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99)

    • 硅化工8月定期跟踪:工业硅价格有所承压,有机硅市场稳中向好

      硅化工8月定期跟踪:工业硅价格有所承压,有机硅市场稳中向好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工业硅价格呈下行态势   价格方面,据百川盈孚,截至8月27日,中国金属硅市场参考月均价11920元/吨,较2024年7月市场参考均价12546元/吨,环比上月下降4.99%(-626元/吨)。此外8月27日市场参考价格11785元/吨,较8月初的12062元/吨,环比下降2.3%(-277元/吨)。   开工方面,本月整体开工减少。其中四川地区减少炉数较多,由于现货销售情况不佳,部分生产企业在交付完前期订单后选择停炉或减产。月末期四川乐山地区由于民用电增加,个别金属硅企业受到限负荷管理,产量稍减。云南地区生产相对稳定,个别地区本月电价小幅向下调整。当地生产企业前期订单多可交付至9月、10月,加之为维系工人,目前减产情况较少。月下半旬新疆个别工业园区电力供应出现问题,周边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轻者影响1-2日产量,个别影响较重或保温至月底。   需求方面,8月下游整体行情尚可。多晶硅企业复产信号不明朗,部分企业计划维持降负荷或者加大减产规模;有机硅产量9月或有减少,部分企业计划停产技改或降负荷生产;铝棒新疆地区某停产检修的棒厂预计9月初复产;重庆某企业二期项目或将投产运行,但受月度天数影响,预计9月铝棒产量变化不大。   有机硅市场稳中向好   价格方面,8月有机硅市场稳中向好。月底DMC市场主流报盘13500-13900元/吨。   开工方面,8月国内总体开工率在69%左右,湖北兴发,山东东岳等多家企业维持降负生产状态,月内唐山三友老装置停车,浙江新安化工局部装置处于检修状态,内蒙古恒业成部分装置停车。后期内蒙古恒星在9月有停车计划。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合盛硅业、兴发集团、新安股份、硅宝科技等。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9-18
    • 基础化工行业定期报告:尿素、醋酸价格承压,关注碳酸二甲酯库存去化

      基础化工行业定期报告:尿素、醋酸价格承压,关注碳酸二甲酯库存去化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溯   截至09/14,申万煤化工指数收4953点,本月涨跌幅为-5.9%,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4.6%,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4.9%。   价格价差:甲醇、尿素、醋酸价格承压,DMF价格环比上涨   据卓创资讯,截至09/14,甲醇价格2040元/吨,环比上月-1.0%;醋酸价格3078.3元/吨,环比上月-6.6%;尿素价格1957.7元/吨,环比上月-9.0%;醋酐价格5320元/吨,环比上月-3.8%;DMF价格4131.3元/吨,环比上月3.1%;合成氨价格2606.1元/吨,环比上月5.1%;炭黑价格8700元/吨,环比上月6.4%;碳酸二甲酯价格4250元/吨,环比上月8.6%;醋酸乙酯价格5578.3元/吨,环比上月-0.7%;EVA价格9900元/吨,环比上月-0.7%;三聚氰胺价格6387.5元/吨,环比上月-1.1%。   供给端:醋酸库存环比提升,碳酸二甲酯大幅去库   据卓创资讯,截至08/31,甲醇开工率为70.92%,库存为240万吨;冰醋酸开工率为82.38%,库存为13.81万吨;尿素开工率为76.57%,库存为46.2万吨;EVA开工率为81.45%;碳酸二甲酯库存为2.8万吨;DMF库存为1.7万吨。   进出口:醋酸出口下滑,EVA、三聚氰胺出口同比增长   据卓创资讯与海关总署,7月,尿素进口量7.9万吨,同比-75.4%;冰醋酸出口量5.6万吨,同比-25.0%;甲醇进口量129万吨,同比3.2%;EVA出口量1.9万吨,同比10.3%;EVA进口量6.8万吨,同比-41.4%;三聚氰胺出口量3.4万吨,同比2.0%。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随着煤炭保供政策推进,煤价中枢持续下行,煤化工企业盈利有望边际改善,建议关注煤化工龙头华鲁恒升、鲁西化工。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4-09-17
    • 基础化工:纤维行业整体价格承压,出口同比增长

