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33)

    • 生物医药行业动态跟踪报告: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拉开帷幕,冠脉支架首当其冲

      生物医药行业动态跟踪报告: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拉开帷幕,冠脉支架首当其冲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家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正式启动,冠脉支架作为首个试点品种,其巨大的采购规模和价格主导的筛选机制将引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将压缩渠道价值,并对行业整体获利能力产生影响。投资策略应向两极倾斜,关注具备强大综合实力的平台型企业和拥有领先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型公司。 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市场影响 国家层面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启动,标志着医疗器械行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冠脉支架作为首个试点,其1074722个的首年意向采购量,占全国冠心病介入手术植入支架总量的80%以上,规模巨大。价格主导的筛选机制,将导致企业间的价格战,对行业整体利润率造成压力。 投资建议:关注两类企业 面对新的市场格局,投资策略应侧重于两类企业:一是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体系健全,实力雄厚的平台型企业,例如迈瑞医疗、威高股份等;二是创新能力业内领先,架构简单运营效率高的技术开发型公司,例如心脉医疗、南微医学、爱博医疗等。 主要内容 高值耗材带量采购的背景与现状 2020年10月16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正式发布,标志着国家层面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正式启动。此前,多个地区已进行试点,市场对全国带量采购的落地已有预期。冠脉支架因其技术成熟度高、规格相对少、国产替代率高等特点,成为首个试点品种。 带量采购的规模和机制 此次带量采购的规模巨大,首年意向采购量达1,074,722个,参与机构涵盖全国大部分公立和军队医疗机构以及自愿参加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采购机制以价格为导向,不分组、不谈判,按申报价由低到高排序,最低报价者优先,鼓励激进降价。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由于采购规模巨大且价格主导,预计竞争将非常激烈。国产厂商可能通过大幅降价争夺市场份额,而进口厂商的态度也将对价格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若外资企业不完全退出,其报价也将受到2850元价格上限的限制,进一步加剧价格竞争。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模式下,渠道价值被压缩,生产商的生存空间与产品竞争格局密切相关。技术成熟度高、差异化小、参与者众多的产品将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而技术含量高、参与者有限的产品则能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因此,投资应关注两类企业:实力雄厚的平台型企业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开发型企业。报告也指出了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和公司经营风险。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对生物医药行业,特别是冠脉支架市场的影响。巨大的采购规模和价格主导的机制将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缩渠道价值,并对行业整体获利能力产生影响。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企业:具备强大综合实力的平台型企业和拥有领先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型公司,并提示了潜在的政策、研发和公司经营风险。 此次带量采购对行业格局的重塑具有深远影响,持续关注政策变化和企业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19
    • 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单季度盈利持续提升,Q3增速略超预期

