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03)

    • 医药新制造之CXO月报:CXO行业11月月报:投融资情况边际转暖,临床前CXO静待花开

      医药新制造之CXO月报:CXO行业11月月报:投融资情况边际转暖,临床前CXO静待花开

      化学制药
        1、CXO板块近期扭转持续下跌态势,近一月持续调整,后续进一步上升空间相对充足   从医药细分板块指数表现来看,从11月19日-12月19日,CRO指数近1月下跌12.91%,涨跌幅排在沪深300及医药细分板块指数中的第13名;近1年下跌27.90%,涨跌幅排在第13名。从11月19-12月19日,个股涨跌幅排名前3的分别是:诺思格(2.41%)>百奥赛图(-1.91%)>药明生物(-2.81%);近1年涨跌幅排名前3的分别是:药康生物(44.22%)>毕得医药(29.80%)>和元生物(1.96%),整体看11月份CXO板块小幅上涨。   2、全球及中国生物医药2022Q3边际转暖,中国11月投融资情况出现边际跃升   从海外情况来看,同比增速仍处于负值水平,行业投融资环境严峻,但近期环比增速已经出现正增长,边际变化初现曙光。2022年2月以来海外医药行业投融资规模同比增速持续低迷,行业整体融资局面严峻,但9月、11月环比增速转为正值,分别为77%和26%,边际变化出现一定积极信号。   从中国情况来看,11月中国投融资规模出现明显边际回升,环比增速达到,边际改善尤为显著。2022年2月以来中国医药行业投融资同比增长处于低迷阶段,但11月环比增速出现大幅上升,达289%,出现明显边际改善,或将牵引药物发现及临床前CXO板块景气度上行。   3、CXO板块在医药行业投融资变化的背景下,资产价格短期出现分化,临床前CRO三季度EPS增速亮眼,首先受益于国内投融资边际趋暖态势:   从细分板块来看,临床前CXO较大程度上受益于三季度国内外医药投融资环境边际改善。在三季度以来医药行业投融资环境边际改善的背景下,从标的公司三季度EPS环比增速来看,临床前研究外包服务首先受益于边际改善的正向影响,临床前CRO公司美迪西、南模生物、药康生物、泓博医药,分子砌块公司药石科技、皓元医药、毕得医药2022年Q3表现较好。   个股方面我们建议优先关注临床CRO龙头泰格医药,其次关注药石科技、毕得医药、药康生物等具有较大竞争力的临床前CXO产业链公司。   4、CXO板块建议重点关注标的:   美迪西、药明康德、九洲药业、药康生物、百诚医药、博腾股份、药石科技。   风险提示:新冠订单退潮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投融资减少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01-17
    • 医药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报告:新时代下的慢牛起点,医药消费与制造共复苏

      医药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报告:新时代下的慢牛起点,医药消费与制造共复苏

      化学制药
        2022年末,历时三年的新冠防控终于落下帷幕,社会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过往在市场表现层面,疫情肆虐总是带来医药板块的阶段行情,但实际上除了核酸检测、防疫物资等少数板块,绝大部分医药子领域基本面都在疫情期间受损,因此我们认为2023年医药板块也将迎来全面复苏,我们重点看好医药内部创新的、民族的、安全的和世界的等多方面的投资机遇。   【创新驱动未来:Licence out获得巨大成功,国产创新终结硕果】2022年国产创新力量结下累累硕果,既有全球性优效数据披露,也有licence out的deal金额持续超预期,我们看好国产创新力量就此真正崛起,关注国内一批拥有原始创新能力与平台价值的创新企业如百济神州、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康诺亚、科伦药业等。   【民族传承之光:中医药政策催化持续落地,战略机遇长期演绎】中医药作为国家重点政策支持方向,战略性机遇将持续演绎,2023年将有几大催化剂落地:新版基药目录调整、配方颗粒的放量和中药保护条例调整的出台,建议关注三大主线:(1)国企改革+股权激励推动公司业绩释放;(2)配方颗粒放量;(3)中药创新大势已至,新版基药目录+医保调整加速利好中医板块。   【安全内生发展:消费服务复苏之路光明,安全发展为未来主旋律】(1)疫情放开以后,重点关注消费场景与消费产品的复苏,以眼科、肿瘤科、康复科、医美、药房为代表的刚需医疗服务需求的恢复,相关标的如普瑞眼科、国际医学、华东医药、海吉亚、健之佳等;(2)高值耗材:市场规模在医院复苏推动下将快速增长,集采背景下重点关注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产品升级、器械出海四大方向;(3)生命科学试剂:国产化替代刚刚开始,景气度高且空间大,兼有全球化拓展空间,新冠扰动逐步褪去后迎来新成长时代;(4)科学仪器与高端医疗设备:科学仪器持续攻关带来高壁垒和优异格局,国内企业持续突破技术难关,此外高端医疗设备在医疗新基建支持下迎来国产化率提升的大好机遇。   【世界制造工厂:制造优势多元化凸显,全球化征程永不停歇】(1)CXO:伴随全球投融资数据的逐步回暖,我们看好国内临床CRO与特色CXO如分子砌块、药学服务、动物实验等方面有望率先恢复;(2)原料药:周期底部,重心上移,需求回暖与成本改善持续在发生,2023年业绩或将有显著改善。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投融资减少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6页
      2023-01-12
    • 医药行业一周一席谈:医院诊疗量快速恢复,关注大输液需求量反弹

