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45)

    • 化工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拥抱低估龙头

      化工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拥抱低估龙头

      化学制品
        行业回顾:   2024年上半年,(1)从涨跌幅来看:截至2024年6月27日,申万化工指数下跌12.1%,跑输沪深300指数约14.1个百分点。农化制品、化学制品、化学原料、化学纤维、橡胶、塑料跌幅分别为-9%/-9%/-9%/-14%/-22%/-25%。(2)从估值来看:申万化工二级子板块估值分别为塑料(34倍)、橡胶(32倍)、化学纤维(26倍)、化学制品(23倍)、化学原料(18倍)、农化制品(18倍)。(3)从业绩来看:2024年一季度,营收端轮胎、绵纶、合成树脂板块同比涨幅居前,营收同比分别为+20.3%/+18.5%/+16.2%;净利润端绵纶、橡胶助剂、涂料油墨颜料板块同比涨幅居前,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651.3%/+281.3%/280.1%。我们认为2024年下半年,海外流动性改善或带来内部经济复苏,关注成本领先的行业龙头和技术壁垒较高的新材料行业。   行业趋势:   从2018年开始,化工行业现金流整体充裕,在建工程投资额明显上升,但2022年下半年以来,下游需求走弱,化工品景气度持续探底。   2024年以来,国内需求底部缓慢复苏,展望下半年,需求端的进一步恢复为化工行业景气提升提供坚实后盾。   行业投资策略:   展望2024年下半年,我们认为在基础化工行业中应关注:(1)新型煤化工:旨在以煤炭生产石油基产品,进口替代空间巨大,且能够有效降低对石化原料的进口依赖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荐标的:宝丰能源(600989.SH)、华鲁恒升(600426.SH);(2)轻烃一体化:能源转型背景下,由于轻烃裂解具备工艺流程短、产品收率高、经济性强、污染小等优势,已成为各炼化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降低综合能耗的发展方向,推荐标的:卫星化学(002648.SZ);(3)轮胎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半钢市场回暖,海外需求向好,轮胎出口复苏明显;非公路轮胎方兴未艾,市场空间广阔,推荐标的:赛轮轮胎(601058.SH),玲珑轮胎(601966.SH);(4)大农资板块:景气度有望底部回升,相关标的:和邦生物(603077.SH)、国光股份(002749.SZ);(5)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技术利用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可摆脱石油资源依赖,降低能耗,大幅减少二氧化碳、废水等排放,具有高效、绿色、可持续性,推荐标的:华恒生物(688639.SH);(6)风电涂料及集装箱涂料:壁垒高、验证周期长,相关标的:麦加芯彩(603062.SH);(7)电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难度高、国内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相关标的:华特气体(688268.SH)、雅克科技(002409.SZ)、国瓷材料(300285.SZ);(8)汽车级PVB胶膜受制于国外,国内技术已取得突破,具备国产替代实力,推荐标的:皖维高新(600063.SH)。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安全生产事故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7页
      2024-07-08
    • 2024年7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靶点COPD适应症研发概况)

      2024年7月第一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靶点COPD适应症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7月第1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34个股上涨,28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歌礼制药-B(+16.25%)、金斯瑞生物科技(+10.46%)、基石药业-B(+7.89%)。跌幅前三为荣昌生物-B(-11.84%)、迈博药业-B(-11.39%)、永泰生物-B(-9.35%)。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81%,跑赢沪深300指数4.7pp,生物医药下跌0.6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2.33%,跑输沪深300指数4.29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2.5%。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5.18%,跑赢恒生指数4.72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1.4%。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6.32%,跑输恒生指数10.96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8.41%。   本周XBI指数上涨1.09%,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5.43%。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7月国内4款新药获批上市,4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4款新药获批上市,4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7月美国0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0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7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7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IL-4靶点COPD适应症研发概况   7月3日,赛诺菲和再生元共同宣布度普利尤单抗(dupilumab,商品名:Dupixent)获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作为以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附加维持治疗,包括已经联合使用吸入性皮质类固醇(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和长效毒蕈碱拮抗剂(LAMA)的患者。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9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GSK与CureVac重组合作达成新许可协议;默克和Orion宣布相互行使选择权,默克获得Opevesostat(一种CYP11A1抑制剂,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全球专有权。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7-08
    • 医药行业2024年7月投资月报:中报业绩进入披露期,精选景气个股

