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75)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购+自研布局医美业务,产品落地有序推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收购+自研布局医美业务,产品落地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医药业务营收下滑,研发投入增加,维持“买入”评级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7.86亿元,同比下滑24.02%,归母净利润为-1941万元,同比下滑127.89%,主要由于疫情影响下公司的医药业务收入下降。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30.2%),归母净利润-0.3亿元(-6.6%),2022Q2利润降幅收窄。按盈利能力来看,2022H1公司毛利率为34.5%(+9.3pct),净利率为-2.6%(-9.2pcts),销售费用率为24.6%(+4.9pcts),管理费用率为6.9%(+2.7pct),公司在加大医药和医美项目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2.0%(+0.9pcts)。公司医药业务目前处于阶段性承压的状态,我们下调对公司的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前预测值为0.25/0.8/1.47亿元),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7/0.53/1.3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02/0.07/0.1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4.7/96.8/38.7倍。我们认为公司具备产业链优势,并在积极布局医美业务,疫情后有望迎来较快恢复,维持“买入”评级。   坚持“医药+医美”核心战略,收购+自研布局医美产业   公司成立吴中美学来加快推进医美产业落地,已获得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和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公司已成功获得:(1)韩国医美企业Humedix最新玻尿酸产品的中国区独家代理权益,(2)韩国公司RegenBiotech,Inc的童颜针产品AestheFill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销售代理权,其中AestheFill已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同时,公司在2022年4月与苏州纳生微电子达成战略合作,联合研发医美高端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并于2022年7月推出重组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婴芙源”品牌预告,全面布局再生类医美产品。   医药板块继续完善销售渠道和研发体系   2022H1医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16.2%),毛利率为46.5%,其中医药工业/医药商业收入分别为3.2/2.3亿元。公司在持续完善研发体系,确定以优质仿制药、特殊制剂技术和小分子创新药CMC研究为主要研发方向,抗肿瘤新药YS001胶囊合作研发进展顺利,已获批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美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9-0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增速有望逐步提升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增速有望逐步提升

      个股研报
        新天药业(002873)   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增速有望逐步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   2022 年 8 月 29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中报: 2022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5 亿元,同比增长 15.53%;实现归母净利润 0.57 亿元,同比增长 22.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55 亿元,同比增长 19.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0.44 亿元,同比减少 26.40%。 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考虑到上半年疫情影响,我们下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1(原 1.34)、1.54(原 1.71)、 1.94(原 2.13)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3、 0.93、 1.17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1.8、 17.1、 13.7 倍,公司于中药细分领域领先, OTC渠道扩展助力业绩提速,成长潜力大,维持“买入”评级。   大力拓展 OTC 渠道,加强商业品牌建设   公司拥有近 300 人的自有专业营销队伍和近 90 家长期合作的产品销售推广服务公司,处方药产品覆盖 11500 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 OTC 产品覆盖 800 余家药品连锁公司、 85000 余家门店,与国内近 500 家药品连锁公司总部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公司正加强展开“和颜”品牌建设,持续提高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品牌影响力。“和颜”品牌推广正在四个省份进行试点, 品牌力提升将带动产品销量持续提升,且品牌效应有望带动其他品类产品销售。   持续进行研发储备,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夯实核心竞争力   持续进行中药新药、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等产品研发储备,中长期产品研发布局发展预期明显。 截至 2022H1,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36 项,获得国家新药证书 11 个,药品批准文号 32 个。研发储备方面,公司拥有龙岑盆腔舒颗粒等 3 个中药新药产品且已完成临床三期试验;进入临床研究的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共有445 个,完成国标备案 133 个。 