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制品
双碳战略背景下氢能源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2030年中国碳达峰之后,为满足2060年碳中和的要求,预计每年需要减排约3亿吨二氧化碳。因此除了装置节能改造、光伏风电、 CCUS等手段之外,在能源领域用低碳能源和无碳的氢气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成为推动双碳战略的选项之一。氢能源是涉及化工、物流、燃料电池、机械装备和汽车的新兴产业,本报告主要分析了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从制氢——储运——加注/应用三个环节梳理了相关的上市公司,给机构投资者作为参考。
对标欧美,加速布局,前景广阔: 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是全球氢能源产业的领先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布局时间较早,产业发展成熟,技术水平领先,出现了以空气化工、法国液空和林德等为首的国际气体巨头,上述国际巨头的氢能布局广泛分布在多个国家,在中国的布局近年来在加速。我们国家的氢能源行业刚刚起步,需要对标国际巨头,加速赶超,自从2006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提出将“氢能及燃料池技术”作为未来能源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以来,中国已经发布了多项氢能源相关的政策,目前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正在逐步形成并完善。氢能源目前市场基数较小,叠加政策推广等因素,未来氢能源的成长空间将十分巨大,国内外机构对我国氢能源的消费量预测基本在6000万吨-1.6亿吨区间( 2050年)。
化工细分行业将从制氢——储运——加注/应用三个环节中受益: 制氢方面,当前阶段化工副产氢是最合适的氢气来源,长期来看低成本和低碳排放是基本的制氢要求,可再生能源电解水是制氢终极的路线,目前国内也开始布局,制氢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促进氢能源产业规模的扩大;氢气储运方面当前以高压储罐和长管汽车运输为主,预计未来将形成高压和低温存储并存,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局面;加注和应用方面,加氢站投资主体众多,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两桶油正在凭借其制氢—储运体系以及现有的加油站资源布局加氢站,预计将成为最大的玩家。
投资建议: 在政策的助力下,氢能源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已产业化/产业化在即的产业链环节以及主业清晰的上市公司,具体来看我们建议把握以下投资主线: 1)拥有制氢成本优势的化工副产氢公司(滨化股份、卫星石化、东华能源、金发科技、华塑股份、诚志股份、巨正源)或者具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中国石化、宝丰能源),此外氢气的净化提纯技术和耗材有望受益(昊华科技、建龙微纳); 2)储运环节关注氢能源一体化的两桶油以及布局氢能源的独立气体公司(金宏气体、凯美特气)和天然气公司(新奥股份),此外纤维增强高压储罐需求有望快速增长,建议碳纤维和布局芳纶相关企业(光威复材、泰和新材、中化国际); 3)加氢站投资主体众多,未来预计大型能源企业将凭借其加油站的资源成为这个行业最大的玩家(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此外建议关注布局区域加氢业务的企业(东华能源、鸿达兴业和华昌化工)以及加氢站建设技术(新奥股份); 4)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质子交换膜国产化加速(东岳集团、东材科技、昊华科技、巨化股份),国产专用密封胶正在进行技术开发,建议关注布局质子交换膜和密封胶的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风险;技术开发不及预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安全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