      医药行业2024年7月投资月报:中报业绩进入披露期,精选景气个股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2024年1-6月,申万医药指数下跌21.09%,跑输沪深300指数22pp,年初以来医药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6。2024年6月申万医药指数下跌8.67%,跑输沪深300指数5.37pp,月初以来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7。2024年1-6月,血液制品累计跌幅最小(-3.7%),疫苗累计跌幅最大(-41.5%)。2024年6月,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4.2%),线下药店跌幅最大(-30.6%)。   中报业绩进入披露期,精选景气个股。7月开始中报业绩的预期或财报披露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变量。我们对重点覆盖的6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中报业绩进行预测,其中预期Q2业绩增速(以净利润增速为优先指标,若无利润指标则以收入增速作为参考指标,后文同)超50%有4家,增速30%~50%的有2家,增速15%~30%有10家,增速0%~15%有34家,同比下滑有15家。子行业来看,创新药及制剂、血制品、医疗器械等板块有望持续增长。   展望下半年,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寻找2024年“三大”方向:1)方向之一——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023年多个创新药在美获批上市,如呋喹替尼、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F627、特瑞普利单抗PD-1等,泽布替尼等在美国快速商业化销售充分验证了海外市场广阔。器械出海包括冠脉支架、CGM等产品有望在海外获批或报产,同时建议关注低值耗材、IVD、内镜耗材、手术机器人、影像设备、NASH检测设备、测序仪等海外需求。2)方向之二——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主动脉及外周介入、电生理等领域。消费医疗属性品种,上游包括CXO、生命科学产业链等板块中长期值得跟踪。3)方向之三——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寻找PEG小于1和中特估方向,业绩兑现或反转,价值有望重估。此外,我们判断,明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2024年7月组合推荐:   本月推荐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恩华药业(002262)、太极集团(600129)。   本月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迈瑞医疗(300760)、华润三九(000999)、华东医药(000963)、长春高新(000661)。   本月科创板组合:普门科技(688389)、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荣昌生物(688331)、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   本月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4页
      2024-07-08
    •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引入新品强化测序实力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引入新品强化测序实力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拟将144.5万股授予35名员工,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业务骨干人员,授予价格为26.15元/股。公司近期获得华大研究院的时空组学产品和纳米孔测序产品的独家经销权,成为首个拥有测序仪、时空组学和单细胞测序三大技术管线的测序平台提供商。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持续发展信心。本次激励计划考核年度为2024-2025两个会计年度,以2023年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关的营业收入(27.09亿元)为业绩基数,2024-2025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达到20%、44%。本次激励对象包括外籍人员,主要原因在于对该外籍激励员工在公司核心岗位担任重要职务,在技术研发创新、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重磅引入时空组学和纳米测序孔产品,测序业务再添两大利器。公司获得华大研究院及华大科技控股时空一体机、显微镜、时空可视化试剂套装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的独家授权,许可限期至2029年,以销售收入6%计算许可费用,预计2024年度授权许可费用金额不超过1179万元。公司与华大三箭齐发、华大序风科技签订经销协议,获得时空组学产品(时空组学试剂盒、芯片等试剂耗材)和纳米测序仪(设备及试剂耗材等产品)的全球市场经销权,预计2024年度关联采购金额分别不超过1.1、0.9亿元。公司将两大业务纳入体系后,公司将成为拥有测序仪、时空组学和单细胞测序三大体系的测序平台提供商,进一步增强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   测序业务快速增长,不断推出产品矩阵式布局。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9.1亿元,其中基因测序业务实现收入22.9亿元(+30.31%),包括仪器设备收入9.0亿元(+18.8)%,试剂耗材收入13.5亿元(+38.3%)。2024Q1公司营业收入5.3亿元,其中基因测序业务实现收入4.5亿元(+4%),海外实现高速增长,实现收入1.6亿元(+19%)。近期,公司陆续推出新一代测序试剂StandardMPS2.0、MGISEQ-2000RS FluoXpert多组学分析仪、MGIDS-1000等自有产品,并计划于下半年陆续导入全线主流测序平台,正式开启基因测序质量Q40时代,显著提高各类应用场景测序精确度,减少测序数据量,测序成本进一步降低。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44/54亿元,同比增长20%/25%/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2/2亿元。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专利诉讼风险;在研产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7-08
    • 医药行业重点公司2024半年度业绩前瞻:中期业绩持续分化

