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5)

    • 产品驱动,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产品驱动,具备持续增长潜力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收入79.72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23.96亿元,同比增长50.2%;扣非归母净利润18.36亿元,同比增长46.8%;2024Q1收入22.31亿元,同比下滑17.4%,归母净利润6.59亿元,同比下滑7.6%;扣非归母净利润5.51亿元,同比下滑21.7%;2024Q1营业收入环比提升70.48%,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221.39%,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233.05%。   点评:   各业务板块均有看点,前景可期   2023年,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板块业务实现同比50.55%的显著增长,其中,制氧机产品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近60%,呼吸机类产品业务增速超30%,雾化产品销售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超60%;公司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业务持续实现卓越成果,营收规模同比增长37.12%;公司感染控制解决方案板块业务规模相较2022年同期特殊市场需求的高基数有所下降,公司将继续通过细分市场积极拓展专科感控新赛道及民品业务线,不断强化品牌影响力与团队执行力,推动相应业务稳健发展;公司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10.05%,其中电子血压计产品营收规模同比增速超20%,凭借优良的产品素质与服务能力,板块内各渠道销售工作高效开展,板块业务前景可期;公司急救板块业务实现了8.04%业绩增速,自主研发的AED产品M600获证后,在生产、研发与经营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海内外业务持续拓展;公司康复及临床器械业务整体规模较2022年同期略有下降,但板块主要产品如轮椅车、针灸针等业务增长趋势良好,市场地位稳固,为公司经营长期稳健发展输出了有力贡献。   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18.56亿元,同比增加0.23%。其中研发费用5.0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33%,管理费用4.11亿元,同比减少2.22%。公司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实力的同时,重视提升各项费用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整体费用变动趋势持续向好。2023年,公司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途径与日趋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不断降本增效,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51.49%,相较于2022年度提升了3.36个百分点。2024年Q1公司业绩环比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61/97.68/111.59亿元(2024年前值为94.8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8/24.28/27.85亿元(2024年前值为19.78亿元),参考2024年Q1公司营业收入我们保守预测下调了2024年收入预期。考虑2023年公司毛利率提升,同时公司重视提升各项费用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整体费用变动趋势持续向好。基于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我们上调了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前次预测未考虑毛利率提升及公司重视提升各项费用及资源的利用效率等因素),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10
    • 深耕HIV治疗领域,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进入销售放量阶段

      深耕HIV治疗领域,艾诺米替片纳入医保进入销售放量阶段

      个股研报
        艾迪药业(688488)   复方制剂艾诺米替成功纳入医保目录,有望迎来销售放量   我国艾滋病治疗患者规模持续扩大,长期用药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抗HIV病毒药物市场主要以国产仿制药为主、进口药为辅、自主创新药物较为稀缺。艾诺米替片于2022年12月30日获批上市,并成功进入2023年医保目录,医保支付范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可用于HIV患者的初治。作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联单片复方制剂,艾诺米替片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相较于吉利德的整合酶抑制剂艾考恩丙替片(捷扶康),艾诺米替片对于获得病毒抑制的HIV感染者同样可以持久维持病毒抑制,且在心血管代谢安全性指标方面更有明显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2款已上市的抗HIV药物,均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2022年实现全年销售金额3349.50万元,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艾诺韦林片已成功续约2023医保目录,医保支付范围由“成人HIV-1感染初治患者”调整为“限艾滋病病毒感染”。   