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35)

    • 化工-农药行业研究报告:先正达集团和扬农化工协同效应几何?

      化工-农药行业研究报告:先正达集团和扬农化工协同效应几何?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先正达集团整合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的农业资产后,成为全球植保龙头,与扬农化工的协同效应值得期待。报告同时分析了全球农药市场格局、先正达集团与扬农化工的协同效应、国内农药创制和数字农业发展趋势,并最终给出对扬农化工的“买入”评级以及对其他农化龙头公司的推荐。 先正达集团整合后的市场地位提升 先正达集团整合后的规模效应显著,其2019年营收达230亿美元,农药业务营收达155亿美元,占据全球作物用农药市场26.8%的份额,跃居全球第一。这标志着全球植保领域形成美系、欧系和亚系三足鼎立的格局,先正达集团与拜耳作物科学、巴斯夫农业、科迪华成为四大巨头。 扬农化工的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 扬农化工作为先正达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先正达集团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订单转移、原料供应链保障、品牌及销售渠道提升以及种子业务引导研发等方面。扬农化工在草甘膦和菊酯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以及其产能扩张计划,使其有望承接先正达更多的订单,并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主要内容 先正达集团整合两化资产,跃升全球第一 本节详细阐述了先正达集团整合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旗下农业资产的过程,并对整合后的先正达集团的规模、市场份额和产业链布局进行了量化分析。数据显示,整合后先正达集团在全球农药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形成了“种子、农药、化肥”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服务产业链。 报告还提到了SAS联盟和MAP战略,预示着未来整合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先正达集团的全球竞争力 报告通过数据对比,清晰地展现了先正达集团在全球农药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并与拜耳、巴斯夫、科迪华等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其市场份额的优势。 先正达集团的产业链整合 报告分析了先正达集团整合后的产业链布局,涵盖种子、农药、化肥等多个环节,体现了其一体化农业服务产业链的优势。 先正达集团与扬农化工协同效应值得期待 本节重点分析了先正达集团与扬农化工之间的协同效应,并从订单转移、原料供应、品牌和销售渠道提升以及研发协同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证。报告指出,扬农化工凭借其在草甘膦和菊酯等领域的优势,以及产能扩张计划,将从先正达集团的整合中受益匪浅。 扬农化工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报告详细分析了扬农化工的优势,包括其在麦草畏和菊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以及优嘉三期和四期项目的产能扩张计划,这些都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先正达集团对扬农化工的赋能 报告阐述了先正达集团如何通过订单转移、原料供应链保障、品牌及销售渠道提升以及种子业务引导研发等方式赋能扬农化工,从而提升其竞争力。 国内创制农药方兴未艾,数字农业快速成长 本节分析了全球农药创新趋缓的现状,以及中国农药创制和数字农业发展的机遇。报告指出,虽然全球农药创新速度放缓,但中国农药创制正方兴未艾,并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数字农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农化产业链的深度整合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农药创新的现状和挑战 报告分析了中国农药创新的现状,指出目前大多数创制农药是基于国外已有品种的仿制,但一些新的结构正在逐步出现。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中国农药创制面临的知识产权风险等挑战。 数字农业的机遇和发展趋势 报告分析了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并以中化农业的MAP平台为例,阐述了数字农业如何推动农化产业链的深度整合,并巩固强化两化在中国植保市场的地位。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本节给出了对扬农化工的“买入”评级,并推荐了其他几家农化龙头公司。同时,报告也列出了投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下滑、原料价格波动、产能投产不及预期以及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对先正达集团整合后的市场地位、与扬农化工的协同效应、国内农药创制和数字农业发展趋势进行了专业分析。报告认为,先正达集团整合后将成为全球植保龙头,而扬农化工将受益于与先正达集团的协同效应,并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报告最终给出对扬农化工的“买入”评级,并推荐其他几家农化龙头公司,但同时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的投资风险。 报告的数据分析清晰地展现了先正达集团和扬农化工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潜力,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5-18
    • 化工:集中度持续提升,重点推荐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