      基础化工:纤维行业整体价格承压,出口同比增长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溯   截至09/17,中信化学纤维指数收842.6点,本月涨跌幅为-6.8%,中信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4.3%,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4.9%。   价格价差:纤维行业产品价格普遍承压   据卓创资讯,截至09/14,PA6价格14250元/吨,环比上月-0.3%,粘胶长丝价格44750元/吨,环比上月0.0%,己内酰胺价格12225元/吨,环比上月-3.9%,己二酸价格8150元/吨,环比上月-6.9%,锦纶短纤价格15600元/吨,环比上月0.3%,腈纶短纤价格14100元/吨,环比上月0.0%,氨纶价格25000元/吨,环比上月0.0%,粘胶短纤价格13650元/吨,环比上月1.1%,PA66价格24250元/吨,环比上月-5.8%。   供给端:开工维持高位   据卓创资讯,截至09/13,氨纶开工率87%,库存为49天;腈纶开工率69.6%,库存为15.5天;粘胶短纤开工率84%,库存为5天。   下游需求:织物出口同比增长,美国服装库存环比持平   8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出口金额11.5亿美元,同比3%;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157.3亿美元,同比-3.6%;美国服装及服装面料批发商库存289.03亿美元,环比0.1%。   投资建议   需求端,内需向好叠加海外去库,纤维需求有望改善;供给端,本轮扩产后细分产品集中度持续提升,后续扩张节奏有望放缓,行业有望景气上行。建议关注差异化锦纶龙头聚合顺以及成本优势突出的氨纶龙头华峰化学。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4-09-17
    • 基础化工:聚合MDI与TDI价差环比改善,冰箱冰柜出口维持高增

      基础化工:聚合MDI与TDI价差环比改善,冰箱冰柜出口维持高增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溯   截至09/15,中信聚氨酯指数收20688.4点,本月涨跌幅为-2.4%,中信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4.3%,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4.9%。   价格价差:聚合MDI与TDI价差环比改善   据卓创资讯及iFind,截至09/15,聚合MDI价格18200元/吨,环比上月3.4%,聚合MDI与纯苯价差10818.95元/吨,环比上月7.3%,纯MDI价格18100元/吨,环比上月-4.7%,纯MDI与纯苯价差10718.95元/吨,环比上月-6.9%,TDI价格13450元/吨,环比上月-3.2%,TDI与甲苯价差6142元/吨,环比上月10.2%,硬泡聚醚价格12000元/吨,环比上月0.0%,软泡聚醚价格9350元/吨,环比上月-1.6%。   供给端:聚合MDI出口环比下滑,纯MDI出口环比高增   据卓创资讯,截至9月6日,MDI开工率65%。库存为7.6万吨;TDI开工率64.28%。库存为1.22万吨。出口端,7月聚合MDI出口量为7.818万吨,环比-41.7%;纯MDI出口量为1.131万吨,环比38.1%;TDI出口量为2.978万吨,环比12.4%。   下游需求:冰箱冰柜出口高增,地产需求承压   据iFind,7月,冰箱月度产量830.4万台,同比-2.2%;冰箱出口量693万台,同比14.9%;冰柜月度产量196.8万台,同比-8.7%;冰柜出口量685.5万台,同比17.5%;8月,房屋施工面积累计70.9亿平方米,同比-12.0%;房屋新开工面积4.9亿平方米,同比-22.6%。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聚氨酯行业有望在金九银十旺季迎来景气上行。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万华化学。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4-09-17
    • 医药生物行业GLP-1器械篇:注射笔为自我给药利器,减重催生翻倍市场空间

