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疫苗行业研究框架

      疫苗行业研究框架

      化学制药
        重磅品种带动行业发展。疫苗行业在医药领域中拥有产品放量迅速,投资回报周期快、竞争格局相对较好等优势。企业通过重磅品种放量获得现金流,从而加大在研管线投入形成良性循环。重磅品种如HPV疫苗、13价肺炎等具有发病率高、渗透率低、具有升级需求、接种意愿高的特点,从而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优秀疫苗企业的特点:1)根据对病原体的理解,最优技术路线的选择能力强:不同企业根据自身实力选择的疫苗技术路线存在优劣之分,关键变量在于企业对于疾病病原体的结构理解/免疫机制理解、技术平台掌握能力、生产放大能力;目前已上市品种中,灭活/减毒活疫苗技术最成熟,多糖/多糖结合/多联苗提高保护率效果优秀,重组蛋白/腺病毒载体疫苗针对高难度抗原表现更优。2)良好的渠道推广、商业化能力:成熟品种:规模效应提升的能力(净利率提升,疾控覆盖水平以及维系能力);渗透率较低品种:推广能力(面向疾控/财政+消费者)、产品放量速度;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稳定供应能力,相较于药品销售,疫苗的销售渠道更集中,强化了渠道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新冠之后——现金流+出海能力+新技术能力三重提升。1)新冠疫苗之后,相应国内企业由此获得的现金流可以反哺到企业的研发投入之中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2)从出海路径来看,可分为创新型品种license out以及针对低收入国家,提供产能供给两种方式进行。3)新技术能力方面,以核酸技术平台为例,此次新冠竞赛中,mRNA路线不管从研发时间、产品效果、针对变异株的应对能力都处于各个技术路线的领先位置。从技术应用上来看,mRNA技术不仅可应用于疫苗领域、在治疗性药物、蛋白质替代疗法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企业对于mRNA等新技术的布局是未来管线竞争的重点。   主要标的:管线有重磅品种支撑现金流,放量节奏快,长期技术能力优秀的龙头疫苗企业。如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万泰生物、康华生物、欧林生物、百克生物、金迪克、华兰生物、成大生物、瑞科生物等。   风险提示:疫苗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页
      2023-08-17
    • 管线落地在即,瞄准早期泌尿生殖肿瘤

      管线落地在即,瞄准早期泌尿生殖肿瘤

      个股研报
        亚虹医药(688176)   推荐逻辑: 1)核心品种APL-1202 二线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关键Ⅱ期临床数据有望于 2023年下半年读出,若数据亮眼,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口服靶向药物; 2) APL-1702 一线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关键Ⅲ期数据有望于 2023年下半年读出,若数据亮眼,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非手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药物; 3) APL-1706 为全球唯一获批辅助膀胱癌诊断或手术的蓝光显影剂类药物,较白光检出率显著升高,有望于 2023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APL-1202 二线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关键Ⅱ期数据有望于 2023 年下半年读出。 APL-1202(唯施可)是全球首个在抗肿瘤领域进入关键性/Ⅲ期临床试验的口服、可逆性 MetAP2 抑制剂,有望填补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NMIBC)治疗领域的市场空白。 APL-1202 联合表柔比星二线治疗化疗灌注复发的中高危NMIBC 的关键性Ⅱ期临床数据有望于 2023年下半年读出。 APL-1202的峰值销售额有望达 25亿元。   APL-1702 有望成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 BIC 和 FIC 药物,填补治疗空白。APL-1702(希维她)是集药物和器械为一体的光动力治疗产品。 APL-1702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适应症于 2020年 7月启动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预计于 2023 年下半年读出完整Ⅲ期数据。考虑到全球尚无针对 HSIL的药物获批上市, APL-1702 全球研发进展居前,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非手术治疗HSIL 的药物, APL-1702 的峰值销售额有望达 20 亿元。    APL-1706是全球唯一获批辅助膀胱癌诊断或手术的蓝光显影剂类药物,较白光检出率显著升高。 海克威( APL-1706)是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辅助膀胱癌诊疗或手术的显影剂类药物,通过与蓝光膀胱镜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提高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检出率,使切除手术更完全,从而降低肿瘤复发率。海克威已于 2022年 2 月收到Ⅲ期临床试验批准的通知书,有望于 2023 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与评级。 随着 APL-1202、 APL-1702 和 APL-1706适应症的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0、 0.4 和 6.1亿元。给予公司 2023年 35 倍市值/研发投入,对应目标价 16.6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药品降价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8-16
    • 测序业务超预期,加速全球化布局