      医药行业重点公司2024半年度业绩前瞻:中期业绩持续分化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医药板块中期业绩分化持续。我们对重点覆盖的65家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中报业绩进行预测,其中预期Q2业绩增速(以净利润增速为优先指标,若无利润指标则以收入增速作为参考指标,后文同)超50%有4家,增速30%~50%的有2家,增速15%~30%有10家,增速0%~15%有34家,同比下滑有15家。子行业来看,创新药及制剂、血制品、医疗器械等板块有望持续增长。   我们结合行业景气度和个股分析进行2024Q2前瞻,(1)创新药及制剂板块稳健增长,其中盟科药业(预计收入同比+60%~100%)、荣昌生物(预计收入同比+43%~59%)、恩华药业(预计收入同比+15%~20%)、康弘药业(预计收入同比+10%~20%);(2)生物制品板块平稳增长,其中长春高新(预计收入同比+5%~15%)、我武生物(预计收入同比+5%~15%);(3)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仍在,其中爱博医疗(预计收入同比+40%~50%)、英科医疗(预计收入同比+31%~37%)、新产业(预计收入同比+20%~30%)、赛诺医疗(预计收入同比+20%~30%);(4)持续关注医疗服务板块,医疗服务标的通策医疗(预计收入同比+5%~10%);(5)持续关注中药板块,其中贵州三力预期收入快速增长(+40%~50%);(6)血制品板块景气度持续,其中派林生物(预计收入同比+35%~505%)、上海莱士(预计收入同比+20%~25%);(7)药店板块业绩平稳增长,整体收入增速预计在0%~15%之间;(8)疫苗行业康华生物(预计收入同比+18%~21%);(9)科研试剂板块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其中诺唯赞(预计收入同比+10%~50%)、百普赛斯(预计收入同比+14%~21%);(10)CXO板块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增速放缓,头部CXO企业利润端均略有下滑;(11)医药分销板块业绩平稳增长,其中上海医药(预计收入同比+10%~20%)。   展望下半年,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寻找2024年“三大”方向:   方向之一——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023年多个创新药在美获批上市,如呋喹替尼、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F627、特瑞普利单抗PD-1等,泽布替尼等在美国快速商业化销售充分验证了海外市场广阔。器械出海包括冠脉支架、CGM等产品有望在海外获批或报产,同时建议关注低值耗材、IVD、内镜耗材、手术机器人、影像设备、NASH检测设备、测序仪等海外需求。   方向之二——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主动脉及外周介入、电生理等领域。消费医疗属性品种,上游包括CXO、生命科学产业链等板块中长期值得跟踪。   方向之三——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寻找PEG小于1和中特估方向,业绩兑现或反转,价值有望重估。此外,我们判断,明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风险提示:上市公司业绩实现或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07-08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迎来政策利好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药迎来政策利好

      中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0.11%,跑赢沪深300指数0.9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0。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21%,跑输沪深300指数2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7。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4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6.03%(+1.0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1.26%(+1.17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09.17%(与上周持平)。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中药III,上涨1.5%。   创新药行业迎来政策利好。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该方案有望进一步激发我国创新药行业活力,促进创新药行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上海莱士(002252)、上海医药(601607)、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恩华药业(002262)、太极集团(600129)。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迈瑞医疗(300760)、华润三九(000999)、华东医药(000963)、长春高新(000661)。   科创板组合:普门科技(688389)、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4-07-07
    • 全面布局三维系列产品,大力进军房颤市场