      医药行业一周一席谈:医院诊疗量快速恢复,关注大输液需求量反弹

      医药商业
        大输液品种丰富,需求量与医院诊疗量挂钩。 我国住院病人基本都使用输液产品作为基础治疗手段,医疗机构床位数和住院人次的增长能带动大输液产品的需求和销量增长。近年以来国内大输液市场进入深度整合阶段, 2019 年产销量在 110 亿瓶(袋)左右,科伦药业市占率第一(约 40%),但对标海外市场集中度仍有上升空间。   集采和疫情对大输液行业的利空基本出尽,看好终端销售量反弹。 集采覆盖多个注射剂品种,体液平衡用输液、营养用输液、治疗用药物输液均有产品纳入国采或省采,第七批国采也纳入造影剂碘帕醇注射液。集采已纳入较多大输液品种,价格水分已相对有限,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增强。 2021 年随着疫情常态化,输液市场规模出现反弹,但仍未能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2022 年底防疫政策调整后,医院诊疗量快速增加,我们预期大输液产品销售量将快速反弹。   大输液板块疫后修复弹性可观,低位估值凸显投资价值。 2020 年开始,受疫情冲击,多数大输液公司销量出现下滑,尽管 2021 年出现一定程度修复,多数厂商 2021 年及 2022 年上半年输液板块销售收入仍未回到 2019 年同期水平,疫后修复潜力可观,再考虑考虑院内自然增长情况及近期新冠疫情带来的业绩弹性将进一步放大,相关标的公司如辰欣药业、科伦药业、华润双鹤、石四药、海思科等。   本周股票建议关注组合: 1)成长组合:药石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聚光科技; 2)稳健组合:山东药玻、科伦药业、石四药集团; 3)弹性组合:辰欣药业、华润双鹤、济民医疗   投资建议: 大输液板块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辰欣药业、科伦药业、华润双鹤和石四药集团等,参考 2021 年每股净收益水平、 2022 及 2023 年一致预期每股净收益水平, 2021-2023 年四家主要公司 PE 倍数平均值分别为 25, 18x, 16x,处于较低水平,板块主要上市公司股价上行空间可观。   风险提示: 终端用量恢复不及预期;产品生产和销售不及预期;疫情反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1-10
    • 化工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守得云开见月明,百花齐放总是春

      化工行业2023年度投资策略:守得云开见月明,百花齐放总是春

      化学制品
        投资建议   白马龙头:我们关注到2023年部分化工行业龙头公司将迎来重大投资项目的落地,在已有的规模和成本优势下,新项目的陆续投产将推动公司收入利润体量站上新的台阶。推荐万华化学,建议关注华鲁恒升、卫星化学。   国六尾气处理:国六标准下尾气处理新方案应运而生,有望给载体、分子筛、催化剂带来更大市场空间。2023年下游重卡有望进入复苏阶段,行业即将迎来困境反转,推荐奥福环保、国瓷材料、中自科技、中触媒。   大炼化:我国现有炼化产能相对过剩,新建产能更多切向高附加值化工品。随着经济企稳消费复苏,聚酯库存开始下降,价差底部反弹,建议关注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新凤鸣、桐昆股份、华锦股份。   磷矿石/氟化工:磷矿石行业受益国内外农资需求拉动磷铵增长,新能源带来新需求,产能供给受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推荐川恒股份、兴发集团。2023年下半年制冷剂配额落地后,氟化工产业链重心有望更多地转移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氟聚合物以及氟精细化学品上,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中欣氟材、昊华科技。   POE/催化剂:光伏需求刺激拉动POE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国内多家企业POE工业化逐步实现突破,国内POE粒子及下游光伏胶膜将迎来一轮产业红利。2018-2025年中国聚烯烃产业迎来扩产和进口的替代高峰,催化剂行业也迎来黄金发展机遇,建议关注鼎际得、风光股份、惠城环保。   我们持续看好并长期推荐化工行业低估值高增速优质成长股,推荐:海利得、台华新材、阿科力,建议关注:山高环能、联盛化学、确成股份、元力股份、联瑞新材、康达新材、英科再生、永冠新材、凯盛新材。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下游消费需求不达预期;测算误差。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6页
      2023-01-05
    • 事件点评:携手先声战略合作,CDMO板块持续放量