      测序业务超预期,加速全球化布局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收入14.4亿元(-38.9%);归母净利润-1亿元(-128.5%);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139.5%)。2023Q2公司实现收入8.2亿元(-27.7%);归母净利润0.5亿元(+3319.7%)。   四大业务区域基因测序业务全线增长。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1亿元(+39.9%)。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按照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实现收入4.6亿元(+35.7%);试剂耗材实现收入6.2亿元(+42.1%);服务及其他实现收入1531.5万元(+96.2%);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按照收入地区划分,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实现收入7亿元(+36.4%);亚太区实现收入1.8亿元(+11%);欧非区实现收入1.4亿元(+83.6%);美洲区实现收入7440.5万元(+141.3%)。2023H1公司各型号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售装机总数同比增长63%,截至2023H1末,公司累计销售装机数量超2910台,为后续提升客户试剂消耗量奠定了基础。2023H1公司新增客户近200家,截至2023H1末,公司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超过2400个用户   围绕“读、写、存”三大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H1公司研发投入4.3亿元(+30.3%),研发费率为30%,新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63项,获得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登记共107项。截至2023H1末,公司已取得349项境内专利与321项境外专利,其中境内专利包括166项发明专利,专利覆盖核心原材料研发、关键工艺突破、重大领域拓展等,实现生命科学领域多学科全产业链深度融合。2023上半年产品迭代更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发布了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进一步降低测序成本,将单个人全基因测序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以内;高通量旗舰机DNBSEQ-T7产品升级,进一步提高芯片密度,提升测序速度,缩短测序时间;中小通量基因测序仪DNBSEQ-G99发布了PE300测序试剂,通量覆盖范围升级为8-96Gb,为16S/18S/ITS测序模式及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研究等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受新冠市场需求变化影响,2023H1实验室自动化业务销售下降87%,新业务销售下降68%。2023H1公司实验室自动化业务板块中与公共卫生防控不相关的常规业务实现收入7679.4万元,环比2022年下半年增长25.3%,展现出回归常态后良好的业务韧性。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亿元、2.5亿元、4.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92.6%/67.7%/72.4%,对应EPS分别为0.36/0.6/1.04元。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专利诉讼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8-16
    • 坚定推进营销改革,首款创新药获批在即

