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56)

    • 收购注射穿刺类标的,完善低值医用耗材产品布局

      收购注射穿刺类标的,完善低值医用耗材产品布局

    • 康复产业大发展逻辑未改,但疫情预计已经成为影响公司短期业绩的重要变量之一

      康复产业大发展逻辑未改,但疫情预计已经成为影响公司短期业绩的重要变量之一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和 2022 年一季报。 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5.23 亿元、 同比增长 5.65%, 归母净利润 2.02 亿元、 同比增长 2.87%; 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0.85 亿元、同比增长-15.57%,归母净利润 0.09 亿元、同比增长-72.25%。   公司于今年 2 月已经披露业绩快报,本次年报披露业绩与快报预测基本一致。我们维持之前的判断, 2021Q4 业绩增速边际下降的主要原因或主要在于疫情突发影响;同时,公司在 2021 年上半年明显地扩张举措也带来了当年费用的较快增长。   1) 疫情拖累公司 21Q4 业绩表现; 2021Q4 因受到河南地区三季度和四季度间发性新冠疫情影响, 公司正常商业活动受到了明显影响,同时, 作为公司年度项目招商的主要平台-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推迟到直至去年 12 月初才正式召开,预计对于公司订单获取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2) 2021 年公司员工数量明显扩编,预计增加了公司的刚性开支;根据公司财报,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员工人数较 2021 年初增长 19.25%, 达到 1561 人,扩编 252 人;而其中,至 2021 年上半年,公司人员数量就已经达到 1487 人。 3)费用端来看, 2021 年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较上年分别增长 23.56%/20.25%/33.08%,费用增幅均超越同期收入增长。   2022Q1 公司业绩出现明显下滑,预计和河南、及全国各地疫情扰动有明显关系;同时,考虑到目前国内疫情防控依旧严峻, 22Q2 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预计依旧会受到一定影响。 22Q1 公司季度营业收入下滑 15.57%(21Q4 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 5.43%),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72.25%(21Q4 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24%),公司季度业绩边际再降;我们倾向于主要原因与 22 年开年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频繁爆发有明显关系。 1) 2022 年 1 月, 河南爆发疫情, 公司所在区域安阳市即成为疫情震中, 公司正常的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都受到了明显影响;根据 1月 30 日安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 截至 1 月 29 日 24 时,本轮疫情安阳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468 例。 2)进入 2 月和 3 月,以深圳、上海为首的珠三角、长三角重要城市陆续爆发疫情,全国各地均进入严控疫情的工作生活节奏,医院对于康复器械的采购活动及康复关联科室的建设项目预计难免受到影响;而截至目前,上海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   放长一些周期来看,康复产业大发展的逻辑并未被破坏;疫情等短期因素只是影响了康复产业建设的投入节奏。 2021 年下半年开始,政策持续发力推进康复产业建设发展。 2021 年 6 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 2021 年 8 月,国家医保局、卫健委、发改委等发布《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将“部分中医服务等列入通用型医疗服务目录清单”,中医康复设备系列在临床每个科室有望进行规模化应用; 2021 年 10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将 15 个省份纳入试点;2021 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10 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要求重点发展针刺、灸疗、康复等中医装备,妇幼健康及保健康复装备等。   投资建议: 疫情对于公司短期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扰动;考虑到当前,上海疫情依旧尚未得到明显缓解,而在奥密克戎的强传播性下全国疫情防控压力也相对较大,作为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下游的医院、其正常的采购和建设活动可能会存在延缓;基于此预期,我们下调了公司 2022 年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1 年至 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18、 1.34 和 1.67 元。但从中长期,国家对于康复产业支持并未改变,同时,在我国老龄化背景下康复产业建设的急迫性也在日益凸显,预计待疫情缓和之后康复产业加速投入还是可期的;结合目前公司 2021 年静态 PE 已经降至 20X+区间,我们暂维持公司“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疫情超预期、宏观经济下行、政策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4-28
    • 年报点评:22年公司继续向好发展依旧可期

