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7)

    •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报告:减重赛道全球前沿进展跟踪(一):Amylin布局正当时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报告:减重赛道全球前沿进展跟踪(一):Amylin布局正当时

      医药商业
        近期重磅BD交易总结   艾伯维和罗氏先后在2025年一季度花重金布局amylin分子。3月3日,艾伯维引进丹麦biotech公司Gubra的amylin分子GUBamy/GUB014295(1期)。艾伯维将支付首付款3.5亿美金,里程碑高达18.75亿美金,以及销售分成。3月12日,罗氏与丹麦Zealand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amylin分子petrelintide(2b期)。罗氏将支付首付款16.5亿美金,里程碑高达36亿美金,双方将在美国和欧洲地区平分利润,罗氏将支付其他国家地区双位数销售分成。值得注意的是,礼来在拥有Eloralintide(amylin-biased)的同时,仍然加注布局amylin相关分子。2024年10月,礼来和瑞士Keybioscience进一步扩大合作,包括引进一款新的DACRA分子(amylin/降钙素双重激动剂)KBP-336:支付一笔首付款,最高14亿美金的里程碑,以及中等单位数到双位数的分成。   Amylin目标产品画像卓越   Amylin单药早期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安全性、高质量减重还是长效化的维度,均展现了优异的竞争力。以礼来的Eloralintide为例,2025年ADA大会上的1期数据显示早期减重数据优异,即12周最高减重11.3%(安慰剂调整后11.5%)。更值得关注的是,1期在没有剂量滴定的情况下,胃肠道安全性数据惊艳,腹泻、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低,整体在10%以内。当然,我们提醒关注12周左右时的体重下降斜率。高质量减重方面,临床前DIO大鼠数据显示Eloralintide减少的体重最高达91%为脂肪。而目前GLP-1类药物减重中约20%-40%为瘦体重。多款在研amylin分子半衰期在10-18天范围,有望支持月度给药。根据公开资料,eloralintide、petrelintide、Gubamy、MET-233i半衰期分别为13.9-15.8天、10天、11天、19天。此外,礼来在ADA大会上表示未来不排除eloralintide开发月度制剂的可能性。Metsera公司明确MET-223i将定位为月度制剂。   未来6-12个月催化剂密集,建议关注相关公司积极进展   未来6-12个月大量的amylin管线数据读出,有望充分验证上述的卓越产品画像。罗氏、礼来、阿斯利康等MNC有望读出相关amylin管线的2期试验数据。诺和诺德的两款amylin新分子有望读出1期数据,amylin三靶点有望读出1期数据。艾伯维/Gubra、Metsera均有望进一步读出12周的数据。另外,建议关注Viking、Structure、九源基因、博瑞医药、众生药业、Verdiva/先为达的临床试验进展。值得指出的是,Structure和众生药业以小分子形式切入了amylin赛道。   投资建议   随着amylin的数据不断的读出,目标产品画像有望得到进一步验证,我们预计国内相关公司将加速在amylin领域的布局。推荐标的: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等。受益标的:Viking、Structure、Metsera、九源基因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热度下滑、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4
    •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报告:减重赛道全球前沿进展跟踪(一):Amy lin布局正当时