深度布局HIV领域用药,多款产品在研   公司深度布局HIV领域用药,除了已经上市的ACC007及ACC008(针对初治患者),公司在抗HIV病毒领域仍有3款产品在研。ACC008用于新适应症(针对经治患者)的三期试验已经完成,2023年已递交NDA。HIV领域新药整合酶抑制剂ACC017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HIV长效药物ACC027的临床前研究正按计划进行中。   核心业务营收稳定增长,后续管线形成梯队   公司经营基本稳健,2023收入恢复至4.11亿元(yoy+68.44%)。2023年核心业务人源蛋白粗收入为25,975.39万元,同比增加81.11%;2023年全年,HIV新药合计实现销售收入约7,357.88万元,同比增长119.67%,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抗HIV创新药艾诺韦林片和艾诺米替片在上市后持续放量,HIV创新药销售额已逐步填补费用投入,日后有望成为主要营收来源。公司瞄准艾滋病、炎症及脑卒中等重大疾病方向打造管线。截至23年底,公司在研项目18项,核心包括8个1类新药和4个2类新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HIV创新药优势突出,核心业务市场空间大,看好公司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4至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8.08/10.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0.16/0.84亿元。以DCF法计算公司市值,假设WACC为9.00%,永续增长率为1.0%,对应87.59亿市值,目标价20.82元。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创新药商业化落地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相关测算存在主观假设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0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顺酐、新戊二醇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顺酐、新戊二醇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上周指24年5月20日-26日(下同),本周指24年5月27日-6月2日(下同)。   本周重点新闻跟踪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WTI油价下跌0.9%,为76.99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本周轻质纯碱/橡胶/重质纯碱/乙二醇/乙烯法PVC/有机硅/聚合MDI/尿素/电石法PVC/粘胶短纤价格分别上涨4.5%/4.3%/2.1%/1.8%/0.8%/0.7%/0.6%/0.4%/0.4%/0.4%;醋酸/DMF/固体蛋氨酸价格分别下跌2%/0.5%/0.2%;氨纶/液体蛋氨酸/VA/钛白粉/烧碱/VE/TDI/纯MDI/粘胶长丝价格维持不变。   本周涨幅前五化工产品:二氧化碳(山东)(+20.2%)、液氧(山东杭氧)(+20%)、液氮(山东杭氧)(+15.4%)、顺酐(+12.3%)、丁二烯(+7.1%)。   顺酐:本周顺酐市场价格强势拉涨,华东大厂如期进入检修期,同时山东新产能意外停车,因此顺酐市场供应面骤然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主力工厂迅速领涨报盘,下游市场补货积极性提升,积极询盘入市,但场内现货仍不断减少,顺酐工厂多数存超卖,待执行订单周期较长,多数已排至端午节前后。   新戊二醇:本周国内新戊二醇市场稳步攀升,成本面,周内异丁醛市场窄幅上行,成本端走强态势不改,为新戊二醇市场提供支撑;供应面,近期韩国进口新戊二醇数量减少,部分工厂仍在排单出货,国内供应现货有限;需求端,国内下游工厂及中间贸易商接货跟进以刚需为主,然近期出口订单表现尚可,工厂出货较为顺畅。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下跌0.3%,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下跌0.6%。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0.3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14位。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有:合成革(+3.7%),涂料油漆油墨制造(+2.99%),其他塑料制品(+2.73%),磷肥(+1.6%),改性塑料(+0.64%)。   重点关注子行业观点   2024年Q1化工板块面临2000年以来仅有的多重低位的状态(价格、ROE、库存、PB),特别是行业PB在24年Q1已经跌至2000年以来的低位水平。从22年Q2国内化工在建增速见顶后,新增产能投放压力抑制了化工板块的盈利预期。我们从硬资产和景气两条主线推荐:   ①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硬资产”: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②景气角度:(1)地产链:房地产端利好政策推出,产业链相关化学品(MDI/TDI,钛白粉,纯碱,有机硅,制冷剂,PVC等)有望受益,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建议关注:龙佰集团、远兴能源、硅宝科技、江瀚新材。