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70)

    • 医药日报:强生尼卡利单抗在华申报上市

      医药日报:强生尼卡利单抗在华申报上市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2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69%,跑输沪深300指数0.77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6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研发外包(+2.14%)、体外诊断(+0.17%)、医药流通(-0.09%)表现居前,医疗耗材(-2.19%)、其他生物制品(-2.02%)、血液制品(-1.49%)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健尔康(+10.01%)、海森药业(+10.00%)、永安药业(+9.97%);跌幅榜前3位为爱博医疗(-20.00%)、葫芦娃(-9.99%)、南华生物(-9.99%)。   行业要闻:   4月23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强生申报的1类新药尼卡利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尼卡利单抗(nipocalimab)是一款靶向新生儿Fc受体(FcRn)的抗体疗法,通过与FcRn结合,让被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摄入的自身抗体不会重新释放到血液中,而是在细胞内被降解。该产品已向美国FDA申报上市,用于治疗全身性重症肌无力(gMG)。   (来源:CDE,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凯莱英(002821):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10.10%,归母净利润为3.27亿元,同比增长15.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05亿元,同比增长20.14%。   九典制药(300705):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1亿元,同比增长8.85%,归母净利润为5.12亿元,同比下降5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75亿元,同比增长39.68%。   泓博医药(301230):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11.18%,归母净利润为1708.32万元,同比下降5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59.74万元,同比下降82.74%。   科伦药业(002422):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2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为29.36亿元,同比增长19.5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9.02亿元,同比增长22.66%。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4
    • 奥浦迈年报点评:利润端暂时承压,培养基业务持续高增长

      奥浦迈年报点评:利润端暂时承压,培养基业务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7亿元,同比上涨22.26%,主要系培养基业务带动;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61.04%,主要系新投产项目带来的固定成本增加、资产减值计提和税收优惠取消等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下降81.03%。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0.81亿元,同比增长13.93%;归母净利润-0.06亿元,同比下降156.95%;扣非归母净利润-0.10亿元,同比下降446.72%。   培养基业务持续高增长,海外业务增速亮眼   2024年,公司培养基业务实现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42.00%,业务占比82.16%,毛利率同比提升0.49pct至69.99。其中,CHO培养基实现收入1.99亿元,同比增长49.02%;293培养基收入0.18亿元,同比减少22.35%;其他产品收入0.28亿元,同比增长74.27%。服务业务收入0.53亿元,同比下降25.66%,业务占比17.68%,毛利率同比下降58.66pct至-25.29%。   公司国内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下降0.80%;海外业务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144.01%。   CDMO平台全面投用,技术实力与规模化生产能力双重跃升2024年,公司的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全面投入使用。全新投产的D3工厂拥有多个符合GMP要求的生产线和独立的水针制剂产线,能够覆盖临床III期及商业化生产的关键环节。相比以往仅能提供中试及临床样品生产的阶段性服务,如今公司已形成从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到商业化规模生产的全流程能力。CDMO项目在后期与生产环节实现无缝衔接,更好地满足客户对大规模产能和高质量标准的双重需求。   此外,公司协助客户成功申请到6个临床批件,并推动2个项目顺利获批NMPA上市,充分彰显了公司在CDMO领域的技术实力与高效执行能力。   毛利率同比下降,利润端暂时承压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82pct至53.03%。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49%、27.11%、11.50%、-5.63%,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84pct、+3.16pct、-6.21pct、+2.93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15.10pct至6.81%。研发费用率变动主要因为2023年公司进行大量工艺放大和平台技术探索,导致当期相关费用率较高。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41.30%、7.99%、23.16%、12.53%、-6.37%、-7.86%,分别变动-17.59pct、+1.77pct、-9.40pct、-1.87pct、-2.50pct、-22.56pct。其中,毛利率的变动系受CDMO业务影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0亿/4.71亿/5.5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24%/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亿/0.85亿/1.10亿元;分别增长151%/61%/30%;EPS分别为0.47/0.75/0.97,按照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8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在研管线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CDMO新厂房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格局恶化导致产品降价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4-23
    • 医药日报:渤健Nusinersen在华申报上市