      全面布局三维系列产品,大力进军房颤市场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带动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扩容。2022年电生理三维手术量上升至24.8万台,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28.4%。预计2024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25.5亿元,行业持续扩容中;2)国产化率仅为10%,国产逐步进军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房颤治疗领域。公司在房颤领域较其他国产厂商率先突破;3)带量采购陆续落地,助力国产替代进程。   电生理手术量持续增长,带动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扩容。电生理行业的市场规模扩容与患者人群基数以及手术量(手术渗透率)较为相关。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调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显示,中国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11.8万台增长到2020年21.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12.4%。目前常见的国内三维电手术渗透率约为1%,后续提升空间较大。受人口老龄加剧、心律失常患者人数增加以及消融手术普及和消融手术耗材产品升级等因素驱动,2022年电生理三维手术量上升至24.8万台(其中43%房颤,34%室上速,16%室早和室速,7%房速和房扑)。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也随着手术量的提升水涨船高,由2017年24.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5.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28.4%。预计2024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25.5亿元,行业持续扩容中。   国产化率仅为10%,国产逐步进军外资品牌长期垄断的房颤治疗领域。我国的电生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阶段,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由于外资厂商技术先进且产品上市时间较早,占据国内电生理市场绝大部分市场份额。2020年强生、雅培、美敦力占据中国近88%的市场份额。国产厂家中惠泰医疗、心诺普医疗、微电生理等企业市占率共计约为10%。在三维手术占比超过40%的房颤三维手术治疗领域,长期由进口品牌垄断。公司在房颤领域较其他国产厂商率先突破,2022年获证了压力感知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以及高密度标测导管,正式进军房颤治疗领域。此外,公司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于2023年8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填补国产空白。在脉冲PFA消融技术方面,公司通过投资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完善PFA领域研发布局,推进“射频+冷冻+脉冲”三大能量平台协同布局,形成平台型产品竞争力优势。   带量采购陆续落地,射频消融业务量增明显。2023年4月4日,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发布了《关于落实心脏介入电生理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后续全国共有27个省份相继开始落地执行,平均价格降幅49%。随后北京及天津陆续展开集采,集采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虽然公司出厂价有所下调,但是量增明显,带动23Q3-24Q1收入同比+34%、+36%、+71%。同时随着公司新品量的增加以及降本增效管理,预计毛利率后续将会有所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51%。公司业绩目前刚过利润平衡点,市盈率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使用PS来进行相对估值。由于国内电生理标的的稀缺性以及考虑到公司TrueForce、IceMagic等重磅产品进入放量期,给予公司2024年25倍PS,对应目标价24.4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出海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4-07-05
    • 乳腺癌:两大百亿单品领衔,细分市场异彩纷呈

      乳腺癌:两大百亿单品领衔,细分市场异彩纷呈

      化学制药
        乳腺癌全球第一大瘤种行业高度关注,头部药企抓主流大靶点,细分市场机遇丰富。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226万例,系当年全球新发病例最多的瘤种。2021年全球乳腺癌药物市场规模345亿美元。我们认为新一代HER-2ADC、CDK4/6抑制剂具备百亿大单品潜质。此外创新靶点ADC及其联合治疗、下一代内分泌疗法、AKT抑制剂等多个细分市场存在丰富机遇。   从临床指南看乳腺癌药物   1)HER-2阳性乳腺癌:从曲妥珠单抗到HER-2ADC。曲妥珠单抗全面覆盖晚期一线至早期新辅助治疗,二十余年临床数据傍身,临床地位稳固。以德曲妥珠单抗(DS-8201a)为代表的HER-2ADC已在晚期二线建立优势,未来有望成为百亿级别大单品。HER-2双抗已在二期临床中展现出挑战一线治疗的初步潜力,未来三期临床结果值得期待。   2)HR+/HER-2-乳腺癌:前线CDK4/6i问鼎,后线HER-2ADC跨界而来。CDK4/6抑制剂是目前全球乳腺癌药物第一大品种,其与激素疗法机制互补,一线联用中位生存期超过5年。全球药企正积极布局下一代激素疗法和下一代CDK疗法,ER PROTAC潜力已现。2022年德曲妥珠单抗获批用于HR+/HER-2low乳腺癌适应症,成功覆盖HR阳性乳腺癌三线后市场。   3)三阴性乳腺癌:现有疗法不尽人意,IO+ADC曙光已现。三阴性乳腺癌恶性化程度高、预后较差。PD-(L)1单抗和PARPi作为一线疗法的效果有限,ADC药物作为化疗药物的迭代升级品种,有望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进展,其中Trop2ADC已率先破局。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未来成为大单品确定性较高的HER-2ADC、CDK4/6抑制剂类药物,以及在乳腺癌领域具备突破性潜力的ADC;关注下一代激素疗法和CDK抑制剂的迭代研发进展。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科伦药业/科伦博泰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页
      2024-07-05
    • 2024年6月第五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CMA/CD3双抗研发概况)