(2)制冷剂:下游家电排产状况良好,产品价格维持上行趋势、供给配额制约束性强;建议关注:巨化股份。(3)景气修复中找结构性机会:需求韧性强且有望逐步迎来景气修复的农化、轮胎板块,农化板块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建议关注大宗除草剂草甘膦相关标的:江山股份、和邦生物、新安股份、广信股份。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通用股份。(5)OLED材料:迎应用范围扩大、国产化率提升、单屏材料用量提升等多重增长;重点推荐:莱特光电、万润股份、瑞联新材,建议关注:奥来德。   ③聚焦前沿材料领域投资机会,合成生物学和催化剂在化工领域应用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重点推荐:华恒生物、凯立新材(与金属与材料组联合覆盖)。风险提示:原油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6-04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尽最大努力实现“升级”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尽最大努力实现“升级”

      化学制品
        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国务院制定并发布《2024   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此次《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并非第一次发布类似的行动方案:在2014年0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而2014年《行动方案》前提是“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2014年和2015年单位GDP能耗分别实现下降4.8%和5.6%,任务超额完成。   2024版《行动方案》针对2024/2025年分别制定了具体目标值: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在《方案》提出的百分比下降目标,均在“十四五”期间的政策文件中有所体现。根据发改委初步测算,2021-2023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约7.3%,如果按照2024年下降2.5%测算,2025年将要完成4.3%的同比降幅才能完成“十四五”规划整体下降13.5%的目标,仍然有较大压力,需要尽最大努力。   重点领域和行业能耗节约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两个分项目标在政策文件中第一次出现。我们认为这两项减排总量指标,是为达成各年份单位下降指标的具体拆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72亿吨标准煤,5000万吨标准煤占2023年能源消费总量的0.87%。我们测算,在GDP增长5%,且完成《行动方案》5000万吨标煤下降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比18.9%的假设下,202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5%可达成。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涉及石化化工相关的四个产业能耗总量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11%。根据《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贡献度占两年总目标1亿吨标准煤和2.6亿吨二氧化碳分别为40%/42%,石化化工领域是各个领域节能降碳行动中贡献度最高的行业。   石化化工行业重点任务中,针对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四个行业有具体能效达标要求:“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根据国家发改委《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以上四个行业距离2025年目标仍有差距。但我们认为,政策倾向于“鼓励”而非“限制”,化工企业靠“升级”而非“淘汰”循序渐进完成目标,2022年以来已经在行动。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层面企业出现执行不到位的风险;全球负面事件带来的宏观风险;安全、环保事故等对化工行业冲击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06-03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24Q1持仓配置环比小幅回落,细分龙头受到持续青睐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24Q1持仓配置环比小幅回落,细分龙头受到持续青睐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披露规则,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票信息应于每季度结束后15天内完成披露,2023Q4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已经完全披露,本文分析主要基于化工行业(基础化工、石油石化)十大重仓股情况进行。   板块持仓变动   24年一季度基础化工重仓持股比例小幅回落,该季度公募基金所持基础化工股市值占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3.03%,yoy-0.40pcts,qoq-0.17pcts;而2024Q1基础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3.47%,yoy-0.41pcts,qoq+0.02pcts,基础化工行业仍为低配。   