      医药日报:渤健Nusinersen在华申报上市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21日,医药板块涨跌幅+1.39%,跑赢沪深300指数1.06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1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其他生物制品(+2.14%)、医疗耗材(+2.01%)、体外诊断(+1.63%)表现居前,疫苗(-1.05%)、线下药店(-0.02%)、医药流通(+0.37%)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舒泰神(+20.04%)、迪哲医药(+20.00%)、科兴制药(+19.60%);跌幅榜前3位为康华生物(-12.79%)、双成药业(-9.98%)、金凯生科(-6.87%)。   行业要闻:   4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渤健(Biogen)申报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两项新的NDA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诺西那生钠(nusinersen)是一款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该药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通过鞘内注射直接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该产品此前已经于2019年2月在中国获批治疗5q SMA。5q SMA是该疾病最常见的形式,约占所有SMA病例的95%。   (来源:CDE,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立方制药(003020):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7.98%,归母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25.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11.28%。   福瑞股份(300049):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9亿元,同比增长16.93%,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11.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9.33%。   兴齐眼药(300573):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3亿元,同比增长32.42%,归母净利润为3.38亿元,同比增长40.8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44.54%。   拱东医疗(605369):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5亿元,同比增长14.37%,归母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57.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56.18%。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3
    • 医药日报:再生元Dupixent新适应症获FDA批准,用于治疗CSU

      医药日报:再生元Dupixent新适应症获FDA批准,用于治疗CSU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4月22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82%,跑赢沪深300指数0.84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5名。各医药子行业中,线下药店(+2.33%)、体外诊断材(+0.91%)、医疗耗材(+0.90%)表现居前,医院(-2.45%)、疫苗(-2.01%)、血液制品(-1.0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富士莱(+20.01%)、百利天恒(+11.41%)、山外山(+10.80%);跌幅榜前3位为三博脑科(-10.17%)、凯利泰(-10.12%)、双成药业(-9.99%)。   行业要闻:   近日,再生元(Regeneron)宣布,美国FDA已批准重磅抗炎药Dupixent(dupilumab)扩展适应症,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成人和青少年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这些患者在使用H1抗组胺药后仍有症状。Dupixent是一种完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通路的信号传导,该药此前已被FDA批准治疗包括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CRSwNP)、结节性痒疹和嗜酸性食管炎(EoE)等疾病。   (来源:再生元,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三生国健(688336):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16.57%,归母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12.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增长8.92%。   特宝生物(688287):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3亿元,同比增长23.48%,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41.4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28.81%。   云南白药(300573):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33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为47.49亿元,同比增长16.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5.23亿元,同比增长20.18%。   卫光生物(002880):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同比增长14.75%,归母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增长15.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64亿元,同比增长25.97%。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3
    • 安图生物点评:业绩暂时承压,研发投入加码扩充未来增长动力