      化工:集中度持续提升,重点推荐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钛白粉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下游需求平稳增长,但上游钛矿供应紧张。在全球钛矿资源日益紧张,国内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具备原料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市场份额逐步扩大。报告重点推荐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两家龙头企业。 钛白粉市场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本节分析了钛白粉下游需求、上游钛矿供应以及国内钛白粉市场整体的增长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涂料行业是钛白粉最大的下游市场,其增长驱动着钛白粉需求的增长。然而,上游钛矿供应持续紧张,对外依存度较高,这制约了钛白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钛白粉市场整体平稳增长,出口强劲,但受疫情影响,短期内供需均受到冲击。 国内钛白粉行业竞争格局及龙头企业分析 本节分析了国内钛白粉行业的竞争格局,指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两家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两家企业均有扩产计划,这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并增强其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报告详细分析了两家龙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主要内容 钛白粉下游需求分析 报告指出,涂料行业是钛白粉最大的下游市场,占比达65%。2012-2019年全球涂料市场整体呈增长态势,2019年全球涂料市场销售额达1728亿美元,同比增长4.8%。亚太地区是全球涂料最大销售市场,市场份额在2019年达到57%,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中国是亚太地区主要涂料消费市场,约占该地区消费量的三分之二。 钛矿供应紧张现状 报告指出,中国虽然是钛矿大国,但并非钛矿强国,对外依存度较高。2018年,我国钛矿表观消费量达到763.35万吨,同比增长12.6%,进口量为311.8万吨,对外依存度为40.5%。由于钛矿价格走低,国际矿企缩减资本开支,导致钛矿资源日渐紧张,价格自2018年起上涨,带动钛白粉成本走高。2020年受疫情影响,钛原料供应和需求短期内同时受到影响,但供应链库存仍然很低。 国内钛白粉市场产量及出口情况 报告根据涂料协会数据,2019年全国钛白粉综合产量为318.15万吨,同比增长7.69%。出口方面,2019年中国钛白粉出口总量为100.3万吨,同比增长10.62%,占总产量的31.53%。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两家龙头企业出口量合计占比达到48%。2020年一季度,国内钛白粉产量77.38万吨,同比增加3.88%,出口量大幅增长,但二季度预计将出现下滑。 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比较 报告指出,钛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硫酸法和氯化法,我国以硫酸法产能为主。氯化法生产的钛白粉纯度更高,性能更好,更环保,代表未来发展趋势,但对原料要求高,且存在技术壁垒。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将是硫酸法钛白粉与氯化法钛白粉共存的格局。 国内钛白粉行业集中度提升 截至2019年底,我国钛白粉产能约414万吨/年,龙蟒佰利产能占比23%,中核钛白产能占比8%,CR5达到45%。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两大龙头企业先后定增扩产,将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龙头企业财务状况及发展战略分析 报告分别分析了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的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以及其他相关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并对两家龙头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龙蟒佰利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14.2亿元,净利润25.9亿元;中核钛白2019年营业总收入为33.77亿元,净利润为4.30亿元。两家公司2020年一季度业绩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投资建议 报告维持对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的“买入”评级,并给出了2020-2022年的盈利预测。报告认为,在全球钛矿资源日益紧张,国内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具备原料优势、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钛白粉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下游需求平稳增长,但上游钛矿供应紧张。龙蟒佰利和中核钛白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凭借其原料优势、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未来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报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这两家企业。 报告同时指出了潜在的风险,例如全球经济下滑、钛白粉需求及价格下滑以及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5-07
    • 化工行业:多视角看化工19年报及20一季报,结构分化,优选细分龙头

      化工行业:多视角看化工19年报及20一季报,结构分化,优选细分龙头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数据,对化工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多角度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化工行业景气周期结束,结构分化加剧 2016年开始的化工行业全面景气周期已结束,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和油价暴跌影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企业盈利结构分化显著,龙头企业与一般企业差距扩大。 内需和刚需产业链及细分龙头企业具有投资价值 尽管行业整体面临挑战,但内需和刚需产业链(如减水剂、维生素、食品添加剂等)以及前期受损的周期性龙头企业和新材料龙头企业仍具有投资价值。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化工行业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主要内容包括: 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化工品价格及行业盈利能力下滑 2020年1-4月,WTI原油价格大幅下滑,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也出现显著下降。A股化工上市公司(剔除两桶油、ST康得和ST盐湖)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5%,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4%;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4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1.80%。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下滑。 