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四大技术平台铸就核心竞争壁垒,ODM业务迅速发展,自主品牌放量在即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四大技术平台铸就核心竞争壁垒,ODM业务迅速发展,自主品牌放量在即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核心观点   中国内窥镜行业高速发展   中国内窥镜市场空间广阔,2017年至2021年我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从171亿元增长到248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9.70%。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下游市场需求增加,促使内窥镜技术的创新迭代,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93亿元,2021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12.20%,2030年预计增长至609亿元,2025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达9.20%。   内窥镜国产渗透率低,国产化替代空间大   2021年国内内窥镜市场国产渗透率仅6.90%,93.10%的内窥镜市场被进口品牌所垄断。国产内窥镜在图像清晰度、色彩还原度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已逐渐追赶进口中高端产品。未来,在中国医疗内窥镜市场中,鼓励国产采购、国产价格优势及相关政策的叠加作用下,国产内窥镜具有相当大的放量空间。预计2025年,国产渗透率将达到18.30%,2030年达到35.20%。   四大技术平台铸就核心竞争力,自主品牌放量在即   公司聚焦光学和微创医疗器械技术,围绕“光学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及数字图像技术”四大技术平台形成了光学系统设计、光学加工、光学镀膜、光学系统集成与检测、精密机械设计及封装、电子控制、数字图像处理等多项核心技术。在国内开展自有品牌产品的开发、注册和销售,目前,已形成了从荧光腹腔镜扩展到白光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宫腔镜、3D腹腔镜等产品线,产品应用从普外科扩大到妇科、泌尿科、骨科等多个科室。同时,4K荧光内窥镜系统以及4K除雾摄像系统分别进入临床销售和注册阶段,产品也具有较强竞争力。自有品牌整机梯队已初见雏形,公司还将进一步扩大产品梯队,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94.73、782.58、1,010.50百万元,YOY分别为24.73%、31.59%、29.12%;EPS分别为1.76元/股、2.31元/股、2.99元/股,YOY分别为17.15%、31.50%、29.19%,目标价为62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对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国际贸易环境多变风险,技术转化不确定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29页
      2023-09-19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苗药独家品种奠定业绩基石,多元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苗药独家品种奠定业绩基石,多元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贵州三力(603439)   核心观点   国家对中药行业的发展高度重视   我国通过颁布一系列战略政策,推动中药材的种植、加工、流通、质量监管等环节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优化、简化、激励中药新药的研发、创新、注册、上市等环节,促进中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强中药的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药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疫情提升了中药的社会地位和公众认知度   在疫情期间,中药在抗击疫情、提升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世界各国关注,提升了中药的社会地位和公众认知度。同时,也加快了中药“出海”国际化步伐。中药传播已从2015年的183个国家和地区上升至2022年的196个。   苗药独家产品,优势突出,业绩贡献主力   公司核心产品开喉剑是国家专利产品及独家品种,已列入国家医保目录及部分省份的国家基本药物地方增补目录。2018年至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7.22亿元增长至12.0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3.57%;归母净利润从1.10亿元增长至2.01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16.27%;扣非净利润从0.87亿元增长至1.95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22.36%,开喉剑贡献近九成。   横向收购,丰富产品管线,再获9个独家品种   2022年公司收购经营了一个多世纪的德昌祥95%股权,该品牌已是家喻户晓的贵州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德昌祥”产品管线丰富,拥有药品批准文号69个,其中独家品种9个,医保品种41个,其“龙凤至宝丹传统中药制作技艺”妇科再造丸和杜仲补天素丸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28.58、1,867.74、2,288.59百万元,YOY分别为27.24%、22.19%、22.53%;EPS分别为0.65元/股、0.79元/股、0.95元/股,YOY分别为31.54%、21.97%、20.24%,目标价为18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成本上升风险、产品集中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1页