石油化工板块方面,2020Q3以来公募基金石油化工股票整体配置比例提升趋势明显,在经历21Q4的小幅回落后,到22Q3逐步平稳,22Q4比例小幅下降。2023Q1-Q4,持仓比例呈现波动,24Q1公募基金所持石油化工股市值占其重仓持股配置比例为1.14%,yoy+0.20pcts,qoq+0.33pcts,同期石油化工股票于A股中市值占比为5.56%,yoy+1.72pcts,qoq+1.17pcts。   24Q1公募基金重仓股持股个数环比持续提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水平。申万行业化工股被持个数(公募基金重仓股)方面,2023年基础化工行业共有30支新股上市,公募基金可投资标的范围扩大。截至2024Q1共有188支股票有基金持仓,同比增加60支,环比增加32支;石油化工股24Q1有26支股票有基金持仓,同比增加6支,环比增加5支。结合24Q1基础化工板块基金行业配置情况(图1),24Q1较23Q1的被持股数量显著上升,但持股市值占比减少。   个股变动分析   我们将所有重仓股各基金持股市值加总后排序,得到2024Q1所研究基金的前50位重仓股,万华化学、华鲁恒升、中国海油、宝丰能源、广汇能源位居前5位,环比23Q4,宝丰能源取代华恒生物进入前五。从重仓持股市值前50股的子行业分布看,24Q1石油化工行业配置的公司数目维持最多,该子行业共配置15家上市公司,占比30%,环比提升24%;其次是农化行业及食品及饲料添加剂行业,24Q1分别配置8/4家,占比分别16%/8%,分别环比+1家/持平。   2024年Q1化工行业持有基金数量前50的重仓股中中国海油、万华化学、中国石油、华鲁恒升、广汇能源位居前五位,环比23Q4,广汇能源取代华恒生物进入前五。2024年Q1化工行业各基金持股股数排名前50的重仓股中,广汇能源、中国石油、华鲁恒升、远兴能源、宝丰能源位居前5位,与23Q4相比,宝丰能源取代中国海油进入前五。   市场偏好分析:重仓股仍集中行业龙头企业,占比环比提升   根据公募基金重仓股持股市值统计,2024年Q1,500亿以上股票(共4支)的持股市值占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40.2%,环比+0.95pcts;300亿以上市值股票的持股市值占重仓化工股前50名持股总市值的比例为63.9%,环比+17.8pcts。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新增产能释放造成行业竞争加剧;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进展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6-03
    •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创新药商业化价值兑现加强,板块呈现多主线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创新药商业化价值兑现加强,板块呈现多主线投资机会

      生物制品
        行业动态   1)2024年5月1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本市部分乙类药品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按甲类药品报销的通知。2)2024年5月2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持续推动医保工作创新发展的通知》就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做出工作安排。3)2024年5月27日,医疗应急司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   市场观察   上周(5月27日-5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下跌0.94%(排名19/31),年初至今(1月1日-5月31日)板块下跌13.6%(排名27/31)。   策略观点:创新药商业化价值兑现加强,交易形式灵活,临床价值重要性凸显,板块呈现多主线投资机会   出海兑现商业化价值:高度创新品种,交易形式灵活,有望分享欧美高支付市场   中国创新药出海趋势明确,2024年亦有多项海外权益授权达成,并且形式更加多元化。我们认为经过十余年积累以及近几年的迭代升级,中国创新药出海将迎来更多元、更高质量的发展。   国内兑现商业化价值:支付端改善,加强对创新品种支持力度,有望给获批上市的创新药品种带来更丰厚的研发回报   4月,医保局官方微信公众号连续三天,累计共发布8篇推文,内容涉及DRG/DIP政策的理解、对医疗行为的影响以及最为重要的群众利益受损监督举报电话渠道发布。此事体现了医保局对政策落地执行进一步加强监督的决心和行动。同时,医保局也发布2篇推文回顾了广西、福建两省医疗机构加速回款,纾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的成果。此事体现了医保局对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关切和成果。   此外,近期北京、广州黄埔等多地发布促进鼓励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对创新药应用和支付的支持进一步明确提升,多地的政策均反映了地方医保局及相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创新药落地使用,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总之,在支付端持续改善以及我们之前观点中提到的竞争格局改善的双重作用下,国产创新药研发投入有望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个股高速成长兑现价值:   多个创新药公司将在每年重要的学术会议,包括ASCO、ESMO、WCLC、ASH、EHA等上披露在研产品临床数据。