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70)

    • 首次覆盖:肛肠领域品牌中药老字号,守正创新谋发展

      首次覆盖:肛肠领域品牌中药老字号,守正创新谋发展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四百余年古方经典传承,肛肠用药为核,多领域全面发展。马应龙始创于公元1582年,至今成为持续经营440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公司主营业务聚焦肛肠健康用药领域,发展大健康产业,同时布局医疗服务与医药商业等领域。公司拥有传承440年“八宝名方”精髓,创新衍生八宝眼膏、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龙珠软膏、八宝眼霜等多种主导产品,形成以肛肠类为核心,眼科类、皮肤类、妇科类、精神肿瘤类为支柱,多个大健康品类为延伸的“1+4+X”产品格局。   经营业绩持续稳健,核心品类持续增长。2014-2023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速为7.6%,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9.2%,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27.92亿元,同比增长14.13%,归母净利润为4.58亿元,同比增长9.35%。我们认为公司在以核心治痔类产品增长推动下,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核心品种渠道进一步优化,渠道运营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增设共建渠道部和广阔渠道部,拓展县域市场和下沉市场。针对核心品种品规归拢渠道,减少渠道一级经销商合作数量,优化与渠道经销商的合作方式,加强重点品种管控,规范产品市场秩序,渠道管控能力显著增强。我们认为公司针对产品进行渠道合作商优化,有望促进渠道管控与运营能力。   战略聚焦核心领域,积极拓展大健康业务。公司围绕肛肠健康、眼部健康、皮肤健康等,积极拓展大健康业务,全面涵盖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护理品、功能性食品、消械产品四大类。全面拓展线上线下市场,通过业务人员加强对经销商、代理商、零售药店、医疗机构、专卖店、大型商超等渠道的拓展与维护,大力拓展线下药线与非药线市场。以八宝眼霜系列为代表的眼部护理产品、卫生湿巾系列产品等代表性品种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带动大健康整体规模增长,2024年上半年大健康营收同比增长33.27%。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在肛肠用药领域具备品牌与渠道优势,核心品种销售保持稳健增长,营销效率改善促进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6亿元、6.41亿元、7.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17.3%、15.2%,对应EPS分别为1.27元、1.49元、1.71元。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25X PE,每股目标价37.25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品种放量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12-25
    • 基础化工可转债双周报:蓝晓科技前三季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6030.82万元(含税)

      基础化工可转债双周报:蓝晓科技前三季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6030.82万元(含税)

      化学制品
        投资建议:化工转债关注:苏利转债,洋丰转债,宙邦转债,密卫转债,聚合转债,蓝晓转债、川恒转债。   A股基础化工板块可转债行情回顾:上周(2024.12.16-2024.12.20),基础化工板块已发可转债川恒转债、蒙泰转债、润禾转债分别上涨2.50%、1.19%、0.87%,震安转债、瑞科转债、祥源转债分别下跌18.59%、9.73%、9.58%。   重点公告整理:基础化工板块已发可转债及上市公司中:   贵州轮胎:公司于2023年12月19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并在未来适宜时机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9.00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为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高于人民币5000万元(含)。截至2024年12月18日,本次股份回购实施期限届满,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公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6025500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9%,最高成交价为5.9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4.19元/股,累计成交总金额为32991015.00元(不含交易费用)。   蓝晓科技:2024年12月19日,公司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公司现有总股本507341481股剔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股份550000股后的股本50679148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19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即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权益分派的股本基数为506791481股,实际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6030.818624万元(含税)。根据WIND,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9642.44万元,公司股利支付率为10.11%   聚合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年产10万吨聚酰胺6切片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4年9月30日,“年产10万吨聚酰胺6切片生产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均已完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尚未完成。截至2024年9月30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4190.91万元,均用于研发设备方面的支出,未发生土建投资支出。上述情况的产生,主要系受到项目建设当地规划调整的影响,“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未能开工建设所致。为了进一步提高“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公司根据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具体投入及资金需求的综合考量,经公司审慎讨论及研究,拟计划保持项目实施主体不变、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不变的前提下,对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公司拟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尚未使用募集资金(含该项目募集资金到账后产生的净利息)全部用于新增研发设备的购置和安装,不再用于土建工程方面的支出。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调整后,若剩余募集资金不足以覆盖新增研发设备的实际购置和安装费用,公司将用自有资金进行补足。该项目变更后预计达到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12月。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下滑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21页
      2024-12-25
    • 中药行业信息点评:湖北中成药联盟集采相关数据信息发布