      年报点评:22年公司继续向好发展依旧可期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投资要点   事件内容:4月22日,公司披露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52.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91亿,较同期增长48.7%。同时,公司公布2021年利润分配方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30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1年技术服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亮点,凸显公司研发实力增强:2021年,公司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技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6,663.51万元、同比增长131.46%,而同期相关产品销售实现营业收入47,834.21万元、同比增长50.88%;原料药和中间体技术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211.12万元,同比增长475.86%,而同期原料药产品销售实现营业收入34,497.63万元、同比增长26.59%。比较来看,分子砌块和原料药板块中技术服务收入出现高速增长并显著高于同期产品销售收入增速,预计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着公司研发投入及对外投资整合,公司可供给产品线扩容,定制设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叠加2021年CRO、CDMO市场需求旺盛,相关业务取得了高速增长。   单季度来看,2021Q4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出现边际下降: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增长22.88%(Q3收入同比增长46.88%),实现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18.66%(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2.33%),季度业绩增速边际出现较大变化;其中,有部分原因或可归结为基数影响,作为2021Q3比较基数的2020Q3归母净利润值相对较低(仅0.25亿元),而2021Q4比较基数的2020Q4归母净利润值达到0.58亿元;另有部分原因则可能与重点产品研发及备货节奏有关。   公司作为我国稀缺的CXO龙头之一,研发投入始终保持较高强度: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65%,当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67%,公司研发投入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报告期内,1)在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方面,公司开展了手性分子砌块库的设计与开发、新型冠状肺炎领域工具分子研究与开发、药物片段分子库的开发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其中,针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公司目前已经开发了几百种新型冠状肺炎领域的热点化合物,并实现了合成路线与合成工艺的优化;而针对CAR-T领域,公司布局开展了细胞分选磁珠产品的研究与开发;2)在原料药及中间体领域,公司重点开展了艾日布林、曲贝替定、卡泊三醇、帕布昔利布等20余个原料药及中间体工艺研究开发,优化抗感染类药物巴洛沙韦、法匹拉韦的工艺路线。   2022年,公司原料药基地项目及多个研发平台项目临近建设尾声,有望为公司带来新增长活力:公司自主筹建的首个原料药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部分车间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预计2022年下半年项目逐步建成并投产运营;ADC高活产线已于2021年建成投产一条、并于7月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目前新增的两条产线正在加快推进中,部分产能将在2022年陆续释放;针对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小分子创新药CRO、CDMO技术服务的新药创制及研发服务基地项目(一期)和新药创制服务实验室建设项目(一期)预计都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针对分子砌块及生物试剂核心原料研发的医药研发及生物试剂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预计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   公司坚持内生发展和外延扩张并举,持续发力打造“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CRO/CDMO/CMO全产业服务平台,夯实自身竞争优势;预计在CXO行业中长期发展继续向好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对内保持高强度投入并已完成超过14,000种产品的自主研发及合成,同时,公司还在上市后多次通过外延扩张来补足自身短板;2021年10月公司公告,拟使用超募资金1.44亿元取得欧创基因增资完成后90%的股权;欧创基因拥有多重PCR技术、目标基因富集技术、核苷酸修饰与基因合成等多项技术,可为公司在生物管线的布局奠定基础;2022年3月公司公告,拟以不超过4.2亿元收购药源药物100%股权;药源药物是一家向新药开发者提供原料药和制剂的药学研发、注册及生产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可为公司在制剂管线布局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2021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结合CXO行业发展前景总体良好,而公司始终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对外扩张补缺并举,全产业服务优势进一步凸显,中长期公司成长确定性或相对较高。同时,考虑到2022年公司有多个重要投建项目将迎来关键产出节点,中期或也存在一定的业绩催化预期,我们维持公司买入-B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年至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73、5.68和8.08元。   风险提示:1,第三方专利侵权风险;2,新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3、政策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4-22
    • 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发力高端伤口敷料业务