首次POC产品以及显著优于现有疗法的在研产品更具有投资价值。   我们建议沿主线关注相关个股:   海外商业化兑现为主:百济神州、科伦博泰生物(H)、迪哲医药、康方生物(H)、和黄医药(H)、君实生物、迈威生物、康诺亚(H)、盟科药业、和誉医药(H)、复宏汉霖(H)、百奥泰、信立泰、百利天恒、绿叶制药(H)、贝达药业、艾力斯、荣昌生物(H)、加科思(H);   国内商业化兑现为主:恒瑞医药、信达生物(H)、亿帆医药、信立泰、中国生物制药(H)、艾迪药业;   个股高速成长兑现为主:泽璟制药、益方生物。   风险提示:市场震荡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国际关系紧张风险   1.行业动态   1)2024年5月1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本市部分乙类药品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按甲类药品报销的通知。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6-03
    • 基础化工:纯碱:供需两端均面临结构性变化

      基础化工:纯碱:供需两端均面临结构性变化

      化学制品
        摘要   全球供给:全球纯碱产能规模持续扩张,中国贡献主要增量   近年来,全球纯碱产能和产量呈逐年上升态势。据Bloomberg,纯碱产能从2000年的4472万吨上升至2023年的8295万吨;其中2023年从结构上看,中国(50%)、北美(18%)和西欧(11%)为主要纯碱产能分布地区。据Bloomberg统计,2000年,全球纯碱产能4472.1万吨,到2014年增长至6675.8万吨,中国为产能增量主要来源,我国纯碱产能占全球产能比例由19.3%提升至45.9%,达到历史峰值。2015-2021年,全球纯碱产能增量较多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地区。2023年,随着我国天然碱产能的投放,全球新增产能集中在我国。   我国供给:2023年我国天然碱法产能扩张,2024年供给或宽松   受限于行业准入门槛及环保要求,2016-2022年,我国纯碱产能增长趋缓,2023年新增产能主要为天然碱产能。据百川盈孚统计,2016-2022年,我国纯碱产能由3079万吨扩张至为3485吨(包括长期停产企业产能375万吨)。未来纯碱产能规模扩张预计有限,且主要以天然碱为主。2023年,伴随远兴能源阿拉善天然碱项目一期500万吨产能投产(23年释放400万吨,24年初释放100万吨)、河南金山化工新增200万产能以及其他部分碱厂产能小幅增加,国内纯碱产能合计达到4165万吨,同比增长11%。   需求:平板玻璃托底纯碱需求,新能源应用快速提升   2023年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为3182万吨(22年表观消费量为2726万吨),73%主要应用在玻璃领域。在我国,玻璃为纯碱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平板玻璃、光伏玻璃、日用玻璃,三者消费占比分别为43%、17%、13%;其次为小苏打(7%)、硅酸盐(5%)(2023)。其中,2019年至今,伴随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玻璃占纯碱下游应用比例明显提升,2023年已超过日用玻璃成为纯碱下游第二大应用领域。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建议关注:远兴能源。公司深耕天然碱行业多年,纯碱、小苏打产能位居国内前列。截至2023年,公司拥有纯碱产能580万吨,小苏打产能150万吨,尿素产能154万吨。公司天然碱具备竞争优势,产能持续扩张。公司阿拉善天然碱项目规划建设纯碱产能780万吨、小苏打产能80万吨,其中一期规划建设纯碱500万吨、小苏打40万吨,二期规划建设纯碱280万吨、小苏打40万吨。伴随公司后续天然碱产能持续投产,有望获得行业超额利润,为公司业绩长期增长提供动力。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冲突风险;安全环保风险;本文纯碱行业供需平衡表测算具有一定主观性,具体数字以实际发生为主。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4-05-31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制冷剂:配额落地,景气高启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制冷剂:配额落地,景气高启

      化学制品
        摘要   含氟制冷剂为制冷剂主要品种,可分为四类主要产品,我国对二三代制冷剂生产与消费进行管控:含氟制冷剂作为主要制冷品类,化学稳定性强、热力学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领域。含氟制冷剂自20世纪30年代初始,发展到现在共有四代产品,一代已经淘汰,二代进入淘汰期、三代在我国进入生产和消费冻结期(在生产配额内生产)、四代处于成长期。中国于1991年签署加入《议定书》以管控二代制冷剂HCFCs生产和消费;2021年6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国政府接受《<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接受书,以管控三代制冷剂HFCs生产和消费。   我国二代制冷剂2015年开始削减,2024年将全面淘汰: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于2013年正式实施HCFCs的生产和消费冻结,HCFCs自2015年开始实施削减,至2025年削减基线值的67.5%,至2023年削减基线值的97.5%,并于2040年以后完全淘汰。二代制冷剂代表品种为HCFC-22(简称R22),国内家用空调制冷剂的更新迭代使得R22家用空调产线占比缩减明显,目前R22作为制冷剂主要应用在空调售后维修领域,同时也是生产聚四氟乙烯(PTFE)等的重要原料。随着配额的削减,R22价格中枢不断抬升,2024年R22均价已达2.2万元/吨,较23年均价1.9万元/吨同比上行13.5%。   