      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点评:单季度盈利持续提升,Q3增速略超预期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市场潜力分析 本报告对正海生物2020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司单季度盈利持续提升,Q3增速略超预期。同时,报告强调了口腔门诊恢复正常以及生物膜业务的亮眼表现,并展望了活性生物骨获批后开启广阔骨科市场的潜力。 ##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报告维持对正海生物“推荐”评级,并预测了公司未来几年的归母净利润和EPS。此外,报告也提示了产品集中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以及政策风险,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因素。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分析 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155万~9952万元,同比增长15%~25%;其中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864万~4150万元,同比增长35%~45%。 ### Q3 增速超预期 公司季度盈利持续提升,Q3增速略超预期:按预告中位数计算,则2020年Q3单季度为4007万元(+40%)。而Q1和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2万和3560万元,公司单季利润持续提升。 ## 业务分析 口腔门诊已基本恢复正常,生物膜预计持续亮眼表现:2020H1公司口腔修复膜销售额5372万元(-16.48%),主要是由于口腔科受疫情影响恢复较其他科室晚,我们认为 Q3 口腔科室已基本恢复正常。2020H1 生物膜销售额7023万元(+21.56%),表现亮眼,主要是因为公司在神经外科新开发终端医院近50家,我们预计Q3生物膜仍保持了亮眼表现。 ### 活性生物骨市场前景 活性生物骨处于技术审评发补阶段,获批后有望开启广阔骨科市场:公司制定了“销售一代、注册一代、临床一代、研发一代”的新产品上市阶梯式布局。目前在研品种较多,其中活性生物骨处于技术审评的资料发补阶段,有望 2021 年获批,该品种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骨不连等适应症,属于骨科植入物的一个细分方向。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1.63亿和1.98亿元的预测,因股本变化,对应EPS分别调整为1.08元、1.36元和1.65元(股本变化前为1.62元、2.04元和2.4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PE为51倍,维持“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1)产品集中风险:目前公司收入主要集中于口腔修复膜和生物膜,尽管拥有丰富的在研产品,但新产品上市需要的时间较长,若主导品种市场环境、下游需求、竞争态势发生重大变化,则公司业绩将受到重大影响;2)新产品研发风险:公司拥有多项在研产品,主要是三类医疗器械,研发过程投入大、环节多、周期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一定的风险。3)政策风险:公司产品多为高值耗材,若未来国家发布相关政策,如限制价格,将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 总结 ## 业绩稳健增长,未来可期 正海生物在2020年前三季度表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单季度盈利能力持续提升,Q3增速超出预期。口腔修复膜和生物膜业务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且生物膜业务表现亮眼。 ## 关注风险因素,审慎投资 公司在研产品丰富,活性生物骨有望在获批后开启更广阔的骨科市场。维持“推荐”评级,但投资者应关注产品集中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因素,审慎投资。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0-15
    •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COTC):游戏规则变革者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COTC):游戏规则变革者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COTC)的商业化将深刻改变石油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由于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速远高于油品需求增速,COTC技术凭借其更高的化学品收率和更低的单吨成本,有望成为未来炼油行业的主流技术。目前,虽然COTC技术在国内尚未商业化,但国际巨头如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已取得显著进展,国内企业也正在积极研发和布局。因此,投资建议关注具备高化工品收率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并密切关注COTC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全球化工品需求持续增长,驱动COTC技术发展 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整体下滑,但化工品需求增速远高于油品需求增速。这种结构性变化是炼油行业调整产品结构的根本动力,也是COTC技术诞生的核心原因。数据显示,2014-2019年中国油品平均增速远低于化工品平均增速,全球化工品新增需求也持续增长,尤其在亚洲地区。 炼油技术的演化始终跟随产品需求结构变化,从早期的以生产交通燃料和照明燃料为主,到如今的炼油化工一体化,再到未来COTC技术的广泛应用,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民营大炼化引领行业,化工品收率已达50%以上 中国民营大炼化企业(如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代表了全球炼油技术的先进水平,其化工品收率已达到50%以上,显著高于传统炼厂。这主要得益于其最大化芳烃生产方案,以及对高附加值石化产品的重点布局。 与传统炼厂相比,民营大炼化在对二甲苯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上具有显著优势,体现了其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的成功经验。 主要内容 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COTC)的商业化及技术优势 本节详细介绍了COTC技术的原理、主要参与者及其技术优势。埃克森美孚已在新加坡实现COTC技术的商业化,沙特阿美技术也即将商业化。UOP和中石化也在积极研发相关技术。COTC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更高的化学品收率(可达70%-80%),从而显著降低单吨成本,每吨乙烯的成本优势在100-200美元区间。 报告中还对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两种技术的工艺流程、产品收率以及与传统石脑油裂解工艺的对比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展示了相关图表数据。 COTC技术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及产业化现状 COTC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将对石油化工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扩大轻质和重质原油价差;减缓成品油过剩局面;改变芳烃供应结构;冲击其他烯烃生产工艺路线;利好烯烃下游产业;并对煤化工产业链构成潜在冲击。 报告中还列举了全球已建成和在建的COTC项目,包括埃克森美孚在新加坡的商业化项目和惠州项目,以及沙特阿美在日本和中东的项目。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关注化工品收率高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如荣盛石化和恒力石化。 理由是这些企业在当前COTC技术尚未在国内商业化的情况下,凭借其高化工品收率,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同时,报告也列出了投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油价和原材料剧烈波动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装置不可抗力风险、环保风险以及贸易摩擦风险。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原油直接制化学品技术(COTC)及其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 全球化工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COTC技术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使其成为未来炼油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虽然COTC技术在国内尚未商业化,但其发展前景广阔,值得密切关注。 投资建议关注具备高化工品收率的民营大炼化企业,同时需谨慎评估相关投资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和参考依据。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0-09-10
    • 专注于first-in-class的创新药先锋