      医药生物行业GLP-1器械篇:注射笔为自我给药利器,减重催生翻倍市场空间

      生物制品
        投资摘要   注射笔为自我给药利器,为GLP-1类药物核心成本构成。自我给药已成各类慢病的主要给药方式,注射笔是实现自我给药的利器,在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药物递送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GLP1类药物主要用于降糖和减重,均需自我给药,GLP1类药物多为药械结合,注射笔已成主流GLP1药物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海外研究表明,在大规模稳定生产下,单支药物成本构成中,注射笔已成GLP-1类药物的核心成本构成。   减重需求增量下,预计2030年合计市场空间超400亿:由于注射笔具备精准定量注射、自主医疗、使用安全便捷核心优势,精准契合长期用药患者人群需求,用途不止GLP-1。我们按照保守估计,测算得2030年除GLP-1外其他药品注射笔需求市场规模体量为218亿元;而2030年GLP-1减重及糖尿病有望带来260亿增量市场空间,合计市场规模或超400亿元。预计全球药企抢滩布局GLP-1、国内GLP-1有望在25年陆续进入量产,注射笔行业近两年有望逐年爆发。   注射笔由笔帽、笔芯架、笔芯(含胶塞)、针头和机械装置构成,有如下产业机会:   1)注射笔生产及代工:由于海外巨头专利壁垒垄断注射笔绝大部分全球及国内份额,叠加注射笔结构精密,对生产组装具有较高要求,药企自主开发注射笔面临专利及生产壁垒,与注射笔代工厂商合作开发成为趋势。在巨大的需求下,以翰尔西、美好医疗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陆续获得新订单,需求催化+进口替代推动注射笔生产及代工企业高成长;   2)覆膜胶塞:胶塞接触药液,为自我注射药物核心包材,覆膜胶塞正在替代普通胶塞,目前覆膜胶塞由以美国西氏为代表的外企占据,国内华兰股份和湖北华强实现突破,考虑到覆膜胶塞替代率提升+GLP1新增需求,覆膜胶塞行业有望快速增长。   受益标的:建议关注1)美好医疗:呼吸机代工起家,凭借液态硅胶、模具等平台技术优势外延拓展血糖代工大市场。Q2主业客户去库存确立拐点,夯实全年业绩增长确定性;2)华兰股份:国产药用胶塞龙头,GLP-1减肥链+高端产能释放双驱。   风险提示:GLP-1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各公司产线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2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3页
      2024-09-17
    • 立足开喉剑,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

      立足开喉剑,内生与外延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贵州三力(603439)    投资要点:   开喉剑喷雾剂( 含儿童型) 超十亿级别大单品, 植根院内开拓院外市场   1.儿科用药市场广阔, 开喉剑喷雾( 儿童型) 销售居前。 2.新版基药目录调整重点关注儿科领域, 我们认为贵州三力的开喉剑喷雾( 儿童型) 作为儿科大单品, 有望冲击新版基药目录。 3.院内与零售市场共同发力, 目前开喉剑喷雾剂( 含儿童型) 在处方端和 OTC 端占比约为 5: 5。 我们认为, 随着公司未来在 OTC 端加大销售推广力度, 有望为产品带来新的增长引擎, 加速公司营收打开新增长曲线。 4.开喉剑喷雾剂( 含儿童型) 线上与线下, 院内和院外同规格产品, 不同渠道价格差异较小, 我们认为开喉剑受比价政策潜在风险影响较小。   外延并购多家企业, 产品管线日渐丰富   自上市以来, 公司积极布局中成药制药行业、 致力丰富产品线。 1) 汉方药业: 2020 年 12 月, 贵州三力收购汉方药业 25.64%股权。 2023 年 11月, 贵州三力再次收购汉方药业的 50.26%股权, 共持有汉方药业 75.90%股权并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汉方药业拥有芪胶升白胶囊、 妇科再造丸等多个潜力大单品; 2) 德昌祥: 2022 年 2 月, 收购德昌祥 95%股权, 德昌祥拥有特色产品妇科再造丸、 止嗽化痰丸等; 3) 无敌制药: 2023 年初通过投资控股好司特, 间接控股无敌制药。 三力、 德昌祥、 汉方药业、 无敌制药四家制药主体带来的多元化产品结构通过协同效应实现放量, 共同释放投资并购效能, 对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带来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积极扩张自营销售队伍, 多渠道丰富营销体系   线下渠道: 2023 年公司整合汉方药业销售队伍, 组建处方事业部和OTC 事业部。 2023 年新增开发医院渠道 700 余家、 百强连锁 15 家、 中小连锁药店 600 余家、 第三终端 6 万余家。   线上渠道: 2023 年公司与阿里健康、 京东大药房、 美团等签署了合作协议, 开始尝试线上渠道的销售, 23 年公司实现电商销售渠道突破。   2022 年起, 通过子公司小芄医药建设覆盖全国的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SaaS 体系。 同时与大型商业配送公司合作共享, 2023 年已签约公立医院42 余家, 已与 10 余家省级大型商业公司完成签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 2024/2025/20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4.07/29.48/35.68 亿元,增速为 47%/22%/21%。 2024/2025/2026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3.54/4.22/5.06亿元, 增速为 21%/19%/20%。 我们看好贵州三力以开喉剑喷雾剂( 含儿童型) 大单品的发展潜力, 以及外延并购汉方药业、 德昌祥、 无敌药业等丰富产品管线并带来业绩增厚。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重点产品受集采等政策影响降价风险,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4-09-17
    • 医药生物:延迟退休将显著增厚医保收入,继续重视创新主线

