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60)

    • 医药行业: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一)-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药王,长效胰岛素表现亮眼

      医药行业:海外MNC动态跟踪系列(一)-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药王,长效胰岛素表现亮眼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事件:2月5日,诺和诺德公布2024业绩,总营收2904.03亿丹麦克朗(约合421.49亿美元,按今年平均汇率:1丹麦克朗=0.14514美元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5.03%(按固定汇率CER计算)。   重磅产品司美格鲁肽有望冲击药王,核心产品胰岛素增长稳健。诺和诺德占据全球GLP-1市场份额为55.1%,三款司美格鲁肽产品2024年合计收入2018.49亿丹麦克朗(292.96亿美元),2024年K药的销售额为294.82亿美元,司美格鲁肽与K药之间仅剩微弱的销售差距,司美格鲁肽有望成为下一届药王。此外诺和诺德胰占据全球胰岛素市场44%,胰岛素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7%至达到553.73亿丹麦克朗(80.37亿美元),其中长效胰岛素胰实现收入190.95亿丹麦克朗(2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0%;预混胰岛素2024年实现收入107.89丹麦克朗(1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4%;速效胰岛素实现收入185.22亿丹麦克朗(26.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人胰岛素实现收入69.67亿丹麦克朗(10.11亿美元),同比增长6%。   2025年管线里程碑梳理:   1)糖尿病板块:预计2025H1完成司美格鲁肽1mg治疗CKD的美国监管审批;预计2025H1完成CagriSema(包含长效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   2.4mg和司美格鲁肽2.4mg)临床III期数据读出;预计2025H1提交口服司美格鲁肽14mg在2型糖尿病(T2D)患者中的心血管获益的欧洲监管申请;2025H2完成Amycretin以及GIP/GLP-1双靶药物的临床II期。   2)肥胖板块:预计2025H1提交2.4mg司美格鲁肽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补充申请;预计2025H1提交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25mg)治疗肥胖或超重患者监管申请;预计2025H1完成司美格鲁肽7.2mg治疗肥胖患者临床III期;预计2025H1完成CagriSema治疗患有2型糖尿病(T2D)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临床III期,预计2025H1启动CagriSema治疗无2型糖尿病(T2D)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临床III期,2025H2完成CagriSema与礼来旗下减重疗法Zepbound头对头临床III期。   3)心血管及其他板块:预计2025H2完成司美格鲁肽14mg治疗阿尔兹海默症临床III期。   2025年财务展望:诺和诺德预计按CER计算的销售额将增长16%-24%,营业利润将增长19%-27%。   投资建议:GLP-1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国内企业纷纷布局,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甘李药业等。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市场风险:市场周期性波动可能会对医药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2-09
    • 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创新研发与国际化稳步推进

      国产替代步伐加速,创新研发与国际化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公司深耕糖尿病领域,胰岛素市场前景广阔。作为国内糖尿病领域头部企业,公司现有产品线涵盖了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口服降糖药等丰富多元的治疗药物。糖尿病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全球糖尿病地图估计,2021年全球有5.3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3%,糖尿病患病人数自2019年的1.16亿增长至2021年的1.41亿。我国存在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三低的情况,未来糖尿病临床诊断率和治疗率将不断提升,糖尿病治疗市场将随之持续增长,胰岛素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市场潜力巨大。   胰岛素集采利好胰岛素头部企业,国产企业份额持续扩大。在胰岛素专项集采接续采购中,从集采报量看,国产厂商份额从首次集采的31%大幅提升至本次集采的45%,新的集采周期内,胰岛素竞争格局更加优化,进一步加速国产替代,尤其有利于国产头部企业。公司全线产品均以A类中选,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系列产品以A1类中选,同时额外获得全国集采二次分配量中的30%以上(约1000万支),总签约量约4500万支,有望带动签约外的自由竞争市场的迅速增长。   创新研发有序进行,国际化进程顺利推进。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GLP-1、DPP-4、SGLT-2类降糖药物上,公司均已有相应产品获得上市批准。核心产品司美格鲁肽、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25R已进入临床III期;注射用THDBH120(GLP-1/GIP)和THDBH151片(XO/URAT1)已进入临床II期。同时国际化战略也稳步推进,人胰岛素注射液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式受理;胰岛素类似物方面公司与健友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进军美国胰岛素市场;GLP-1RA方面,利拉鲁肽注射液在国内已获批上市,加速推动公司与科兴制药合作在海外17个新兴市场利拉鲁肽的注册和申报进程,已完成多个国家的注册申请文件提交。   通化东宝为优质底部标的存在较大弹性,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公司作为国内胰岛素的头部企业,实现了对各类胰岛素全面覆盖。我们选取在A股上市的主营业务为胰岛素的企业甘李药业、生物制品企业特宝生物以及同样在胰岛素领域有所布局的亿帆医药。2025年可比公司PE均值为23倍,通化东宝2025年PE估值为18倍,低于可比公司均值。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41/8.52/11.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2/18/13倍。考虑胰岛素专项集采接续采购已结束,集采影响、库存消化、项目减值以及渠道补差等负面因素已释放,未来公司将轻装上阵。海外胰岛素也将陆续获批上市并与科兴制药和健友股份达成海外销售战略合作,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快速成长,开启第二成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集采风险。2.行业政策风险。3.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5.产能释放销量增长不能与集采降价对冲风险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5-01-28
    • 生物医药行业:多家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创新药企表现亮眼