      专注于first-in-class的创新药先锋

      个股研报
      好的,这是一份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和要求生成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聚焦创新药先锋,微芯生物价值被低估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微芯生物作为国内专注于 first-in-class 创新药的先行者,其现有价值被市场显著低估。理由如下: 三大核心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西达本胺、西格列他钠、西奥罗尼均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合计估值超 200 亿元。 化学基因组学平台提供创新活水: 公司独特的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平台是保持高效创新的核心竞争力,能持续发现创新药物活性分子。 研发管线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在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中枢神经和抗病毒等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主要内容 公司概况:国内 first-in-class 级别原创药引领者 专注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创始团队资历深厚: 微芯生物由资深留美归国团队创立,主攻 first-in-class 级别的新分子实体原创药。 创新药是公司主要业绩来源: 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西达本胺销售延续放量态势。 以研发见长的小分子原创药企业 公司特有的化学基因组学平台为新药研发保驾护航: 该平台能够前瞻性发现药物分子、作用靶点与生物表型或疾病表型之间的关系,降低临床阶段研究风险,提高研发效率。 西达本胺开启中国创新药对欧美专利授权先河: 公司实施全球化的知识产权战略,西达本胺已对外授权开发。 在研管线丰富,均为自主研发的新分子实体药物: 公司在研管线围绕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中枢神经和抗病毒五个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 西达本胺: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 HDAC 抑制剂 表观遗传学是当前药物研发的重要热点: 表观遗传在克服肿瘤免疫逃逸,诱导与肿瘤复发相关的肿瘤干细胞的分化,逆转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上皮间充质细胞表型转化以及清除异质性肿瘤中的耐药性细胞等分子作用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外周 T 细胞淋巴瘤是西达本胺获批的首个适应症: 西达本胺是目前国内唯一治疗外周 T 细胞淋巴瘤的药物,与现有治疗方式相比优势明显,是专家推荐首选 PTCL 二线治疗药物。 乳腺癌适应症获批,西达本胺为 I 级专家推荐治疗方案: 西达本胺为全新机制治疗药物,临床效果突出,与其他二线药物机制不同,存在联合用药巨大潜力。 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NSCLC 等适应症逐步落地: 西达本胺“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联合一线”和“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均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过程中。 西格列他钠:2 型糖尿病大适应症即将上市 2 型糖尿病适应症空间广阔: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庞大,潜在治疗需求旺盛,西格列他钠降糖机制新颖,可治疗脂代谢紊乱是亮点。 NASH 是下一个蓝海市场: NASH 治疗药物稀缺,市场空间巨大,西格列他钠 NASH 适应症进入 II 期临床阶段,有望成为首批上市的 NASH 治疗药物。 西奥罗尼:机制新颖的多靶点多通路激酶抑制剂 西奥罗尼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个多靶点多通路选择性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和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三种活性机制,发挥抗肿瘤效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根据估算,公司三大主力品种合计估值 204.58 亿元,考虑西达本胺海外权益和公司在研管线价值,认为公司现有价值存在明显低估。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提示了技术平台迭代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和行业竞争风险。 总结 微芯生物作为国内原创新药的先行者,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平台和丰富的产品管线,在肿瘤和代谢性疾病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面临一定的风险,但公司现有价值被低估,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值得关注。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0-09-08
    • 疫情影响2020H1业绩表现,研发管线持续取得进展