      安图生物点评:业绩暂时承压,研发投入加码扩充未来增长动力

      个股研报
        安图生物(603658)   事件:4月1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4.71亿元,同比上涨0.62%;归母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下降1.89%;扣非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同比下降7.30%。业绩变动主要系DRG、集采落地等因素对检测量价的影响。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91亿元,同比下降9.16%;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24.72%;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降46.25%。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6亿元,同比下降8.56%,系一季度诊断量恢复较慢的影响;归母净利润2.70亿元,同比下降16.76%;扣非净利润2.57亿元,同比下降18.19%。   多领域新设备陆续上市,商业化进程全面提速   公司2024年持续加快核心技术商业化步伐,多款重磅新品集中上市。(1)公司旗下思昆生物正式推出Sikun2000、Sikun1000、Sikun500三款基因测序仪及全自动病原分析系统(APAS),成功切入科研市场。同时,新型RapidGS480测序仪已进入试产阶段,推动国产测序体系本地化落地。(2)自主研发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AutoChrom X1/AutomsTQ6000IVD System成功获证上市,高灵敏度的检测能力进一步强化公司在精准检测领域的市场竞争力。(3)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toChem B2000系列和AutoChem B800系列于2024年上市,并入选2024年工信部与卫健委联合推动的“高端医疗装备推广应用项目”。(4)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新一代产品Autof T系列正式投入市场,凭借体积缩减20%、检测速度提升15%的性能优势,有效解决微生物实验室空间受限问题。   试剂数量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加码   2024年,公司新试剂注册数量显著增长,推动检测场景不断拓展。(1)公司新获得试剂产品注册(备案)证书144项,覆盖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子诊断等多个检测技术平台,检测项目延伸至自身免疫性疾病、个体化用药等方向。(2)自身抗体检测系列产品已上市33项,涵盖六大常见疾病系列,包括抗核抗体谱、类风湿关节炎谱、抗磷脂抗体谱等,均可与公司免疫平台配套使用,进一步提升检测方案一体化能力。   此外,公司研发支出已实现连续三年稳步增长,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68亿元、6.56亿元和7.32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2.80%、14.77%和16.37%。   毛利率同比持平,利润率维持稳定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0.38pct至65.4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17%、4.72%、16.37%、0.04%,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0.01pct、+0.59pct、+1.60pct、-0.16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0.73pct至26.82%。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4.01%、19.82%、5.75%、20.22%、-0.56%、21.06%,分别变动-2.34pct、+1.36pct、+1.64pct、+4.02pct、-1.00pct、-4.64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1亿/50.03亿/56.1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9%/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6亿/14.25亿/16.75亿元;分别增长4%/14%/18%;EPS分别为2.18/2.49/2.93,按照2025年4月21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18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高速机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降价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4-23
    • 万孚生物年报点评:四大业务稳步推进,海外收入高增长

      万孚生物年报点评:四大业务稳步推进,海外收入高增长

      个股研报
        万孚生物(300482)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65亿元,同比上涨10.85%,主要系国际业务增长带动;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上涨15.18%;扣非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上涨19.90%。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16.17%;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上涨43.14%;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上涨41.70%。   四大业务持续推进,慢病管理检测业务增速领先   (1)慢病管理检测收入13.69亿元(+22.38%),公司通过900速化学发光高速机的快速装机,实现终端层级上移,利用标杆医院的资源和影响力,带动常规项目入院上量;国际化战略布局取得显著成效,海外收入实现同比快速增长。(2)传染病业务收入10.42亿元(+9.50%),公司把握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提升流感检测产品市场份额。此外,公司通过建立疾控系统的标准化推广流程,进一步巩固万孚在血液传染病检测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业务增长显著。(3)毒品检测收入2.86亿元(-13.39%),主要系北美毒检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司毒检业务收入有所下滑。(4)优生优育检测收入2.94亿元(+9.97%),公司依托电商平台持续提升国内外市占率。   海外业务收入高速增长,商业化进展成绩亮眼   2024年,公司海外实现收入11.03亿元,同比增长43.23%。(1)慢病管理检测:海外收入实现同比快速增长。公司持续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深耕,在中小型医疗机构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扩大终端市场份额。(2)传染病检测:在发展中国家,公司聚焦传染病检测公卫市场,深化与政府及国际卫生组织的合作,扩大在血源性传染病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在美国,呼吸道检测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及乙型流感病毒三联检测试剂盒(POC版)/三联家庭检测试剂盒(OTC版)产品获得美国FDA EUA授权,并于2025年1月获得美国FDA510(k)许可。此外,公司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OTC版)于2024年9月获得美国FDA510(k)许可。   毛利率改善、费用优化,盈利能力向好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上涨1.54pct至64.15%,主要系降本增效、高毛利率产品放量影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2.30%、7.26%、13.42%、0.07%,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21pct、-0.95pct、-0.26pct、+0.30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上涨0.81pct至18.44%。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5.91%、23.94%、7.83%、15.88%、-1.38%、14.19%,分别变动+3.90pct、-0.26pct、-2.21pct、+0.29pct、-2.02pct、+2.39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66亿/40.05亿/45.2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6%/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6亿/7.70亿/8.94亿元;分别增长15%/19%/16%;EPS分别为1.34/1.60/1.86,按照2025年4月18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1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的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格局恶化导致产品降价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4-21
    • 医药行业周报: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关注业绩催化行情(附HFpEF研究)

