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63)

    • 事件点评:美国开放专利影响有限,Q1主营业务持续恢复

      事件点评:美国开放专利影响有限,Q1主营业务持续恢复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投资要点:   事件:美国拜登政府于当地时间5月5日发表一项决定,表示美国将放弃新冠肺炎疫苗的知识产权专利。美国贸易部部长戴琪(KatherineTai)表示,政府此举是为了尽快普及安全有效的疫苗,结束新冠肺炎疫情。她同时表示,美国政府将继续加强与私营部门和所有可能伙伴的合作,扩大疫苗的制造和分销,以及努力增加生产这些疫苗所需的原材料。美国此举有可能扩大新冠肺炎疫苗的全球供应,缩小富国和穷国之间的疫苗接种差距。受到该利空消息影响,5月6日,疫苗板块大幅下跌。   点评:   美国政府意向开放新冠疫苗专利,当前尚未正式通过。截至5月6日,美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达74.08%,发达地区国家接种率显著领先。南非、越南、泰国等国家接种率仅个位数,地区疫情严峻。印度、南非此前向WTO建议暂免新冠医药品专利,遭到欧美发达经济体阻拦。在欧美疫情趋缓后,美国转态支持新冠疫苗专利开放,意在加速世界疫情修复。该决定为拜登政策初步表态,尚未经过国会同意。在实施流程中或将遇到药企及部分议员反对,并与美国专利体系相悖,对投入巨大的医药企业不公,打击医药创新积极性。故专利最终开放与否仍待观望。   专利壁垒仅为生产技术壁垒之一,开放后欲复制仍需克服众多壁垒。人用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需要经过众多流程,包括资质申请、前期研发投入、动物试验、临床试验、原材料购置、生产线建设、上市申请、数据追踪等。大型药企凭借先进的技术积累和产能优势,在短时间内投入巨额资金并将新冠疫苗推向市场。即使美国开放新冠疫苗专利,短期内竞争对手欲复制产品仍将面临病毒变异、原材料短缺、研发门槛高、产能不足、公众接受度低、生产成本控制难等难题。且新冠疫苗普遍受到政府限价影响,利润率有限。在世界整体接种率快速上升和其他生产技术壁垒的影响下,美国开放相关专利对当前具有领先地位的疫苗企业影响有限。   复星医药业务以制药和器械为主,新冠疫苗对业绩贡献少。复星医药为大型药企,产品覆盖心血管、抗肿瘤、器械等领域。公司2020年药品制造业务营收218.80亿元,占比72.19%;诊断和器械业务营收52.17亿元,占比17.14%;新冠疫苗产品对2020年业绩贡献极低。为抗击新冠疫情,公司与BioNTech合作,引进mRNA新冠疫苗,并于3月在香港和澳门被批准接种,同时继续推进在中国内地的II期临床试验。BioNTech承诺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2021年将向中国内地供应不少于1亿剂的mRNA新冠疫苗,复星和BioNTech的成品新冠疫苗销售利润将按65:35分成。2021Q1,公司实现营收80.56亿元,同比+37.00%;实现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46.78%,制药板块增长主要来自于重磅产品利妥昔单抗、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曲妥珠单抗等的放量。公司当前业务仍以制药和器械为主,新冠疫苗对业绩贡献度低,即使疫苗销售不及预期,对业绩的影响非常有限。故美国开放新冠疫苗专利,短期不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投资建议:公司2021年主营业务快速恢复,在研项目储备丰富,重磅产品持续放量,经营状况良好。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76/2.1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18/28.43倍,维持对公司的“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超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重磅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新冠疫苗放量不及预期、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5-06
    • 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人二倍体狂苗保持放量