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及研发团队建设。 公司一直重视研发工作,目前拥有贵阳技术中心、上海硕方医药、上海海天医药三个研发基地, 截至 2022H1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 146 人,占员工总数的 16.17%。   风险提示: 药品研发失败,渠道推广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2-08-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视光与射频产品表现亮眼,疫情后有望快速恢复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视光与射频产品表现亮眼,疫情后有望快速恢复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疫情封控及经销权更替下,公司业绩受影响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9.68亿元,同比增长13.69%,归母净利润为7103万元,同比下滑69.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319万,同比下滑75.93%。按产品线来看,2022H1眼科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和2021H1同期保持持平;医美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82.76%;骨科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下降13.1%;防粘连及止血产品实现营业收入0.84亿元,同比下降11.5%。考虑到公司2022H1受到国内疫情较大影响,我们下调对公司的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前预测值为5.55/6.55/7.21亿元),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3.52/4.2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1/2.02/2.4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7.4/37.7/31.3倍。我们认为公司在眼科和和医美板块产品线布局较全,具备较强研发和渠道优势,疫情后有望迎来较快恢复,维持“买入”评级。   眼科板块表现稳健,视光产品增长迅速   眼科板块中,2022H1白内障产品线共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下降31.74%,其中人工晶状体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同比下降32.83%。视光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73.19%,其中视光终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948万元,较2021H1同比增长7935万元,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系OK镜、隐形眼镜等产品自2021Q2进入市场后,优秀的产品力带来的增量。   射频与激光医美产品表现亮眼,骨科、外科有望疫情后稳健增长   医美板块中,玻尿酸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和2021H1保持持平,射频及激光设备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1.44亿元,占医美板块收入的44%,表现亮眼。2022H1骨科产品线共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下滑13.10%,防粘连及止血产品线实现营业收入8412万元,同比下滑11.5%,主要系产品线生产基地位于上海,受到上海地区疫情较大影响。预计在2022H2疫情影响逐渐恢复后,公司的骨科和外科产品线也有望迎来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白内障手术CSR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眼科耗材集中采购导致大幅降价的风险;医美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8-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诊疗人次快速恢复至峰值水平,毛利率明显提升,看好下半年旺季经营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诊疗人次快速恢复至峰值水平,毛利率明显提升,看好下半年旺季经营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复诊后Q2收入快速恢复,利润同比减亏,维持“买入”评级   8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收10.68亿元(-18.24%),归母净利润亏损5.96亿元(2021H1为亏损3.6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79亿元(2021H1为亏损2.93亿元)。公司复诊后Q2收入实现13%同比增长,Q2归母净利润端同比减亏,诊疗人次恢复至峰值,我们维持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0、2.10、3.9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1.1/109.3/58.9倍,公司凭借医院平台延伸产业链,打开成长天花板,旗下医院病床使用率提升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复诊后诊疗量快速恢复至峰值,Q2毛利率明显提升   从诊疗人次来看,2022年高新医院、中心医院自4月13日复诊后,诊疗人次快速恢复,高新医院、中心医院2022Q2门急诊量同比分别增长77%、92%,皆接近2021Q4的最高门急诊量,中心医院住院量同比增长24%,与2021Q4的最高住院量记录基本持平。从收入来看,高新医院、中心医院2022Q2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22%、24.63%,其中,高新医院日最高住院量达1349床,对应90%床位利用率,5、6月份的营收创历史新高,中心医院日最高住院量达2270床,接近2021年日最高在院患者2334人,医疗服务得到快速恢复。从盈利能力来看,2022Q2毛利率为5.69%,同比2021Q2+2.25pct,表明2022Q2两家医院毛利率皆明显提升。   高新医院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中心医院积极推进三甲评审、开拓医联体网络   高新医院推进五大中心建设,优化布局,扩大业务范围,2022上半年共引进人才109名,为特色学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中心医院2022上半年与4家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28家基层医疗单位签署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三甲评审工作。