      医药行业周报:一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关注业绩催化行情(附HFpEF研究)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观点   本周,我们梳理了HFpEF的流行病学、治疗方式等,GLP-1RA药物司美格鲁肽显著减轻患者的症状和活动受限,体重下降更明显。   HFpEF存在未满足需求,GLP-1RA有显著效果。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三类: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流行病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心衰患者中HFpEF的比例接近50%,且HFpEF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相关HFpEF是HFpEF的重要临床表型,约80%的HFpEF患者合并超重/肥胖。根据治疗指南,目前HFpEF治疗药物包括SGLT2i、GLP-1RA类药物等。STEP-HFpEF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可有效改善肥胖相关HFpEF患者生活质量、体能及代谢炎症状态。信达生物启动了玛仕度肽治疗HFpEF的2期临床。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下跌0.36%,跑输沪深300指数0.94pct。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医疗新基建、生命科学、仿制药表现相对较好,血制品、体外诊断、医疗耗材则表现居后。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受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增量影响,尤其是阶段性布局AI医疗及创新药的投资策略:创新药——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数据和BD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在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重提升的背景下,叠加4-6月的AACR、ASCO等会议集中发布数据,创新药biotech的催化剂事件的关注度大幅提升。考虑到创新药biotech的IPO集中在2019-2021年,目前正处于其核心管线已充分验证、但第二梯队管线正在/即将读出概念验证(IPO时处于临床前或IND阶段,3-4年后出POC数据)的窗口期。我们认为国内企业的双抗ADC、TYK2抑制剂、GKA激动剂、泛KRAS抑制剂管线处于全球领先状态,推荐关注信达生物(1801.HK)、百利天恒(688506)、诺诚健华(688428)、益方生物(688382)、华领医药(2552.HK)、加科思(1167.HK)。   原料药——①2025-2030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3900亿美元,相较2019-2024年总额增长124%,同时,未来5年全球销售TOP15的小分子药物中有过半药物专利将到期,专利悬崖有望带来原料药增量需求。②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358.30万吨,同比增长4.6%,Q1受23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同比下降7.0%,Q2/Q3/Q4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2.8%/14.9%/1.3%;2024年,印度原料药及中间体从中国进口额为34.00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量为37.50万吨,同比快速增长11.1%,其中Q1/Q2/Q3/Q4分别同比增长7.21%/22.18%/4.76%/11.18%,进口额及进口量均达到过去4年最高水平。结合中印两国情况,原料药行业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去库存阶段或已接近终结。建议关注:1)持续向制剂、CDMO领域拓展、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个股,如奥锐特(605116)、普洛药业(000739)、奥翔药业(603229)等;2)新产品业务占比较高或产能扩张相对激进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共同药业(300966)等;3)原有产品受去库存影响较大或当前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个股,后续业绩修复弹性较大,如国邦医药(605507)等。   CXO——资金面:1)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流动性逐步宽裕:2025年3月议息会中FOMC声明较预期更加鸽派,点阵图显示预测2025年降息2次共50bp、26年预测降息2次共50bp、27年降息1次,流动性有望逐步宽裕。2)在持续缩量以及赚钱效应减弱的市场环境下,具备市场定价权的资金的风险偏好及配置思路发生变换,从此前机器人、AI等热门概念板块切换到医药等低估值板块。基本面:1)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创新药大涨,有望带动本土投融资好转。根据动脉网数据,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领域融资额为582亿美元,同比增长1%,已逐步企稳回暖;此外,国内创新药指数持续上涨,二级市场的好转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回暖。2)海外需求改善,订单逐步回暖,从而带动CXO需求和业绩的改善。   行业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变化,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海外需求的逐步复苏,4)中美关系及地缘政治,5)医保丙类目录、商业保险以及创新药全产业链支持政策细则等政策的出台。   公司层面我们建议关注:1)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出台受益的国内临床CRO,如阳光诺和(688621)、诺思格(301333);2)海外业务持续复苏的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如皓元医药(688131);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概念公司,如:泓博医药(301230)等。   仿制药——制剂政策变化迎行业发展良机,集采、MAH制剂及四同等政策的深化落地将实现行业产能出清,集中度提升和强者恒强的产业趋势有望持续强化。1)集采政策竞争温和有序将推动A证企业,加速转向多品种高人效的经营模式;2)四同及后续政策推出将抑制A证企业的品牌溢价和B证企业的差异化策略;3)MAH制度的收紧将打压B证企业的生存空间。公司层面推荐在研管线丰富多批文高人效或仿创结合的头部制剂企业,推荐标的:科伦药业(002422)、亿帆医药(002019)、福元医药(601089)和京新药业(002020)。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政策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5-04-21
    • 普门科技年报点评:海外稳健增长,试剂业务表现亮眼