      2020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点评:人二倍体狂苗保持放量

      个股研报
        康华生物(300841)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39亿元和4.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7.26%和118.57%,业绩符合预期。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37亿元和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0.96%和54.91%,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核心产品狂犬病疫苗保持放量。2020年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批签发370.4万剂,同比增长55.76%,批签发占比约为4.71%;ACYW135流脑多糖疫苗批签发167.4万剂,同比增长1179.5%,批签发占比为15.01%。2020年,公司狂犬病疫苗和脑膜炎疫苗分别实现营收10亿元和0.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96%和129.9%。核心销售区域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2020年营收分别同比增长70.07%、81.6%和67.13%。   毛利率有所下降,净利率有所提升。2020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至93.95%,其中狂犬病疫苗毛利率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至94.25%;净利率同比提高5.63个百分点至39.29%,主要得益于期间费用率下降。2021Q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62个百分点至93.33%,净利率同比提升1.08个百分点至42.38%,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4.79个百分点至42.14%。   持续推进研发。2020年度,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5825.4万元,同比增长155.66%,约占营业收入5.6%。公司在研项目共10项,其中六价诺如病毒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四价鼻喷流感疫苗和吸附破伤风疫苗目前正申报临床试验。   稳步推进技改项目与募投项目建设。公司持续推进病毒性疫苗二车间和细菌性疫苗车间技改工作,病毒性疫苗二车间用于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原液,年产能200万支,目前已取得《药品补充申请批件》,处于符合性检查阶段,检查通过并完成《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后,病毒性疫苗二车间可投入生产;细菌性疫苗车间用于生产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原液,目前处于工艺验证阶段;公司“温江疫苗生产基地一期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研发中心主体已完工,处于机电安装阶段,“康华生物疫苗生产扩建项目”处于基础建设阶段。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公司2021-2022年EPS分别为11.14元、15.27元,对应PE分别为37倍和27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低于预期,产品安全风险,竞争加剧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20
    • 基础化工行业动态点评:油价上涨是板块上涨重要刺激因素

      基础化工行业动态点评:油价上涨是板块上涨重要刺激因素

      化工行业
        事件:   2021年2月8日,化工(申万)指数上涨3.52%;2021年以来,化工(申万)指数上涨10.94%,涨幅居前。   点评:   1、2021年来原油价格持续上涨,领涨大宗商品   在今年1月初,沙特宣布将额外减少每日100万桶的原油供应;另外,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加速推广,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以及美国将推出的1.9万亿美元新一轮刺激计划。这些因素,带动了原油价格的上涨。   截至2月8日,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价60.66美元/桶,今年来涨幅高达19.7%;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58.10美元/桶,今年来涨幅高达20.0%。今年来,原油期货价格领涨大宗商品。   2、原油与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关联性较大,原油价格上涨推动化工产品价格上涨   由于多数化工产品的最终上游是原油和煤炭,全球角度来看,更多是来自于原油,因此,多数化工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关联性较大。我们统计2013至现在,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价相关性,他们的相关系数为0.82。   今年来原油价格的上涨,推动下游化工产品的上涨,醋酸、乙二醇、草甘膦、化纤、尿素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3、投资建议。受益于国内经济的复苏,以及化工产品直接和间接出口好于预期,目前化工行业景气度处于历史较好时期。另外,化工行业格局要好于2016年供给侧改革之前,行业龙头公司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将充分受益于行业的景气度。个股建议重点关注行业优质龙头:万华化学(600309)、华鲁恒升(600426)、扬农化工(600486)和龙蟒佰利(002601)。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2-09
    • 医药CXO系列报告之美迪西深度报告:前端药物创新平台,后起新秀横向扩张