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8-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H1经营稳健,看好下半年收入高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H1经营稳健,看好下半年收入高增长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2022H1经营稳健,疫情影响下保持高增长   8月25日,皓元医药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实现营收6.21亿元,同比增长36.52%;归母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增长22.51%,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同比增长36.93%;扣非后归母净利为1.10亿元,同比增长17.40%。单看Q2,公司营收3.21亿元,同比增长39.95%,环比增长7.11%;归母净利润为0.54亿元,同比增长32.39%,环比下滑13.31%;扣非后归母净利为0.51亿元,同比增长27.29%。在上海4/5月份疫情影响下,公司经营稳健,预计下半年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皓元医药前后端一体化布局,打造全流程服务药品研发的技术平台,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考虑各业务拓展较多及股权激励导致费用增加,我们下调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8/3.88/5.80亿元(原预计2022-2024年分别为2.73/4.00/5.81亿元),EPS分别为2.29/3.73/5.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6.9/41.1/27.4倍,预计公司下半年收入有望加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前端品牌持续积累,后端特色原料药/CDMO双轮驱动,ADC是一大特色   截止2022年H1,前端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产品数累计超7.1万种,其中分子砌块约5.2万种,工具化合物超1.9万种;并凭借丰富的产品积累,构建了130多种集成化化合物库。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累计订单数量超17万个,使用皓元产品的科研客户累计发表科研文献篇数超22000篇,在行业内的品牌力持续加强,品牌效应不断积累。   上市后,公司加快推动后端业务向创新药CDMO转型升级,创新药在后端业务的占比持续提升。同时,加大ADC项目拓展,ADC项目数55个,合作客户超过380家,同比增长61.9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52%,为公司CDMO业务中的一大特色。   风险提示:专利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8-29
    • 新材料行业周报:PI材料性能优异,PI薄膜应用场景广泛

      新材料行业周报:PI材料性能优异,PI薄膜应用场景广泛

      化学原料
        本周(8月22日-8月26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5.12%,表现弱于创业板指。OLED材料跌10.1%,半导体材料跌6.61%,膜材料跌10.27%,添加剂涨2.34%,碳纤维跌4.9%,尾气治理跌2.14%。涨幅前五为呈和科技、瑞丰新材、新和成、利安隆、科思股份;跌幅前五为奥来德、博迁新材、双星新材、三利谱、方邦股份。   新材料周观察:PI材料性能优异,PI薄膜应用场景广泛   聚酰亚胺(PI)是指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结构的一类聚合物,具有最高的阻燃等级(UL-94),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能、耐辐照性能、低介电损耗。PI产品包括PI薄膜、PI纤维、PI泡沫、PI树脂、PI基复合材料、光敏PI(PSPI)等,其中PI薄膜系PI最早商业化、最成熟、市场容量最大的产品形式。据Grand view数据,受终端市场规模增长推动影响,预计2025年全球PI薄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0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9.1%。按应用类别的不同,PI薄膜的可分为电工、电子、热控、航天航空用PI薄膜以及柔性显示用CPI薄膜等。全球高性能PI薄膜的研发和制造技术主要由美、日、韩企业掌握,美国杜邦、日本宇部兴产、日本钟渊化学和韩国SKPI等厂商占据全球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PI薄膜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巨头存在差距,应用领域及产能规模仍有扩展空间。瑞华泰通过自主研发,掌握配方、工艺、装备等整套高性能PI薄膜制备技术,采用热法、化学法和流涎拉伸工艺路线,目前量产销售的产品主要为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和电工PI薄膜三大系列;航天航空用MAM产品为小批量销售产品;柔性显示用CPI薄膜为样品销售。截至2021年报,公司PI薄膜产能约1050吨,嘉兴瑞华泰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项目拟新建1600吨PI薄膜产能,主要产品包括热控PI薄膜、电子PI薄膜、电工PI薄膜、特种功能PI薄膜等系列产品,在现有产能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产品类别。受益标的:瑞华泰等。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濮阳惠成】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8.19亿元,同比+34.38%;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89.26%。   【利安隆】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22.68亿元,同比+40.27%;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47.25%。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产业转移背景下功能膜材料的广阔市场,看好高端电子材料国产替代从0到1的突破,看好新能源浪潮中新材料的新机遇。受益标的:昊华科技、瑞联新材、宏柏新材、利安隆、濮阳惠成、阿科力、黑猫股份、普利特、斯迪克、彤程新材、东材科技、长阳科技、洁美科技、蓝晓科技、松井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2-08-2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H1业绩相继发布,CXO、疫苗、刚需消费板块业绩增长亮眼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2H1业绩相继发布,CXO、疫苗、刚需消费板块业绩增长亮眼