      坚定推进营销改革,首款创新药获批在即

      个股研报
        京新药业(00202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9.37亿元(+3.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亿元(+6.4%),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亿元(+5.61%)。   坚定推进营销改革,短期阵痛但利于长期发展。2023H1,公司实现营收19.37亿元,同比增长3.41%,主要系营销改革短期影响;其中,成品药收入11.11亿元,同比增长0.29%;原料药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7.46%;医疗器械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4.43%。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6.35%;扣非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5.61%。销售费用率约为20.6%(-3.8pp),管理费用率约为4.5%(+0.3pp),研发费用率约为8.8%(-0.3pp),费用率管控良好;毛利率约为50.5%(-4pp),净利率约为16.4%(+0.4pp),利润率较为稳定。   首款失眠1类新药地达西尼胶囊(EVT201)上市在即。地达西尼胶囊是GABA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部分正向别构调节剂(pPAM),用于失眠障碍治疗,是对传统失眠治疗药物的重要改进,提高了服用者白天的精神状态。与传统的苯二氮?类GABA受体完全激动剂相比,在运动障碍、后遗效应、耐受性、乙醇相互作用、身体依赖性、记忆力损伤等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于2023年2月取得CDE下发的《补充资料通知》,随即快速完成了补充资料的提交,目前审评已接近尾声。地达西尼将进一步丰富CNS管线创新药产品,提高核心领域竞争力,推动京新创新转型。   多措并举构建创新管线,精分新药、康复新肠溶胶囊等推进顺利。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治疗失眠的1类新药地达西尼有望于2023年Q3获批上市,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此外,公司自研开发的治疗精分的1类新药JX11502MA胶囊Ⅱ期临床推进顺利。依托消化管线优势品种康复新液进行二次开发的康复新肠溶胶囊Ⅱ期临床顺利完成。10余个在研创新药(械)项目有序推进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京新药业在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三大疾病领域构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梯队和发展格局。成品药恢复稳健增长,首款新药地达西尼上市在即,有望为业绩持续注入动能。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1和9.5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和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影响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6
    • 医疗服务旗舰,蓄力起航

      医疗服务旗舰,蓄力起航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推荐逻辑: 1)需求端看,老龄化推动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全国医院诊疗人次从 ]2011 年的 22.58亿增长到 2021年的 38.8亿人次,供给端看,医疗资源存在供需缺口,政策鼓励社会办医补充公立医疗资源不足现状; 2)西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紧缺,西安市人口持续增长,床位利用率居于 100%以上; 3)公司旗下两家医院均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可补充西北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现状,随着医院经营逐渐成熟,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利润率将持续提升。   老龄化趋势推动医疗需求增长,医疗服务存在供需缺口。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从医疗服务需求端推动行业增长,全国医院诊疗人次从 2011年的 22.58亿增长到 2021年的 38.8亿人次,综合医院平均收入从 2011年的 1.7亿元增长到 2021年的 5.4亿元;从医疗资源供给端看,优质医疗资源不足,数量占比仅为 9%的三级医院承担 57.5%的就诊人次,床位利用率稳定在 95%之上,医疗资源存在供需缺口,政策鼓励社会办医补充公立医疗资源不足现状。   西北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紧缺,西安市人口持续增长医疗供需矛盾凸显。 2021年西北五省三级医院数量在 31 个省份中分别位列 19、 24、 25、 29 和 30 名,民营医院方面,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四地三级民营医院仅拥有 1 至 2 家,陕西民营三级医院比例也仅为 2.4%,远低于全国民营三级医院占比 9%的水平,医疗资源稀缺,而人口持续增长,西安市人口 2011-2021年 CAGR达 4.08%,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西安三级医院的床位利用率仍处在常年供不应求状态,床位利用率居于 100%以上,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凸显。   聚焦核心医院,打造西北医疗服务高地。 公司旗下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均为三级以上综合性医院,高新医院开放床位 1500张,中心医院规划床位 5037张,可减轻中西部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现状。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医美、康复医疗、辅助生殖等领域,业务结构预计将不断优化,随着新院区投入使用,规模效益逐步显现,利润率将持续提升,公司蓄力静待启航。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为-1.8/1.7/3.2 亿元,公司即将扭亏,且扭亏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达 85%。 2024年行业平均估值为 6倍PS,相对于通策医疗、华厦眼科这种服务项目更侧重消费属性项目的公司,我们给予国际医学一定估值折价,给予国际医学 2024 年 5 倍 PS,预计 2024 年公司市值 300.5亿元,对应股价 13.3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院收入或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运营管理风险;商洛医院剥离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08-16
    • 23H1业绩高速增长,利润率恢复明显