      医药生物:延迟退休将显著增厚医保收入,继续重视创新主线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 本周( 2024 年 9 月 9 日- 9 月 13 日)中信医药指数下跌 2.5%,跑输沪深 300 指数 0.2pct, 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19 位; 2024 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 25.8%, 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7.8pct, 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 26 位。   延迟退休对医保收支的量化测算: 23-50 年收入增速中枢预计提升0.3pct, 2050 年将医保收入规模增厚 5000 亿元: 2024 年 9 月 13 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布启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我们认为延迟退休将对医保基金的收支产生较为正面的影响。 从定性层面来看, 延迟退休一方面增加了在职职工的人数及缴纳年限, 另一方面减少了退休职工的人数,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将得到优化。 从定量层面来看, 延迟退休预计将拉动医保基金收入中长期增长中枢( 23-50 年 CAGR) 提升 0.3pct( 从 2.5%提升至 2.8%) , 在职职工参保人数曲线将发生明显上移, 退休职工参保人数曲线将发生明显下移。 延迟退休下医保基金的收入增速中枢有所提升,但幅度相对有限, 中长期仍面临较大收支压力, 因此我们认为医保支出追求“性价比” 的逻辑未变, 但结构性存在差异, 具体而言, 建议关注: ( 1)政策支持力度强, 医保增量收入有望优先倾斜的创新药, ( 2) 需求增长明确, 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的老龄化相关标的。   本周市场复盘及中短期投资思考: 本周 A 股医药指数跑输大盘, 主要系安徽中药集采政策影响, 中药 OTC 品种首次纳入集采范围, OTC 和独家中药已不属于政策避风港, 叠加先期因“美好生活” 概念大涨的流通板块回调, A 股医药显著跑输大盘。 而 H 股跑赢恒生指数, 出现明显分化,主要系创新药表现不错, 其中康方生物因 PD-1/VEGF 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单药头对头数据优于帕博利珠单抗表现强势, 算是国内创新药标志性突破。 在业绩真空期, 短期政策环境不是很友好, 医药二级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寻增量” , 考虑到近期 ESMO(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即将开始, 创新药和有创新药第二增长曲线的 Pahrma 或为最强主线。 当前我们继续推荐Pharma、 创新药以及大品种方向, 及寻增量为最有前途, 资金容纳量最大的方向, 建议加大配置力度, 24 年下半年医药大概率有超额收益。   中长期配置思路: 根据医药-供给, 人口-需求、 医保-支付、 医疗-结构的分析框架, 我们在《医药新常态, 路在何方? ——调存量、 寻增量、 抓变量》 报告中提出在行业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 调存量( 老龄化+进口替代) 、 寻增量( 出海+大品种+仿转创) 和抓变量( 国企改革) 或成为中长期医药投资关键词。 详细方向及标的见后文。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 恒瑞医药、 康方生物、 康哲药业、 信达生物、 圣诺生物、 三诺生物。   九月建议关注组合: 恒瑞医药、 康方生物、 新诺威、 美好医疗、 诺泰生物、 圣诺生物。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4页
      2024-09-17
    • 基础化工:烧碱价格边际改善,地产拖累PVC需求