资本开支及负债率持续提升 2019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大幅增长,资产负债率也持续上升,这反映了企业在景气周期后的积极扩张行为,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 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19年化工行业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总额大幅增长,研发费用也持续增加,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持续投入。 ROA/ROE开始下滑,景气子行业较少 2015-2019年,化工行业ROA和ROE持续增长后开始下滑,2020年一季度更是出现负值。仅有少数子行业(如涤纶、氨纶、轮胎、维生素和部分新材料)表现相对较好,行业内龙头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化工机构持仓下降,行业估值处于低位 2019年化工行业在基金持仓中的占比低于标准行业配置比例,行业估值也处于近十年低位。 行业压制及催化因素分析 行业压制因素 主要包括:1. 疫情导致的全球系统性风险,需求下滑;2. 供给侧改革红利递减,行业进入新增产能投放期。 行业催化因素 主要包括:1.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内需有望对冲外需下滑,经济率先复苏;2. 行业集中度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3. 无风险利率下降,化工行业估值低位,向上弹性大。 投资建议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类公司: 内需和刚需产业链公司: 需求有保障,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例如减水剂(苏博特、垒知集团)、维生素(新和成)、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农药板块(扬农化工、利民股份、利尔化学、中旗股份)等。 周期性龙头企业: 前期受压,但具有较强的周期反转潜力,例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蟒佰利、恒力石化、玲珑轮胎、利安隆等。 新材料龙头企业: 具有长期发展潜力,例如雅克科技、万润股份、昊华科技等。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数据的分析,指出化工行业已结束全面景气周期,行业结构分化加剧,盈利能力下滑。但同时,报告也指出内需和刚需产业链以及部分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仍具有投资价值。 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重点推荐内需刚需、周期龙头和新材料龙头企业,并提示了宏观经济下滑、需求下滑、价格波动以及扩产项目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谨慎决策。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5-06
    • 化工:供给收缩红利递减,平台式龙头有望加速成长

      化工:供给收缩红利递减,平台式龙头有望加速成长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农药行业正经历兼并重组,龙头企业有望加速成长。供给侧改革红利递减,但农产品价格企稳和全球农化需求弱复苏,以及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合并带来的新机遇,将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报告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利民股份、利尔化学和中旗股份四家公司。 行业兼并重组与龙头企业加速成长 2019年,中国农药行业总营收622.24亿元,同比增长10%,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9%,行业格局分化明显。 扬农化工等龙头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整合资源,在产品价格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盈利增长。2020年一季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9%,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1%,龙头企业占比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持续进行资本支出,在建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显示出其积极扩张的战略意图。 供给收缩、价格触底反弹及全球需求弱复苏 2014-2016年,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高达360万吨,之后由于环保升级和落后产能淘汰,产量下降至2019年的225万吨。虽然出口量也下降,但仍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表明优势企业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农药产品价格在2018年二季度达到顶点后持续下滑,但目前已呈现跌幅收窄、底部企稳的态势。农产品价格也已部分底部回升,全球流动性宽松和部分地区自然灾害的缓解,有望推动全球农化需求弱复苏。 主要内容 行业现状及财务数据分析 报告首先分析了A股上市的23家农药公司(其中安道麦作为全球公司单独分析)的财务数据。2019年,国内农药公司总营收622.24亿元,同比增长10%,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2020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净利润同比下降11%。行业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均有所增长,显示出龙头企业持续投资扩张的趋势。 国内农药产量及价格走势 报告分析了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和出口量的变化趋势。产量在环保压力下有所下降,但优势企业市占率提升。农药价格在2018年后持续下滑,但部分产品价格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并有触底反弹的迹象。报告详细分析了草甘膦、草铵膦、麦草畏、联苯菊酯和阿维菌素等重点品种的价格走势。 全球农化市场及需求变化 报告分析了全球农产品价格和库存情况,指出大部分农产品库消比接近历史低位,价格有望提升。同时,报告分析了拜耳和安道麦两家全球农化巨头的经营情况,指出全球农化市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但部分产品需求依然强劲。 两化合并对行业的影响 报告重点阐述了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合并成立先正达集团对中国农药行业的影响。