      生物制品行业点评报告:减重赛道全球前沿进展跟踪(一):Amy lin布局正当时

      医药商业
        近期重磅BD交易总结   艾伯维和罗氏先后在2025年一季度花重金布局amylin分子。3月3日,艾伯维引进丹麦biotech公司Gubra的amylin分子GUBamy/GUB014295(1期)。艾伯维将支付首付款3.5亿美金,里程碑高达18.75亿美金,以及销售分成。3月12日,罗氏与丹麦Zealand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amylin分子petrelintide(2b期)。罗氏将支付首付款16.5亿美金,里程碑高达36亿美金,双方将在美国和欧洲地区平分利润,罗氏将支付其他国家地区双位数销售分成。值得注意的是,礼来在拥有Eloralintide(amylin-biased)的同时,仍然加注布局amylin相关分子。2024年10月,礼来和瑞士Keybioscience进一步扩大合作,包括引进一款新的DACRA分子(amylin/降钙素双重激动剂)KBP-336:支付一笔首付款,最高14亿美金的里程碑,以及中等单位数到双位数的分成。   Amylin目标产品画像卓越   Amylin单药早期数据显示无论是在安全性、高质量减重还是长效化的维度,均展现了优异的竞争力。以礼来的Eloralintide为例,2025年ADA大会上的1期数据显示早期减重数据优异,即12周最高减重11.3%(安慰剂调整后11.5%)。更值得关注的是,1期在没有剂量滴定的情况下,胃肠道安全性数据惊艳,腹泻、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低,整体在10%以内。当然,我们提醒关注12周左右时的体重下降斜率。高质量减重方面,临床前DIO大鼠数据显示Eloralintide减少的体重最高达91%为脂肪。而目前GLP-1类药物减重中约20%-40%为瘦体重。多款在研amylin分子半衰期在10-18天范围,有望支持月度给药。根据公开资料,eloralintide、petrelintide、Gubamy、MET-233i半衰期分别为13.9-15.8天、10天、11天、19天。此外,礼来在ADA大会上表示未来不排除eloralintide开发月度制剂的可能性。Metsera公司明确MET-223i将定位为月度制剂。   未来6-12个月催化剂密集,建议关注相关公司积极进展   未来6-12个月大量的amylin管线数据读出,有望充分验证上述的卓越产品画像。罗氏、礼来、阿斯利康等MNC有望读出相关amylin管线的2期试验数据。诺和诺德的两款amylin新分子有望读出1期数据,amylin三靶点有望读出1期数据。艾伯维/Gubra、Metsera均有望进一步读出12周的数据。另外,建议关注Viking、Structure、九源基因、博瑞医药、众生药业、Verdiva/先为达的临床试验进展。值得指出的是,Structure和众生药业以小分子形式切入了amylin赛道。   投资建议   随着amylin的数据不断的读出,目标产品画像有望得到进一步验证,我们预计国内相关公司将加速在amylin领域的布局。推荐标的: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等。受益标的:Viking、Structure、Metsera、九源基因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热度下滑、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4
    • 化工行业周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明确“反内卷”决心,国家发改委将对内卷行业展开摸底调查

      化工行业周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明确“反内卷”决心,国家发改委将对内卷行业展开摸底调查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一: 政治局会议和国家发改委再度明确“反内卷”决心   据新华社新闻,中共中央政治局 7 月 30 日召开会议, 会议指出, 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据中国经营报新闻, 8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将选取内卷式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的行业和领域,有针对性开展成本调查,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督促企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此外, 将加快推进价格法的修订,修订草案中进一步明确了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认定标准,将重点整治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低于成本价倾销的行为。 我们认为,“反内卷”无疑是2025 年内或更长期的政策重点,“反内卷”趋势确认。 针对内卷式竞争严重的重点行业进行产能治理,即需要控制新增产能,调整优化存量产能;同时需要规范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避免热点项目一哄而上、盲目扩张,还需要规范企业行为,依法依规对企业低价无序竞争的现象进行治理。 我们认为, 后续伴随多部门具体政策逐步落地,化工行业部分落后产能有望出清,行业供给端竞争格局有望迎来优化, 化工产品逐步进入有序竞争,盈利水平也或将随之得到修复。   本周行业新闻: 山东氯碱行业达成“反内卷”共识   【氯碱行业】山东氯碱行业达成“反内卷”共识。 根据中国化工报报道,近日在山东青岛举办的 2025 年山东省氯碱行业年中经营对标交流会,氯碱行业达成针对行业“内卷”严重的现状,业内要推动建立更有效的自律和沟通协调机制,共同应对市场及贸易风险,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的共识。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铬盐】振华股份;【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博源化工、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 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安利股份等。 受益标的: 【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化纤行业】聚合顺、恒逸石化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湖北宜化等;【硅】新安股份;【氯碱行业】中泰化学、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卓越新能、万凯新材、华谊集团、中触媒、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 其他风险详见倒数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深化,医疗设备招采稳步复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深化,医疗设备招采稳步复苏