三代制冷剂基准年为2020-2022年,企业为抢占配额大幅扩张产能:三代制冷剂,即氢氟烃类(HFCs),相对于第二代制冷剂氢氯氟烃(HCFCs),氢氟烃(HFCs)ODP值为零,不会对臭氧层产生影响,但仍会产生温室效应。《基加利修正案》于2016年达成,旨在限制第三代制冷剂的使用,将基准年设定为2020-2022年,为获得较大配额,2018-2022年国内三代制冷剂产能显著增长,2022年R32产能为51万吨,较2018年的31万吨增长了62.4%,但市场容量不足以消化供给端的快速扩张,2022年R32产量为25.5万吨,开工率仅为50%。   三代制冷剂配额正式下发,供给格局得到显著改善,经测算三代制冷剂主要品种供需偏紧:2023年11月4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2024年1月1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2024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使用和进口配额核发情况的公示》,根据公示计算,三代制冷剂R32/R134a/R143a行业CR3在70%以上。根据测算,2024-2025年三代制冷剂主要品种需求为33.4/34.5万吨,供给均为28.5万吨(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品种配额转换),供需关系紧张。   第四代氟制冷剂氢氟烯烃(HFOs)被认为是理想的HFCs替代品,但生产成本较高:目前海外已开始使用R1234yf替代R134a,但国内R1234yf仅少量运用于最新款的汽车型号中,主要原因为四代制冷剂生产成本较高,以R1234yf为例,其生产工艺之一加成消去法所采用的原材料为六氟丙烯,六氟丙烯至R1234yf的转化率为95.2%,即R1234yf所需六氟丙烯一项原材料的理论成本为3.8万元/吨。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供给端非法产能释放风险、替代品进展超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4-05-31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盈利或已触底、在建降速,推荐化工“硬资产”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盈利或已触底、在建降速,推荐化工“硬资产”

      化学原料
        2023年营收同比下滑,利润规模收缩   2023年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根据申万2021一级分类基础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合计397家)共实现营业收入20861亿元,同比下降6.5%,实现营业利润1431亿元,同比下降45.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4亿元,同比下降45.8%。行业整体综合毛利率为16.6%,同比-3.6pcts;整体净利润率为5.6%,同比-4.3pcts。   23年7月份以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走势呈现反弹,四季度CCPI呈现回落。进入24年一季度,CCPI呈现小幅回升。CCPI从23/12/14的4579点小幅回升,到24/3/15回升至4700点,反弹幅度约2.6%。   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环比小幅下降,盈利情况环比大幅增长   2024年第一季度单季度基础化工行业全体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884亿元,同比减少2.7%、环比减少5.4%;实现营业利润369亿元,同比下降14.4%、环比增加70.6%;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91亿元,同比下降14.4%、环比增加100.1%;实现净利率6.2%,同比-0.9pcts、环比+3.5pcts,期间费用率为9.2%,同比+0.5pcts、环比-0.9pcts。   2024年第一季度17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涨幅居前的子行业为其他橡胶制品、锦纶、粘胶、涤纶、改性塑料和聚氨酯,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而钾肥、非金属材料、其他化学纤维等子行业收入同比下滑较多。2024年第一季度13个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涨幅居前的子行业为炭黑(23Q1黑猫股份亏损较多拖累)、涂料、锦纶、钛白粉以及煤化工,同比增速超过50%;而其他材料、膜材料、粘胶、其他化学纤维、农药以及钾肥等行业同比增速下滑超过50%。   在建工程增速持续回落,固定资产增速出现拐点,规模仍持续扩张   2024年一季度期末基础化工行业全体/样本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总额分别为11445/87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17.8%,环比增长8.3%/7.5%;在建工程总额分别为3836/25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1.8%,环比增长9.0%/8.3%。2022Q4在建工程同比增速达到自2012Q3以来的最高点,化工行业处在新一轮资本开支密集期。增速在23Q1见顶开始回落,到24Q1增速回落至21年Q2水平。基础化工行业固定资产增速在23Q4出现拐点,而固定资产规模仍持续扩张。2024年一季度期末基础化工行业全体/样本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9.7%/17.8%,同比分别+5.8/6.3pcts,环比+0/-0.4pcts。   投资建议:2024年Q1化工板块面临2000年以来仅有的多重低位的状态(价格、ROE、库存、PB),特别是行业PB在24年Q1已经跌至2000年以来的低位水平。