      中药行业信息点评:湖北中成药联盟集采相关数据信息发布

      中药
        事件。2024年12月11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相关数据信息的公示》,内容包括: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企业关联关系、企业排名及加分扣分项、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医疗机构认可度、同采购组AB竞争单元、报价代表品(第三批新品)相关数据、报价代表品(首批扩围接续)相关数据、非报价代表品相关数据。   集采共涉及19个产品组559个产品,范围从口服中成药扩展到口服及注射剂。本次全国集采包括血脂康、脂必泰、脂必妥;脉血康、脑血康、活血通脉;血栓通、三七通舒等在内的19组产品,共计559个产品,其中生脉、益气复脉产品组数量最多,为146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包括2个第三批新品,灯盏花素滴丸和血栓通胶囊;以及4个首批扩围接续,活血止痛软胶囊、银杏酮酯滴丸。本次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直接从口服中成药扩展到口服及注射剂。共计有197家企业通过审核。   明确同采购组A/B竞争单元、明确企业排名及加分扣分项。各产品同采购组A/B竞争单元划分明确。联盟地区省级医保部门将对企业的以下方面给予认定:药品企业综合排名,包括综合册、中药生物制药分册、化学制药分册,以及药品企业创新力(综合册);加分扣分项,包含药材品质(加分)、供应保障(倒扣分)、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倒扣分)、产品质量安全(倒扣分)。   明确评价指标、方法及分值。结合报价代表品降幅以及医疗机构认可度、综合排名、创新能力、药材品质、供应保障、信用评价、质量安全等因素综合得分,选出入围企业,其中价格竞争得分占60%,技术评价得分占40%。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4-12-25
    • 公司跟踪报告:看好明年供需变化带来的业绩加速机会

      公司跟踪报告:看好明年供需变化带来的业绩加速机会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投资要点:   我们认为2025年公司核心产品派格宾将受益于乙肝诊疗供需两侧的积极变化而加速放量。一方面,受益于政策推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进展以及新适应症获批,我们认为派格宾在医生和患者的接受度将持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扩大销售团队规模并提升销售效率,带动派格宾更广更深地覆盖医院。   2025年新产品将持续为公司业绩提供增量。长效升白药珮金于2023年获批上市并在当年通过首次谈判进入医保目录,2024年来快速放量;长效生长激素怡培已于2024年初递交上市申请,我们预计该产品将在2025年获批并快速放量。   规模效应凸显,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降低,带动利润更快释放。我们认为近年来随着派格宾销售体量扩大,公司规模效应已现,销售费用率持续降低。我们认为2025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仍将持续下降。   外部合作持续进行,公司深入布局肝病领域。近年来随着多机制多靶点乙肝创新药不断涌现,目前乙肝治愈已形成了以干扰素为backbone,siRNA、ASO等类型药物展现出特定潜力的格局,公司持续在乙肝前沿领域进行合作探索。此外,公司近期在MASH领域已完成两笔交易,逐步布局其他肝病领域。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至8.34、12.56、18.57亿元(原预测为8.10、12.42、18.51亿元),同比增长50.2%、50.5%、47.9%,EPS分别为2.05、3.09、4.57元。参照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0.97倍PEG,对应2024年48倍PE,对应目标价98.46元(+3%),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创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12-22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Dato-DXd获首个突破性疗法认定,为EGFR突变NSCLC患者带来新希望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Dato-DXd获首个突破性疗法认定,为EGFR突变NSCLC患者带来新希望