      2023-08-21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体外检测与治疗康复并驾齐驱,光电医美锦上添花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体外检测与治疗康复并驾齐驱,光电医美锦上添花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核心观点   行业黄金发展期,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健康要求的日益提升,医疗器械的需求逐步增加,从而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12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9,630亿元,CAGR达20.83%,预计2025年将突破1.8万亿的市场规模。普门科技专注于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全球营销及服务,历经10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发展,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国18,000余家医疗机构和装机医院,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16年至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从1.75亿元增长至9.83亿元,CAGR达33.39%;归母净利润从0.1亿元增长至2.51亿元,CAGR率达71.51%。   免疫诊断成为未来体外诊断发展的主流方向   体外诊断被誉为“医生的眼睛”,其临床应用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应用广泛,发展迅速。根据众诚智库《2022年中国体外诊断(IVD)行业报告》统计,2015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362亿元增长至89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9.9%。其中,免疫诊断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成为未来体外诊断发展的主流方向,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632.6亿元,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1%,超过了体外诊断行业的整体增速。   公司打破电化学发光检测的国外垄断市场,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公司开发的包括仪器和配套试剂在内的新一代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成功打破了国际上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及其配套试剂的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的不足。但进口发光厂商仍占据着国内超过七成的市场。未来,国产化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相较于国际巨头罗氏,公司的产品呈现出高度一致的检测能力和更高的性价比,未来有望在市场上获得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光电医美市场潜力巨大,公司有望加速扩容   公司通过收购重庆京渝和为人光大公司步入医美领域,光电医美具有安全高效、无痛无创伤等优势,成为受欢迎的医美项目。公司针对公立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室及民营医美市场分别组建了专业化的市场营销队伍,发展了一批专业化的分销商,有望加速市场扩容。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1.67、1,792.12、2,369.68百万元,YOY分别为36.48%、33.57%、32.23%;EPS分别为0.97元/股、1.01元/股、1.29元/股,YOY分别为33.60%、27.72%、27.89%,目标价为27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员工流失风险、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1页
      2023-08-08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集采打开种植牙千亿潜力空间,再生医学材料龙头放量在即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集采打开种植牙千亿潜力空间,再生医学材料龙头放量在即

      个股研报
        正海生物(300653)   核心观点   再生医学蓝海市场广阔,材料龙头业绩稳定增长再生医学为国家高度重视和重点支持的新兴领域,近年来全球发展迅速。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1年,全球再生医学市场规模约169亿美元,2030年将达到955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21.22%。公司作为再生医学材料龙头企业,自2017年上市以来,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83亿元增长至2022年4.3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8.80%;归母净利润从0.62亿元增长至1.8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4.44%。   种植牙渗透率提升,集采打开千亿潜力空间   因口腔医疗具有“刚需”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属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修复意识的提升及集采政策的持续推行,国内种植牙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千亿市场,2030年近2,000亿元市场。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集采后有望以价换量   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已在6个省份集采中选,是当前同类产品中唯一一款在所有省级带量采购项目中均获得中标的产品,产品有望以价换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聚焦再生医学材料,产品矩阵日渐丰富   目前,产品活性生物骨正式上市在即,钙硅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已完成临床试验的全国入组,乳房补片和宫腔修复膜处于临床入组阶段,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丰富,营业收入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0.84、706.15、896.17百万元,YOY分别为59.46%、25.91%、26.91;EPS分别为1.30元/股、1.66元/股、2.03元/股,YOY分别为25.90%、27.75%、22.75%,目标价为42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主要产品竞争加剧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1页