从22年Q2国内化工在建增速见顶后,新增产能投放压力抑制了化工板块的盈利预期。我们从硬资产和景气两条主线推荐:   ①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硬资产”: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②景气角度:(1)地产链:房地产端利好政策推出,产业链相关化学品(MDI/TDI,钛白粉,纯碱,有机硅,制冷剂,PVC等)有望受益,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建议关注:龙佰集团、远兴能源、硅宝科技、江瀚新材。(2)制冷剂:下游家电排产状况良好,产品价格维持上行趋势、供给配额制约束性强;建议关注:巨化股份。(3)景气修复中找结构性机会:需求韧性强且有望逐步迎来景气修复的农化、轮胎板块,农化板块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建议关注大宗除草剂草甘膦相关标的:江山股份、和邦生物、新安股份、广信股份。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通用股份。(4)OLED材料:迎应用范围扩大、国产化率提升、单屏材料用量提升等多重增长;重点推荐:莱特光电、万润股份、瑞联新材,建议关注:奥来德。   ③聚焦前沿材料领域投资机会,合成生物学和催化剂在化工领域应用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重点推荐:华恒生物、凯立新材(与金属与材料组联合覆盖)。   风险提示:原油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5-31
    • 业绩阶段性承压,年度指引保持不变

      业绩阶段性承压,年度指引保持不变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事件概要   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Q1公司营业收入79.8亿元(yoy-1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增速-1.8%,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9.1亿元(yoy-18.3%),归母净利润19.4亿元(yoy-10.4%),扣非归母净利润20.3亿元(yoy+7.3%)。   投资要点   Chemistry板块持续稳定增长   WuXi Chemistry2024Q1收入55.6亿元(yoy-13.5%),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速-0.6%;毛利率43.3%(同比减少1.6pp)。D&M板块收入40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1.2%。   TIDES板块产能扩张保证高速增长   TIDES板块收入7.8亿元(yoy+43.1%)。截至一季度末,TIDES在手订单同比显著增长110%。2024年1月,位于江苏常州及泰兴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提升至32000L。2024Q1寡核苷酸和多肽“D&M”分子数276个,同比强劲增长43%。   WuXi ATU板块助力管线持续推进   WuXi ATU2024Q1收入2.8亿元(yoy-13.6%),助力客户完成世界首个创新肿瘤淋巴细胞疗法(TIL)项目的BLA,正在为一项重磅商业化CAR-T产品的生产做BLA申报准备,公司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申报FDA。   各板块业绩阶段性承压   ①WuXi Testing收入14.9亿元(yoy+2.6%),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收入10.5亿元(yoy-0.6%),SMO收入同比强劲增长26.4%。②WuXi Biology2024Q1收入5.6亿元(yoy-2.8%),新分子种类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2.2%,新分子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至29.2%。③WuXi DDSU收入0.8亿元(yoy-51.8%),截至一季度末,已有3款为客户研发的新药获批上市,2款治疗新冠感染,1款治疗肿瘤;公司持续获得已上市新药销售收入分成,另有2款药物处于上市申请阶段。   2024年业绩展望   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达到383-405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将保持正增长(公司预计为2.7-8.6%);预计2024年将保持与去年相当的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预计2024年资本开支50亿,自由现金流达40-50亿。   盈利预测   由于全球投融资下滑带来行业需求下滑,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404.11/444.78/493.87亿元(原2024/2025年为449.36/531.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7.45/109.30/125.20亿元(原2024/2025年为113.03/136.41亿元);对应EPS为3.35/3.75/4.30元/股(原2024/2025年为3.83/4.62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大订单波动对业绩影响,汇率波动对业绩影响,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核心人员流失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