      23H1业绩高速增长,利润率恢复明显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收入 11.5亿元(+19.5%),实现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111.7%),实现扣非归母 2.6 亿元(+116.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2.4亿元(+539.1%)。具体来看,23Q2收入 6亿元(+15.4%),归母净利润 1.6 亿元(+99.8%),扣非归母净利润 1.6 亿元(+108.9%)。23 年上半年下游需求持续恢复,盈利能力逐渐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3H1业绩高速增长,疫后消化道相关手术量恢复明显。1)分季度看,22Q2/Q3/Q4/23Q1/23Q2单季度收入分别为 5.2/5.5/4.7/5.5/6亿元(+7.6%/+7.3%/-16.1%/+24.3%/+15.4%),23年二季度收入增速明显增大,系国内医院诊疗量全面恢复。2)从盈利能力看,23H1 年毛利率为 63.7%(+3.5pp),利润率恢复明显。其中销售费用率 22%(+2pp),系疫后销售活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 13.3%(-4.5pp),系上年同期计提股权激励摊销费用,本期不再计提。财务费用-6.3%(-4.2pp),系汇兑收益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 6.0%(-2.7pp),系研发试样材料减少所致。公司整体高毛利产品占比稳步提升,可视化工艺持续优化,带来毛利率的明显提升。同时,公司 23H1 费用率下降明显,净利率 23H1 为 23%,大幅改善。   海外高速放量渠道建设日益完备,国内海外双轮驱动。分区域看,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约 6.9亿元(+16.4%),国际市场销售收入约 4.5亿元(+23%)。从各利润中心来看,亚太区市场销售收入 6.5亿元(+18.2%),其中国内内镜耗材收入 5.5 亿元(+33.3%),亚太海外整体收入约 0.53亿元(+44.7%),可视化产品收入约 0.5亿元(-51.5%);美洲区市场销售收入约 2亿元(+21%);EMEA(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销售收入 1.8 亿元(+21%);康友医疗销售收入 1.1亿元(+18%)。报告期内,公司收购葡萄牙渠道公司 Endotécnica Material Cirúrgico Lda.100%股权(目前尚处于交割过程中)。公司通过扩充产品线、拓展销售渠道、统筹和拓展学术推广、积极参与重点医院招标、聚焦重要战略客户等多维度着力优化德英法荷直销区域以及其他经销区域营销活动效率,全面提高市场覆盖率和定价能力。   内镜设备耗材化趋势初现,聚焦一次性内镜技术夯实第二增长曲线。在报告期内,公司开发了一次性内科用胆道镜,并取得了美国、欧盟及日本的注册证。同时,一次性外科用胆道镜已获得国内注册证并实现了量产出货。一次性脑血肿灌洗系统等其他一次性内镜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此外,公司还围绕一次性内镜开发了微型胆道活检钳,该产品已获得日本注册,微型取石球囊等镜下配套耗材已获得国内注册,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在消化内镜耗材领域,公司相继推出了牵拉夹、三臂夹、闭合夹、合金夹等止血类创新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另外,子公司康友医疗也在微导管、引流管、气道封堵球囊、一次性穿刺活检针等新产品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产品已获得证书,并已开始投入临床试用并实现了转产,将公司从微波技术平台转型为肿瘤介入平台。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4、6.8、8.7亿元。公司作为内镜诊疗创新器械龙头,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政策控费风险、汇率风险、新品放量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5
    • 销售量短期承压,后续放量值得关注