      疫情影响2020H1业绩表现,研发管线持续取得进展

      个股研报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0-09-01
    • 2020H1业绩持续高增长,下半年制剂开始贡献增量

      2020H1业绩持续高增长,下半年制剂开始贡献增量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 司太立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Q2单季度业绩增速大幅提升,毛利率增加明显,主要得益于高毛利品种如碘克沙醇、碘帕醇等收入的快速增长。 ## 制剂业务的增长潜力 下半年,司太立的制剂业务有望开始贡献增量,与恒瑞合作的碘海醇、碘帕醇制剂以及获批的碘克沙醇制剂将帮助上海司太立减亏,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 主要内容 ##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司太立(603520)公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13.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51.49%;EPS为0.59元,业绩符合预期。Q2单季度实现收入4.31亿元,同比增长26.05%;实现归母净利润9403万元,同比增长79.8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335万元,同比增长91.34%。 ## Q2业绩增速大幅提升,毛利率提升明显 2020H1公司实现收入7.22亿元(+13.56%),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50.00%),符合之前市场预期。其中Q2单季度实现收入4.31亿元(+26.05%),归母净利润9403万元(+79.80%),单季度业绩增速大幅提升。2020H1 公司毛利率为47.41%,较上年同期增加5.79个pp,盈利能力提升明显。主要由于碘克沙醇、碘帕醇等高毛利品种收入增速高于低毛利品种。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0.9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造影剂原料药收入与制剂业务展望 2020H1公司造影剂板块收入6.70亿元(+17.50%),占总收入比重为92.84%,占比持续提升。喹诺酮类收入4269万元(+2.61%),占比仅5.91%。上半年海神制药收入1.19亿元(-9.85%),净利润2764万元(-16.09%)。海神制药业绩下滑主要与上半年因环保问题停产有关,下半年有望加速恢复。上海司太立亏损3756万元(+64.23%),伴随着碘海醇、碘帕醇制剂和恒瑞合作上市销售,以及碘克沙醇制剂的获批,下半年制剂开始贡献增量,帮助上海司太立减亏。 ## 股权激励计划与全年业绩目标 近期公司公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为171名核心生产技术人员,授予价格为39.5元/股。按照业绩解锁条件下限计算,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35.71%和52.63%,反应了公司优秀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仙居厂区因爆炸事故还处于停产状态,停产时间预计不超过3个月。考虑到公司现有库存和新建产能的投产,我们认为2020年业绩目标基本能达到。 ##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维持“推荐”评级。2020年限制性股权激励将提升核心员工积极性,利好公司长期发展。短期爆炸事故影响整体可控,下半年制剂放量开始,预计2020年业绩目标可基本完成。公司“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模式优势明显。维持2020-2022年EPS分别为1.06元、1.52元和2.23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0年PE为78.5倍。 ## 风险提示 1)仙居厂区停产时间超预期;2)研发风险;3)制剂产品集采风险。 # 总结 司太立2020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Q2增速显著,盈利能力提升。造影剂业务稳健增长,下半年制剂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全年业绩目标可期。维持“推荐”评级,但需关注仙居厂区停产、研发以及制剂集采等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8-28
    • 股权激励出台提升员工积极性,高解锁条件体现发展信心

