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56)

    • 医药行业周报:机器人大会召开,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医药行业周报:机器人大会召开,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生物制品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一般, 跑赢大盘。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 2.44%, 跑赢沪深300 指数 0.14pp。 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2 位。 从子板块来看, 医疗设备、 化学制剂、 医药流通涨幅靠前, 本周变动分别为 0.15%、-1.69%、 -1.81%; 医疗研发外包、 医疗耗材、 体外诊断跌幅靠前, 本周变动分别为-4.28%、 -3.26%、 -2.96%。 从个股来看, 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开开实业、*ST 太安、 人民同泰、 华人健康、 易瑞生物; 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昊帆生物、 多瑞医药、 西点药业、 华康医疗、 新天地。 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 医药流通、 线下药店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涨幅靠前, 主要系医药反腐背景下 SPD 概念持续升温。   机器人大会召开, 建议关注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随着 2023 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 机器人热度攀升, 国内相关手术机器人厂商百花齐放。 从手术机器人行业来看,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内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 中国市场规模从 2016 年的 8.54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41.93 亿元, 年复合增速为 38%, 整体增速快于全球市场。 手术机器人赋能下, 较传统开放及微创治疗手术临床效果优异。 2021 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为 15.5%, 而国内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仅为 0.7%, 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目前, 国内市场仍以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主, 国产如威高的妙手机器人、 微创的图迈机器人、 精锋医疗的多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于 2022 年开始陆续获批上市, 国产厂家加速逐鹿手术机器人蓝海赛道。 因手术机器人产品技术壁垒较高, 且产品获批时间较长, 已上市厂家先发优势显著。 同时手术机器人相关政策持续出台, 配置证放松有望加速市场渗透。 随着各项政策加持, 叠加国产厂家新产品陆续上市, 供给端持续加大市场教育, 有望推动手术机器人行业加速扩容, 我们预计机器人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建议关注国产手术机器人产业链相关公司, 如微创机器人( 2252.HK)、 天智航-U( 688277.SH)、精锋医疗( 未上市)、 思睿哲( 未上市)、 术锐机器人( 未上市)、 和华瑞博( 未上市) 及元化智能( 未上市) 等。   投资建议: 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 无论从估值角度、 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 行业生态不断优化, 长期建议关注: 1) 中药: 以岭药业、 天士力、 康缘药业、 太极集团、 华润三九、 片仔癀、 济川药业等; 2)医疗器械: 迈瑞医疗、 开立医疗、 山外山、 微电生理、 美好医疗等; 3) 服务消费: 爱尔眼科、 华夏眼科、 普瑞眼科、 通策医疗、 我武生物、 智飞生物、 锦欣生殖等; 4) 创新药: 恒瑞医药、 百济神州、 君实生物、 荣昌生物、 康方生物、 再鼎医药、 贝达药业、 信达生物、 诺诚健华等; 5) 创新产业链上游: 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博腾股份、 药康生物、 百普赛斯、 阿拉丁等; 6) 业绩高增长: 西藏药业、 九典制药、 益丰药房、 老百姓、 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8-21
    • 利润端高增长,CDMO有望持续发力

      利润端高增长,CDMO有望持续发力

      个股研报
        普洛药业(000739)   投资要点   2023H1盈利质量提升,研发投入加大。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1)2023H1,公司实现营收59.54亿元(+19.43%,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6.01亿元(+37.55%),扣非归母净利润5.95亿元(+42.23%);毛利率26.60%(+1.53pp),净利率10.09%(+1.33pp);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分别为2.68亿元(+1.88%)、2.44亿元(+7.53%)及3.52亿元(+24.59%),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49%(-0.77pp)、4.10%(-0.46pp)及5.91%(+0.24pp)。2023H1利润端优于销售端,主要系成本下降带动毛利率上升及费用率下降所致。(2)2023Q2,公司实现营收28.69亿元(-0.53%),归母净利润3.62亿元(+26.98%),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27.96%);2023Q2营收增速略有下滑,主要系2022Q1受上海疫情影响部分销售延迟至2022Q2所致。   