      生物医药行业:多家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创新药企表现亮眼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多家药企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部分创新药企表现亮眼   截至2024/1/24收盘,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253家A股生物医药企业披露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一半以上公司业绩下滑。   从业绩增速来看,华北制药业绩增长迅猛,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2456.08%,上一年基数仅为489万元,涨幅靠前多为创新药企。   部分创新药企的核心产品上市放量,业绩表现亮眼,如神州细胞、百利天恒、三生国健等科创板创新药企2024年业绩扭亏。百利天恒预计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932.27%,达58亿元,净利润36亿元,公司2024年收到核心产品BL-B01D1(EGFR×HER3双抗ADC)的海外合作伙伴百时美施贵宝(BMS)基于合作协议支付的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首付款,带动业绩增长。   部分器械标的集采出清后迎来业绩拐点,如大博医疗、健帆生物等。   周观点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   “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以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九典制药、云顶新耀、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千红制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   “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长期机会,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科兴制药、同和药业、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   “设备更新”主线: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强对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支持,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消费复苏”主线:消费提振政策的影响下,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昊海生科等。   重点关注公司   苑东生物:1)精麻产品集采+大单品贡献公司短期业绩增量;2)麻醉镇痛创新管线持续催化公司中期业绩。公司氨酚羟考酮和吗啡纳曲酮缓释片有望于2024年申报上市;3)精麻赛道制剂出口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阿片解毒剂纳美芬注射液已于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迈出制剂出海关键一步。   健友股份:制剂出口企业,海外制剂保持高速放量,国内制剂集采落地。肝素原料药业务减值计提充分,有望触底反弹。   亚盛医药:公司核心品种奥雷巴替尼国内已纳入医保,不断提升患者覆盖面,海外与武田制药达成战略合作,推进产品的全球化布局;APG-2575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上市BCL-2抑制剂,多项注册性3期研究顺利推进中。公司已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进阶迈向国际化舞台。   科兴制药:海外放量加速,传统品种+白紫大单品+生物类似药放量持续,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海外销售额增长200-400%。GDF15、TL1A等创新药早研管线受海外映射催化带来估值弹性。预计25/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8/2.57亿元,估值性价比高,弹性较大。   京新药业:公司通过销售模式调整带动院外市场快速增长,2024H1公司成品药实现收入13.01亿,同比增长17.13%,2025年有望持续。地达西尼纳入医保,2025年放量在即,JX11502MA胶囊和康复新肠溶胶囊II临床进行中,公司创新管线可持续。早研Lpa创新药有望带来额外估值弹性。预计2025年公司净利润为8.21亿元,兼具估值性价比与弹性   昆药集团:全国中成药第三批集采与首批扩围接续采购落地,公司血塞通冻干(200mg)规格实现不降价续约,集采中选身份助力加速开发医疗机构。公司是三七产业链的引领者,华润圣火股权转让项目已于2024年12月20日完成并纳入合并报表,血塞通软胶囊有望迎来加速放量。随着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推进,25年有望迎来业绩加速释放元年。   华海药业:第十批集采后仿制药制剂+原料药一体化趋势更加明确,公司是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截至24H1公司国内获批且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达到70个,有望逐步提升制剂份额。2024-2028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专利悬崖,公司具备新产品储备、产能及客户资源多方面优势,API业务有望迎来增量。创新药布局有望迎来突破,生物创新药以子公司华奥泰为主,截至24H1已有在研品种2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24年12月华奥泰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2亿左右。   昭衍新药:随服务价格趋稳,2025年毛利率有望触底。发展商业健康险等创新扶持政策落地,国内创新环境有望改善。在融资逆境中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能够获益更多。   微电生理:心脏电生理领域国产企业公司,国产首家全面布局射频、冷冻、脉冲三种消融方式的公司,并在三维手术量上优势显著,累计超过4万台,积累了大量临床反馈,为后续高端产品放量奠定基础。电生理行业国产化率不足2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率先获批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感知射频导管、冷冻消融导管等高端产品,填补国产空白,有望全面进军房颤等核心市场,引领国产替代。公司2024年Q1以来手术量趋势良好,集采影响逐步减弱、高端产品开始放量,公司迎来发展拐点。微创集团负面因素对其影响有限;电生理行业高增长优势继续兑现;估值有空间(远期折现&比对迈瑞收购惠泰的定价)。   爱康医疗:骨科关节领域企业企业,充分受益于老龄化趋势长期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关节续约后,公司产品终端价有所提升,代理商利润改善,有利于不断提升份额;上半年关节行业手术量逐步恢复,公司上半年基本完成目标;进入下半年公司手术量边际持续改善,下半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年来看指引完成度较高,对应估值位置较低,具备一定性价比。   诺诚健华:公司是核心品种奥布替尼作为国内获批MZL的BTK抑制剂,2024上半年高速放量,围绕血液瘤、自免、实体瘤领域全方位布局,在手现金充沛稳步推进在研管线。   百济神州:公司自研药物泽布替尼(百悦泽)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在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中全球临床布局和运营的领导者,与国际领先的制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通过对外授权的方式推进自主研发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及商业化2024上半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80.2亿元,同比增长122.0%,在CLL新增患者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行业要闻荟萃   1)康希诺百白破联合疫苗拟纳入优先审评;2)港澳中成药内地注册新规发布;3)华东医药Ellansé®伊妍仕®M型注册申请获受理;4)宝济药业递表港股IPO。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0.0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54%,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3位。上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2.73%,同期恒生综指上涨2.36%,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3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1-27
    • 特应性皮炎药物全景图:生物制品加速市场扩容,关注潜力靶点和序贯治疗