      化学制药
        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12月9日宣布,美国FDA授予其Trop2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datopotamab deruxtecan(Dato-DXd)突破性疗法认定(BTD),用于治疗在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和铂类化疗后仍出现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m)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基于TROPION-Lung05II期和以往的TROPION-Lung01III期试验,在117名EGFR突变NSCLC患者汇总分析中,Dato-DXd的确认客观缓解率(ORR)为42.7%(95%CI:33.6-52.2),缓解持续时间(DOR)的中位数为7.0个月(95%CI:4.2-9.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Dato-DXd在既往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中表现出临床上有意义的肿瘤反应和积极临床效果。   Datopotamab deruxtecan是一种靶向TROP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由2第一三共发现,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共同开发。其设计目标是提高对癌细胞的靶向性,其结合了人源化抗Trop2单克隆抗体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有效载荷(DXd)。   Datopotamab deruxtecan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强大的治疗潜力,该药物被认为是治疗EGFR突变肺癌患者的新希望,尤其针对那些在初始治疗后仍然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群体,满足了该领域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我们认为其在全球癌症治疗市场中潜力巨大。   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于2024年11月12日宣布已提交新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期望加速批准Datopotamab deruxtecan在美国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全身治疗(包括EGFR靶向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表皮因子受体突变(EGFR)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Datopotamab deruxtecan的安全性与其他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表明其在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性较好。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风险、审批进程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4-12-17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2025年医保重点工作:优化医保支付机制,强化医保战略购买,研究探索形成药品丙类目录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2025年医保重点工作:优化医保支付机制,强化医保战略购买,研究探索形成药品丙类目录

      化学制药
        行业新闻:2024年12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结2024年医保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   2025年医保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坚决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严格基金全流程管理,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应付尽付、账实相符,坚决防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   二是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构建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医保大数据为支撑的医保基础设施及核心服务能力,完善基本医保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积极支持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保差异化发展,推进慈善等其他保障力量发展。   三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赋能群众健康。加快建立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配套政策,鼓励支持商保机构开发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巩固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鼓励将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全国基本实现职工医保个账资金跨省共济使用。   四是优化医保支付机制,赋能医药机构健康发展。推动DRG/DIP2.0版分组方案高水平落地,用好特例单议机制和预付金等制度,推动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商保、慈善互助等与基本医保同步结算。   五是强化医保战略购买,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在坚持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前提下,将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引导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及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并逐步扩大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将健康险资金的一部分通过规范途径,加大对创新药械研发生产的投入。医保部门将探索在数据共享、个账使用、费用结算和打击欺诈骗保等方面,与投资真金白银支持创新药械的商保公司进行更高水平合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国家组织和地方牵头的药品耗材集采,引导医疗机构优先使用质优价宜的中选产品。   六是深化医药价格改革治理,不断规范医药价格秩序。推进挂网药品价格治理,推动形成全国药品挂网价格规则共识,全面建立定点药店医保药品量价比较指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编制覆盖各学科领域的立项指南。   七是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切实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重点检查基金赤字风险大和结算医药机构合规费用不及时、落实医保政策不到位的地区。构建大数据模型,推动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应用,深入开展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健全完善面向全民的举报奖励、社会监督机制。   八是优化医保管理服务,促进医保服务更加惠民利企。提升基层医保服务能力,扎实推进2025年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合理确定跨省异地就医差异化结算报销政策,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按病种付费。加强法治医保建设,持续推进医疗保障立法工作,提高医保法治化水平。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进展风险、医保基金支出增速下降风险、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下滑风险、医疗消费支出复苏不达预期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4-12-17
    •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映恩生物与GSK达成超10亿美元独家授权协议,共同推进胃肠道癌症ADC新药DB-1324研发

