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基因测序行业龙头地位与市场前景
华大基因作为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在生育健康、复杂疾病、基础科研及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全面布局和深厚积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报告指出,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正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8.7%的速度快速扩张,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其中医疗应用占比显著提升。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家精准医疗政策的推动,基因组学应用正从科研市场加速走向临床,尤其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和肿瘤基因检测等领域展现出百亿级的巨大市场潜力。
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增长潜力
公司掌握核心测序技术,是国内少数获得全面监管认证的企业之一,拥有丰富的基因组数据库和精准的分析能力。在NIPT市场,华大基因以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龙头地位,并积极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广阔的肿瘤基因检测市场。公司充足的在研管线和完善的产业布局,结合募投项目对云服务、医学检验平台、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及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投入,将进一步巩固其技术优势和市场领导地位,为公司带来持续的长期增长动力。
主要内容
1 公司为快速成长的国内基因测序龙头企业
公司概况与全球布局: 华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组学研发机构,主营业务涵盖生育健康、基础科学研究、复杂疾病、药物基础研究四大类。公司已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2000多家科研机构、2300多家医疗机构(含300多家三甲医院)以及海外3000多家医疗和科研机构合作。
财务表现与增长态势: 公司业绩增长稳健,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8.0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7.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0.9%。净利润在2014年因原材料成本高、生育健康服务暂停及降价竞争等因素出现下滑(0.6亿元,同比下滑65.9%),但随后在2015年实现大幅扩张(2.72亿元,同比增速361.0%),2016年净利润达到3.5亿元,2012-2016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2.4%。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 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占比达55%,成为公司收入贡献最大的业务,其增长得益于市场接受度提升、产品线丰富、营销渠道多样化及获取多项试点资质。基础科研类服务收入占比从2012年的53%下降到2016年的19%,主要受测序成本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生育健康、基础科研和复杂疾病类服务合计收入占比达93%。
主营业务毛利结构与毛利率: 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毛利占比高达71%,是公司毛利贡献最多的业务,主要源于单位测序成本的不断下降(平台升级、工艺优化、国产试剂替代)。基础科研类毛利占比从2012年的56%下降到2016年的14%,主要系市场竞争导致新合同毛利率降低。公司2012-2016年综合毛利率保持在45.9%至58.4%的较高水平,其中生育健康类产品毛利率在2016年达到76.4%。期间费用率在2015年因资金优化配置和汇兑收益而下降。
2 基因组学为生物产业发展最快的应用行业之一
2.1 基因组学是生物产业核心技术手段
生物产业规模: 我国生物产业总产值在2008年突破万亿元,近年来复合增长率高达15%,2015年产业规模超3.5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6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基因测序市场增长: 基因组学作为生物产业的核心技术手段,其应用行业持续取得技术突破。全球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7.9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5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8.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7%。
2.2 基因组学从科研走向临床,发展空间巨大
应用领域转变: 基因测序应用正从科研市场快速走向临床应用市场。据Nature Review Drug Discovery数据显示,2012年基因测序市场科研应用占比为67%,预计到2017年医疗应用占比将提升至39%。
科学研究服务: 国内基因组学科研持续活跃,2007年中国知网基因检测主题论文数量突破2万,截至2017年4月累计发文324497篇,为精准医疗奠定理论基础。
临床疾病个性化治疗: 基因检测能有效区分症状相似疾病,辅助诊断并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癌症,传统肿瘤治疗用药无效率或低效率比例高达75%。
遗传疾病筛查: 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每年新增约90万例。基因检测以其高准确率、高灵敏度、强特异性成为遗传病诊断最可靠方式,应用于第三代试管婴儿和无创产筛等技术。
市场潜力: 基因组学代表人类认识从分子层面深入,其应用正快速从科研走向临床,目前以无创产筛为代表的成熟应用仅占潜在市场的一小部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3 技术进步+政策利好,布局基因组学正当时
基因测序技术发展: 基因测序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纳米孔测序技术,其特点是高通量、高读长、低成本、小型化,无需生物化学预处理,直接读取DNA序列,应用将更加广泛。
政策支持: 国家对基因测序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15年国家提出“精准医疗”战略,拟到2030年合计投入600亿人民币,并纳入“十三五”规划。CFDA批准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上市,卫计委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投资时机: 在基因组学技术高速发展和国家精准医疗政策的推动下,公众对基因组学的接受度将提高,应用领域将扩大,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是布局基因组学的最佳时期。
3 公司为行业龙头,国内NIPT市场领导者
行业地位: 华大基因是中国唯一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机构,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中心,是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绝对龙头。
3.1 生育健康类服务:NIPT国内龙头,渗透率正快速提升
产品与增长: 公司生育健康类产品贯穿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等整个生育过程,其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业务是新型服务。2012-2016年,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8%。
NIPT市场规模与份额: Transparency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全球NIPT市场规模预计从2013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9.8%。2017年,按2200万孕妇、平均收费1600元、总体渗透率30%推算,我国NIPT市场规模将超100亿元。华大基因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服务突破100万例用户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机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3.2 复杂疾病服务:国内正在起步,未来欣欣向荣