      2023-07-04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代理奠定业绩增长基石,自主产品丰富成长引擎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代理奠定业绩增长基石,自主产品丰富成长引擎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核心观点   续签合作协议,奠定了未来业绩增长基石   2023年1月底,公司与默沙东续签合作协议,将由智飞生物继续代理默沙东疫苗产品中国大陆经销及推广。协议涵盖2023H2-2026年期间,双方就每年各种疫苗品种基础采购金额达成协议,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比2020年续约协议多出695亿元,代理权的顺利续签使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得以保障。   HPV疫苗需求量提升,九价成为市场未来趋势   目前,已上市HPV疫苗中,仅默沙东HPV产品为九价、四价,其他3款均为二价产品,从预防范围和效果上来看,默沙东二款HPV产品均优于二价产品。从我国HPV病毒发展趋势来看,HPV疫苗需求向多血清型、保护范围更广的方向发展。因此,九价是未来HPV发展趋势。根据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年至2020年,中国HPV疫苗市场规模从9.4亿元增长至13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3.43%,预计2025年,我国HPV市场将达到229.7亿元,2031年,该市场将达到625.4亿元。在HPV疫苗需求不断提升的推动下,公司将充分受益。   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男性HPV疫苗市场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我国HPV疫苗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累计接种率3.61%,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70%的渗透率,国内HPV疫苗存量市场巨大,接种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默沙东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症现已在国外批准,美国18岁至26岁HPV疫苗接种成人中有40%以上是男性。而在中国,尚未有男性HPV疫苗产品获批,未来男性HPV疫苗市场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目前,默沙东针对九价HPV疫苗中国男性市场,已经展开III期临床研究。   宜卡+微卡逐步放量,或将成为潜在大爆品   我国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数量庞大,且发病率高,随着疾病控制的力量逐渐从疫情中解放出来,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将重新聚焦,从而推动微卡+宜卡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将是我国结核市场快速扩容时期,需求空间同样广阔。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5.51亿元、603.10亿元、721.55亿元,YOY分别为26.88%、24.22%、19.64%;EPS分别为5.9元/股、7.20元/股、8.44元/股,YOY分别为25.28%、21.90%、17.27%。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100元/股,给予公司“强烈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产品批签发数量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或推广不及预期,代理合作调整。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2页
      2023-06-05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打造四大领域一体化平台,把握制药装备国产化机遇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打造四大领域一体化平台,把握制药装备国产化机遇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受下游医药行业高速发展,制药设备行业的景气度不断提升   国内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制药装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中国制药装备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9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53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12.47%,预计2025年将达到875亿元,2020年至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22%。   国内制药装备竞争格局较分散,龙头企业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经过30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制药工程工艺、核心装备制造技术及工程设计案例,已有超过10,000台无菌注射剂的关键制药设备,600多套无菌药品制造系统服务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多家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当前国内制药装备行业市场集中度低,随着供给端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低附加值、技术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将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退出行业竞争,龙头企业也将获得新的增长空间。   国产化替代打开成长空间,四大领域一体化布局抢占市场   我国高端制药装备的关键技术还依赖进口,“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研发攻克深受国家鼓励。疫情推动了制药装备进口替代与切入海外市场。公司不断拓展产品品类,面对行业发展机遇,提出“M+E+C(AI)”策略全品类布局,打造四大领域一体化,提供量身定制从进料到成药的“交钥匙工程”一站式服务。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6.47亿元、80.15亿元、96.55亿元,YOY分别为21.54%、20.57%、20.46%;EPS分别为1.42元/股、1.71元/股、2.07元/股,YOY分别为26.82%、20.35%、20.98%。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29元/股,给予公司“强烈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行业内竞争加剧、技术研发失败风险、外延式并购风险、下游减少资本投入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27页