      销售量短期承压,后续放量值得关注

      个股研报
        欧普康视(300595)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8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20.3%,扣非后约2.7亿元,同比+11.1%。   框架镜收入快速增长,护理产品收入有所下降。公司2023上半年医疗板块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18.5%,收入占比为16.7%;框架镜收入增速表现亮眼,2023上半年“普通框架镜及其他”产品收入1.4亿,同比增长51.2%,此业务高速增长主要受新并表子公司影响,除开此影响,收入增幅仍为18.9%;2023上半年护理产品收入约1.2亿元,同比下降7.9%,收入占比为15.7%,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及公司产品结构调整影响。   角膜接触镜放量短期承压,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布局新产品。2023上半年公司硬性角膜接触镜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0.9%,收入占比为49.1%,收入增速略低于以往,主要原因为角膜塑形镜品牌竞争加剧及居民消费较预期疲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3%,共取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公司联合安徽医科大学获得首批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眼科学和眼视光技术重点实验室)培育的认定。公司2023上半年硬性接触镜润滑液注册证获批;自主研发的光疗仪取得2项注册检验报告;自研镜片材料已在标准化生产车间完成工艺验证,即将投产,产品管线日益丰富。   持续推进眼视光终端建设,终端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视光服务方面,公司控股了一批视光服务终端,包括眼科医院、门诊部、诊所、视光中心,为公众直接提供包括定制角膜塑形镜镜片等视光产品及售后服务在内的专业、便利的眼视光服务,目前已建立合作关系的终端总数超过1500家,同时拥有控股和参股的视光服务终端360多家,2023年上半年终端业务收入占比47.8%。公司将持续加大在视光终端方面布局,扩增视光服务终端的数量和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视光服务收入在公司总业务收入中的占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92元、1.12元、1.41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2倍、26倍、21倍。公司23年持续推荐视光终端建设,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视光中心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4
    • 2023年8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D-1/CTLA-4组合抗体研发概况)

      2023年8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PD-1/CTLA-4组合抗体研发概况)

      医药商业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Table_Summary8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7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29日,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获NMPA批准上市,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2023年3月附条件获批上市。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8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7个股上涨,53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亚盛医药-B(23.44%)、东曜药业-B(7.69%)、前沿生物-U(3.51%)。跌幅前三为康诺亚-B(-13.87%)、诺诚健华-B(-12.21%)、和黄医药(-10.82%)。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24%,跑输沪深300指数0.92pp,生物医药下跌0.80%。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4.40%,跑输沪深300指数0.72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5.38%。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5.64%,跑输恒生指数4.14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3.6%。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8.79%,跑输恒生指数10.68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6.4%。   本周XBI指数下跌1.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6.29%。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8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0款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8月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新药获批上市。8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8月日本无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PD-1/CTLA-4组合抗体研发概况   8月12日,CDE官网显示,齐鲁制药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QL1706)注射液上市申请获受理。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PD-1/CTLA-4组合抗体共29款,其中批准上市1款,III期临床4款,II/III期临床0款,II期临床3款,I/II期临床4款,I期临床17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PD-1/CTLA-4组合抗体共4款,III期临床1款,II/III期临床0款,II期临床2款,I/II期临床0款,I期临床1款。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3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华东医药与美国上市公司ArcutisBiotherapeutics宣布就全球创新的罗氟司特外用制剂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的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亚宝药业与山西大学签署了中药新药项目技术转让协议,以人民币2600万元受让山西大学拥有的中药第6.1类“柴归颗粒”的临床试验批件、专利权及相关技术资料。GinkgoBioworks正在构建领先的细胞编程和生物安全平台,宣布与默克公司(美国和加拿大以外的默沙东公司)进行新的合作,重点是改善生物制造。AstellasPharma和PoseidaTherapeutics宣布进行战略投资,以支持Poseida重新定义癌症细胞疗法的承诺。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8-14
    •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处于底部区间,中长期仍是较好配置板块