      特应性皮炎药物全景图:生物制品加速市场扩容,关注潜力靶点和序贯治疗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特应性皮炎主要由Th2型免疫反应介导,我国患者群体数超7000万人。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湿疹,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皮肤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失调和环境影响等。AD发病免疫学特征以Th2轴占主导地位,涉及TSLP、IL-4、IL-13、IL-5、IL-33、IL-31、OX40、JAK/STAT信号通路等。AD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占全部患者约50%,该病慢性经过且易复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AD患者数至少2.3亿人,我国AD患者群体庞大,超过7000万人,其中中重度AD占比约达28%。对比之下,美国预计AD成人患者数在1650万,中重度AD占比约占40%。   赛诺菲/再生元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首款IL-4Rα获批治疗中重度AD,2023年全球销售额突破百亿欧元。赛诺菲/再生元合作的度普利尤单抗2017年美国上市,2020年6月国内获批上市。上市以来随着多项适应症(特应性皮炎、哮喘、鼻窦炎、结节性痒疹、慢阻肺)、多地区相继获批,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达107亿欧元,赛诺菲官方预计2024年销售额达130亿欧元。从产品销售地区占比来看,除美国、欧洲外其他地区占产品整体销售额比例持续提升,美国地区仍占产品销售的主力,其他地区销售贡献比例已反超欧洲。此外其他地区销售放量增速亮眼,2024年前三季度,美国、欧洲、其他地区销售增速分别达19.9%/32.5%/55.5%,美国、欧洲、其他地区产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72.7%/12.3%/14.9%。   中重度AD创新靶点创新疗法突破,布局IL-4R、JAK、IL-13、IL-31、OX40单靶点或双抗三抗等。针对特应性皮炎慢病管理治疗,国内创新药企一方面集中在被充分验证的靶点IL-4Rα上,保证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前提下,可发挥国产药企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2024年9月国产首款IL-4Rα司普奇拜单抗获批上市,多家药企如康乃德、智翔金泰、三生国健、荃信生物、康方生物、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在研IL-4Rα处于临床3期阶段;另一方面旨在探索新靶点提高疗效,或改善现有JAK药物安全性问题,或延长给药时长提高便利性:如新靶点IL-13/IL-31/OX40单抗在研(创响生物OX40临床1/2期,荃信生物IL-31R临床前等),双抗/三抗在研(康诺亚IL-13/TSLP临床1期、再鼎医药IL-13/IL-31临床前等)、JAK抑制剂(恒瑞医药JAK1艾玛昔替尼上市获受理,诺诚健华TYK2抑制剂临床3期等)   投资建议: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超2.3亿人,预计2034年全球AD药物市场规模突破300亿美元。我国患者达7000多万人,群体数量庞大,且中重度AD占比约达28%。建议关注上市先发优势及研发差异化布局企业如康诺亚、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诺诚健华、再鼎医药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上市后商业化表现不及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5-01-23
    • 扩张初步完成,利润空间未来可期