      事件点评:携手先声战略合作,CDMO板块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事件:2023.1.3,普洛药业发布公告,与先声药业基于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展CDMO项目的长期合作,实现利益共享,并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先声药业创新管线丰富,战略合作有望为公司带来较大利润弹性。   2022年半年报显示,先声药业目前共拥有6款已上市的创新药产品,收入贡献为17.67亿元,另外共计拥有约60条创新药管线,其中新冠口服药SIM0417已完成Ⅱ/Ⅲ期全部1208例患者入组,成为国内3CL靶点口服小分子药物首个II/III期临床研究入组完成的项目。先声药业丰富的商业化产品和创新管线将为公司带来较多的合作项目,从而贡献较大利润弹性。   公司项目管线充沛,期待后续放量。   截至2022年三季度,公司CDMO运行项目达445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6%。商业化项目中,按类别分:人用药144个,兽药39个,其他28个;按阶段分:临床三期项目37个,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2%,商业化项目17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9%。研发阶段项目234个,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7%。原料药项目53个,商业化项目13个,验证期项目7个,研发阶段项目33个。此次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能力,期待CDMO板块持续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平台以及“一站式”的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同时公司主要产品的需求及产能正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99.53、120.63、151.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83、12.64、16.2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出口风险,CDMO业务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1-04
    • 创新药行业11月月报:通用型CAR-T技术持续发展,生物药IND申报延续增长态势

      创新药行业11月月报:通用型CAR-T技术持续发展,生物药IND申报延续增长态势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1.通用型CAR-T安全性及有效性上均有多类技术进步   目前全球CAR-T疗法根据T细胞来源分类可以分为自体CAR-T疗法及通用型CAR-T疗法。自体CAR-T中T细胞来源于患者自身,通用型CAR-T则来源于健康人。相比较通用型CAR-T疗法,自体CAR-T疗法通常具有以下劣势:(1)患者经过多线治疗后难以采集足够T细胞或T细胞质量受损;(2)由于自体CAR-T细胞不能大规模生产,使用次数及剂量受患者自身情况所限;(3)自体CAR-T细胞的生产成本较高;(4)自体CAR-T细胞从采集到回输需要一定的时间,有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5)CAR-T产品中易混入患者自身的肿瘤细胞。   然而目前全球共上市8款CAR-T疗法,全部为自体CAR-T疗法,究其原因通用型CAR-T目前由于仍存在部分难题。(1)安全性:GVHD导致UCAR-T攻击体内正常细胞(2)有效性:通用型CAR-T体内持续时间较短。   目前通用型CAR-T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均有多种技术突破。(1)安全性:异体CAR-T进入患者体内通常会引起杀伤患者正常细胞的GVHD现象。目前通常采用敲除CD52,CD7等基因的方法进而降低GvHD反应。(2)有效性:A.基因敲除B.T细胞细分筛选。A.基因敲除:通过基因敲除CD52,CD7的方式能够降低GvHD反应进而增强UCAR-T在体内的循环时间。B.T细胞细分筛选:γδT细胞等。   2.创新药产业升级,新兴平台分子仍为临床推进重点   从目前2022年1-10月创新药IND受理数来看,整体受理数同比基本维持稳定,化药IND申请数同比增加7%,生物药IND申请数同比增加25%。其中ADC,干细胞疗法及基因疗法IND受理数同比增加43%,36%及200%,行业整体向高技术壁垒的新兴创新药种类发展,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通用型CAR-T等新兴细胞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建议关注大力布局通用型CAR-T新技术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科济药业,以及具有上市成熟细胞疗法产品公司药明巨诺。   综合考虑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自主研发能力、医药新科技管线厚度,建议关注荣昌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风险,新业务投资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医药政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1-04
    • 民生医药一周一席谈:重点关注院内复苏机遇,持续跟踪门诊与手术量