      医药行业周报:医药处于底部区间,中长期仍是较好配置板块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降1.48%,跑赢沪深300指数1.9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4。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降8.86%,跑输沪深300指数9.1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7。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1.61%(+2.0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4.72%(+1.74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8.78%(+2.74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2.5%,其次是医药流通,涨幅为1.6%。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中药Ⅲ,上涨幅度为3.3%。   医药处于底部区间,中长期仍是较好配置板块。本周医药板块受近期相关文件影响持续调整。从子行业来看,CXO板块涨幅最高,主要系减肥药产业链催化以及CXO受医疗反腐影响较小所致。短期来看,医疗反腐或将影响销售合规性较差的中小型药企以及非临床必需的利益品种,短期药械新品种入院节奏可能存在季度递延情况,尤其是临床获益较少、价格虚高、渠道空间大的品种。长期来看,未来合规销售有望成为常态,有利于临床必需且真创新的品种,有望进一步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创新发展。总体来看医药行业持仓仍处于低配状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我们认为后续医药行业仍有结构性行情,展望2023年下半年,我们看好“创新+出海、复苏后半程、中特估”三条医药投资主线。   本周弹性组合:重药控股(000950)、海创药业-U(688302)、贝达药业(300558)、贵州三力(603439)、祥生医疗(688358)、普门科技(688389)、三诺生物(300298)、福瑞股份(300049)、卫光生物(002880)、京新药业(002020)。   本周科创板组合:百济神州(688235)、荣昌生物(688331)、泽璟制药(688266)、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奥浦迈(688293)、康希诺(688185)、华大智造(688114)、心脉医疗(688016)、爱博医疗(688050)。   本周稳健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荣昌生物(688331)、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迈得医疗(688310)、盟科药业-U(688373)、欧林生物(688319)、百克生物(688276)、诺唯赞(688105)。   本周港股组合:微创机器人-B(2252)、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基石药业-B(2616)、诺辉健康(6606)、亚盛医药-B(6855)、瑞尔集团(6639)、先声药业(2096)、科济药业-B(2171)、启明医疗-B(2500)。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08-14
    • 半年报利润持续高增,乌灵胶囊以价换量可期

      半年报利润持续高增,乌灵胶囊以价换量可期

      个股研报
        佐力药业(30018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H1公司实现收入10.1亿元(+13%);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4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亿元(+48.4%)。。2023Q2公司实现收入5.2亿元(+13.2%);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5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98.2万元(+55.2%)。   集采导致销售费率下滑,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公司2023H1毛利率为69.3%(-1.6pp),净利率为19.5%(+4.5pp)。从费用端来看,公司2023H1销售费率为41.6%(-4.7pp);管理费率为4.4%(-0.8pp);财务费率为-0.7%(-1.1pp),主要是2023H1较上年度同期增加了募集资金的利息收入所致;研发费率为4%(+0.4pp),主要是增加了乌灵胶囊在心身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拓展的投入及聚卡波非钙片增加IBS-D适应症的开发所致。   乌灵系列以价换量,销售保持高速增长。2023H1公司核心品种延续较好的市场增长。分品类看,1)乌灵系列2023H1实现收入6.5亿元(+23.9%),占总收入的64%,其中乌灵胶囊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29.6%和20.5%;灵泽片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了46.2%和46.6%;2)百令片系列2023H1收入9803.5万元(-26.1%),占总收入的9.7%,百令片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了7.8%和26.1%,主要是百令片受湖北联盟集采未中标所致;3)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2023H1收入2.6亿元(+20.1%),占总收入的25.8%,中药饮片销售取得了稳健增长,配方颗粒主要是处于国标省标备案阶段,销售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   创新驱动,强化研发。公司持续推进乌灵系列二次开发,包括乌灵胶囊针对老年痴呆适应症的二次开发以及乌灵复方的开发。2023H1筛选出乌灵胶囊治疗AD的20个关键靶点,研究成果发表在《FutureIntegrativeMedicine》上,进一步表明乌灵胶囊可能是治疗AD的一种有效中成药;有序推进灵泽片上市后的临床扩大应用研究;公司开发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关键技术攻关,截至2023H1末,公司已完成中药配方颗粒省标国标备案316个;聚卡波非钙片的IBS-D注册临床研究正在稳健推进;百令胶囊按同名同方药,已完成全部上市前各项研究工作,上市申请已获受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亿元、5.2亿元、6.4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40.8%/35.2%/24.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或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或不及预期;行业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