,共涉及约95个品种(过评5家及以上的共有48个)。自2018年以来,包括本次集采在内的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333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已超35%,重点公司的核心仿制药几乎均已集采,仿制药集采的边际影响会大幅减弱。(截至2023年4月1日)   投资建议:国家带量采购从品种试点走向全面扩围,从原来过评且充分竞争的化药,逐步走向采购金额高、充分竞争、社会影响强烈的全品种。我们认为国家医保控费大背景下,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推进,驱动行业创新,看好能够转型升级,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的转型pharma和新兴biotech: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海思科、贝达药业、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先声药业、荣昌生物、君实生物、海创药业、首药控股、盟科药业、泽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我武生物、基石药业、前沿生物、康辰药业、冠昊生物、海普瑞、京新药业、恩华药业等。   风险提示:带量采购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药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其他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8页
      2023-04-10
    • 医药行业周报:AACR驱动创新药行情,同时关注血制品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AACR驱动创新药行情,同时关注血制品板块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54%,跑赢沪深300指数0.7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9。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4.45%,跑输沪深300指数2.0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3。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6.8%(+0.5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0.5%(+0.1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3.5%(+0.5pp)。医药子行业本周来看,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5.8%,其次是血液制品、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分别为4.7%和3.8%。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中药Ⅲ,上涨幅度为12.6%。   AACR会议强化创新药行情,同时建议关注血制品业绩弹性。本周医后半周创新药反弹、血制品领涨为主。AACR大会召开在即,关注创新药进展。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将于2023年4月14日至19日召开。超过20家A+H创新药企业将在本次AACR上披露创新品种数据,包括和黄医药、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除了4月的AACR外,ASCO预计将于6月2-6号召开,创新药重磅数据有望接踵而至。此外,血制品板块一季度业绩值得期待。2023年Q1我国静丙批签发354批,同比增长40%,人血白蛋白签发701批,同比增长17%。新冠重症治疗叠加疫情放开后常规医疗需求释放,2023年Q1血制品行业需求旺盛。全年来看,持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确定性之1——创新仍是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本源;确定性之2——疫后医药复苏亦是核心主线。确定性之3——自主可控/产业链安全。   本周弹性组合:海创药业-U(688302)、首药控股-U(688197)、京新药业(002020)、盟科药业-U(688373)、新华医疗(600587)、佐力药业(300181)、寿仙谷(603896)、上海医药(601607)、祥生医疗(688358)、柳药集团(603368)。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迈瑞医疗(300760)、华厦眼科(301267)、太极集团(600129)、我武生物(300357)、智飞生物(300122)、通策医疗(600763)、华润三九(000999)、云南白药(000538)。   本周科创板组合: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U(688266)、康希诺(688185)、海泰新光(688677)、诺维赞(688105)、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华大智造(688114)、爱博医疗(688050)、百济神州(688235)。   本周港股组合: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微创机器人-B(2252)、基石药业(2616)、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诺辉健康(6606)、瑞尔集团(6639)、锦欣生殖(1951)、药明生物(2269)、海吉亚医疗(6078)。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3-04-10
    • 新冠业务利润放缓,常规业务恢复稳健发展态势

      新冠业务利润放缓,常规业务恢复稳健发展态势

      个股研报