CDMO表现亮眼,有望持续发力。CDMO业务具备制造端优势,2023H1实现营收11.39亿元(+23.70%),毛利率44.77%(+3.69pp)。(1)研发:已布局PROTAC、ADC、多肽等新技术平台,其中已为客户提供多肽小数量服务;横店CDMO研发中心预计2023年8月底投用。(2)产能:CDMO多功能中试车间及高活化合物车间已于2023H1投用,新增两个API多功能车间预计2023Q4投用,柔性化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3)服务项目:商业化阶段项目247个(+18%),研发阶段项目363个(+79%);API项目共69个(+25%),其中17个已进入生产商业化。(4)客户群体:聚焦bigpharma、国内biotech、欧洲CDMO公司及美国biotech四大客户,2023H1国外客户占比64%,国内客户占比36%。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稳步推进。(1)原料药中间体业务注重成本控制,2023H1实现营收42.04亿元(+18.50%),毛利率18.52%(+1.16pp),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项目建设方面,公司已对战略品种07110实施新工艺改进,降低成本;另新建AH22081生产线,计划2023年8月完成建设。(2)制剂业务多产品化发展,2023H1实现营收5.74亿元(+17.80%),毛利率50.38%(-0.64pp)。公司现有120多个制剂品种,已立项18个项目,2023年预计新增5个品种,产品结构有望不断优化。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业务协同发展,利润端表现优异;研发实力突出,产能国内最大;CDMO竞争优势明显,有望持续发力。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8/14.98/18.03亿元,增速分别为24.2%/21.9%/20.4%,对应PE分别为17/14/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8-19
    • 医美业务快速放量,创新管线即将密集收获

      医美业务快速放量,创新管线即将密集收获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2023H1业绩继续稳中向好。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总营收203.85亿元(+12.02%),归母净利润14.34亿元(+6.96%),扣非归母净利润14.27亿元(+12.24%);其中2023Q2实现总营收102.71亿元(+10.85%),归母净利润6.79亿元(+6.65%),扣非归母净利润6.70亿元(+16.85%)。公司经营业绩继续稳中向好,2023H1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自2020年以来首次恢复双位数增长,主要系医药商业2023H1实现营收136.31亿元(+11.19%),保持稳健增长;医美业务2023H1实现营收12.24亿元(+36.40%),快速放量。   医美海内外双循环发展,有望保持高增长态势。2023H1医美板块快速增长,实现营收12.24亿元(+36.40%)。海外医美盈利能力提升,Sinclair2023H1实现销售收入7629万英镑(约6.69亿元人民币)(+26.07%),EBITDA1260万英镑。国内医美快速放量,欣可丽美学2023H1实现收入5.16亿元(+90.66%)。医美重点产品涵盖注射填充类产品及能量源设备,其中Sinclair引进的皮肤动能素预计2023Q4提交海外注册;MaiLiExtreme国内已完成受试者疗效指标收集;V20能量源设备国内预计2023Q3完成注册受理递交。随着全球医美市场不断开拓及创新医美产品陆续引入国内,公司医美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创新在研管线储备丰富,即将密集收获。医药工业聚焦内分泌、自免及肿瘤三大核心领域,2023H1中美华东实现营收(含CSO业务)60.54亿元(+10.04%)。公司创新产品管线布局丰富,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在研项目51个。其中肿瘤领域,引进全球首创ADC新药索米妥昔单抗(卵巢癌)计划2023Q3提交BLA,目前已获批先行引入海南;迈华替尼(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计划2023年内提交上市申请。内分泌领域,围绕GLP-1靶点深度布局,利拉鲁肽糖尿病&减肥适应症已获批上市,司美格鲁肽及德古胰岛素已启动Ⅲ期临床。自免领域,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HDM3001(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引进创新产品ARCALYST®(CAPS)预计2023年提交BLA。随着在研产品陆续获批,有望贡献业绩高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各业务板块齐发力,医药工业创新在研管线即将密集收获,医药商业积极推进创新业务,医美及工业微生物高速发展。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7/36.45/44.97亿元,增速分别为19.5%/22.0%/23.4%,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建议。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并购风险、新药研发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8-18