      民生医药一周一席谈:重点关注院内复苏机遇,持续跟踪门诊与手术量

      生物制品
        周度回顾:2022年最后一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0.98%,跑输同期上证综指(1.4%)和创业板指(2.6%),主要是由于抗疫相关板块资金波动所致。自12月疫情放开管控以来,市场对于医疗场景复苏情况特别关注,我们认为2023年作为医药全面复苏之年,被压制的医疗需求持续释放,院内复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需重点关注院内门诊与手术量的恢复情况。   疫后医院市场销售逐步恢复,大品种有望带来较大利润弹性。2022年Q3开始医院药品市场开始持续恢复,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同比略有增长(+1%),以中成药增长贡献最大,销售额双位数增长,其中中成药、抗肿瘤仍保持正增长,呼吸骨科等未来修复空间明显,同时对比2020年医院端用药量的变化,我们认为院内呼吸、心血管、抗感染等领域用药将会显著恢复,同时这些也是大品种集中地,呼吸领域建议关注布地奈德、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Ⅱ)、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等,心血管领域建议关注丁苯酞、硝苯地平等;抗感染领域建议关注头孢哌酮舒巴坦、培南等抗生素的使用。   疫情期间外科手术量增速放缓,疫后有望得到快速修复。随着国内老年化、生活改善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外科手术需求年也在增加,但由于疫情反复导致过去三年各类外科手术数量增速有所放缓,疫后有望看到持续恢复。根据Life ScienceIntelligence调研统计,2019-2022年中国各类外科手术量CAGR均小于2016-2019年间,较多非紧急性的疾病治疗也在延后,其中普外、心外、心脏介入、眼科以及骨科相关手术量受到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建议关注这些类型手术量的恢复带来的相关投资机遇,重点关注几个细分领域:心脏介入、眼科耗材和骨科耗材等。   本周重点关注:成长组合:药石科技、金斯瑞生物科技、聚光科技;稳健组合:国际医学、南微医学、迈瑞医疗;弹性组合:富祥药业、微电生理、佰仁医疗。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全国各地陆续结束爆发高峰期进入疫情后周期,此前被压制的医疗需求将持续释放,因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院复苏带来的投资机遇,持续跟踪门诊与手术量的变化,对医药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门诊恢复不及预期,手术量恢复不及预期,其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1-03
    • 医药新制造之原料药月报2022年11月:解热镇痛药价格上调明显,化工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行

      医药新制造之原料药月报2022年11月:解热镇痛药价格上调明显,化工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行

      化学制药
        1、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   抗生素中间体:青霉素工业盐、7-ACA等抗生素价格相比上均无变化,青霉素工业盐、6-APA和硫氰酸红霉素依旧维持在历史较高水平。   VA、VE价格相比上月分别下降4.1%和5.5%,较年初下降65%和10.9%,泛酸钙、VB1、生物素价格相比上月降幅超过10%,分别为11.8%、11.0%和11.8%。除烟酸外,维生素市场价格整体下跌,主要原因是目前下游需求不足,厂家降价。   解热镇痛类中,安乃近、布洛芬和扑热息痛价格相比上月分别上涨1.1%、1.4%和10%,阿司匹林、咖啡因价格相比上月分别下降5.6%、10%,目前,国内进入抗热退烧药的大规模消费环节。地塞米松磷酸钠较年初上涨61.3%。   心血管药主要药物价格自2022年10月开始回升,目前价格保持平稳。   肝素价格10月降幅明显,相比上月下降19.8%,主要由于上游生猪价格下跌。   2、上游化工品价格指数&碘价格环比均下降   根据Wind统计,2022年10月碘进口平均单价为55.77美元/kg,相比上个月下降1.4%,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64%。化工产品碘是碘造影剂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碘价目前仍处于较高位置,但是环比有所改善。   近期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略有下降,截至12月14日,报4826点,环比下降6.4%。   3、投资建议:   本月重点关注维生素,受欧洲能源危机对供给端影响以及国内饲料需求回暖的刺激,维生素价格蓄势待发,重点关注后续利润弹性兑现;咖啡因上游高位挺价,持续释放利润,此外我们长期看好中国原料药产业转向CDMO的显著成长性。   1)短期我们建议咖啡因持续兑现利润,建议关注新诺威;中期我们看好维生素迎来新一轮涨价浪潮,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花园生物、兄弟科技、亿帆医药等;   2)长期来看,中国原料药产业是中国医药新制造的核心方向之一,具有自身升级与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的双重成长性,向更高端化创新药CDMO迭代发展的逻辑清晰,护城河不断提高,因此我们看好2022年原料药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原料药新制造升级相关标的如司太立、健友股份、天宇股份、普洛药业等。   4、原料药板块建议重点关注标的:   花园生物、司太立、健友股份、天宇股份、普洛药业、同和药业、海正药业、新和成、亿帆医药、新诺威等。   风险提示: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突发情况停产整顿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3-01-03
    •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中药保护条例重磅利好兑现在即,坚定看好中药战略性机遇