      医药与健康护理行业信息点评:映恩生物与GSK达成超10亿美元独家授权协议,共同推进胃肠道癌症ADC新药DB-1324研发

      化学制药
        映恩生物(Duality Biologics)与葛兰素史克(GSK)于2024年12月4日宣布就DB-1324达成独家授权协议,GSK获得全球范围内(不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地区)推进DB-1324研发与商业化的独家授权,DB-1324是一种创新抗体偶联药物(ADC),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其研究方向可能针对胃肠道(GI)癌症。   根据协议,GSK将支付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根据协议的进展支付额外的行权前里程碑付款以获得全球范围内(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除外)推进DB-1324研发与商业化的独家授权许可。如果GSK行使许可权,映恩生物可获得行权费以及后续在开发、法规注册和商业化不同阶段的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9.75亿美元。商业化成功后,GSK将对全球净销售额(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除外)支付不同比例的特许权使用费,并从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的净销售额中获得特许权使用费。   DB-1324是一种创新ADC分子,基于映恩生物独有且经过临床验证的DualityImmune Toxin Antibody Conjugates(DITAC)平台开发而成。目前胃肠道癌症患者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胃肠道癌症患者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35%,约占全球癌症发病率的26%。   该药物有望与GSK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战略性地补充GSK的肿瘤产品组合,进一步提升GSK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通过与GSK的合作,映恩生物将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其ADC药物管线,尤其是在胃肠道癌症领域,以满足临床未满足的治疗需求。DualityBio独特的ADC技术平台可以持续赋能全球伙伴,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案。   建议关注:华海药业、贝达药业。   风险提示:临床研发风险、竞争格局变化风险、市场需求变化风险、合作协议履约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4-12-17
    • 化工行业周报:百菌清、阿维菌素等产品市场供应紧张,价格继续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百菌清、阿维菌素等产品市场供应紧张,价格继续上涨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农药行业整体运行情况。根据中农立华原药公众号,2024年12月15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报73.07点,同比去年下跌9.78%,环比上月下跌0.26%上周植保会召开,部分除草剂制剂已报价,市场交投增量,行情仍以稳定为主。   草甘膦:草甘膦市场延续弱势,价格窄幅下跌。根据百川资讯,截止到2024年12月13日,95%草甘膦原粉主流成交参考2.36-2.39万元/吨,较前一周五价格下跌200元/吨。行业开工低位,供应依旧充裕。下游询单积极性不佳,寻求低价货源成交,拖拽价格走低。   草铵膦:市场价格盘整。根据百川资讯,截止到2024年12月13日,95%草铵膦原粉主流成交参考4.7-4.8万元/吨,低端价格至4.65万元/吨。国内主流工厂维持低负荷开工,部分中小工厂维持检修状态,需求端延续弱势,草铵膦内外贸成交寥寥,少量按需采购,新单成交零星。   烯草酮:市场实时供应回升,烯草酮价格暂稳。根据百川资讯,截止到2024年12月12日,烯草酮少数供应商上海港提货折百报价7.5万元/吨,实际成交参考价7.5万元/吨,较前一周四持平。上游原料氯代胺供应增加,个别烯草酮企业恢复满负荷开工,市场供应有所提升;需求端表现尚可,个别企业可排单至1月下旬;上游原料氯代铵价格较前期回落,烯草酮成本端支撑走软。   阿维菌素:市场供应紧张,价格窄幅上涨。根据百川资讯,截止到2024年12月12日,阿维菌素主流供应商报价至47-53万元/吨,主流成交价格参考至46-47万元/吨,较前一周四价格上涨0.5万元/吨,涨幅1.09%。部分厂家开工不满,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现货供应紧张。需求端表现偏暖,下游询单积极。上游原料玉米淀粉价格弱势下滑、甲苯价格震荡盘整,阿维菌素成本支撑偏弱。   菊酯类:行情一般,价格盘整。根据百川资讯,截止到2024年12月12日,联苯菊酯弱势盘整,价格弱稳维持。98%联苯菊酯主流供应商报价12.8-13.4万元/吨,成交价格参考至12.8万元/吨,较前一周四价格稳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平稳运行,价格盘整。截止到2024年12月12日,96%高效氯氟氰菊酯供应商报价10.8-11万元/吨,市场主流成交参考至10.8万元/吨,较前一周四价格持平。   烟碱类:产品市场关注度高,国内供需博弈。根据中农立华原药公众号,吡虫啉原药市场报价7.3万元/吨;啶虫脒原药报价7.3万元/吨,厂家排单;烯啶虫胺原药报价13万元/吨;噻虫嗪原药报价5.4万元/吨;噻虫胺原药市场陆续备货,报价6.4万元/吨;呋虫胺原药市场盘整,询盘增加,报价12.8万元/吨。   百菌清:市场货源紧缺,百菌清价格上行。根据百川资讯,截止到2024年12月12日,98%百菌清原粉市场成交价格参考至2.7-2.8万元/吨,较前一周四价格上涨0.15万元/吨,涨幅为5.77%。主流生产厂家开工稳定,现货接单空间有限,市场供应紧张。海外需求较好,国内需求平淡。成本端整体呈下降趋势。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原药公司:扬农化工、利民股份、苏利股份,以及高壁垒制剂公司:润丰股份、国光股份。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4-12-17
    • 公司跟踪报告:业绩拐点已至,公司大步迈入创新药放量新周期