      生物制品
        一周观点:2022H1业绩相继发布,CXO、疫苗、刚需消费板块增长亮眼   医药外包服务:受益于大订单整体业绩亮眼,下半年有望保持较快增长。近期创新药产业链及上游相继披露2022年半年度业绩,整体上业绩依然强劲,多数公司业绩超预期。疫苗:2022H1HPV疫苗,人二倍体狂苗等二类苗维持高速增长。随着居民安全意识和消费能力的提高,疫苗需求不断提升,尤其是HPV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人二倍体狂苗、13价肺炎疫苗等二类苗获得较高的增长。血制品:2022H1采浆恢复良好,行业恢复增长。血制品主要产品白蛋白、静丙和凝血因子类产品渗透率相对于发达国家都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静丙和因子类产品有比较大的差距。血制品板块的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扩容。制药:集采风险释放较多,供给端竞争格局良好的制药企业获得了良好的增长。医疗器械:医疗设备稳健增长,高值耗材短期成长性受阻,体外诊断赛道在疫情诊断需求与出口需求双重拉动下增速较快。医疗服务:Q2疫情散发对医疗机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拥有良好口碑的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二季度经营向好,看好下半年恢复增长。中药:品牌OTC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创新药短期业绩承压。零售药店:出行政策放开、四类药销售政策边际放松下,预计2022Q2业绩环比改善。医美:持续关注疫情恢复后医美龙头的强韧性。   一周观点:继续重点推荐创新药产业链及消费医疗投资机会   2022下半年我们继续重点推荐创新药产业链以及消费医疗板块。(1)创新药产业链:中国拥有成熟基础化工体系及医药制造全产业链的布局,具有更低的上游原材料成本、更稳定、可持续供应的能力。从上半年业绩来看,整体业绩依然强劲,多数公司业绩预告超预期,创新药产业链依然保持高景气。(2)消费医疗,包括医疗服务(刚需型严肃医疗及消费型服务均值得关注)、中药(品牌OTC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小,且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推广成效明显)、零售药店(出行政策放开、四类药销售管控边际放松)、医美等细分板块。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皓元医药、药石科技、博腾股份、康龙化成、义翘神州、东诚药业、采纳股份、昌红科技、康拓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迈瑞医疗、翔宇医疗、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寿仙谷、益丰药房、老百姓、昊海生科、华东医药、复锐医疗科技、普洛药业、天士力、新天药业、以岭药业、寿仙谷、羚锐制药、中国中药(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受益标的:威高骨科、正海生物、大博医疗、奥精医疗、诺唯赞、百普赛斯、天坛生物、博雅生物、君实生物、爱尔眼科、迪安诊断、金域医学、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爱美客、华熙生物、同仁堂、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康缘药业、济川药业(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行业黑天鹅事件、疫情恶化影响生产运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8-29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中报业绩符合预期,稀缺成长型低耗标的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中报业绩符合预期,稀缺成长型低耗标的

      个股研报
        采纳股份(301122)   2022H1业绩亮眼,符合高增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8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报:2022H1实现营收2.74亿(+36.98%);归母净利润9966.76万元(+62.64%);扣非净利润9094.20万元(+59.06%),经营活动现金流1.04亿(+34.16%),公司利润端增长较为显著。分季度看,2022Q1收入同比增长39.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0%;2022Q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11%。分产品看,注射器营收同比增长85.97%,穿刺针类营收同比增长66.55%。公司整体业绩释放节奏稳健,业务集采风险较小,同时运价下降等因素进一步凸显国产低耗产品成本优势,我们维持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2.83/3.98亿元,EPS分别为2.03/3.01/4.2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7.8/25.5/1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需求端:注射穿刺赛道市场空间稳定增长,海内外客户需求潜力较大   根据GrandViewResearch的数据,全球注射穿刺市场规模稳步上升,CAGR为8.5%,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美元。公司国外客户收入占比90%以上,其中Neogen、ThermoFisher等客户需求增长稳定,Medline、Mckesson、GBUK、CardinalHealth等客户医用高潜产品逐步经生产验证,需求有望高速增长;国内市场主要满足医用、兽用疫苗和胰岛素注射需求量较大的客户,从2022年起公司正在加快国内产品注册节奏。公司已在客户粘性、生产工艺、专利保护、洁净车间、资金投入等方面跨过行业壁垒。   