    • 业绩符合预期,视光业务营收贡献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视光业务营收贡献提升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H1实现收入4.07亿元(+49%,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63亿元(+32%)、扣非归母净利润1.53亿元(+36%);2023Q2实现收入2.17亿元(+53%)、归母净利润0.85亿元(+31%)、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30%)。2023H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主要系公司人工晶状体和角膜塑形镜恢复快速增长,视力保健产品(包括离焦镜、彩瞳、接触镜护理产品等)营收贡献大幅提升。同时收入增长带动净利润增长,因公司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和品牌营销活动,以及加快推进研发项目,导致营业成本及各项费用增长较快,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人工晶体+OK镜恢复增长,视光业务营收贡献提升。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49)。分业务来看,手术治疗产品中“普诺明”等系列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38%,其中,境外人工晶状体收入同比增长为116%,增长亮眼。近视防控产品中“普诺瞳”角膜塑形镜收入同比增长39%。视力保健产品(包括离焦镜、隐形眼镜、接触镜护理产品等)收入同比增长403%,对营收贡献超过11%。公司持续加快隐形眼镜布局,收购福建优你康光学有限公司51%股权加大隐形眼镜等产品的产能。且公司于2022年3月新设子公司爱博上海,持续加强视光产品市场开拓,大踏步进入视光消费市场,产研技术互补和渠道协同下,有望加速公司放量,未来增长可期。   研发投入持续高增,产品梯度升级提升竞争力。2023H1研发投入总额为5469.18万元(+7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加快推进研发项目。境内外产品梯度不断丰富。境内方面,多款中高端产品预装式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获批上市,提升产品竞争力;硬性接触镜润滑液、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以及一次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等获批上市丰富产品布局。境外方面预装式人工晶状体获得马来西亚批准上市,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公司新产品陆续上市,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4.80/6.40亿元,增速分别为48%/40%/33%,对应PE分别为50/36/27倍。考虑到公司人工晶体和OK镜业务恢复增长,视光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维持“增持”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集采降价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手术量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18
    • 业绩高增长,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

      业绩高增长,股权激励彰显成长信心

      个股研报
        安杰思(688581)   投资要点   业绩快速增长: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H1实现收入2.06亿元(+30%,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79亿元(+44%)、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33%);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1.15亿元(+44%)、归母净利润0.45亿元(+64%)、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38%)。2023H1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随着门诊诊疗逐渐恢复,手术量迅速提升,公司营收实现较快增长,规模效应显现,利润率稳定较高水平。同时公司拟向高级管理层和部分核心技术人才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为47.65万股,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823%。   内镜诊疗耗材快速增长,创新产品助力抢占市场。2023H1门诊诊疗逐渐恢复,手术量提升带动耗材快速放量。公司一季度国内市场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随着二季度手术全面恢复,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9%。2023H1国内实现收入1.02亿元(+21%),通过可拆卸、可换装止血夹、双极治疗系统等创新产品抢占市场,实现快速进口替代。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H1研发支出1800万元(+24%),推进第二代单双混合电刀设备、第二代双极黏膜切开刀、缝合夹、连发夹和短尾夹等产品研发工作,针对临床痛点持续加快产品迭代。公司未来将在单光纤成像技术、辅助治疗机器人和软性内镜诊疗领域逐步形成新的核心技术,技术加持叠加新产品销售,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可期。   加速渠道扩张,发力拓展海外市场。2023H1公司新增产品进院数量超过200家,临床客户级别持续提升,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的占比分别达到42.66%和28.44%,同时升级营销服务体系,销售人员同比增加15%以上,并加强经销商培训管理,持续提升临床服务粘性,从而加快产品销售。境外市场拓展加速,公司在巩固欧洲市场和发力北美市场客户开发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南美及亚太市场,海外新客户数量增长18%,并根据境外市场特点和客户实际需求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积极推动自有品牌的销售。2023H1北美洲实现销售收入3057.26万元(+36%),欧洲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946.12万元(+37%),境外其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166.44万元(+69%),海外市场发展提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2.66/3.26亿元,增速分别为39%/32%/23%,对应PE分别为29/22/18倍。考虑到今年院内诊疗复苏带动公司产品快速放量,凭借差异化产品优势加速进口替代,同时发力海外市场拓展客户,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快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中带量采购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8-17