      扩张初步完成,利润空间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普瑞眼科(301239)   平安观点:   眼科诊疗需求持续增长,国家政策利好民营专科医院发展。中国眼疾患者人数规模庞大,近视人口从2016年5.4亿人迅速增加至2020年6.6亿人,全国人口近视发生率由39.2%升至47.1%,与此同时屈光手术渗透率仍处于低位,具备提升空间;视光领域,目前近视防控手段逐渐多元化,角膜塑形镜、离焦镜片、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等近视防控产品逐渐被近视患儿家长认知,预计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白内障及眼科疾病和年龄呈正相关,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老年人健康意识增强、消费力提升预计未来需求端将持续扩容,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国家政策鼓励民营医疗发展,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指出要发挥高水平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资源薄弱地区、市县等区域延伸,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求端叠加政策利好助力民营眼科医疗服务行业发展。   公司具备异地扩张能力,远期具备业绩弹性。公司标杆医院如乌鲁木齐普瑞、昆明普瑞、兰州普瑞等盈利表现亮眼,3家医院2023年净利率分别达27.00%、15.93%以及20.19%,盈利能力位于行业前列,公司具备一定异地扩张能力。目前公司扩张初步完成,新医院及次新医院陆续进入减亏/扭亏周期,对公司整体利润率影响逐渐减弱,公司利润率提升空间大,远期具备业绩弹性。   宏观经济政策助力消费力修复,公司有望受益。公司屈光业务收入占比自2019年以来维持在45%以上,屈光项目毛利率维持在45%以上,为公司核心业务,目前屈光项目价格调整已接近尾声,公司业绩基本盘稳定;视光方面,2024H1收入占比为12.96%,相较于行业内其他公司仍有提升空间,公司近年着力布局视光门诊发展视光业务,预计视光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屈光、视光业务受宏观经济以及消费力影响较大,近期宏观经济政策利好频出,有望刺激消费力回暖,公司核心业务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优质民营眼科医疗企业,省会扩张模式规划清晰,短期看新建医院扭亏公司整体净利率提升,长期看全国扩张。随着公司国内省会城市进一步扩张、新开分院进入盈利周期、老龄化趋势加剧医疗服务需求提升等,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38、1.42、2.1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2)医疗事故风险;3)经济修复不及预期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1-23
    • 呼吸行业全景图:从呼吸1.0到呼吸4.0:剂型升级+机制创新点亮国货之光