医用+兽用+实验室耗材三驾马车,技术+品类+产能拉动业绩高速增长   医用产品核心驱动业绩高增长,兽用产品和实验室耗材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加工工艺、专利保护等方面已形成强大技术竞争力;目前拥有无菌注射器、营养喂食注射器等常规产品以及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等多项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正不断加快研发新品和拓展与客户的合作品类;公司有超6.8万平米生产车间,华士镇二期9.2亿支(套)医用注射穿刺器械产业园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投产,产能释放有望拉动业绩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大客户流失,贸易争端问题、汇兑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6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下半年收入提速增长潜力大,继续向拐点兑现期迈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下半年收入提速增长潜力大,继续向拐点兑现期迈进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下半年收入提速增长潜力大,继续向拐点兑现期迈进,维持“买入”评级   2022 年 8 月 24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半年报:公司 H1 实现营业收入 3.50 亿元,同比增长 10.09%;归母净利润 0.82 亿元,同比增长 49.13%;扣非净利润 0.66亿元,同比增加 48.70%; EPS0.42 元/股( +0.13 元/股)。公司产品具备临床价值,未来拓展省外市场成长空间大,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4、 3.45、 4.48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34、 1.75、2.27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5.7、 19.7、 15.2 倍,维持“买入”评级。   省内渠道增长稳步向前,省外渠道、线上渠道具备广阔成长空间   省内渠道:2022H1 浙江省内地区实现营收 2.30 亿元( +10.82%),销售占比 65.8%,随着公司不断开拓省内空白市场,我们预计省内销售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省外渠道: 省外地区实现营收 0.42 亿元( +11.79%),销售占比 12.1%, 未来省外经销商模式的顺利推进,有望带动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线上渠道:互联网业务 2022H11实现营收 0.72 亿元 (+5.25%),销售占比 20.7%, 公司产品优势明显,线上消费者有望维持较高的复购率。 营销模式多样化。 2021 年,公司成立寿仙谷济世健康试水全国市场代理商制度,全国市场代理商签约有序推进。截止 2022 年 6 月底,已签约城市代理商 14 家。   产品具备种源、培育、加工核心闭环优势,为公司走向全国市场奠定基础   公司产品具备种源、培育、加工闭环核心优势,为产品的全国推广奠定良好基础。种源方面,公司自主选育九大自主知识产权优质种源,育种有效成分含量高,为公司铸造护城河。培育方面,公司通过仿野生有机栽培确保药材高品质,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全程追溯。加工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音速气流破壁技术显著提升产品安全性,独创去壁纯化技术提升有效成分含量 8 倍以上, 专利保护期较长。   风险提示: 省外推广不及预期, 中药板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2-08-26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受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三季度利润提速可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受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三季度利润提速可期

      个股研报
        信邦制药(002390)   受疫情影响业绩承压,三季度利润提速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8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31.44亿,同比增长1.46%;归母净利润1.31亿,同比减少13.84%;扣非净利润1.24亿,同比减少13.92%。2022H1公司营收、利润受疫情影响承压,2022H1公司股票期权费用摊销2774.47万元,若剔除该因素的影响,则归母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61%。下半年度,公司将努力达成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15%的经营目标。公司业务结构、治理结构皆理顺,其医疗服务业务在贵州省具备明显优势及发展潜力,我们维持2022-2024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4.37、5.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7、0.22、0.2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3、23.5、18.8倍,维持“买入”评级。   提质增效提升医院盈利能力,肿瘤医院净利率逆势持续提升   2022H1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收9.78亿元,上半年医院门诊量79.39万人次,出、入院分别为5.18、5.30万人次,放疗4.44万人次,手术1.37万台次。公司秉行提质增效,医院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2H1肿瘤医院净利率为8.01%,较2021年底的6.28%提升了1.73pct,公司加强内部管理提质增效,通过改善收入结构,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公司继续推进“同质化发展、一体化管理”的医疗模式,同时加大了与国内知名医院优势学科和专家的合作力度,稳步推进学科建设。   医药流通为省内龙头议价能力强,医药制造中药饮片增长快速   医药流通:2022H1公司医药流通实现营业收入26.01亿元,同比增长0.66%。其中,药品收入21.67亿元,器械收入4.34亿元。公司已成为省内医药流通的龙头企业,在客户资源、配送网络、代理品种及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医药制造:2022H1公司医药制造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18.55%,其中中成药业务收入为1.85亿元,同比减少5.65%,中药饮片业务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93.08%,中药饮片改扩建项目已于2022年7月投入正式使用,投产后中药饮片年产能将达5,000吨。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医院单床产出提升进度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2-08-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