      2023-05-24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黄金赛道下,集中度提升利好安评龙头一站式抢占市场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黄金赛道下,集中度提升利好安评龙头一站式抢占市场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政策大力支持,国内CRO行业增速明显高于全球CRO增速   在政策的推动中,中国医药产业由仿制药向创新药升级转型,CRO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我国CRO市场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增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CRO行业2017年至2021年CAGR为9.71%,同期中国CAGR为21.84%。预计2022年至2030年,全球CRO行业CAGR为9.77%,中国将以20.03%的CAGR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59亿元,2030年达到3,305亿元。   高景气黄金赛道下,业绩迅速增长   公司营业收入从2017年3.01亿元增长到2022年22.68亿元,营业收入翻了7.5倍(2017年至2022年),期间复合增长率达49.77%。归母净利润从2017年的0.76亿元增长到2022年10.74亿元,上市后归母净利润翻了14倍,期间复合增长率达69.84%。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红利。   铸就高壁垒,奠定行业龙头地位,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下将充分受益   CRO行业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对科研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公司已具备国际化GLP资质、良好的技术研发能力与经验。自上市以来,公司连续多次推出股权激励方案,将公司管理层、核心员工和公司的利益深度绑定,为发展成为行业领先CRO企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体化发展,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临床服务是由公司不断完善一站式的业务链条而形成的新领域。2021年至2022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分别增长45.47%和62.45%。随着公司一站式业务链条的完善,该板块与其他板块或将产生协同效应,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64亿元、39.85亿元、51.07亿元,YOY分别为35.08%、30.09%、28.14%;EPS分别为2.38元/股、2.89元/股、3.62元/股,YOY分别为18.91%、21.24%、25.34%。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60元/股,给予公司“强烈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国际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内竞争加剧风险,技术人才流失,技术创新不足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3页
      2023-05-04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儿药春天来临,行业领跑打开未来业绩空间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儿药春天来临,行业领跑打开未来业绩空间

      个股研报
        华特达因(000915)   政策大力支持,儿药行业迎来春天   为鼓励药企加强儿科用药的研发和生产,自2011年开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要求创新药“提质增效”,杜绝同质化仿制。创新药审批速度加快,创新药品种“以价换量”,通过医保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商业化快速提升。鼓励儿童药企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提高药品质量,丰富药品品种。我国儿童药品已进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   疫情下的高增长,奠定疫情退去后更猛烈增长   在我国近三年疫情大背景下,公司营收、净利润仍保持高速增长,子公司达因药业三年间营收、净利润几乎翻了一番,营收从2020年的11.2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28亿元,CAGR为34.78%,2022年占上市公司营收的87.18%,成为上市公司主要业绩贡献公司,我们相信疫情退去,公司业绩将迎来更猛烈增长。   消费群体扩大,渗透率+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伊可新连续十多年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在儿科专用药领域具有良好口碑和知名度。自2022年初,公司将伊可新适用年龄从0-3岁调整为0-6岁,目前,伊可新在0-6岁的用药群体中渗透率在7%左右,适用年龄段扩大及三孩政策背景下,新增消费群体为伊可新带来增量空间。除伊可新外,右旋糖酐铁和盖笛欣也是高增长产品。2023年,两项产品收入有望破亿。   强大研发能力造就儿童药产品系列持续丰富   2022年,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获得注册批件,注射用盐酸石蒜碱硫酯、水合氯醛栓、盐酸可乐定缓释片等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未来,公司预计每年上市一至两个产品。目前,公司在15个治疗领域都有布局,产品布局数量最多的是儿童精神类药物,该类药是市场上稀缺产品。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04.67/3,528.53/4,212.01百万元,YOY分别为24.07%/21.48%/19.37%;EPS分别为2.88/3.60/4.34元/股,YOY分别为28.06%/25.20%/20.42%。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39元/股,给予公司“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儿童数量下降风险,集采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5页
      2023-04-04
    • 化工行业周报:光伏概念景气度持续,磷化工板块有望延续涨势

      化工行业周报:光伏概念景气度持续,磷化工板块有望延续涨势

      化学原料
        行业动态:   截至2023年1月20日,申万基础化工行业指数本周起始日点位为4174.66,截止日点位为4309.91,本周上涨135.25,涨幅为3.24%,跑赢沪深300指数0.61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9;申万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上涨3.75%,跑输沪深300指数4.25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19。   具体到申万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一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其他化学原料(8.52%)、涂料油墨(6.06%)、磷肥与磷化工(5.55%)、涤纶(5.40%)、膜材料(5.00%),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非金属材料Ⅲ(-1.11%)、民爆制品(1.44%)、其他橡胶制品(1.45%)、食品及饲料添加剂(1.49%)、改性塑料(1.54%)。