      公司跟踪报告:业绩拐点已至,公司大步迈入创新药放量新周期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投资要点:   我们认为2024年是公司的业绩拐点,公司已进入新药放量的成长新周期。2022-2023年,我们判断由于核心产品埃克替尼医保降价以及NSCLC市场竞争加剧,公司收入增速有所下滑,同比增速跌至6%及3%。2023年以来,公司新上市创新药的核心适应症陆续进入医保并在2024年开始快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重回高增长。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战略优化,其内部研发费用率或阶段性降低,带动利润更快增长;同时,鉴于公司长期以来优秀的外部合作能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从外部引入潜力管线的能力。公司长期秉持“自主研发、战略合作、市场销售、创新生态圈”四驾马车协同发展的战略。2024年以来,我们认为公司在自研方面将进一步优化管线质量,更聚焦于重点管线开发,公司研发费用率阶段性有所降低;在战略合作方面,公司通过贝达梦工场、产业基金等方式持续打造创新生态圈,不断提升战略合作和自研的互补协同,丰富公司管线。   公司在研管线质地优秀,我们认为其中部分或存在对外授权机会,或良好的数据读出预期。根据贝达药业2024年半年报披露,公司目前有10余款在研新药处于临床阶段,我们一方面看好部分临床后期管线如EYP1901在全球成为下一款眼科重磅药物的潜力,以及恩沙替尼在欧美获批上市销售的潜力(FDA PDUFA20241228);另一方面建议持续关注公司早期管线中全球进度领先药物的进展,包括CFT8919(BiDAC降解剂)、BPI-460372(TEAD抑制剂)、BPI-452080(HIF-2α抑制剂)、BPI-371153(PDL1口服抑制剂)、BPB-101(GARP*PDL1双抗)等。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收收入分别为30.00、40.60、52.62亿元,同比增长22.1%、35.3%、29.6%;净利润分别为5.07、8.94、13.12亿元;EPS分别为1.21、2.14、3.14元。利用可比公司估值法,我们给予其2024年57倍PE,对应目标价69.08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创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4页
      2024-12-16
    • 中药:看好行业底部反转,国企改革与并购重组共振发展