    • 医药行业快报:鼓励开展规范学术会议,理性看待反腐

      医药行业快报:鼓励开展规范学术会议,理性看待反腐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   医药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系统治理。7月初,国家卫健委会同9部门共同启动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强医药领域反腐工作是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完善医药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集中整治涵盖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以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全领域。整治工作明确要(1)集中突破,形成全国性集中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2)纠建并举,实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   鼓励开展规范学术会议,理性客观看待反腐工作。问答提到对于无中生有、编造虚假学术会议名头,进行违法违规利益输送/违规将学术会议赞助费私分的不法行为属于整治范围;医药行业的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经验分享、促进医药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及正常医学活动国家大力支持、积极鼓励。问答针对近期网上出现的“阜外医院徐波”、“江苏常州乳腺外科专家”等腐败案例做出回应,同时对不实信息做出澄清,有助于理性客观看待反腐工作。   整治聚焦重点,持续推进。本次集中整治内容重点聚焦六大方面:(1)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2)医疗卫生机构内“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以及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3)接受医药领域行政部门管理指导的社会组织利用工作便利牟取利益;(4)涉及医保基金使用的有关问题;(5)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在购销领域的不法行为;(6)医务人员违反《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目前,反腐已在医药行业内形成广泛共识,集中整治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下一步,集中整治工作将根据总体安排,持续推进,加大对工作的指导调度,加大对典型问题处置及通报力度,确保整治工作成效。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医药领域反腐将促使临床使用真正有价值、有创新性的产品脱颖而出,推动支付端向优质创新药倾斜,净化医药行业生态,看好创新药长期空间。建议关注(1)创新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智翔金泰、三生国健、泽璟制药等;(2)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等;(3)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4)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5)服务消费: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整治工作落实不到位风险、网络舆情风险、产品销售节奏放缓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17
    • AQ-300放量表现亮眼,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AQ-300放量表现亮眼,公司业绩有望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中报业绩超预期: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H1实现收入2.89亿元(+73%,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38亿元(+651%)、扣非归母净利润0.33亿元(+2034%);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1.64亿元(91%)、归母净利润0.22亿元(1197%)、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9024%)。2023H1业绩增长超预期,主要因为公司持续加强AQ-300营销推广,实现快速放量,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系上年同期基数较低所致。   营销体系+学术推广助力,AQ-300放量表现亮眼。分业务来看,2023H1公司内窥镜产品收入2.85亿元(+71%),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0.04亿元(+280%),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其中,内窥镜产品收入中内窥镜设备收入2.77亿元(+80%),内窥镜诊疗耗材收入0.08亿元(-40%)。公司持续加快营销体系建设,截至2023H1,已建立广东、河南、安徽等16个营销分公司,并建立33个营销服务网点,有效提升公司产品覆盖面。同时,上半年持续推进多场学术推广活动,围绕AQ-300系列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内镜培训班、案例分享、规范化诊疗讲座等)。得益于营销体系搭建+学术推广助力,公司AQ-300实现快速放量,我们预计未来随着临床端对国产产品认可度提升,国产政策倾斜下AQ-300将维持快速增长,加速进口替代。