      2024年6月第五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BCMA/CD3双抗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6月第5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13个股上涨,46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永泰生物-B(+23%)、复宏汉霖-B(+21.28%)、和铂医药-B(+9.52%)。跌幅前三为艾迪药业(-20.78%)、圣诺医药-B(-20.45%)、前沿生物-U(-15.78%)。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3.89%,跑输沪深300指数2.92pp,生物医药下跌3.29%。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7.46%,跑输沪深300指数8.04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14.64%。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1.86%,跑赢恒生指数3.58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3.1%。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10.62%,跑输恒生指数13.09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11.82%。   本周XBI指数上涨0.59%,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0.76%。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国内13款新药获批上市,10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6款新药获批上市,7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6月美国6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6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6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BCMA/CD3双抗研发概况   6月25日,强生宣布,其靶向BCMA/CD3的双抗特立妥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泰立珂)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三线治疗(包括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和一种抗CD38单克隆抗体)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成人患者。特立妥单抗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此前已于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获批上市。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6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2起。2seventy bio宣布向诺和诺德出售血友病A候选药物和MegaTAL体内基因编辑技术;美泰制药与Humira的生物仿制药YUSIMRY达成独家商业许可协议,加强生物制剂组合。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7-02
    • 医药行业:登台2024年ADA大会,中国减重降糖药物引人注目

      医药行业:登台2024年ADA大会,中国减重降糖药物引人注目

      化学制药
        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大会于美国时间6月21日-24日在美国奥兰多召开。多家国内药企的创新减重/降糖药物在本次ADA大会上披露重要临床数据,上述药物靶点集中于GLP-1激动剂及其与胰岛素的复方制剂。   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是一款GLP-1/GCCR双靶点激动剂,其三期临床研究GLORY-1及9mg剂量减重二期临床研究于本次ADA大会披露临床数据。在三期临床研究中,玛仕度肽(4mg、6mg)及安慰剂组人群的32周体重下降比例分别为-10.72%vs-13.14%vs-0.24%;在二期临床研究中,玛仕度肽(9mg)组体重相对于基线的平均百分比变化为-13.3%,而安慰剂组为2.1%。   恒瑞医药的HRS9531是一款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在一项2其临床研究中,249例BMI为28-40kg/m2的肥胖成年患者,治疗24周后,1.0mg、3.0mg、4.5mg和6.0mg组患者的体重分别降低了5.4%、13.4%、14.0%和16.8%,而安慰剂组这一比例为0.1%。   GZR18是一款GLP-1激动剂,在一项2a期剂量爬坡研究中,36名肥胖参与者以3:1的比例随机接受最高30mg的GZR18或安慰剂,35周后GZR18组平均体重减轻在QW组为18.6%,在Q2W组为13.5%,没有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其减重效果超过司美格鲁肽(2.4mg)和替尔泊肽(15mg)的24周效果(分别为-8%和-12%)。   根据我们专题报告《GLP-1RA引领全球降糖减重时代变革》,中国GLP-1RA减重+降糖适应症具备千亿市场空间,龙头公司核心管线临床进展值得跟踪。建议关注恒瑞医药(600276)、信达生物(1801)、甘李药业(603087)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竞争格局恶化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7-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