先正达集团成为全球农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这将提升行业集中度,激发国内创新动力,并为国内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利民股份、利尔化学和中旗股份四家公司,并分析了每家公司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宏观经济下滑、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扩产项目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中国农药行业市场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分析,指出行业正处于兼并重组的战略时期,龙头企业有望加速成长。尽管供给侧改革红利递减,但农产品价格企稳、全球农化需求弱复苏以及两化合并带来的新机遇,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报告重点推荐的四家公司,均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值得投资者关注。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5-06
    • 威远并表协同发展,新增产能有序推进,业绩高增长

      威远并表协同发展,新增产能有序推进,业绩高增长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MarkDown格式的总结: 中心思想 威远并表与百菌清助力业绩增长 利民股份通过威远资产并表,显著提升了杀虫剂、除草剂和兽药领域的实力,同时参股公司新河公司百菌清产品量价齐升,共同推动公司业绩高增长。 产能扩张与项目建设驱动未来发展 公司积极推进多个新项目建设,包括苯醚甲环唑、代森系列DF等,并扩建百菌清生产线,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杀菌剂行业的龙头地位,并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主要内容 公司概况 利民股份主要从事农药(兽药)原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兽药等多个领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和技术服务网络。 2019年业绩回顾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3亿元,同比+86.46%;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56.17%。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威远资产组并表、经营稳定和投资收益增加。 一季度业绩分析 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延续高增长,主要由于威远资产组并表及新河公司业绩增长。公司综合毛利率27.39%,基本稳定。 新项目建设 公司有序推进多个项目建设,包括利民化学年产 500 吨苯醚甲环唑项目、双吉公司年产10000吨代森系列DF项目、威远生化环保制剂车间二期项目、新河公司新增1万吨百菌清生产线以及新威远5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建设项目。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4.19 亿元、4.93 亿元和 5.35亿元,对应EPS 1.46元、1.72元和1.87元,维持“买入”评级。 总结 利民股份通过威远资产并表和新河公司百菌清业务的增长,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公司在巩固杀菌剂龙头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杀虫剂、除草剂和兽药领域。多个在建项目的有序推进,预示着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反映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5-05
    •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质量大幅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质量大幅提升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人福医药(600079)的业绩进行了分析,并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8元。核心观点如下: *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公司2019年业绩表现良好,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显示出良好的经营质量。 * **麻药业务提速,未来增长可期:** 宜昌人福的麻药业务受益于多科室推广和新品获批,未来三年利润端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 **理顺治理结构,聚焦核心资产:** 公司收购宜昌人福管理层股权,理顺股权结构,深度绑定管理层利益,为中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与经营质量分析 * **2019年业绩回顾:** * 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17%。 * 净利润8.4亿元,扭亏为盈(2018年亏损23.6亿元)。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亿元(2018年为-26.6亿元)。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0.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38%。 * **2020年一季度业绩:** * 收入45.74亿元,同比下滑13.1%。 * 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滑20.9%。 * 受新冠疫情影响,业绩小幅下降,预计二季度开始逐步恢复。 ## 各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宜昌人福:** * 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28%。 * 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37%。 * 多科室推广效果显著,销售和研发投入已过高峰期。 * 阿芬太尼年初获批,瑞马唑仑、磷丙泊酚预计年内获批,未来三年利润端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 * **国内特色制药:** * 葛店人福收入6亿元(+18%),净利润0.82亿元(+32%)。 * 新疆维药收入5.3亿元(+24%),净利润0.61亿元(+5%)。 * 武汉人福收入5.9亿元(-12%),净利润0.81亿元(+7%)。 * **国际化业务:** * EPIC经营状况大幅改善,收入8.4亿元(+87%),净利润165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 2020年一季度收入2.2亿元,净利润2175万元,大幅改善。 * **两性健康业务:** * 收入19.3亿元(+16%),净利润4544万元(+39%)。 ## 理顺治理结构,聚焦核心优质资产 * **收购宜昌人福管理层股权的意义:** * 新管理层将进一步聚焦归核化,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研发效率,坚持走国际化道路,丰富人次梯队,传递中长期发展信心。 * “重组+募集配套”前后,短期EPS基本保持不变,中长期因为麻药占比提升,增厚EPS。 * 宜昌人福管理层实现换股,公司核心人物李杰将大幅增持上市公司股权,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理顺股权结构,深度绑定管理层利益,未来中长期稳健发展可期。 ## 麻药业务提速分析 * **增长动力:** * 销售团队不断壮大,多科室推广开拓 ICU、肿瘤、疼痛、妇产等科室,持续提升单个医院使用量。 * 氢吗啡酮、纳布啡17年纳入国家医保后快速放量,瑞芬太尼17年医保目录取消手术麻醉限制,18年纳入国家基药目录,持续快速增长。 * 阿芬太尼 20 年初获批,瑞马唑仑、磷丙泊酚 20 年有望陆续获批上市。 * **未来展望:** * 多科室推广叠加新品获批,宜昌人福将实现“大麻药布局”(麻醉镇痛+镇静),麻药业务提速。 ##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 * 预计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1.7/15.4/19.7亿元,同比增速39%/32%/28%。 * 预计20-22年EPS分别为0.71/0.94/1.20元。 * **估值:** * 业绩对应20-22年PE 29X/22X/17X。 * 麻药利润占比95%,考虑公司麻药占全国80%份额的绝对龙头地位,以及优质赛道(高成长性、高盈利、高壁垒),采用分布估值法。 * 给予20年、21年40倍、38倍PE,合理估值28元、36元,年内40%、一年70%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 总结 人福医药2019年业绩符合预期,经营质量大幅提升,尤其在麻药业务方面表现突出,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公司通过理顺治理结构,聚焦核心优质资产,为中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太平洋证券维持对人福医药的“买入”评级,并给出了相应的盈利预测和估值,认为公司未来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但同时也提示了归核化力度、新品上市、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4-30
    • 透景生命:流式荧光领军者,技术驱动增长

      透景生命:流式荧光领军者,技术驱动增长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语言、语气和角色进行总结。以下是报告的概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流式荧光技术驱动增长:透景生命作为流式荧光技术的领军者,凭借该技术在免疫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的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 肿瘤标志物市场潜力巨大:肿瘤标志物检测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该领域产品种类齐全,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有望在早癌筛查领域取得突破。 主要内容 一、透景生命以技术驱动成长 透景生命是一家以技术驱动的体外诊断试剂公司,拥有免疫、分子、生化诊断产品线。 公司在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领域产品齐全,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900余家终端用户。 2019年公司营收4.41亿元,同比增长21.00%;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0.82%。 二、流式荧光技术市场潜力大 (一) 流式荧光技术原理 流式荧光技术是透景生命最重要的技术平台,具有通量高、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 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分析、核酸检测等领域,是临床诊断领域的一大热点。 (二) 公司与Luminex合作 透景生命与Luminex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是Luminex公司在国内合作时间最早、临床合作领域最多、业务规模最大的合作伙伴。 (三) 透景兼容性流水线 透景生命与日立诊断联合推出兼容性流水线,采用日立高速稳定的前处理和生化分析系统,接入透景独有的流式荧光高通量免疫检测仪器,开启了国内兼容性流水线的新模式。 (四) 流式荧光技术具有市场潜力 免疫诊断是IVD最大的细分领域,流式荧光技术有望取代一部分化学发光的市场,对标空间或达100亿。 三、肿瘤标志物齐全且具差异化 (一)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检查应用于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初步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复发监测五大领域。 (二) 公司主打肿瘤标志物检测产品 公司应用流式荧光发光法和化学发光法两种技术平台开发肿瘤标志物检测试剂盒,产品覆盖齐全。 公司应用独特的高通量流式荧光技术开发了20种流式荧光肿瘤标志物检测产品,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领域种类比较齐全的公司之一。 四、自身免疫产品继续发挥联检优势 应用高能量流式荧光技术平台开发的自身免疫检测产品,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定量或半定量检测、多重联检、检测速度快,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 五、优生优育检测贡献增量 公司TORCH检测产品是单管多重检测,免除手工操作,一次检测5个指标,避免标本空间误差,减少操作时间,速度提高5倍。 六、HPV检测为传统优势板块 公司HPV核酸检测试剂的市场空间约38亿,其中医院自主筛查端约29亿,两癌筛查约9亿。 七、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假设20年实现新冠试剂出口400万人份,贡献增量超过疫情对国内业务的负面影响。 预计公司20-22年收入分别为6.86/6.48/8.29亿元,增速分别为55%/-5%/27.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3/2.30/3.10亿,增速为55%/-6%/35%。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八、风险提示 肺炎疫情影响超预期;新产品进院速度不及预期;医疗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对透景生命进行了深度分析,认为公司作为流式荧光技术的领军者,在肿瘤标志物检测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拓展,有望在免疫诊断和肿瘤早筛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考虑到新冠试剂出口带来的增量,以及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同时,报告也提示了疫情影响、新产品推广和医疗风险等潜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0-04-30