产品与增长: 公司致力于复杂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和临床防控,主要产品包括复杂疾病基因检测、肿瘤致病机理研究、遗传学肿瘤基因检测、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等。2012-2016年,复杂疾病类服务营业收入呈稳步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速达10.5%。
市场潜力与竞争: 疾病(肿瘤)基因测序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肿瘤患者数量,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多家基因公司正积极布局肿瘤市场,华大基因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快速进展,预计未来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50%。
3.3 基础科研与药物基础研究服务
基础科研服务: 公司为全球生物、农业和医学等领域研究者提供基因组学解决方案。2012-2016年,基础科研服务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为-4.7%,主要受技术进步导致测序成本下降和市场竞争加剧影响。预计未来增速将维持平稳或跟随国家科研投入增速。
药物基础研究服务: 公司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帮助制药公司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临床批准率。2012-2016年,该业务营业收入有所波动,年复合增速达4.2%。随着基因测序分析在药物研发中重要性提升,该市场有望快速发展,成为公司长期业务增长点。
4 掌握核心竞争优势且后劲十足,龙头地位有望延续
4.1 核心技术突出,公司为国内企业龙头
核心测序技术与监管认证: 华大基因是国内少数掌握核心测序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基因检测设备(BGISEQ-100、BGISEQ-1000、BGISEQ-500)首个获得CFDA注册资质,并陆续获得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等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试点资质。此外,公司还通过了ISO13485、CE、ISO17025、ISO15189、CAP等多项专业实验室认证认可。
基因组数据库与分析能力: 公司部署计算机资源近7年,积累了庞大的基因组数据库,并拥有测序平台、质谱平台、信息平台、自主研发平台等先进技术体系及资源库,具备精准的分析能力和强大的检出能力,核心竞争力突出。
4.2 在研管线充足,产业布局完善
研发实力与产品竞争力: 产品的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研发实力决定了产品竞争力。公司拥有充足的在研产品管线,涵盖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肿瘤HRD检测、肺癌试剂盒、肠癌免疫治疗基因检测、乙肝五项定量测定试剂盒等多个领域。
全方位产业布局: 公司在现有科技服务和基因诊断业务基础上,加强优势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在高端诊断、基因测序、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全方位技术和产业布局,实现自主产品在基因组学应用领域的全面覆盖。
5 募投项目分析
募集资金与投入: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约17.3亿元,占2016年底净资产的50.17%,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相关项目。截至2016年底,募投项目已投入资金约1.04亿元,所有项目均已获得审批备案。
主要募投项目:
云服务生态系统建设项目: 预计达产后年均新增销售收入2.83亿元,新增净利润0.96亿元,静态投资回收期4.3年(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59.7%(税后)。
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升级项目: 由深圳、天津、武汉医检子公司实施,各子项目均有良好财务内部收益率(38.39%、32.03%、29.81%),预计将显著提升销售收入和净利润。
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升级项目: 建设期24个月,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在数据处理、分析、存储、传输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可将数据交付周期从10天缩短至1天,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和公司业务能力。
基因组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期24个月,总投资3.69亿元,将成为公司新技术研发和储备基地、引进技术承接和改进基地、新产品孵化基地,为公司提供技术保障和发展源动力。
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期24个月,总投资2.02亿元,旨在完善公司网络安全与稳定、信息安全,并保证数据的严密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基于对公司产品线的市场分析,预计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6亿元、27.1亿元和33.5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4.3亿元、5.6亿元和7.1亿元。发行后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18元、1.56元和1.98元。
生育健康类服务: 作为核心主力业务,预计2017-2019年确认订单金额增速分别为40%、35%和30%。
复杂疾病类服务: 作为潜力增长业务,预计2017-2019年确认订单金额增速维持19%-20%。
基础科学研究服务: 业务增长弹性较小,预计2017-2019年增速基本维持。
药物研发类服务: 长期业务增长点,短期波动较大,预计2017-2019年收入增速维持在5%左右。
估值分析: 考虑到基因测序行业的巨大前景,选取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和凯普生物作为可比公司,其2017-2018年估值均值分别为66倍和51倍。鉴于华大基因作为行业龙头及其成长性,给予公司2017年60-80倍市盈率,对应合理市值区间为258-344亿元,股价区间为70.8-94.4元。
7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测序技术快速发展和市场成熟,基因测序行业,特别是国内成熟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日益激烈。
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 国家对基因检测服务行业有一系列监管和规范政策,公司若不能持续满足相关规定,可能面临处罚风险,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直接材料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较高(近三年分别为50.47%、54.13%和51.93%),其中测序试剂是主要物料支出。若主要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总结
华大基因作为国内基因测序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全球基因检测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稳固的市场地位。公司在NIPT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并积极拓展前景广阔的复杂疾病和药物研发市场。凭借其核心技术优势、丰富的基因组数据库、完善的监管认证以及充足的在研管线,华大基因有望持续巩固其龙头地位。募投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云服务能力、医学检验平台、精准医学服务平台及研发实力,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长动力。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政策变化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但基于其行业领导地位和高成长性,报告给予华大基因积极的估值展望。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