      医药CXO系列报告之美迪西深度报告:前端药物创新平台,后起新秀横向扩张

      个股研报
        美迪西(688202)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 公司为全球的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符合国内及国际申报标准的一站式新药研发服务。公司服务涵盖医药临床前新药研究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学研究及临床前研究。   临床前CRO市场预期维持约20%增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药品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的规模由2014年的21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5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至191亿美元,预计2018年至2023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3%。外包服务对中国研发总支出的渗透率由2014年的26.2%持续增长至2018年的32.3%,预计2023年将增至46.7%,低于同期全球渗透率49.3%,但增长速度较快。临床CRO未来有望维持30%以上的增速,而临床前CRO和CMC则有望维持20%以上的增速。   公司业绩多年来快速增长。 2019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8.15%;从2014年至2019年,营收从1.09亿元增长至4.49亿元, CAGR为32.73%,营收增速超过行业均值。 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增长9.84%;从2015年至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0.26亿元增长至0.67亿元, CAGR为26.70%,公司初具规模,盈利能力逐步兑现。   新增订单多,未来业绩确定性高。 2019年,公司新签订单6.16亿元,同比+46.49%;新签订单为当年营收的137.19%,新订单数量大于营收,未来业绩持续性和增长有较好保障。 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新签订单金额达5.30亿元,同比增长106.41%,2020年全年新签订单有望冲击10亿元; 6月底员工总数1494人,创下历史新高,为高额新签订单提供良好消化力。   扩建产能提升订单消化能力。 目前公司拥有约40,000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扩建后将超过70,000平方米,上市募集资金后将加快项目落地,切实突破产能瓶颈,在新签订单持续高涨下,产能提升将增强未来业绩确定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 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2元和2.27元,对应估值分别为82.87倍和59.08倍。公司是临床前CRO领先企业,行业景气度非常高,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订单产能持续高增长。维持对公司的“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投融资数量金额减少、 行业竞争加剧、订单承接下滑、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0-12-01
    • 深度报告:疼痛管理与鼻腔护理专家

      深度报告:疼痛管理与鼻腔护理专家

      个股研报
        爱朋医疗(300753)   投资要点:   疼痛管理与鼻腔护理专家,成长路径清晰:公司是专业从事疼痛管理及鼻腔护理领域用医疗器械,市占率第一(20%),是目前疼痛管理细分领域唯一上市公司,子品牌诺斯清定位于鼻腔护理细分领域第一品牌,提供分病种全周期鼻腔护理解决方案。   赛道护城河+粘性销售模式:公司销售策略和产品竞争力具有相当优势,公司疼痛管理所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微电脑注药泵(驱动装置)和储药输液装置,微电脑注药泵属于小型医疗设备,储药输液装置是一次性耗材,其每次使用需要重新更换,而且公司微电脑注药泵需搭配公司储药输液装置使用,公司凭借市占率优势可获得客户持续粘性收益。   市场空间大,具有增长潜力:2019年中国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为6930.44万人次,术后镇痛应用比例约为30%-40%,;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2018年全国无痛分娩抽样调查比例为16.45%。我们测算,无痛分娩储药输液装置国内市场年均消耗量约为728万只,市场空间约为4亿元;术后镇痛国内市场年均消耗量约为8000万只,市场空间约为44亿元;因此得出疼痛管理市场规模天花板约为48亿元,增长潜力巨大。   财务稳健,当前具有估值安全边际:公司伴随行业成长,公司业绩增长稳定,近五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约26%,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近29%,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临床手术、药房OTC等领域均一定程度受到影响,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受到负面影响,2020第三季度收入增速基本恢复,公司在营运效率及利润率稳定性堪比医疗器械白马健帆生物,当前估值具有一定安全边际。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公司是专业从事疼痛管理及鼻腔护理领域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龙头,未来五年目标是完成疼痛管理和鼻腔护理两个细分领域医疗器械产品和服务生态圈布局,并成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急慢性疼痛管理、鼻腔护理两个细分领域智能器械、系统集成和服务第一品牌,公司所在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91元、1.12元、1.32元,对应PE分别为31倍、25倍和21倍,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风险,产品质量风险。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0-12-01
    • 新股网下申购询价建议报告(东亚药业)

      新股网下申购询价建议报告(东亚药业)

      个股研报
        东亚药业(605177)   是一家专业从事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生产的集团型企业,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涵盖抗细菌类药物(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胆碱和合成解痉药物(马来酸曲美布汀)、皮肤用抗真菌药物等多个用药领域,拥有省级技术中心、省级研发中心,多项合成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凭借产品的优势地位,公司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东亚药业和子公司东邦药业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公司多次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省重大国际科技专项、省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开发项目等。公司“β-内酰胺类药物创新团队”于2014年入选台州市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多次获得浙江省和台州市科技进步奖等。   2017-2019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29、8.57、9.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6、1.09、1.68亿元,三年中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6.43%和73.77%。2019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和公司净利率分别为35.00%和17.04%。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11-06
    • 2020年半年报点评:疫情后渠道逐步修复,新建多项目提升产能