      中药
        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深化,医疗设备招采稳步复苏   政策保障和财政支持推动设备更新持续深化。2024年3月设备更新政策发布后,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联合出台《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施路径。地方政府同步快速响应,陆续推出配套实施方案。一年内多部委接连发布多项重磅资金支持政策,尤其千亿级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等举措落地,西部等地区资金支持比例高达95%,推动国内医疗设备招采市场快速复苏。   (1)从项目审批、采购意向、招标公告上呈现全流程加速推进的态势。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有披露预算金额的项目审批、采购意向的数量分别为212个、334个,总金额达153.4亿元和142.3亿元,其中项目审批和采购意向的项目数量和金额分别在2月和4月达到峰值。其中2025年一季度审批的项目,预计在2025年三、四季度落地,驱动医疗设备行业持续扩容。   (2)区域分布上呈现“量在西、值在东”的特点。2025H1全国各地区医疗器械公开招中标采购规模和金额均呈增长态势,其中东部地区绝对值上领先,中西部地区增速居前,主要系超声、CT、DR、MR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仍为采购重点,大型影像设备在东部地区趋于饱和,增量主要来自于中西部地区。2025年上半年各省市集采分品类销量呈区域差异,河南、新疆、湖南、湖北等中西部地区以XP或CT等刚需设备为主;浙江、福建江苏则含CT、MR、DSA等高值品类。(3)县域医共体招标加速,三级医院设备更新进度领先。在政策引导与资金保障的双重驱动下,县域医共体医疗设备建设及换新需求正呈现加速释放态势,在2025Q2迎来落地高峰。多省份医疗设备建设及升级需求预计持续释放。三级医院设备更新进度领先,采购规模占比达61.11%,主要系医学影像相关设备更新占比最高且率先落地,因此承接了更多中大型设备采购的三级医院占比增长最快。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三生制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信达生物、再鼎医药、百利天恒、泽璟制药-U、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B、三生国健、康诺亚-B、一品红、海思科、艾力斯、艾迪药业、和黄医药、京新药业、健康元;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药明生物、博腾股份、泓博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昊帆生物、海尔生物、奥浦迈、阿拉丁;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天士力、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佐力药业;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华海药业、奥锐特、博瑞医药;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英科医疗、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圣湘生物、康拓医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海吉亚医疗、锦欣生殖;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设备更新落地不及预期、行业整合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3
    •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淡季价格稳中有升,6月外贸价格向好趋势不变,积极把握回调机会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淡季价格稳中有升,6月外贸价格向好趋势不变,积极把握回调机会

      化学制品
        本周(7月28日-8月1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下跌0.6%,跑赢上证综指0.34%。本周(7月28日-8月1日)氟化工指数收于4336.88点,下跌0.6%,跑赢上证综指0.34%,跑赢沪深300指数1.15%,跑赢基础化工指数1.21%,跑赢新材料指数1.73%。   要闻点评:6月制冷剂外贸价格向好趋势不变   2025年,HFCs出口单质:1-6月总出口量约10.13万吨,同比-4.7%;出口总额约41.31亿元,同比+48.7%。其中R32、R125/R143、R134出口量分别同比+13.9%、+24.1%、-11.6%;均价分别+107%、+21%、+52%。6月单月,出口量分别同比+0.2%、+54.1%、-13.6%;均价分别同比+123%、+18%、+54%。HFCs出口混配:1-6月总出口量约5.64万吨,同比-2.6%;出口总额约24.92亿元,同比+61.5%。其中HFC143a(≥15%)混合物、HFC-125(≥40%)混合物、HFC-134a(≥30%,不含HFOs)混合物出口量分别同比+6.4%、-19.9%、-10.3%;均价分别同比+21%、+73%、+58%。6月单月,出口量分别同比-1.4%、-21.6%、-0.9%;均价分别同比+22%、+72%、+64%。   氟化工周行情:制冷剂淡季价格稳中有升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8月01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162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1.19%;8月均价(截至8月01日)3,162元/吨,同比下跌10.88%;2025年(截至8月01日)均价3,507元/吨,较2024年均价下跌1.07%。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萤石市场延续“弱平衡博弈僵局”。   制冷剂:截至08月01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55,000、42,935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12%;(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45,500、30,285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22%;(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50,000、32,369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70%;(4)R410a价格为49,5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5,000、26,546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27%。其中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54,000元/吨,较上周持平;(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44,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49,000元/吨,较上周持平;(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49,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30,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华南制冷剂主流生产企业报价再次上探,其余企业报盘尚未出炉,现阶段企业报价滞后于流通成交,尤以R32市场为主,其余品种因刚需采购,走势较为平稳。   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3
    •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多国政策支持生物燃料行业发展,行业景气度向上