      收购隆泰医疗55%股权,发力高端伤口敷料业务

    • 21年业绩表现平稳,集采实际影响或即将明朗

      21年业绩表现平稳,集采实际影响或即将明朗

      个股研报
        威高骨科(688161)   事件内容: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2亿元,同比增长18.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6.90亿,较同期增长23.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78亿元,同比增长25.79%。   公司2021年业绩整体表现相对平稳;其中,收入增速略低于我们预期,但净利润增速略高于我们预期。与2020年公司财报业绩比较来看,公司业绩增速波动不大;2021年公司收入增速23.62%,提升约2个百分点(2020年收入增长15.87%),归母净利润增速23.62%,下降约3个百分点(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6.43%)。其中,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81.17%,较2020年下降1.19个百分点;三费率44.05%,较2020年下降0.13个百分点。   季度来看,Q4收入增速继续放缓,但因当季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有所控制,Q4净利润增速较Q3略有抬升。Q4单季度同比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5.83亿元,同比增长3.74%(Q3同比增速为10.56%,Q2同比增速为23.72%);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1.96亿元,同比增长11.86%(Q3同比增速为8.47%,Q2同比增速为21.32%)。2021年下半年,因疫情造成的上年基数影响逐渐减弱之后,下半年公司业绩出现放缓;而四季度,又进一步叠加创伤类和关节类高值骨科耗材集采扰动,公司四季度收入增速再度有所放缓。   2021年下半年高值骨科耗材集采陆续开展,伴随着2022年相关集采进入执行期,预计对公司业绩可能产生明显影响。2021年8月27日、9月18日十二省(区、市)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联盟带量采购及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公布,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超过80%;公司收入端的价、量预计都将出现重大波动。从具体集采执行来看,十二省市创伤类集采部分省市已经自2021年11月开始执行;而国家人工关节带量集采预计在2022年3月至4月陆续落地执行。   但集采扰动也不应过度放大,公司正积极应对集采政策推进,一方面加大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加速迭代,另一方面,公司在集采投标中选择了策略应对。公司主动迎接集采政策推进带来的行业竞争格局改变;1)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产品种类;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1.2亿,同比增长47%,研发费用率提升至5.63%(2020年为4.52%);同年,公司取得与运动医学相关的产品注册证,适用于膝关节韧带重建术中固定骨-肌腱-骨或软组织移植物。2)公司策略应对集采铺开,在市场份额相对较为薄弱的细分领域积极投标;从去年创伤类集采和人工关节集采中标结果来看,公司在集采投标上进行策略应对,其中,十二省市创伤集采公司锁定板产品、旗下品牌邦德创伤产品的髓内钉、威高海星锁定板中标价格均相对较高;而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仅3.53%的人工关节集采投标中,公司海星医疗、北京亚华两个品牌的所有关节产品全部中标。   投资建议:因集采执行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略微调降了公司业绩,预测2022年至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9、2.23和2.69元(此前预测2022-2023年EPS为1.95和2.32元)。目前公司估值已经回到相对合理区间,而三大产品线中包括创伤类、关节类都已经进入集采,集采扰动风险或也得到相当程度的释放;预计伴随着市场开始更为理性地看待集采政策正常推进,以及考虑到行业扩容、进口替代、产品迭代等多个路径带来的公司增长逻辑并未被破坏,我们倾向于认为公司或将逐渐迎来修复机会,维持公司增持-A建议。   风险提示:1,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带来的降价超预期风险;2,医保政策调整风险;3、原材料依赖进口及相关国际贸易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3-30
    • 长光华芯(688048)新股专题覆盖:长光华芯、天益医疗

      长光华芯(688048)新股专题覆盖:长光华芯、天益医疗

    • 新股专题覆盖:荣昌生物(2022年第20期)

      新股专题覆盖:荣昌生物(2022年第20期)

    • 新股专题覆盖:仁度生物(2022年第18期)

      新股专题覆盖:仁度生物(2022年第18期)

      个股研报
        仁度生物(688193)   (新股专题覆盖报告旨在针对近日询价上市公司进行简单的研究梳理)   投资要点   本期共1家公司询价,3月16日(下周三)科创板上市公司“仁度生物”将询价。   仁度生物(688193):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专注于RNA恒温扩增技术和产品的生命科学企业之一,致力于开发临床需求尚未满足的创新诊断技术和产品。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2.5亿元/2.9亿元,YOY依次为43.01%/152%/16.97%,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61.5%;实现归母净利润0.04亿元/0.61亿元/0.65亿元,YOY依次为111.67%/1541.45%/5.28%,2019年开始扭亏为盈。根据公司初步预测,2022Q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0.26%至35.69%。   投资亮点:1、公司是国内RNA分子诊断领域的先行者及领先者之一,基于自主的SAT专利技术平台已经打造了从原材料酶、试剂到设备完整的技术及产品体系。公司是国内最早推出生殖道、呼吸道和乙肝检测领域以RNA为检测靶标的核酸检测试剂产品的厂商;目前,公司在国内性传播感染分子诊断行业市场份额已经达到28.5%(2019年),位列细分市场第一位。同时,基于自主研发的特有活菌检测SAT专利平台,公司已经形成覆盖生殖道、呼吸道、肠道病毒、血液筛查等多个感染疾病领域的试剂盒产品,并实现了核心原材料酶的工业化自产,及研制成功了国内首台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打造了相对完整的RNA分子检测技术产品体系,具备明显的细分行业竞争优势。2、公司产品商业化已经在逐步推开,并获得了国内知名医院的认可。公司的RNA恒温扩增技术依旧处于推广发展阶段。伴随着新的RNA检测靶点越来越多、RNA分子诊断在部分领域优势凸显,公司的RNA恒温扩增技术(SAT)商业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截至目前,公司获得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知名医院的认可和使用,产品覆盖全国500余家医疗机构并与其中近300家三级甲等医院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也与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等开展合作。3、公司在血液感染领域有所突破,可能逐渐成为新增长点。2021年,公司通过成功研发全球首款乙肝精准诊疗新指标HBVRNA检测产品,切入血液感染检测领域。同时,从公司研发管线来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等血液感染领域研发进展较快,有望继续取得突破。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分子诊断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硕世生物、艾德生物、凯普生物、圣湘生物、之江生物等。假设以上述公司来看同行业情况,其中,由于硕世生物、凯普生物、圣湘生物、之江生物等受疫情催化较为显著,平均收入规模(前三季度)达到22.28亿元,平均PE-TTM为9.67X;而艾德生物则相对未受到疫情催化,平均PE-TTM为51X。比较来看,仁度生物收入体量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虽然公司同样受到了新冠疫情催化,但由于本身体量较小及新技术适应范围限制,体量扩张程度会低于硕世生物、凯普生物、圣湘生物、之江生物等;毛利率上仁度生物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3-11
    • 新股专题覆盖:泰恩康(2022年第18期)