      呼吸行业全景图:从呼吸1.0到呼吸4.0:剂型升级+机制创新点亮国货之光

      医药商业
        从呼吸1.0到2.0时代,政策破局+剂型升级重构国内行业格局。呼吸领域大单品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021年参与第五批全国集采,原研厂商阿斯利康落选,正大天晴、健康元、四川普锐特和长风药业等四家国产企业中选,打破长期以来吸入制剂外资寡头垄断格局,初步构建呼吸1.0时代国内竞争格局。截至2024H1,AZ等3家MNC的国内吸入制剂市占率进一步下滑至44%,国产吸入制剂新势力羽翼渐丰,正从吸入混悬液向具备更高技术门槛的气雾剂、混悬液鼻喷、粉雾剂、软雾剂等高端吸入剂型逐步升级,沙美特罗替卡松等高端吸入剂国产替代初露锋芒,大浪淘沙驱动国内呼吸行业迈进2.0时代。此外,国产厂家积极布局吸入制剂出海,具备较强技术实力的先行者正迈出高端市场出海第一步。   对因治疗创新药引领呼吸3.0时代浪潮,国内头部玩家争先竞渡。呼吸慢病大适应症对因治疗创新药聚焦尚未满足临床需求,新品全球销售额屡创新高。以哮喘为例,靶向lgE的Omalizumab,靶向IL-5R的Mepolizumab和Benralizumab、靶向IL-4R的Dupilumab单抗,2023年全球销售额分别高达38.16、20.12、15.53、114.69亿美元,国内呼吸传统龙头正大天晴、健康元等企业,以及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众多新进入者竞   相布局相关靶点,有望加速国内呼吸3.0时代进程。其中,AZ针对重症哮喘的无表型限制的TSLP单抗Tezepelumab于2021年在美获批上市,国内外头部企业另有TSLP双抗产品在研,而P2X3、DPP1等创新靶点有望成为慢性咳嗽、支气管扩张等难治疾病治疗新希望,相关靶点产品国内头部Pharma研发进度居前,竞争格局较好,有望打造数十亿级别大单品。   前沿技术赋能创新靶点开启呼吸4.0时代,是少数高水平选手的舞台。在靶点创新方面,前沿AI技术全流程赋能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复杂机制疾病国产新药研发,英矽智能FIC创新药国内II期临床结果积极,FVC较基线平均改善98.4mL,对比安慰剂组平均下降62.3mL,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有望助力打造IPF国产FIC优品。除靶点创新外,精确递送吸入剂可以通过提供靶向递送、提高生物利用度和减少全身暴露赋能创新靶点而使治疗药物具备更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呼吸慢病精准医疗时代的更优选择。高壁垒PDE3/4吸入混悬液Ensifentrine于2024年6月在美获批上市,是20多年来首个可用于COPD的维持治疗且具有新作用机制的吸入创新制剂,有望凭借支气管扩张和抗炎双重活性对传统产品替代而成为数十亿美元销售额级别大单品,同类产品目前仅正大天晴和恒瑞医药进入临床阶段,是少数高水平选手的舞台。此外,全球领军企业正积极布局吸入生物制剂、吸入小核酸、吸入脂质体、鼻脑给药前沿技术,助力呼吸4.0时代可持续。   投资建议:从呼吸1.0到呼吸4.0时代,伴随剂型升级和机制创新持续,国内传统呼吸龙头有望“强者恒强”,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健康元等;吸入制剂新势力有望凭借较强技术实力,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和制剂出海成为呼吸2.0时代弄潮儿,建议关注苑东生物等;头部Pharma新进入者有望借助呼吸3.0时代契机入局,并与传统呼吸实力企业携手共建呼吸4.0时代,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华海药业、海思科等。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吸入制剂和创新药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存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或失败可能。2)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新产品上市后需要进行准入、医生教育、医保谈判等诸多环节,各个节点是否顺利推进对于产品销售放量具有显著影响。3)国家政策的影响:医保谈判政策可能调整,从而影响相关创新药处方开具,从而对药品销售额产生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5-01-21
    • 生物医药行业:2025年新增丙类医保目录,为创新药建立多元支付渠道