      股权激励出台提升员工积极性,高解锁条件体现发展信心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股权激励提升积极性 司太立推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旨在提升核心人员的积极性,绑定员工利益,利好公司长远发展。 ## 高解锁条件彰显发展信心 股权激励计划的解锁条件较高,反映了公司对未来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的信心。 # 主要内容 ## 推出2020年股权激励,提升核心人员积极性 * **激励计划详情**:公司公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171名授予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91.47万股,占公告日总股本的0.37%,其中首次授予73.18万股,预留18.29万股,授予价格为39.5元/股。 * **激励对象**:本次激励对象共171名,均为公司核心生产技术人员,其中公司副总经理、生产工作负责人李华军先生获授2.92万股。 * **激励效果**:本次激励计划将充分调动公司各类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绑定员工利益,利好长远发展。 ## 解锁条件高要求,体现公司发展信心 * **业绩考核目标**:以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40%、90%和190%,按最低达标条件计算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0%、35.71%和52.63%。 * **信心体现**:高解锁条件反映了公司优秀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 仙居厂区预计停产不超过3个月,整体影响有限 * **停产影响**:因爆炸事故影响仙居厂区仍处于停产状态,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 **产能影响**:公司仙居厂区共有3车间和9车间两个碘海醇粗品生产车间,本次发生事故的是3车间,9车间仍能供应一定的碘海醇粗品产能。 * **其他因素**:海神厂区和仙居厂区相互独立,预计海神厂区不会受负面影响。考虑到公司现有库存和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预计2020年公司整体销售计划能基本达到,碘海醇和碘帕醇制剂推广销售工作不会被过多影响。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维持评级**:本次限制性股权激励将提升核心员工积极性,利好公司长期发展。短期爆炸事故影响整体可控,预计2020年业绩目标可基本完成。公司“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模式优势明显。我们暂不调整公司盈利预测,维持“推荐”评级。 * **盈利预测调整**:维持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8 亿、3.72 亿和 5.45亿元的预测,因股本调整,对应EPS分别调整为1.06元、1.52元和2.23元。 ## 风险提示 * 仙居厂区停产时间超预期 * 研发风险 * 制剂产品集采风险 # 总结 ## 激励计划与未来展望 司太立的股权激励计划旨在提升员工积极性,并设定了较高的业绩解锁条件,彰显了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尽管仙居厂区因事故停产,但预计影响有限,公司整体销售计划仍有望达成。 ##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平安证券维持司太立“推荐”评级,肯定了公司的全产业链模式优势。同时,报告也提示了仙居厂区停产时间超预期、研发风险以及制剂产品集采风险等潜在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8-19
    • 疫后恢复良好,将迎核药与肝素齐飞局面

      疫后恢复良好,将迎核药与肝素齐飞局面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疫情后恢复良好,业绩符合预期:** 东诚药业2020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各项业务在疫情后迅速恢复,符合市场预期。 * **核药与肝素齐飞:** 公司在核医学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同时肝素原料药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未来有望形成“核药与肝素齐飞”的业务格局。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维持公司2020-2022年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 2020年上半年,东诚药业实现收入16.46亿元,同比增长24.08%;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23.05%;扣非后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4.42%;EPS为0.27元。 ## 核药板块 * **疫后恢复与配置调整:** 安迪科业务在疫情后迅速恢复,预计7月单月已经实现15%左右增长,全年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设备配置规划调整,东诚药业有望成为此次配置扩容的最大受益者。 * **其他核药业务:** 云克药业、上海欣科等核药板块各项业务均处于稳步恢复状态。 ## 原料药业务 * **肝素原料药驱动增长:** 上半年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9.43亿元,同比增长78.19%,主要驱动因素来自于肝素原料药新开拓美国市场客户带来出口量的增长。 * **肝素战略价值凸显:** 在当前全球局势下,肝素原料药作为资源属性的战略产品,逐渐受到重视,美国政府已经启动肝素原料药招标储备。 ## 研发进展与核药布局 * **研发进展顺利:** 公司自主研发品种铼[188Re]依替膦酸盐正在进行临床 IIb 期入组,氟[18F]化钠已经获得临床批件,钇[90Y]微球正处于临床前生物学评价阶段。 * **核药布局闭环:** 公司完成对米度生物的并购,核医药产业链布局形成闭环,有望凭借米度生物在临床、注册申报等方面优势大幅提升在研新药转化效率。 ## 盈利预测与评级 维持公司2020-2022年EPS为0.53、0.74、0.9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PE为3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 **政治风险:** 肝素原料药的国际采购需求可能由于政治原因无法兑现。 * **政策风险:** 大型设备配置政策落地进度可能低于预期。 * **研发风险:** 在研品种能否顺利获批具有不确定性。 # 总结 东诚药业2020年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各项业务在疫情后迅速恢复。核药板块受益于疫情后复苏和政策支持,肝素原料药业务受益于美国市场拓展和战略价值提升。公司研发进展顺利,核药产业链布局逐步完善。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但需关注政治、政策和研发等方面的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8-07
    • 半年度业绩表现亮眼,培南和抗病毒类产品需求旺盛