      基础化工:烧碱价格边际改善,地产拖累PVC需求

      化学制品
        行情回溯   截至 09/16, 中信氯碱指数收 891.9 点, 本月涨跌幅为-6.4%, 中信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4.3%, 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4.9%。   价格价差: 液碱价格上涨, PVC 价格下滑   据卓创资讯, 截至 09/16, 液碱价格 920 元/吨, 环比上月 3.4%,片碱价格 3220.83 元/吨, 环比上月 1.8%, 液氯价格 141.89 元/吨, 环比上月-446.1%, 乙烯法 PVC 价格 6050 元/吨, 环比上月-0.8%, 电石法价格 5000 元/吨, 环比上月-5.7%, 电石价格 2706.25 元/吨, 环比上月 7.2%。   供给端: 开工维持高位, 供给整体充足   据卓创资讯, 截至 09/12, 烧碱产量 78.57 万吨, 开工负荷率为85.75%; 烧碱企业库存 12.115 万吨。 PVC 开工负荷为 75.94%。 PVC企业库存 29.262 万吨, 电石开工负荷 68.88%。   下游需求: 造纸同比增长, 地产明显拖累   据 iFind, 8 月, 氧化铝产量 720.5 万吨, 同比 1.8%; 造纸和纸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9.6%; 房屋施工面积累计 4.9 亿平方米, 同比-58.3%; 房地产竣工面积 3.3 亿平米, 同比-23.6%。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烧碱在政策推动下新增产能相对受限, 有望在需求改善后率先迎来景气上行, 建议关注氯碱化工、 滨化股份。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页
      2024-09-16
    • 医药生物:GLP-1制剂篇:GLP-1有望成就新一代药王,国内市场开启减重时代