    • 疫情影响偏中性,全年增长仍具确定性

      疫情影响偏中性,全年增长仍具确定性

      个股研报
        凯普生物(300639)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73.94万元,同比增长15.57%;扣非归母净利润1760.21万元,同比增长17.60%。毛利率降低5.40pct至75.43%,净利率提升4.97pct至16.54%。   一季度疫情影响偏中性,全年增长仍具确定性。1)HPV等检测业务受到疫情影响下滑幅度较大,但是我们认为筛查端和临床端的检测只是迟到,不会缺席,全年来看逐渐将会恢复,尤其筛查端的力度若延续去年年底的态势,今年将会显著提升;2)公司旗下第三方实验室在本次疫情中得到了政府、企业等社会的广泛认可,作战能力得到质的提升,有望提前实现盈亏平衡,增厚业绩。仅Q1承接新冠检测业务预计贡献超6000万元,帮助实验室实现业务实现收入7836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收入的94%,有效对冲了疫情对常规业务的负面影响;3)继2月份STD十联检获批上市后,近期已逐步恢复STD系列产品的推广活动,我们充分相信公司的学术推广能力,能够领军STD检测方法学替代之路;4)新冠检测试剂临床数据充分,有望近期国内获批,海外注册已完成CE和巴西认证,申请列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应急使用清单(EUL)已获受理,海外订单或能贡献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近年业绩高增长且确定性较强,HPV检测保持较快增长,二线产品继续放量,尤其是STD系列产品,有望逐步替代传统方法学。第三方检测业务也将得到历史性的升级与发展。公司的收入结构今年会发生较大的调整,预计2020~2022年营收分别增长39%/33%/30%,归母净利润1.95亿/2.54亿/3.28亿,分别增长31%/30%/29%,扣非增速有望保持30%以上。2020-2022年PE33/25/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新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销售情况不及预期;医疗政策和医疗事故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4-29
    • 现金流持续改善,20Q1业绩超预期,全年高增长可期

      现金流持续改善,20Q1业绩超预期,全年高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要求,对九州通(600998)的公司研究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按照指定的格式输出。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现金流持续改善与盈利能力提升:九州通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均超预期,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和商品结构优化。 全渠道代理模式的扩展潜力:带量采购背景下,九州通的全渠道代理模式整合工商企业资源,提升运营效率,有望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公司产业链延伸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融资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主要内容 1. 20Q1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 业绩表现:公司20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2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1.02%,主要受益于总代理品种和医疗器械业务大幅增长、土地征收补偿款以及医疗器械类防疫物资销量增长。 毛利率与净利率提升:公司19年毛利率8.75%,同比提升0.12个百分点;净利率1.79%,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市场份额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和商品结构优化。 2. 报表亮点:19年逐季度、20Q1现金流持续好转,终端优势凸显 现金流改善:公司2019年度现金流净额27.68亿,同比大幅增加15.46亿元,20Q1经营现金流净额-25.52亿,同比进一步好转,主要得益于有效控制账期、销售回款增加和终端优势。 终端优势:公司基层医疗机构+药店等非二级及以上医院终端销售占比约78%,现款结算率高,回款周期短,占用资金少。 3. 高毛利业务逐步进入收获期,优化商品结构 渠道下沉与终端销售提升:医疗机构渠道销售中,渠道加速下沉,终端销售占比快速提升,19年二级及以上医院纯销业务同比增长19.73%,基层医疗机构同比增长22.41%。 产业链延伸业务高速增长:B2B电商/FBBC业务、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与增值业务等高毛利业务高速增长,其中B2B业务含税收入118.54亿元,19年度增速30.20%。 4. 全渠道代理模式有扩展趋势,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总代理业务增长迅速:19年公司总代理事业部实现销售37.22亿元,同比增长26.93%,销售毛利率15.91%,主要源于带量采购之后院内品种加速向零售渠道转移。 合作案例:公司与东阳光药业、华海医药等达成合作,进一步印证了流通龙头企业的“渠道管理+产品推广”能力在带量采购后愈加被工业企业重视。 盈利预测与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52、29.21、35.0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5X、12X和10X。 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具备业绩和估值吸引力。 总结 九州通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现金流持续改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通过优化商品结构、拓展高毛利业务以及发展全渠道代理模式,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在带量采购的背景下,公司作为流通龙头企业,其渠道管理和产品推广能力愈发重要。维持对公司“买入”评级,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4-29
    • 国内外订单饱满,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国内外订单饱满,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个股研报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4-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