      半年度业绩表现亮眼,培南和抗病毒类产品需求旺盛

      个股研报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8-03
    •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全景图

      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全景图

      医疗行业
      好的,我已阅读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现在开始为您生成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口腔医疗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 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但医疗资源供给明显不足,市场潜力巨大。 民营连锁是趋势:借鉴欧美经验,民营连锁口腔医院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正畸与种植是增长点:正畸和种植牙市场渗透率低,但市场空间广阔,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主要内容 口腔市场正处于加速增长期 口腔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但治疗率低,口腔医生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市场亟待补充。 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提升,推动口腔医疗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口腔医疗服务市场增长迅速,专科医院收入增速超过整体市场,成为行业发展重点。 自主定价权:口腔医疗服务医保覆盖项目少,具有自主定价权,可作为投资中降价风险的避险板块。 政策支持:国家重视口腔健康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口腔卫生事业发展。 产业链前景良好:口腔医疗产业链上游(高值耗材和设备)和下游(民营连锁口腔医疗机构)均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口腔医疗服务市场空间大,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经济增长与口腔支出:经济的稳定增长会促进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从而推动口腔支出的快速增长。 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参考美国的发展路径,我国口腔领域即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教育不断加强,居民口腔卫生意识逐步觉醒。 市场潜力巨大:如果我国口腔医疗服务领域达到美国水平,市场规模将达到现在的4.5倍,超过4000亿。 民营连锁医院是口腔医疗服务发展的重点 欧美连锁化趋势:欧美口腔医疗服务均开始进入加快连锁、减少私人诊所的阶段。连锁化的口腔服务机构将更加利于口腔医疗服务的发展。 我国连锁化率低:我国口腔诊所连锁率较低,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民营连锁机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民营连锁口腔医疗机构快速发展,众多企业参与到这个领域,并通过融资实现快速扩张。 牙齿种植与正畸空间广阔,或将成为口腔医疗行业增长核心 口腔科室多元化:口腔科大分类主要从口腔疾病、牙齿、牙病变来归类,治疗手段多元化。 正畸与种植牙市场潜力:常见口腔类疾病单价低,市场空间有限;种植牙与正畸单价高,渗透率低,未来增长可期。 种植牙需求上升: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种植牙需求不断提升,种植牙是目前最好的牙齿修复方法。 种植牙市场空间广阔:我国种植牙市场渗透率低,保守测算约为2000亿元。 正畸市场潜力巨大:牙齿正畸可以间接预防一系列口腔疾病,我国正畸市场超过3000亿元,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相关标的介绍 通策医疗:口腔科医疗服务行业龙头企业,经营稳定,收入端和利润端稳定增长,发展策略与规划顺应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 小白兔:快速扩张的口腔医疗服务连锁机构,整体经营向好,采用“1+N”的布局模式。 华美牙科:中高端口腔医疗服务连锁机构的代表,目标客户主要为广大中产阶级家庭及部分精英群体。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我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指出,我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民营连锁医院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正畸和种植牙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报告还介绍了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0-07-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