      中药:看好行业底部反转,国企改革与并购重组共振发展

      中药
        中成药市场规模接近5000亿元,院外市场规模占比提升至30%以上。2023年中药行业市场总规模超7000亿元。核心三大品类中中成药市场规模达到接近5000亿元,中药饮片市场规模为2173亿元,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2017-2023年中成药院外市场CAGR增速为3.0%,受到中药注射剂院内使用限制影响,院内市场规模增长相对有限,除新冠疫情期间扰动以外,院外市场占比逐步提升,由2017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2%。   行业需求侧稳健增长,供给侧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供给侧:中药领域新产品放量周期较长,且中药独家品种众多,具备较高的品牌与产品壁垒,整体来看供给侧格局相对稳定。需求侧:整体受消费环境影响,但行业刚需韧性较强,2019-2023年大部分重点中药企业收入与利润端实现较好增长。由于老龄化日益加剧,结构上看好银发经济与慢病用药相关领域需求;受益于院外零售渠道集中度持续提升,用药品类上看好中药品牌OTC领域。   国资占据行业领导地位,国企改革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国企在中药上市公司中占据重要地位。21家A股中药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资背景,数量占比为30%(剔除ST或ST*)。2023年营业收入占比为63%,归母净利润占比为61%,市值占比为60%。中药国企的收入体量与盈利能力在行业中均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多家中药国企通过资产优化、管理层变革、发布激励方案、品牌价值与产品力重塑、营销改革与降本增效六大关键举措,逐步实现焕新发展与业绩增长。   拥有较高分红水平,行业持续稳健增长。2023年SW医药生物板块整体分红率为47.6%,SW中药板块分红率为60.4%,中药板块分红率明显高于生物医药全行业水平。中药板块总营收从2013年的1486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3721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为9.6%,板块归母净利润总和从2013年的166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336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为7.3%。我们认为中药行业兼具稳健增长与较高分红属性,属于优质的类现金资产。   24年前三季度中药板块增长承压,部分企业仍展现增长韧性。前三季度SW中药板块营业总收入为2706亿元,同比下降3%,归母净利润总额为299亿元,同比下降9%。主要由于23年同期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短期对呼吸类、补益类、肠胃类等多种中药品类需求量激增,23年板块业绩出现高增长,同时24年Q2以来院外零售终端渠道受影响较大,对中药OTC品种销售造成影响,但部分企业如东阿阿胶、佐力药业、贵州三力等通过核心产品渠道拓展放量仍逆势实现较高增长。我们认为中药行业在2024年由于药店终端动销压力,库存压力等因素导致院外OTC阶段性销售承压,展望25年有望恢复向好态势。   行业集采降幅相对温和,中药独家品种优势明显。24年11月多地发布中药行业相关集采文件:广东中成药联盟集采续约,对于上一轮已中选/备选的独家中药品种,本轮报价降幅≥1%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山东发布中药饮片集采文件,降价规则中明确企业第二轮报价降幅≥20%即可获得拟中选资格;安徽省中成药集采目录更新,将非医保目录品种感冒灵从集采名单移出,我们认为中药品种集采降价温和态势延续,中药OTC非医保类品种集采风险较小。   国内医药产业有望掀起并购重组浪潮,并购驱动成长将成为未来重要主线之一。医药行业技术变化层出不穷、IPO向并购重组发展与股东层面推动公司治理优化是推动行业并购的主要原因。分领域来看,并购重组有望在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血制品与科研服务等细分行业密集发生。近年来医药上市公司间大型并购项目逐步增多,如华润三九收购昆药集团、迈瑞医疗收购惠泰医疗等重要交易。我们认为以“华润系”为代表的诸多中药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裕,且具备较强的并购整合能力,并购有望成为助推中药行业未来成长的重药主线之一。同时跨领域并购也值得关注,例如近期康缘药业并购生物创新药企业中新医药、羚锐制药并购银谷制药等交易。   建议关注:华润三九、云南白药、羚锐制药、昆药集团、同仁堂、马应龙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国企改革推进不及预期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12-1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