        华大基因(30067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全年收入70.5亿元(+4.1%),归母净利润8.0亿元(-45.1%),扣非归母净利润8.1亿元(-45.2%),经营现金流净额1.4亿元(-94.5%)。   新冠业务净利润表观增速进一步承压。公司2022年利润较2021年度同比下降,主要系2022年新冠市场竞争加剧,核酸检测服务和试剂单价下滑明显,以及2022年Q4国家新冠防疫政策发生调整,新冠检测需求大幅削减。公司相关固定资产及存货存在减值现象,因此公司于2022年度对新冠相关固定资产和存货计提约4亿减值准备,导致公司新冠相关利润较2021年度大幅下降。同时,销售费用率从2021年18.3%增长至2022年22.8%,经营现金流净额2022年末为1.4亿,主要因公司全年战略储备新冠核酸和抗原检测产品相关原材料采购款支出增加。   常规业务恢复稳健发展态势。分业务看,1)2022年公司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25.0亿元(-26.0%),主要因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供应竞争加剧,价格和销量承压,但后续随着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贡献增量,缓解了其业务大幅下滑的压力。2)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收入23.0亿元(+98.7%),主要因2022年前三季度新冠检测服务持续大增态势。3)2022年常规业务恢复稳健发展态势,其中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收入11.2亿元(-6.4%),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收入4.0亿元(+6.3%),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收入7.1亿元(+9.8%)。   业务布局逐渐明晰,分子诊断龙头把握机遇强势崛起。公司业务布局生育健康类服务、肿瘤防控类服务、病原感染类服务、多组学大数据与合成业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等5大业务板块。凭借多年持续高研发投入,各板块新产品不断获批,本轮疫情有助于公司实现全球化、多业务拓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5、9.57、10.5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2、2.31、2.55元,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检测试剂盒销售存在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新业务拓展可能受到政策风险、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9
    • 业绩短期承压,发布员工持股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业绩短期承压,发布员工持股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8.9亿元,同比下降25.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下降27.7%。此外公司同期发布奋斗者一号员工持股计划,拟通过员工自筹资金与公司激励基金1:1配比形式筹集资金不超过1.5亿用于持股计划。   受疫情、经销商供货、内部营销改革影响,公司业绩承压。分季度看,公司2022Q1/Q2/Q3/Q4实现营业收入7/8.6/4.7/4.7亿元(+20%/+41%/-20.6%/-47.9%),实现归母净利润3.4/4/1.3/0.16亿元(+18%/+23%/-48%/-95.2%)。单Q4公司业绩下滑主要系放开后疫情影响较大。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82.3%(-2.6pp)主要因产品成本上涨以及产品结构变化所致。销售费用率28.1%(+5.75pp),主要系工资及福利费用上涨所致,管理费用率为5.6%(+0.7pp),基本保持稳定。研发费用率为10.2%(+3.7pp),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投资建设了健帆科研楼,作为公司血液灌流器研发及血液净化耗材评价测试为一体的研发基地。综合以上因素,公司2022年净利率为35.4%(-9.3pp)。   血液净化设备以及重症产品表现亮眼。分产品看,公司肾科及肝科相关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危重症相关产品销售取得较好业绩表现,危重症领域相关耗材产品(即HA330、HA380和CA系列)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29亿元(+32.5%),其中HA380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12.5%。血液净化设备的“拳头产品”DX-10血液净化机实现收入1.9亿元(+182%)。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员工积极性。为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提升公司经营效益,提高公司价值,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拟参与本员工持股计划的员工总人数不超过110人,其中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8人,其他员工不超过102人。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累计净利润达到36亿元。第二个归属期,2023-2027年累计净利润达到70亿元。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4.3亿元及17.2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24.6%。   风险提示: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血液灌流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7
    • 艾可宁收入翻倍增长,抗HIV新药市场值得期待