      2020年半年报点评:疫情后渠道逐步修复,新建多项目提升产能

      个股研报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8-28
    • 2020年半年报点评:医院渠道静待恢复,多个新品种获批

      2020年半年报点评:医院渠道静待恢复,多个新品种获批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业绩符合预期,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中国医药2020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国际贸易板块利润大幅增长,但医院渠道受疫情影响有待恢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关注长期增长潜力: 公司持续推进品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新产品不断获批,有望维持业绩稳定增长。 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板块与医药商业板块表现分化 国际贸易板块表现亮眼: 上半年国际贸易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4.0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28%,主要受益于存量项目执行和新业务开发。 医药商业板块稳健增长: 医药商业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2.15%,但受医院纯销业务占比下降、账期延长等因素影响,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6.83%。 医药工业板块受政策影响较大: 医药工业板块受“带量采购”、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影响,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营收同比下降28.95%,营业利润同比下降78.53%。 盈利能力指标有所下滑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有所下滑,主要受医药工业板块高毛利品种销售规模和占比缩减影响。 品种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取得进展: 阿莫西林胶囊等多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阿莫西林胶囊已在第二轮全国集采中中标。 新产品获批: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等多个新产品获得药品注册批件。 商业模式创新: 加大对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和带量采购药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医疗器械等业务,并通过与重庆医药组建“商业联合体”加强品种融合协同。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2020年半年报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国际贸易板块表现突出,但医药工业板块受政策影响较大。公司通过持续推进品种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有望维持业绩稳定增长。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但需关注药品降价、医院渠道恢复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8-27
    • 2020年半年报点评:药品销售数据造好,医院渠道逐步修复

      2020年半年报点评:药品销售数据造好,医院渠道逐步修复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一篇分析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在于分析九州通(600998)2020年半年度的经营业绩,并基于数据给出投资建议。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分析:报告期内,九州通业绩超预期增长,主要得益于总代理、总经销品种以及医疗器械业务的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以及土地退还补偿款等非经常性损益。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考虑到疫情影响减弱,医院渠道逐步修复,零售药店业务保持增长,B2B电商渠道拓展顺利,报告首次给予九州通“推荐”评级,并预测公司2020/2021年的每股收益。 主要内容 经营业绩 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2020年上半年,九州通实现营业总收入513.49亿元,同比增长6.03%;归母净利润12.59亿元,同比增长69.39%;扣非净利润9.59亿元,同比增长55.44%,业绩表现超出预期。 毛利率提升是关键:公司总代理、总经销品种以及医疗器械等业务快速增长,是毛利率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 分业务板块分析 药品销售稳健增长:西药、中成药核心业务品种销售收入384.90亿元,同比增长1.99%,毛利率大幅提升1.19个百分点。 医疗器械业务高速发展:医疗器械与计生用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63亿元,同比增长43.04%,毛利率大幅提升1.84个百分点,成为重要的增长引擎。 分销售渠道分析 疫情冲击医院渠道:受疫情影响,医疗机构渠道销售收入164.39亿元,同比减少4.56%,销售占比降低3.52个百分点。 零售药店渠道逆势增长:零售药店渠道(批发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6.58亿元,同比增长24.92%,销售占比上升4.66个百分点,显示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医药批发商渠道稳定增长:对下游医药批发商的销售收入为168.36亿元,同比增长6.91%,销售占比提升0.32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 投资评级:首次给予九州通“推荐”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1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24/1.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55/12.90倍。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药品大幅降价、医院渠道恢复不及预期、门店新开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改变等风险因素。 总结 九州通2020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毛利率提升。虽然疫情对医院渠道造成一定冲击,但零售药店渠道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动力。综合考虑公司在医药商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未来的增长潜力,东莞证券首次给予“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相关风险。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8-25
    • 2020年半年报点评:门诊与手术量回升,下半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2020年半年报点评:门诊与手术量回升,下半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个股研报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8-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