      基础化工行业点评报告:多国政策支持生物燃料行业发展,行业景气度向上

      化学制品
        SAF:欧盟、英国、中国等持续支持SAF行业发展,SAF需求有望稳步增长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7月30日,欧盟、中国SAF FOB价格分别为2,023、1,850美元/吨,分别较2025年年初增长10%、3%。欧盟方面,7月28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以3600万欧元鼓励在丹麦境内运营的航空公司在国内航线上使用SAF,这是欧盟委员会首次批准旨在推广使用SAF的国家援助计划。英国方面,英国政府已在其先进燃料基金(AFF)的第三轮中指定了17个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电子燃料项目,给予了6300万英镑的赠款资金。中国方面,3月19日起,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所有国内航班将常态化加注掺混1%的SAF,期待三季度第三阶段试点全国省会机场大范围试点。未来随着各个国家对支持SAF发展的政策持续落地,SAF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UCO:UCO需求增长且碳税价格增长,UCO价格或进一步上涨   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7月30日,潲水油不含税价格7,050元/吨,位于2024年以来最高值。UCO下游需求除了受SAF需求增长拉动外,HVO需求增长也将带动UCO需求增长。随着供应商放弃传统生物柴油以满足欧盟目标,欧盟西北部更严格的生物燃料要求可能会在2026年将HVO消费量推至历史新高。根据Argus Consulting的数据,2026年仅在德国的HVO需求就可能增长150万吨,几乎是2025年水平的四倍。此外,加州低碳燃料标准信贷价格、欧盟碳许可证价格从7月以来保持上涨,UCO附加值进一步增加。UCO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但UCO供给量有限,未来UCO供给或持续偏紧,价格有进一步上涨可能。   生物柴油:欧盟无法确认中国生物柴油存在欺诈,生物船燃带动其需求增加据隆众资讯数据,截至7月30日,一代、二代生物柴油的中国FOB价格分别为1,155、1,675美元/吨,分别较2025年年初上涨10%、9%。7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正式通报,现有资料无法确认从中国进口生物柴油欺诈确实存在。7月24日,裕民航运64K级散装轮“裕展轮”在新加坡港成功完成B24生质燃料首次加注。由于小型船舶空间受限,不利于LNG储罐加装,因此“裕展轮”加注B24生质燃料表明小型船已开启低碳化应用的新篇章。据MPA数据,2024年新加坡传统船燃销售5,358万吨,未来若推行B100生物燃料政策,新加坡对于生物燃料的需求增量可期。   受益标的   山高环能:对大股东定增7.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计划将垃圾处理量从5490吨/天提高到8000-10000吨/天,带动UCO产量翻倍增长。嘉澳环保:中国航油拟以2.6亿元取得连云港嘉澳新增注册资本(持股10%),助力公司获得国内SAF市场份额,同时公司有建设二期SAF产能的规划。卓越新能:在泰国规划30万吨一代生物柴油、10万吨HVO/SAF产能;新加坡规划20万吨一代生物柴油产能;沙特合作项目在推进当中。其他:海新能科、鹏鹞环保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技术进步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超预期,动保板块迎来大幅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超预期,动保板块迎来大幅增长