      新股专题覆盖:泰恩康(2022年第18期)

      个股研报
        泰恩康(301263)   本期共1家公司询价,3月15日(下周二)创业板上市公司“泰恩康”将询价。   泰恩康(301263):公司主营业务为代理运营及研发、生产、销售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并提供医药技术服务与技术转让等。公司自1999年开始代理运营和胃整肠丸和沃丽汀,通过成功代理运营上述产品,公司已在全国区域设立了运营网点;同时,依托在OTC领域的营销网络优势,公司持续推进自主品牌医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等业务的市场建设。截至目前,公司已建立三大医药研发技术平台,包括功能性辅料和纳米给药关键技术平台、生物大分子药物关键技术平台、及仿制药开发及一致性评价技术平台。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6亿元/7.09亿元/6.54亿元,2019-2021年YOY依次为-3.4%/42.83%/-7.8%,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8.3%;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1.6亿元/1.2亿元,2019-2020年YOY依次为-26.25%/192.92%/-25.34%,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17.3%。根据公司初步预测,2022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7.63%至261.84%。   投资亮点:1、公司自研的两性用药“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于2020年上市并中标第三次国家集采,2020-2021年相关产品收入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我们倾向于认为,在两性用药市场的快速发展预期下,公司业绩有望继续获得驱动。2020年4月,山东华铂凯盛收到盐酸达泊西汀片的药品注册批件,2020年8月该药品正式投放市场销售并中选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名单。2020年至2021H1,公司两性药品收入分别为5697万元和7396万元,盈利预期良好。2、公司在长期发展中已经积累一定的营销运营优势,或帮助公司推进自产药品的销售。过去来看,公司作为胃整肠丸和沃丽汀的国内唯一总代理,成功帮助上述药品成为了国内年销量过亿的知名产品。目前,公司的运营网络已经覆盖全国28个省级区域,形成了具备规模的销售渠道网络和销售队伍,可将药品快速的推向全国市场。3、公司正着力加快转型,打造自研管线。公司目前共有自主研发项目16项,其中4项已经提交药品注册批件申请,合作研发项目1项。其中,全资子公司山东华铂凯盛研发的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他达拉非片、奥硝唑注射液、阿加曲班注射液已经提交药品注册批件申请;公司另还布局了顺铂聚合物胶束和雷珠单抗注射液等重点新药项目。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泰恩康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一品红、金活药业、中国先锋医药等。假设仅以上述同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平均收入规模(上半年)为6.9亿元,平均市值规模为37.2亿元,平均PE-TTM(剔除负值)为20.7X。比较而言,公司收入体量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毛利率处于行业中位区间;但公司净利润率会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3-10
    • 业绩快报:21Q4业绩或因疫情拖累不达预期

      业绩快报:21Q4业绩或因疫情拖累不达预期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1年营收5.23亿元、同比增长5.64%,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2.79%,略低于预期。其中,2021Q4来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下滑5.45%;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下滑12.43%。   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及四季度业绩负增长的可能原因或主要在于疫情影响:1)首先,因受到河南地区三季度和四季度间发性新冠疫情影响,公司正常商业活动受到了明显影响,同时,作为公司年度项目招商的主要平台-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从往年的8-9份召开,推迟到直至去年12月初才正式召开;预计对于公司订单获取造成了负面影响,并进而拖累公司收入增长。2)其次,公司人员保持扩张及偏刚性的费用支出,影响了公司利润率;根据公司2021年半年报,截至到上半年末,公司员工人数即较2021年初增长13.6%,达到1,487人,人员投入持续扩大;同时,截止到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7.99%/21.45%/30.05%,费用增幅均显著超越同期收入增长。   2022Q1河南再受疫情冲击,且公司所在区域安阳市成为疫情震中,预计将拖累2022年一季度业绩:根据1月30日安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截至1月29日24时,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68例,其中汤阴县444例,文峰区19例,滑县2例,内黄县2例,安阳县1例。   投资建议:公司短期因疫情等因素对业绩造成较大冲击,根据公司公告及可能影响,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1年至20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6、1.51和2.12元(调整前为1.36、1.70和2.33元)。但政策角度,国家对于康复产业支持依旧在加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日前也已经发布,预计将明显推动康复产业发展深入,我们暂维持公司“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宏观经济下行、政策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2-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