      艾可宁收入翻倍增长,抗HIV新药市场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前沿生物(68822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474万元(+109.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亏损4亿元。   营销网络建设+长期用药获益,艾可宁销售收入同比翻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474万元(+109.2%),主要为抗HIV创新药艾可宁销售收入的增长。公司渠道建设和学术推广进入收获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覆盖全国28个省的250余家HIV定点治疗医院及130余家DTP药房,已在24个省份被纳入医保“双通道”及单独支付药品名录,在优势区域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新开拓区域不断产生新的收入贡献。艾可宁在住院及重症患者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患者长期用药的性价比和临床获益逐步凸显,平均用药周期逐步延长,用药粘性不断提升。   艾可宁原支付标准续约医保,静脉推注给药方式获批,有望持续加速放量。2022年,静脉推注给药方式获批,注射时间不小于30秒,较静脉滴注给药时长显著缩短,有利于产品门诊渗透。同时艾可宁原支付标准续约医保,体现了国家对艾可宁临床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患者获益性及产品创新性等方面的认可,有利于艾可宁向住院患者及长期用药患者的渗透,进一步推进后续产品的销售和商业化推广。   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在研管线全面推进。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约2.7亿元,同比增长59.4%。公司在研管线全面推进,除抗新冠小分子药物注射用FB2001及雾化吸入用FB2001的II/III期临床试验持续推进外,FB4001特立帕肽仿制药ANDA已获FDA受理,抗HIV病毒在研产品FB1002联合疗法,维持治疗、多重耐药及免疫疗法三个适应症均处于II期临床阶段,治疗肌肉骨骼关节疼痛在研产品透皮贴FB3001,正在积极筹备II/III无缝设计的临床研究。   坚定塑造国产创新药品牌,国内抗HIV新药市场值得期待。公司产品艾可宁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国家1.1类抗HIV新药,近年来经过广泛的营销渠道铺设和学术化推广,公司已在传染病领域打造了优秀的国产创新药品牌。目前我国HIV存量患者超百万,每年新增超十万人,以性传播为主,病患结构逐渐向年轻化转变,叠加国内医保动态扩容,国产新药纷纷入局,为国内抗HIV新药市场注入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亿元、-2.3亿元、-1.9亿元。考虑艾可宁纳入医保渗透率持续提升,新冠药物等在研管线市场潜力大,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艾可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7
    • 业绩符合预期,研发加速推进

      业绩符合预期,研发加速推进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45.87%),收入的下滑主要是由于2021年公司授权西雅图基因公司获得维迪西妥单抗在荣昌生物区域以外地区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收到西雅图基因公司支付的2亿美元首付款并确认收入,本年度公司没有此部分收入,业绩符合预期。   核心产品销售显著放量,商业化进程提速。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2022年放量显著,纳入医保后以量换价明显。核心品种商业化渐入佳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自身免疫商业化团队达639人,已准入495家医院。肿瘤科商业化团队达520人,已准入472家医院。我们认为,公司创新品种先发优势明显,随着公司商业化实力的不断提升,创新品种的销量有望快速增长。   核心品种临床进展顺利,渐入收获期。泰它西普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方案于2022年9月获得CDE同意,治疗IgAN的美国Ⅲ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11月获FDA批准。泰它西普的干燥综合征(pSS)适应症的Ⅲ期临床试验分别于2022年8月和11月获得CDE和FDA同意开展。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及化疗治疗一线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Ⅱ/Ⅲ期IND申请已递交CDE。核心品种多项适应症进入临床Ⅲ期,渐入收获期。   早期管线持续推进,创新靶点推陈出新。RC28治疗wAMD已完成Ⅰb计量扩大试验,治疗DME完成Ⅱ期患者招募。RC118(MSLNADC)正在进行对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的Ⅰ期临床试验。RC108(c-METADC)Ⅰ期已招募18名患者。RC118(Claudin18.2ADC)正在澳洲开展Ⅰ期试验,完成三个剂量组爬坡,在中国的Ⅰ期临床已招募12名患者。   盈利预测: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提升和创新品种的持续落地,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放量,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充足。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21.3和29.9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7
    • 创新药专题:AACR大会召开在即,潜力药物花落谁家