      普门科技年报点评:海外稳健增长,试剂业务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8亿元,同比上涨0.20%;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上涨5.12%;扣非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上涨4.69%。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下降13.47%;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下降28.86%;扣非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下降32.14%。   全球商业化持续推进,带动公司海外业务稳健增长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3.72亿元,同比增长14.87%,全球商业化进展明显,国际营销系统不断夯实俄语区、欧洲、美洲、中东非、亚太和南亚六大区域的市场销售与服务运营能力,推进体外诊断、治疗康复两大产品线在海外六大区域同步取得良性发展。其中,糖化血红蛋白系列产品于众多海外国家成功跻身市场份额前三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在中东、南美国家逐步实现批量装机。   此外,公司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国际业务可以享受AEO互认国家或者地区的通关便利措施,使公司进出口通关更加便捷、高效,有效降低公司物流成本,利于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IVD业务稳健增长,试剂放量带动毛利率提升   2024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实现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9.96%,其中试剂快速放量,收入占比同比提升9.09pct至71.57%,拉动IVD业务毛利率提升5.71pct至69.68%。治疗与康复业务实现收入2.20亿,同比下降27.68%。其中,临床医疗业务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40.62%,主要系同期高基数及招投标环境影响;皮肤医美业务收入0.82亿元,同比下降12.16%。   毛利率、销售费用率改善,带动净利率提升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上涨1.40pct至67.2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31%、6.01%、17.55%、-3.83%,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3.68pct、+0.68pct、+2.73pct、-1.07pct。其中,销售费用率降低主要系销售人员薪酬及差旅费用有所减少,研发费用率变动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上涨1.29pct至29.87%。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9.30%、5.04%、5.07%、17.03%、-8.45%、29.82%,分别变动-5.05pct、-2.70pct、+0.38pct、+7.78pct、-7.68pct、-6.79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5亿/14.70亿/16.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4%/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亿/4.50亿/5.12亿元;分别增长15%/13%/14%;EPS分别为0.93/1.05/1.20,按照2025年4月17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1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中标不及预期的风险,所处行业格局变差的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4-21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溴素价格回落,机器人材料、电子化学品关注度或提升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溴素价格回落,机器人材料、电子化学品关注度或提升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子行业及产品情况跟踪   溴素:本周价格回落6.14%。据百川数据,截至4月20日,溴素山东最新价格为35666元/吨,较上周回落6.14%,较年初上涨65.89%,较去年同比上涨92.79%。2024年,我国溴素表观消费量13.5万吨,国内产量5.8万吨,进口量为7.7万吨。溴素作为阻燃剂、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的核心原料,需求呈现季节性特征,3月中旬开始溴素下游逐步进入旺季,叠加进口溴素到货延期,供需偏紧,价格明显上行。高性能纤维/轻量化材料:首次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或提升材料关注度。4月18日,北京亦庄揭晓了2025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参赛阵容。此次共有21支队伍参赛,其中既有来自企业或研究机构的队伍,也有清华大学、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高校科研组织。根据《科创板日报》基于公开信息统计,已知有7家企业将携自家研发的机器人参赛,其余机构则大多选择安排第三方机器人完成比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是继芳纶和碳纤维之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广泛应用在军事防护、远洋航海、航空航天、海洋养殖等领域。   电子化学品:市场关注度或提升。据央广网,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近期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较大,自主可控、进口替代的电子化学品材料值得关注。   2.核心观点   (1)电子化学品:半导体相关高性能材料、进口替代材料关注度可能再度提升。建议关注:联瑞新材、彤程新材、金宏气体等。   (2)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链材料:我国低空经济从试点逐步迈向商业化,相关的新材料、轻量化材料需求或增加,如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可能受到关注。建议关注:碳纤维行业、同益中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5-04-21
    • 澳华内镜点评:海外业务亮眼,研发成果陆续兑现