      个股研报
        国邦医药(605507)   2025Q2业绩超预期,动保板块迎来大幅增长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0.26亿元(同比+4.63%,下文都是同比口径),归母净利润4.56亿元(+12.6%),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10.33%),毛利率26.85%(+0.25pct),净利率15.00%(+1.02pct)。2025Q2公司实现收入15.86亿元(+2.1%),归母净利润2.41亿元(+16.87%),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14.83%),毛利率27.23%(+1.36pct),净利率15.11%(+1.86pct)。考虑公司动保原料药拐点向上,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95/12.35/13.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3/10.7/9.5倍,估值性价比高,维持“买入”评级。   动保板块大幅增长,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   2025上半年公司医药板块收入17.35亿元(-9.87%)。2025上半年公司动保板块收入12.59亿元(+70.37%);动保业务规模优势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明显体现,2025上半年氟苯尼考出货量突破2000吨,市占率持续提升;盐酸多西环素获批CEP证书,销售国家突破50个,客户超200家。2025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12.91亿元(+0.23%)。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拓展新药研发领域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500余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0.97亿元(+4.80%),研发费用率3.22%(+0.01pct)。2025Q2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5%、3.66%、3.7%、0.27%,同比+0.38pct、-1.16pct、+0.14pct、+1.05pct。公司与兰州大学天然产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合作成立健康活性物质研发与应用中心,对标国际水平开展小分子新药物研发;与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前沿生物医药、新兴科技产业等领域。   风险提示:产品质量控制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个股研报
        恩华药业(002262)   神经类业务快速增长,业绩驱动因素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5H1公司实现收入30.1亿元(+8.93%,以下均为同比口径,环比+2.59%);归母净利润7亿元(+11.38%,环比+36.11%);扣非归母净利润6.99亿元(+10.33%,环比+37.27%)。2025H1公司毛利率75.24%(+2.74pct);净利率23.26%(+0.59pct)。2025H1公司销售费用率32.25%(+2.22pct);管理费用率4.97%(+0.81pct);研发费用率11.15%(+0.24pct)。单二季度看,2025Q2公司实现收入14.99亿元(+6.64%,环比-0.77%);归母净利润4.00亿元(+9.94%,环比+32.95%);扣非归母净利润4.00亿元(+8.99%,环比+33.29%)。   分业务来看,公司2025H1麻醉类16.34亿元(+7.32%);精神类6.21亿元(+4.29%);神经类1.66亿元(+107.33%);原料药0.90亿元(-6.17%);商业医药3.94亿元(+9.80%)。我们看好公司在麻醉领域的发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94、14.95、17.46亿元,EPS为1.27、1.47、1.7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7.5、15.2、13.0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增长点多样,创新管线逐步兑现   公司深化挖掘产品差异化优势,实现成熟产品力月西、福尔利、瑞芬太尼等稳定成长,加快创新产品TRV130、羟考酮注射液、舒芬太尼、阿芬太尼及BD合作新产品安泰坦®的市场开拓。   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共有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其中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项目1项(NH600001乳状注射液);完成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L35700片、YH1910-Z02注射液);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102片、YH1910-Z01鼻喷剂);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6项(NH130片、NH104片、Protollin鼻喷剂、NH160030片、NH140068片、NH280105胶囊);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项目1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新增适应症));其余项目均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市场潜力较大。公司业绩驱动因素明确,创新研发稳步推进。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的风险;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3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超预期,TIDES业务强劲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超预期,TIDES业务强劲增长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2025H1业绩超预期,TIDES业务增速强劲打开成长空间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44.4%,经调整Non-IFRS净利率达30.4%。单看2025Q2公司实现营收111.45亿元,同比增长20.37%,环比增长15.43%;归母净利润48.89亿元,同比增长112.78%,环比增长33.14%;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35.8%。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公司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整体收入指引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考虑下游需求持续回暖以及TIDES业务快速发展,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4.07/151.27/179.39亿元(原预计112.97/128.58/154.93亿元),EPS为4.67/5.27/6.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2/18.8/15.8倍,维持“买入”评级。   小分子D&M管线持续扩张,TIDES业务强劲增长   2025H1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收163.0亿元,同比增长33.5%。小分子D&M管线持续扩张,2025H1新增分子412个,目前管线分子总计3409个。公司持续拓展多肽、寡核苷酸等新兴业务,TIDES业务增长强劲,2025H1收入约50.3亿元,同比增长141.6%;截至6月底,TIDES在手订单同比增长48.8%;预计2025年底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将提升至超过100000L。   临床业务稳健发展,着力搭建新分子种类相关生物学平台   2025H1公司测试业务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下滑1.2%;2025Q2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1.6%。公司药物安全性评价及SMO业务保持亚太行业领先地位,2025H1实验室分析与测试业务共实现营收18.9亿元,同比增长0.4%。临床业务中,SMO收入同比增长1.5%。2025H1生物学业务实现营收12.5亿元,同比增长7.1%;新分子类型药物发现服务延续良好表现,收入贡献占比超30%。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市场竞争加剧,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7-31
    • 生物制品行业深度报告:多发性硬化:百亿美金市场,BTKi发展前景广阔