      医药生物:GLP-1制剂篇:GLP-1有望成就新一代药王,国内市场开启减重时代

      生物制品
        GLP-1海外市场爆发,助力诺和诺德&礼来市值腾飞,国内市场开启减重时代。1)海外市场爆发:司美格鲁肽2023年销售额约218.7亿美元,同比增长88.8%,替尔泊肽(Mounjaro,降糖)销售额51.6亿美元+970%,替尔泊肽(Zepbound,减重)上市不到两个月收入1.8亿美元,随着诺和诺德、礼来加速布局产能,GLP-1有望成就新一代药王;2)国内市场开启减重时代: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均已在国内获批减重适应症,国内企业创新药紧随其后,信达生物GLP-1/GCGR双靶点玛氏度肽减重适应症于24年2月申报上市,恒瑞医药GLP-1/GIP双靶点HRS9531注射剂处于III期临床,博瑞医药&众生药业GLP-1/GIP双靶点创新药处于II期临床,国内企业奋起直追,国内市场减重时代拉开帷幕。   GLP-1类药物不断迭代,不断拓展适应症,具备“神药”潜质。GLP-1在人体内天然存在,可通过血糖依赖机制增加胰岛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的分泌,从而控制血糖,可通过延缓胃排空及作用域中枢神经控制食欲,从而达到减肥的作用。GLP-1类药物的研发有以下几大趋势:   1)长效化:从一天2次的艾赛那肽、到一天一次的利拉鲁肽、到一周一次的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大大提高了依从性,且例如众生药业RAY1225在探索2周给药一次,安进AMG133分子的血浆半衰期为14-25天,可以支持一月一次给药。   2)单靶点到多靶点:GIP参与脂肪代谢、GCGR可增加能量消耗,通过多靶点协同效应达到更优的减重效果,目前GLP-1/GIP双靶点替尔泊肽已获批减重适应症,信达生物玛氏度肽(GLP-1/GCGR)已申报上市,礼来三靶点创新药Retatrutide(GLP-1/GIP/GCGR)刷新药物减肥记录。   3)单药到组合:诺和诺德CagriSema注射液主要组分是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和一种长效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减重效果优于单药。   4)降糖&减重到其他适应症:作为目前销售排名第一的GLP-1产品,司美格鲁肽在积极拓展除降糖&减重之外的适应症:慢性肾病(已提交上市申请)、处于III期的有: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AD(阿尔兹海默症)、PAD(外周动脉疾病)等。   5)注射到口服:糖尿病及肥胖为慢性病,需长期用药,口服安全性高、依从性更好,按照分子类型可分为口服小分子+口服多肽。其中口服多肽:因其生物利用度低,需要结合吸收促进剂SNAC;口服小分子:研发进度最快的小分子GLP-1产品为礼来的Orforglipron,覆盖三个适应症(肥胖,II型糖尿病,心血管风险)在美国、中国、欧洲及日本均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国内多个产品处于研发后期,国内市场即将爆发:国内企业布局丰富,涵盖生物类似物、双靶点创新药、口服小分子等,分类如下:1)司美26年国内到期,关注仿制进度靠前的企业: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石药集团(新诺威)、中国生物制药、四环医药、联邦制药、智飞生物等;2)减重新药,进展靠前:信达生物、恒瑞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翰森制药等;3)口服小分子:华东医药、信立、恒瑞医药、一品红、海思科、通化东宝等.   风险提示:临床失败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6页
      2024-09-13
    • 试剂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下半年收入有望提速

      试剂占比提升带动毛利率改善,下半年收入有望提速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实现收入5.9亿(同比+5.7%),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27.8%),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同比+29.2%);2024Q2:实现收入2.8亿(同比+1.3%),归母净利润6466万(同比+39.3%),扣非归母净利润5995万(同比+37.9%)。   试剂上量带动毛利率及利润,治疗康复承压拖累收入增速。2024H1体外诊断收入+21.7%,临床康复同期高基数及医院招投标延迟负增速,拖累收入增速,但存量装机销售带动试剂放量,拉动毛利率及利润。24H1公司整体毛利率69.82%,同比23年中报提升4.6pct。   糖化、特定蛋白稳健增长,发光受同期高基数因素影响略有承压:24H1体外诊断收入4.7亿(+21.7%),其中国内3.2亿(+19%),国际收入1.49亿(同比+27%),存量装机销售带动试剂上量。分项目看,发光1.6亿,同比基本持平,核心受去年同期呼吸道疾病多发高基数影响;糖化1.43亿,同比增长32%;特定蛋白1.49亿(同比+84%)。国内特定蛋白业务增速较快,发光和糖化业务增速相对较慢,二季度国内发光和糖化的增长情况均好于一季度;国际糖化业务增速高于发光业务。预计下半年随试剂上量,海外发光有望加速。   皮肤医美增长34%,治疗康复下半年有望恢复。23Q1呼吸道疾病高发背景下排痰仪、湿化仪等销售放量提升,24H1临床治疗康复业务受同期高基数、医疗反腐影响医院招标采购进度影响负增长;皮肤医美实现同比34%增长。下半年随公立医院采购恢复,增速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到公司治疗康复板块业务上半年有所承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0/17.9/22.9亿元,同比增长22%、28%、28%(前值14.4/18.5/2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5.4、6.9亿元,同比增长28%、27%、28%(前值4.2/5.4/6.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IVD领域集采中标情况不及预期的风险,医美、IVD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医美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9-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