      澳华内镜点评:海外业务亮眼,研发成果陆续兑现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0亿元,同比上涨10.54%;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63.68%,主要系费用投入加大、信用减值、毛利率下降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06亿元,同比下降114.13%。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下降0.20%;归母净利润亏损0.16亿元,同比下降228.60%;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21亿元,同比下降392.07%。   4月18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下降26.92%;归母净利润亏损0.29亿元,同比下降1143.36%。   海外业务快速增长,设备更新落地有望带动2025年国内放量   2024年,澳华内镜进一步布局海外营销网络,大力进行市场推广和多个国家的产品准入。2024年实现境外销售收入1.6亿元,相较于2023年海外营业收入增长42.7%。   同时,公司不断加深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带动了中高端系列产品销量的稳步提升,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137台、522根,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116家。2025年,随着设备更新逐步落地,招投标数据恢复,有望带动公司产品放量。   聚焦研发创新,重磅成果陆续兑现   2024年,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产品管线取得多项重要进展:(1)发布高光谱平台,布局26个窄带光波段,能够更细致地区分不同深度的血管和组织。(2)发布AQ-150、AQ-120等,有效帮助基层县域医疗机构提升诊疗水平。(3)发布多种镜体,涵盖胆道、膀胱、输尿管等,极大提升诊疗水平,取得更准确的诊断信息。(4)发布640倍细胞内镜、140倍光学放大内镜,细胞内镜将观察维度推进到更微观的层级,有助于提升活检的精度,140倍光学放大内镜可协助医生更好观察更微小黏膜结构的改变。双焦内镜进一步落地临床,近焦模式可达65倍放大效果,适合对重点部位进行细致观察,远焦模式则可观察体内整体情况,并快速判断背景黏膜状态。发布超细胃镜,最细达5.4mm的头端直径,可突破狭窄节段并明确狭窄远端可能存在的病变情况。   会计准则调整影响毛利率,费用率持平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66pct至68.12%,主要系会计准则调整与外销业务占比上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8%、14.48%、21.83%、0.01%,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0.89pct、+1.08pct、+0.15pct、+0.40pct。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下降6.25pct至2.71%。   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5.86%、36.42%、13.56%、20.27%、0.19%、-6.68%,分别变动-4.73pct、+4.79pct、+0.51pct、+3.87pct、+0.40pct、-12.81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25亿/10.11亿/11.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23%/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亿/1.24亿/1.71亿元;分别增长180%/111%/38%;EPS分别为0.44/0.92/1.27,按照2025年4月17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8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设备集采降价的风险,设备更新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渠道库存过高的风险,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4-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