      生物制品行业深度报告:多发性硬化:百亿美金市场,BTKi发展前景广阔

      医药商业
        MS全球存量患者基数较大,减少复发与延缓神经退行是治疗的核心目标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由免疫系统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是其核心特点。MS地理分布呈现鲜明的“纬度梯度”现象,高纬度地区发病率较高;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与中国多发性硬化存量患者数量预计将在2030年达到371/6万人。MS主要分为临床孤立综合征(CIS)、复发缓解型(RRMS)、继发进展型(SPMS)与原发进展型(PPMS)四种主要亚型,减少复发与神经保护是治疗的核心目标。   MS存量市场已超百亿美金,上市产品主要聚焦在RMS领域   全球MS已上市产品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主要包括单抗类产品(CD20单抗、ITGA4单抗、CD52单抗)、口服类产品(S1PR调节剂、富马酸类、特立氟胺)等,其中CD20单抗疗效整体优于口服产品,2024年销售占比已超60%。已上市产品在控制炎症、减少复发上具有较好疗效,获批适应症主要聚焦在RMS领域(RRMS+aSPMS);针对PMS领域(PPMS+nrSPMS),仅奥瑞利珠单抗针对PPMS获批上市,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   BTK抑制剂有望填补PMS领域治疗空白,2025H2数据催化密集   BTK抑制剂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穿透性,可通过调控B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等关键免疫细胞,分别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退行性进程,为PMS提供了潜在有效的治疗手段。针对MS,多家MNC已加速布局BTK抑制剂,Sanofi的Tolebrutinib针对nrSPMS已申报NDA,罗氏的Fenebrutinib、诺华的Remibrutinib已进入III期临床;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针对PPMS已开启全球III期临床,全球进度领先,早研针对RMS适应症影像学表现优于竞品,有较强出海潜力。   (1)PPMS:仅奥瑞利珠单抗一款产品获批上市,Tolebrutinib与Fenebrutinib预计在2025H2读出III期主要临床终点数据;BTK抑制剂在PPMS领域尚未实现概念验证,数据读出后有望快速提升BTK抑制剂在PMS领域的价值。   (2)nrSPMS:尚无产品获批上市,凭借在HERCULES试验中优异的临床数据,Tolebrutinib针对nrSPMS的上市申请获FDA受理并获得优先审评,PDUFA时间为2025年9月28日,有望成为首个在nrSPMS领域获批上市的药物。   投资建议   MS全球存量患者基数较大,存量产品市场规模约200亿美元。现有上市产品获批适应症聚焦RMS领域,对神经保护效果较弱;BTK抑制剂可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小胶质细胞活化并减少促炎因子释放,实现阻断慢性神经炎症、延缓神经退行性进程的功能,有望填补PMS领域治疗空白。随着2025H2Sanofi的Tolebrutinib与Roche的Fenebrutinib针对PPMS的III期数据预期读出,以及Tolebrutinib针对nrSPMS预期获批,赛道景气度持续提升,相关标的有望受益。受益标的:诺诚健华、翰森制药、云顶新耀、恒瑞医药、百济神州-U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热度下滑、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7-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