      医药行业事件点评:中药保护条例重磅利好兑现在即,坚定看好中药战略性机遇

      化学制药
        事件:2022年12月22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此前版本自1993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主要修订内容:1)一二级保护品种给予市场独占,保护期限缩短,取消同理由延长保期:相比于此前一级品种保护时间10~30年,二级保护时间7年,修订稿指出一级保护给予10年市场独占,二级保护给予5年市场独占,一级、二级保护同时给予中药品种保护专用标识。三级保护仅给予5年中药品种保护专用标识。同时,取消同理由延长保期,即保护期届满后,不得再以相同的事实和理由获得保护。我们认为此举可以引导中药品种迭代升级,避免“一保永逸”。2)与医保目录、基药目录以及公立医院药品采购接轨:一、二级保护品种优先纳入医保目录;中药保护品种优先考虑纳入基药目录、诊疗指南与临床路径,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采购与使用。我们认为此举有利于优质中成药在院内市场的销售放量。3)支持合理“优质优价”:国家支持中药保护品种合理的优质优价,我们认为此举有利于取材上乘、工艺先进、疗效显著,质量明显较高的中成药与其他品种拉开差距,正向激励企业提质增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修订有望加速中成药销售,推动中成药创新研发: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修订稿)的出台,标志着优质中成药不仅享有品种保护、市场独占,更与双目录挂钩,增加优势品种的终端需求和市场竞争力,中成药销售有望提速。同时条例还强调了中成药在危重症、儿童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循证医学在中成药研发中的重要地位,积极鼓励中成药的创新研发。   投资建议:我们继续战略看好中药的长期机遇,未来在国家政策整体支持下,中药仍有板块性估值提升机遇,建议重点关注四大主线:(1)国企改革主线的达仁堂、昆药集团、太极集团、康恩贝;(2)中药创新药,康缘药业、步长制药、以岭药业等;(3)中药OTC,华润三九、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4)配方颗粒的弹性,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风险;保护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其他政策变动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12-27
    • 深度报告:乘转基因政策春风,种业龙头蓄势待发

      深度报告:乘转基因政策春风,种业龙头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隆平高科:率先迈向国际化的种业龙头   隆平高科是我国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目前已形成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两大业务双足鼎立、杂交蔬菜、小麦、杂交谷子、杂交食葵等多个优势作物为补充的综合农作物种业业务格局。   行业分析:供需格局逐步改善,政策春风渐行渐近   1)玉米供需料维持紧平衡,水稻库存压力有望释放。玉米方面,结构性供需矛盾仍存,价格料继续维持高位。水稻方面,整体供应仍然充足,未来有望逐步进入去库周期。2)种业市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2019年我国种子市场CR5仅12%,与全球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未来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开放后,转基因品种因其良好的抗虫、抗除草剂表现将获得市场的广泛青睐,而中小规模种子企业缺乏相应育种技术,或将被市场逐渐淘汰,种业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EDV)的正式建立,以及转基因商业化的逐步落实,将显著提高种子公司创新积级性、更好的保护未来落地的转基因品种。   公司分析:科研实力行业领先,转基因先发优势明显。   1)育种站遍布国内外,种质资源储备充足。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中国、巴西、美国、巴基斯坦等7国共拥有45个育种站,试验基地总面积近一万亩,研发布局广阔。2)科研投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专家带队实现产研结合。公司搭建了由知名育种专家带队的玉米、水稻、黄瓜、生物技术团队,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湖南杂优中心等多家顶级科研院校保持深度合作关系,占据技术高地。3)高密度的生态测试网,显著缩短新品种育种周期。公司密集完善的生态测试网能快速、准确、动态的反馈材料的田间表现,从而准确筛选目标植株以提高育种效率,目前公司品种储备已达472个,主推品种广受市场认可。4)“三架马车”集中发力,种业航母正待启航。子公司杭州瑞丰已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其余迭代产品蓄势待发;巴西隆平玉米转基因育种经验丰富,对未来国内转基因商业化运作有良好的借鉴意义;隆平生物转基因品种抗谱更广,分子叠加技术行业领先。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62、3.75、6.1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5、0.28、0.46元,对应PE为352、58、36倍,考虑到公司作为玉米、水稻种业龙头企业,在国内粮价高位运行趋势下,有望进一步打开利润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新品种研发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12-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