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加速迭代增强竞争力。2023H1公司研发投入6960.15万元(+89%),且拥有研发人员229人,占公司总人数24%,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壮大。2023H1公司结合临床端的反馈,对AQ-300系列进行持续的迭代,改善操控性能、操作手感、稳定性等多方面性能,获得终端认可。同时,推出全新十二指肠内镜,视野更清晰,便于后续操纵,不断丰富AQ-300配套的镜体种类,提高产品竞争力。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9/1.39/1.99亿元,增速分别为311%/56%/43%,对应PE分别为83/53/37倍。考虑到公司重磅产品AQ-300快速放量,公司业绩预计将持续高增长,维持“增持”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8-15
    • 新股覆盖研究:民生健康

      新股覆盖研究:民生健康

      个股研报
        民生健康(301507)   下周三(8月16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民生健康”询价。   民生健康(301507):公司基于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开发了OTC和保健食品,同时拓展了益生菌系列,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39亿元/4.90亿元/5.47亿元,YOY依次为25.38%/11.41%/11.75%,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6.00%;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0.70亿元/0.79亿元,YOY依次为16.08%/38.46%/12.47%,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21.82%。最新报告期,2023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上升10.14%;实现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上升10.55%。根据初步预测,预计公司2023年1-9月实现归母净利润8,24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0.21%。   投资亮点:1、公司依托控股股东丰厚的制药积淀而建立起来的核心品牌“21金维他®”,成为国内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领域的知名企业。公司控股股东民生药业前身为洛阳民生制药厂,成立于1926年,为国内最早的四大西药厂之一和国内最早的针剂生产商,现已构建起了集中成药、生物医药、诊断试剂、饮品等研产销和连锁流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产业版图。公司为民生药业旗下大健康产业子公司,主力产品多维元素片(21)由民生药业于1985年推出,系国内首款多维元素片,为乙类OTC药品,该产品位居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综合统计排名“维生素与矿物质品类”第5名,公司也通过该款大单品连年上榜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发布的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百强榜,2021年位列第56名。核心品牌“21金维他®”因而成为国内维生素与矿物质补充剂历史最悠久的品牌之一,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2、公司依托现已积累起的品牌溢出效应和在维矿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进行品类拓展,多款产品预计于23-24年陆续上市。膳食补剂赛道空间广阔,公司立足于该赛道,构建起OTC+保健食品两大产品矩阵。维矿补充剂类产品属于药店常配产品,具有一定的引流作用;公司依托“21金维他®”的品牌溢出效应,以及目前在维矿领域已积累起的竞争优势,持续深化“明星大单品+热销品类策略”,选择市场基础好、消费者认可度高的维矿类成熟产品进行品类扩充,多款产品预计于2023-2024年陆续上市。在OTC领域,铝碳酸镁混悬液预计于2024年上市;维D滴剂、维C泡腾片、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米诺地尔搽剂预计于2025年上市。在保健食品领域,辅酶Q10软胶囊、褪黑素片、钙镁维D维K咀嚼片已完成开发,预计于2023H2上市;鱼油软胶囊等多款产品预计于2024年上市。此外,公司不断延伸产品线,2020年通过对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民生健康科技的收购将产品体系拓展至益生菌系列。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综合考虑业务与产品类型等方面,选取江中药业、华润三九、汤臣倍健为民生健康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2年平均收入规模为99.18亿元,销售毛利率为62.38%;可比PE-TTM(算术平均)为18.51X;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与毛利率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08-14
    • 医药行业周报:减重国内市场有望复制海外放量逻辑