      创新药专题:AACR大会召开在即,潜力药物花落谁家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何为AACR大会?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成立于1907年,是世界上创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注于癌症研究的科学组织,目前在129个国家拥有超过50000名会员,AACR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教育、交流、协作,预防和治疗癌症。   AACR投资逻辑?   AACR作为美国肿瘤届最为盛大的多学科会议,每年都将提供先进的教育资源及摘要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鉴于AACR全球性的影响力,创新药企业倾向于在AACR披露核心品种的重磅数据,以此扩大企业影响力,获得合作机会。通过梳理AACR大会,不难发现,创新药企业,尤其是有重磅单品临床数据披露的企业往往会迎来股价的重要催化,因此,每年的AACR会议是创新药行业投资的重要事件。   2023年AACR大会举办的时间?   2023年AACR大会预计于4月14日至19日在美国弗罗里达奥兰多举办。   今年AACR有哪些重点品种值得关注,哪些企业有望受益?   超过20家A+H创新药企业将在本次AACR上披露创新品种的数据,包括和黄医药、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其中重点壁报包括:   和黄医药:和黄医药将披露赛沃替尼在MET扩增的胃食管交界腺癌或胃癌患者中的多中心ll期研究。研究发现,4%-10%的胃癌中可以检测到MET基因扩增,我国每年新发人数约2-3万人。目前针对胃癌MET靶点尚未有药物正式获批,采用化疗的MET扩增胃癌患者其mPFS仅为3.6个月,mOS仅为5.7个月。我们预计这一市场空间达30亿元。诺诚健华:诺诚健华将在此次AACR披露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抗CD19抗体tafasitamab和免疫调节剂IMiD来那度胺联合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Ⅱ期数据。目前,CAR-T是二线DLBCL冉冉升起的治疗新星,但价格过高、安全性瓶颈限制了CAR-T的使用。如果此次奥布替尼、tafasitamab和来那度胺的数据优于或与Yescarta/Breyanzi持平,鉴于联合方案安全性和价格优势,我们预计这一组合在临床上会受到重视。   恒瑞医药:恒瑞医药将披露SHR-A1811(HER2ADC)在HER2表达/突变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全球多中心Ⅰ期研究和在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Ⅰ/Ⅱ期研究。以及SHR-A1921(TROP2ADC)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Ⅰ期研究。   百济神州:百济神州将披露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1L治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1L治疗的回顾性研究数据,以及单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ESCC2L治疗中肿瘤突变负荷(TMB)与替雷利珠单抗与化疗的临床结局关联数据。   信达生物:信达生物将披露信迪利单抗的三项临床数据,包括信迪利单抗一线食管鳞癌和一线胃癌的Ⅲ期OS数据,以及一线晚期宫颈癌的II期研究结果;以及IBI351单药治疗KRASG12C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研究。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的不确定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04-06
    • 业绩稳步兑现,2023年迎来增长新起点

      业绩稳步兑现,2023年迎来增长新起点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收入40.4亿元,同比+5%,实现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7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亿元,同比+98.6%,公司利润端稳步改善。   业绩低点已过,阿胶龙头迎来增长新起点。公司核心产品阿胶块2018年因渠道库存积压,公司清理渠道库存并减少发货,2019业绩出现大幅下降,近年经过调整,目前渠道库存周期已经降至合理区间,预计未来阿胶块发货有望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受疫情影响,公司收入40.4亿元,仍实现同比增长5%,利润端实现7.8亿元,同比增长77.1%,体现公司经营韧性。存货方面,2022年公司存货为12.4亿元,同比下降24.7%,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储备充裕,公司整体经营向好。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加大销售投入促进新品放量。2022公司毛利率68.3%,同比增长6pp,净利率19.2%,同比增长7.8pp,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费用率方面,2022公司销售费用率32.6%,同比增长6.3pp,因公司加大电商渠道投入导致销售费用率提升,线上销售布局助力公司新品放量。   管理层调整到位,为公司产品市场推广带来活力。近年公司管理层持续调整,目前已调整到位,管理团队成员在产品营销、战略制定等方面具备丰富经验,预计将为阿胶产品市场推广等方面带来新的驱动力。此外,公司产品类型逐渐丰富,阿胶粉、阿胶燕窝、阿胶膏等产品逐渐推出,老产品方面,阿胶浆将扩大医保支付适用范围,将不受重度贫血患者才可用医保支付的条件限制,新品推出、老产品限制解除,具有丰富市场推广经验以及管理经验的管理层调整到位,三箭齐发共同推进公司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1.61元、1.79元、2.0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8倍、25倍、22倍。公司23年改革动作持续落地,看好全年加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经营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风险,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6
    • KC1036展现突出疗效,有望成为重磅FIC新药