      生物医药行业:2025年新增丙类医保目录,为创新药建立多元支付渠道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本次发布会围绕医保基金运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DRG/DIP2.0方案、四同药品价格治理、创新药丙类目录、生育保险政策、医疗企业信用评级、药价虚高和药价腐败问题、医保基金预付、医保基金监管、医保家庭共济账户、2025年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新生儿参保共十三方面进行说明。   针对创新药丙类目录,本次发布会指出要探索形成丙类药品工作,在基本医保现有的甲乙分类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药品目录,是完善我国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体系的一次重大尝试,有利于发挥医保部门的政策优势、专家优势和管理服务经验,为商业健康保险,合理确定药品保障范围,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构建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医疗保障需求,提高保障水平,减轻疾病治疗的费用负担。   品种:丙类目录作为对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较大,患者获益显著,但是因为超出保基本的功能定位,暂时还无法纳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品种。   使用范围: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支持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纳入保障范围,其他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也可以使用目录。   工作安排: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同步开展,计划在年内发布第一版。工作程序也参照基本医保目录的调整,将注重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将充分参与丙类目录的药品。   支持落地应用:国家医保局将探索优化医保的支付管理政策,对于丙类目录,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的考核,和集采中选可替代药品的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也可以不纳入按病种付费的范围,暂时实行按项目收费。   我们分两个维度进行了梳理,第一:2021-2024年6月30日国内上市的创新药但未纳入医保的产品;第二:2024年7月1日-2025年1月17日国内上市的创新药。预计在药品层面丙类目录可覆盖的领域有①罕见病用药;②CAR-T药物;③干细胞疗法;④新兴药物如阿尔兹海默症Aβ单抗、高尿酸血症新药;⑤新靶点、新技术领域用药如Claudin18.2单抗、ADC、双抗如CD3双抗等;⑥自费进口原研药等。   周观点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   “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以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云顶新耀、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千红制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   “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长期机会,建议关注新产业、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科兴制药、同和药业、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   “设备更新”主线: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强对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支持,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消费复苏”主线:消费提振政策的影响下,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昊海生科等。   重点关注公司   苑东生物:1)精麻产品集采+大单品贡献公司短期业绩增量;2)麻醉镇痛创新管线持续催化公司中期业绩。公司氨酚羟考酮和吗啡纳曲酮缓释片有望于2024年申报上市;3)精麻赛道制剂出口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公司阿片解毒剂纳美芬注射液已于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迈出制剂出海关键一步。   健友股份:制剂出口企业,海外制剂保持高速放量,国内制剂集采落地。肝素原料药业务减值计提充分,有望触底反弹。   亚盛医药:公司核心品种奥雷巴替尼国内已纳入医保,不断提升患者覆盖面,海外与武田制药达成战略合作,推进产品的全球化布局;APG-2575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上市BCL-2抑制剂,多项注册性3期研究顺利推进中。公司已向美国证监会递交上市申请,进阶迈向国际化舞台。   科兴制药:海外放量加速,传统品种+白紫大单品+生物类似药放量持续,2025年股权激励目标海外销售额增长200-400%。GDF15、TL1A等创新药早研管线受海外映射催化带来估值弹性。预计25/26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8/2.57亿元,估值性价比高,弹性较大。   京新药业:公司通过销售模式调整带动院外市场快速增长,2024H1公司成品药实现收入13.01亿,同比增长17.13%,2025年有望持续。地达西尼纳入医保,2025年放量在即,JX11502MA胶囊和康复新肠溶胶囊II临床进行中,公司创新管线可持续。早研Lpa创新药有望带来额外估值弹性。预计2025年公司净利润为8.21亿元,兼具估值性价比与弹性   昆药集团:全国中成药第三批集采与首批扩围接续采购落地,公司血塞通冻干(200mg)规格实现不降价续约,集采中选身份助力加速开发医疗机构。公司是三七产业链的引领者,华润圣火股权转让项目已于2024年12月20日完成并纳入合并报表,血塞通软胶囊有望迎来加速放量。随着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推进,25年有望迎来业绩加速释放元年。   华海药业:第十批集采后仿制药制剂+原料药一体化趋势更加明确,公司是国内特色原料药企业,截至24H1公司国内获批且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达到70个,有望逐步提升制剂份额。2024-2028年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专利悬崖,公司具备新产品储备、产能及客户资源多方面优势,API业务有望迎来增量。创新药布局有望迎来突破,生物创新药以子公司华奥泰为主,截至24H1已有在研品种20余个,其中12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24年12月华奥泰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2亿左右。   昭衍新药:随服务价格趋稳,2025年毛利率有望触底。发展商业健康险等创新扶持政策落地,国内创新环境有望改善。在融资逆境中扩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能够获益更多。   微电生理:心脏电生理领域国产公司,国产首家全面布局射频、冷冻、脉冲三种消融方式的公司,并在三维手术量上优势显著,累计超过4万台,积累了大量临床反馈,为后续高端产品放量奠定基础。电生理行业国产化率不足20%、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率先获批高密度标测导管、压力感知射频导管、冷冻消融导管等高端产品,填补国产空白,有望全面进军房颤等核心市场,引领国产替代。公司2024年一季度以来手术量趋势良好,集采影响逐步减弱、高端产品开始放量,公司迎来发展拐点。微创集团负面因素对其影响有限;电生理行业高增长优势继续兑现;估值有空间(远期折现&比对迈瑞收购惠泰的定价)。   爱康医疗:骨科关节领域企业,充分受益于老龄化趋势长期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关节续约后,公司产品终端价有所提升,代理商利润改善,有利于不断提升份额;上半年关节行业手术量逐步恢复,公司上半年基本完成目标;进入下半年公司手术量边际持续改善,下半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全年来看指引完成度较高,对应估值位置较低,具备一定性价比。   诺诚健华:公司是核心品种奥布替尼作为国内获批MZL的BTK抑制剂,2024上半年高速放量,围绕血液瘤、自免、实体瘤领域全方位布局,在手现金充沛稳步推进在研管线。   百济神州:公司自研药物泽布替尼(百悦泽)在血液肿瘤领域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作为在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中全球临床布局和运营的领导者,与国际领先的制药公司建立战略合作,通过对外授权的方式推进自主研发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及商业化2024上半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80.2亿元,同比增长122.0%,在CLL新增患者的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周观点   行业要闻荟萃   1)2025年药企巨额并购第一单-强生以146亿美元完成并购;2)礼来将收购Scorpion的小分子PI3Kα抑制剂项目STX-478;3)NVIDIA携手行业领先机构,助力医疗健康及生命科学产业领域发展;4)「勃林格殷格翰」新型PDE4B抑制剂拟纳入优先审评。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板块上涨2.67%,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14%,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2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上涨2.44%,同期恒生综指上涨2.66%,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9位。   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5-01-20
    • 生物医药行业:MNC积极布局TSLP管线,国内头部Pharma研发进度居前