      医药行业周报:减重国内市场有望复制海外放量逻辑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医药行业指数表现较强,跑赢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48%,跑赢沪深300指数1.91pp,主要系减肥药及SDP相关概念股活跃。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位。从子板块来看,医疗研发外包、医药流通、原料药涨幅靠前,本周涨幅分别为2.45%、1.57%、0.68%;医疗设备、医院、疫苗跌幅靠前,本周跌幅分别为-4.25%、-3.43%、-2.97%。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科源制药、港通医疗、金凯生科、塞力医疗、五洲医疗;跌幅前五的公司为一品红、欧普康视、汉商集团、维力医疗、健康元。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从板块来看,原料药、医疗研发外包、医药流通等细分领域上市公司涨幅靠前,主要系礼来业绩超预期,诺和诺德公布司美格鲁肽相关积极试验结果后带动减肥药相关概念股持续大涨;另外在医疗反腐风暴背景下,SPD业务模式受到较高关注。   本周我们发布了GLP-1行业深度:减重市场有望快速放量。研究预测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合并患病人数达到8.1亿人,65%以上人群可能面临肥胖困扰。目前对疗效更好且安全的减重疗法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中国减重药物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达到149亿元。国内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火热。国内在研GLP-1单靶点药物方面,除了布局利拉鲁肽及司美格鲁肽外,其他进入临床阶段的GLP-1单靶点创新研发管线近30项。多靶点药物有望成为下一重磅减重产品。目前多靶点药物关于减重适应症进展最快的三款产品均处于临床Ⅲ期,其中替尔泊肽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GIPR/GLP-1R双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72周15mg减重22.5%,88周(含12周生活干预)减重26.6%;玛仕度肽为信达生物与礼来合作研发的GCGR/GLP-1R双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24周6mg减重11.57%;瑞他鲁肽为礼来布局的GCGR/GIPR/GLP-1R多重激动剂,与安慰剂相比48周12mg减重24.2%。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6)业绩高增长:西藏药业、九典制药、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3-08-14
    • 测序业务增长超预期,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测序业务增长超预期,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H1实现收入14.43亿元(-39%,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98亿元(-129%)、扣非归母净利润-1.36亿元(-140%);2023Q2单季度实现收入8.24亿元(-28%)、归母净利润0.52亿元(+3320%)、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2023H1公司业绩来看,公司自动化实验室业务和新业务疫情相关影响逐步出清,测序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疫情影响逐步出清,测序业务增长超预期。分业务来看,2023H1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10.98亿元(+40%)。其中,仪器设备实现收入4.59亿元(36%);试剂耗材实现收入6.24亿元(+42%);服务及其他实现收入0.15亿元(+96%),公司各型号基因测序仪全球新增销售装机总数同比增长63%,装机总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后续有望带动试剂快速放量贡献持续营收点。因去年疫情影响,公司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板块整体同比出现下滑,其中,实验室板块中与公共卫生防控不相关的常规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0.77亿元,环比2022年下半年增长25%,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出清,公司持续推陈出新,加大下游多场景应用,有望推动公司业务回归常态稳健增长。   持续加大自主研发,完善三大业务产品矩阵。2023H1公司研发投入4.32亿元(+30%),加快现有产品升级迭代,推进原材料自主可控。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超高通量测序仪DNBSEQ-T20×2,降低测序成本的同时提高算法精确度,目前国内外累计意向客户近10个;升级高通量旗舰机DNBSEQ-T7,降低对样本的损害,提高测序质量;高度重视核心原材料关键技术的研发,逐步建立从测序酶设计、表达、纯化和测试筛选的全套技术平台和流程,推动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实验室自动化业务覆盖样本处理、样本提取、样本制备等各类自动化技术,加强下游应用端场景适配。新业务板块推出自动化液氮存储系统MGICLab-LN55K,有效保证样本存储质量,持续推进三大业务板块产品创新迭代。   加快完善全球营销网络,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公司业务布局已遍布六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H1,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有7个包含研发、生产和营销功能的综合性基地,8个客户体验中心,员工分布在五大洲超38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2,400家客户。公司持续完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海外员工人数较2022年底增长35%,新增5个业务覆盖国家,同时在全球四大业务区域新引入20多家渠道合作伙伴,涉及基础科研、传感染、肿瘤防治、药物筛查及大队列项目等多个应用领域,进一步提升全球营销渠道覆盖范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1.63/3.33亿元,增速分别为-97%/171%/104%。随着疫情影响出清,公司实验室自动化和新业务回归稳态增长,常规测序业务维持高速增长,国际化业务快速开拓打开成长天花板,且公司作为国产测序仪龙头企业,有望充分享受行业龙头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8-1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