      KC1036展现突出疗效,有望成为重磅FIC新药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投资要点   事件: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黄镜教授在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重点介绍了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接受 KC1036 单药治疗的临床结果。   KC1036单药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ORR达 29.6%,DCR 达 85.2%,显著高于化疗单药的历史对照值。截至 2022年 12月,共入组32 例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既往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受试者占 50%。在有效性方面,在可疗效评估的 27例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中,有 8例最佳疗效为PR,有15例为SD,有 4例为PD,ORR为 29.6%,DCR为 85.2%,显著高于化疗单药的历史对照值。其中,有 74.1%受试者的靶病灶缩小,最长治疗周期已超过 9个月。安全性方面,KC1036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依从性高。绝大多数 TRAE 为 1~2级,少见 3级TRAE,发生率最高的 3 级 TRAE 为高血压(8.5%)。   KC1036 在多种晚期实体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已陆续开展食管癌、胸腺癌、肺腺癌三个适应症的Ⅱ期临床。公司自 2020年 9月启动 KC1036 的 I 期首次人体临床试验,已陆续获批开展食管癌、胸腺癌、肺腺癌三个适应症的Ⅱ期临床,纳入超过 100 多例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其中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入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食管癌、胸腺癌、胆管癌、肺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观察到突出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KC1036 是公司自主研发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II 型非竞争性 AXL、VEGFR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XL和 VEGFR信号通路均广泛参与肿瘤细胞的存活、生长、转移、侵袭以及耐药。KC1036通过选择性抑制 VEGFR和 AXL 信号通路,从而产生更强和更持久的抗肿瘤作用。临床前食管鳞癌 PDX模型研究显示,KC1036 单药的抑瘤率可达 73.2%~97.0%。该研究结果为KC1036 后续开展食管鳞癌临床研究提供了支持和依据,与 KC1036 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也基本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亿元、1.8亿元和 2.1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4X/30X/25X。随着公司苏灵、密盖息等现有业务稳健增长,多措并举完善创新体系布局,KC1036已展现优异临床疗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药品价格下行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5
    • 核心培养基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核心培养基产品收入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实现收入 2.9亿元(+38.4%),归母净利润为 1.1 亿元(+74.5%),扣非归母净利润 8880 万元(79.23%)。   CHO细胞培养基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公司 CHO细胞培养基实现收入 1.5亿元,同比+84%;HEK293细胞培养基实现收入 0.4亿元,同比+57.3%;CDMO业务实现收入 0.9 亿元,同比+7%。全年销售毛利率为 64%,同比+4.1pp,主要系高毛利的培养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分业务看,培养基毛利率 74.2%,同比+0.5pp;CDMO业务毛利率 41%,同比+1.9pp。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4.6%(-0.2pp),管理费用率 15.7%(-3.3pp),预计主要系收入快速增长摊薄费用,研发费用率 11.3%(+2pp)。   培养基覆盖项目快速增长,推出新品完善产品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培养基覆盖 111 个在研项目,同比增长 50%。其中临床前项目 70 个(+52%),临床Ⅰ期项目 19个(+138%),临床Ⅱ期项目 7个,临床Ⅲ期项目 14个,商业化项目1 个。2022年公司成功推出 StarCHO和 SagiCHO系列基础培养基。StarCHO系列培养基能促进 CHOZN细胞快速生长,倍增时间维持在 21小时左右,在模型细胞株中 Fed-batch培养蛋白表达量较进口培养基显著提升。SagiCHO系列针对 CHO-K1细胞,在传代过程中细胞生长较快,对特定的 CHO-K1重组细胞株表达量明显提升,可与 AltairCHO 系列在 CHO-K1 细胞上形成优势互补。公司持续优化升级培养基产品,有利于满足客户多样的性能需求,扩大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 年 EPS 分别为 1.83元、2.58元、3.54元,公司是国产培养基龙头,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风险提示:产品出海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