      生物医药行业:MNC积极布局TSLP管线,国内头部Pharma研发进度居前

      化学制药
        行业观点   MNC积极布局TSLP管线,国内头部Pharma研发进度居前   1月10日,和铂医药宣布与科伦博泰就一款TSLP单抗与Windward Bio签订海外许可协议。和铂医药和科伦博泰有权获得总计高达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其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共计4500万美元,包括现金付款及Windward Bio母公司股权。该产品目前在国内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用于中重度哮喘。   根据医药魔方数据,针对TSLP靶点,AstraZeneca、GSK、Sanofi、Merck等多家MNC积极进行全球管线布局。根据Amgen公告,tezepelumab单抗已分别于2021-2022年陆续在获美国、欧洲、日本等国获批上市,采用皮下注射给药,每月一次,该产品2024Q1-3销售额8.43亿美元,2026年销售额有望达20亿美元。2024年11月,tezepelumab哮喘适应症在国内申报上市。国产厂家紧随其后,中国生物制药和博奥信合作开发的bosakitug处于III期临床,恒瑞医药的SHR-1905、康诺亚/石药集团合作开发的CM326、健康元/荃信生物合作开发的JKY2401等单抗类产品均处于II期临床阶段且国内研发进度靠前。依据公司公告,2024年12月6日博奥信将bosakitug海外权益授予AclarisTherapeutics,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AclarisTherapeutics19.9%的股权,总计潜在超过9亿美元的研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和个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中国生物制药将获得以上交易对价的一部分。建议关注: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健康元、华海药业。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创新”、“出海”、“设备更新”与“消费复苏”。   “创新”主线:围绕创新,布局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创新药品种,以及“空间大”“格局好”的品类,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九典制药、   云顶新耀、诺诚健华、中国生物制药、和黄医药、亚盛医药、千红制药、泰格医药、凯莱英、奥浦迈、药康生物、百奥赛图等。   “出海”主线:掘金海外市场仍然有可能孕育中长期机会,建议关注联影医疗、三诺生物、科兴制药、同和药业、健友股份、苑东生物等。   “设备更新”主线:中央财政和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强对医疗设备更新换代的支持,建议关注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   “消费复苏”主线:消费提振政策的影响下,眼科、口腔、医美等优质赛道及相关周边产业有望回暖,建议关注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昊海生科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5-01-13
    •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

      生物医药行业: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   2025年1月3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和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主   要提出以下几个要点:1)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2)提高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3)以高效严格监管提升医药产   业合规水平;4)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合作;5)构建适应产业发展和安全需要的监管体系。   投资建议:2024年7月以来,国务院、上海市等陆续出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多环节全方位支持创新药快速发展,从2025年初就发布关于医药产业的重磅支持政策,可以看出国务院把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我们认为政策出台利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发展,《意见》指出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发合作,License-in交易、license-out交易以及NewCo模式成为国内药企的新选择,我们看好国产创新药和创新技术出海打开第二成长曲线,“创新”+“出海”投资逻辑持续验证。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1-06
    • 保健品行业研究系列报告一概览篇:居民健康观念升级,保健品行业迎来新机遇

      保健品行业研究系列报告一概览篇:居民健康观念升级,保健品行业迎来新机遇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