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异丁醛(+21.13%)、硫酸(98%冶炼酸)(+19.05%)、天然乳胶(散装)(+10.89%)、二氯丙烷(+9.47%)、丁二烯(+8.23%),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氪气(高纯氪气)(-34.84%)、二氧化碳(液体)(-29.22%)、氟橡胶(FKM26)(-28.46%)、氩气(液体)(-27.38%)、高温煤焦油(-17.81%)。   公司动态:   近一周的表现中,个股涨幅前十的公司依次是利通科技(22.55%)、龙高股份(20.59%)、中船汉光(15.57%)、和远气体(15.48%)、横河精密(14.72%)、乐通股份(14.67%)、金石资源(13.15%)、东方材料(11.21%)、卫星化学(11.19%)、华恒生物(11.03%),个股跌幅前十的公司依次是雪峰科技(-9.98%)、石英股份(-9.11%)、新开源(-8.33%)、艾艾精工(-6.55%)、三美股份(-5.97%)、元琛科技(-5.30%)、先达股份(-5.13%)、科拓生物(-4.65%)、裕兴股份(-4.52%)、ST红太阳(-4.27%)。   本周利通科技大涨22.55%领涨基础化工板块,主营业务为高中低压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制造产品有液压橡胶软管及总成、工业橡胶软管及总成、混炼胶、连接件。1月1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扣非净利润为7168.88万元,较上年同期预计增长比例为200.92%,其中海外市场增长强劲。   另外,本周其他化学原料板块表现较好,卫星化学上涨了12.31%。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C3产业链一体化的上市公司,也是国内最大的丙烯酸生产企业。随着新能源产业的成长,公司提前布局把握POE胶膜国产化提速的机遇。   投资建议:   “双碳”背景下,我国光伏组件产量持续提升。随着光伏电池片升级带动POE胶膜需求提升,国内企业开始加码布局POE胶膜产能。我们持续看好光伏材料发展前景,建议关注光伏材料板块以及POE胶膜板块,个股可关注万华化学(600309)、福斯特(603806)。   此外,磷矿石供极端控制严格,新能源材料产能释放叠加磷肥需求稳健或将进一步加剧磷矿石资源的稀缺性。基于磷矿石的刚性需求,我们持续看好磷肥与磷化工板块,个股可关注湖北宜化(000422)、云天化(600096)。   风险提示:   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对化工产品原材料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疫情反复导致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页
      2023-01-3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放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放量

      生物制品
        行业动态: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通过调整,11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包括慢性病、肿瘤、抗感染、罕见病、新冠感染治疗用药等。同时,调出了3种被注销批准文号的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2967种,包括了1586种西药,和1381种中成药。其中有105个是近五年之内获批上市的,23个药品是2022年刚刚获批的,这次就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当中,包括肿瘤、罕见病这些重点领域的重大创新药品。新版目录将于3月1日落地实施。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23年1月17日,国家药监局经审查,采用附条件批准方式,应急批准了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简称长征医疗)研发的体外肺支持辅助设备辉昇-I型ECMO注册上市。   公司动态:   1、迈威生物(688062)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迈威(美国)与DISC签署独家许可协议,迈威(美国)独家许可DISC在除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的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以及其他方式开发9MW3011的权利。迈威(美国)可获得合计最高达4.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另外可获得许可产品净销售额最高近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   2、科伦药业(002422)公告,公司拟将其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仍为科伦博泰的控股股东,不会导致公司丧失对科伦博泰的控制权,科伦博泰的财务情况仍将反映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   3、贵州百灵(002424)公告,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技术转让合同》,以2000万元人民币受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中药1类新药”。该药目前已完成创新中药成药性评价阶段的全部研究,突破了创新药临床前研发中各环节的关键技术,有望成为目前全球在研抗新冠感染药物中极具竞争力的药品之一。   投资建议:   1、医保谈判中,创新药一直是医保关注的重点,同时医保谈判也为创新药放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   2、ECMO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ECMO产品的上市将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在疫情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ECMO市场需求巨大,但由于其设备及辅助耗材价格高昂,也大大限制了ECMO设备的普及率,随着未来我国ECMO技术不断完善,ECMO设备也将逐步放量。目前,我国已有两款ECMO上市,第一款2023年1月5日上市,由深圳汉诺医疗研发。迈瑞医疗于2022年2月成为汉诺医疗新进股东,入局ECMO赛道。第二款由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此外,其他涉及ECMO领域的还有微创医疗。2021年10月,微创医疗宣布以最高不超过1.23亿欧元(约人民币9.23亿)收购德国Hemovent公司,该公司拥有先进的ECMO产品技术。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航天长峰、微创医疗等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不及预期,药物疗效不及预期,ECMO效果不及预期等。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页
      2023-01-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