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2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频出,精选个股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频出,精选个股

      中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6月11日至6月14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0.75%,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5位,跑赢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5.96%,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6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9.18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5.6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22%。上周子板块仅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上涨,涨幅分别为0.68%、0.33%;医药商业下跌5.78%,跌幅最大。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240只(占比50.8%),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ST三圣(+22.0%),灵康药业(+11.3%),天智航-U(+10.9%),特宝生物(+10.5%),怡和嘉业(+10.3%)。   市值方面,当前A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为5.92万亿元,在全部A股市值占比为6.81%。成交量方面,上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2045亿元,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6.80%,板块单周成交额环比下降14.48%。主力资金方面,上周医药行业整体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为32.19亿元。   行业要闻:   陕西通过陕西医保APP、微信小程序等,实现药品价格在群众手机上一键查询、实时比对,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公开透明。目前,陕西医保的药品比价已覆盖药店3千余家、采集药品数据440余万条。药品比价的核心机制在于通过与定点零售药店的进销存系统对接,建立统一的药品价格信息平台,实时收集、比对各定点药店药品的价格信息。陕西省医保局正逐步将全省定点零售药店规范纳入比价范围,采用统一的比价规则和指标,既对药店价格进行比对,还对药店服务质量开展多维度评估。   自药品比价功能上线以来,在提高药品价格透明度、降低参保人员负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预计将使参保人员的购药成本下降10%-15%,特别是对于慢性病和长期用药的患者来说,节约的金额将会更为可观。对于药店而言,药品比价将促使其优化销售策略,合理调整药品价格,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从医药行业来看,药品比价有利于推动药品价格的合理回归,促进医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药品市场的公平良性竞争。   投资建议: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依旧疲软,小幅跑赢大盘指数,子板块受多因素影响分化明显,其中医药商业、中药板块跌幅居前。近期医保相关政策频出,医保局重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推进各地上线医保药品比价平台,医保目录调整方案公布等;医保支付持续向精细化、科学化、利民化方向推进。中长期来看,持续关注创新药械等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中短期来看,建议耐心布局精选个股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成长性高,估值匹配合理,现金流充沛,负债率低,政策免疫度高的优质个股。   个股推荐组合:科伦药业、特宝生物、贝达药业、千红制药、博雅生物、老百姓、海尔生物;   个股关注组合:羚锐制药、荣昌生物、开立医疗、安杰思、诺泰生物、丽珠集团、华厦眼科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药械产品安全事件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4-06-1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改2024年重点任务发布,布局细分领域优质个股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改2024年重点任务发布,布局细分领域优质个股

      中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6.3-6.7)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01%,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8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85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5.33%,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6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9.50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5.9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22%。子板块中,中药上涨0.13%,其余均下跌,跌幅前三的医药商业、化学制药、医疗服务,分别下跌4.18%、2.53%、2.34%。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61只(占比12.8%),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百利天恒-U(17.6%),天坛生物(10.1%),康恩贝(8.4%),嘉应制药(6.7%),艾力斯(6.5%)。   市值方面,当前A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为5.96万亿元,在全部A股市值占比为6.84%。成交量方面,上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2391亿元,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6.64%,板块单周成交额环比上涨17.08%。主力资金方面,上周医药行业整体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为4.26亿元。   行业要闻:   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7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推动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全面深化医改责任,巩固完善改革推进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机制。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深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开展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四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部署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五是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六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完善药品使用和管理,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七是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包括推进数字化赋能医改、深入推进“一老一小”相关改革、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综合监管等。   投资建议: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较弱,跑输大盘指数。上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任务》提出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所有统筹地区开展DRG/DIP付费改革,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加快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等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疫情防控药械审评审批。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我们认为,结合前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先后发布的针对创新药械的相关配套政策,医药政策持续边际回暖,本土创新成效将加快显现。中药方面行业历经疫后去库及中药创新、基药、国企市值管理考核等多方位政策持续催化,整体经营效率提升趋势明确,企业价值重塑,建议关注低估值、高分红、稳健成长的相关个股。中长期来看,建议关注创新药械的投资机会,中短期来看,重点关注中药、血制品等成长稳健、估值合理、现金流充沛的细分板块及个股的投资机会。   个股推荐组合:科伦药业、特宝生物、贝达药业、千红制药、博雅生物、老百姓、海尔生物;   个股关注组合:羚锐制药、益丰药房、开立医疗、安杰思、诺泰生物、丽珠集团、华厦眼科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6-11
    • 化工系列研究(二十):对标利安德巴塞尔,看民营大炼化估值空间

      化工系列研究(二十):对标利安德巴塞尔,看民营大炼化估值空间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炼油+乙烯”,利安德巴塞尔为对标首选。利安德巴塞尔公司(NYSE:LYB)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石化产品和燃油公司之一。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不断完善产业链,目前已成为烯烃和聚烯烃的全球技术和产能领导者。公司市值由2011年底的187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月底的325亿美元。公司利润对于美国市场的依赖性较高。虽然在美国休斯敦有炼厂(约1340万吨/年),但炼厂与下游石化产品的协同性较弱,并不属于新型大炼化的范畴。公司的聚烯烃仍然需要外购原料来进行生产,产业链一体化能力不足。   新型大炼化一体化,我国平台优势明显、产品纵深长。国内民营大炼化多具备下游化纤产业优势,在大型炼化项目中通过加大财务杠杆的比例,建设的项目具备规模大、产业链长等特点。另外,我国炼化还灵活综合运用煤气等多平台资源,例如恒力石化500万吨煤化工平台、盛虹斯尔邦240万吨的MTO装置,联合生产,降本增效。从营收和毛利结构来看,随着投产进度,四大民营炼企的主要业务收入来源由聚酯化纤向炼油和化工品倾斜。截至2023年,荣盛石化/恒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的炼油和化工品收入占比分别为75%/51%/82%/32%,毛利占比分别为99%/87%/90%/49%。   进退之间,资产有待重估。利安德巴塞尔于2022年决定退出炼油业务,现考虑要将美国休斯敦炼油厂改建成循环材料厂。公司目前已将美国德州环氧乙烷项目出售给英力士,并考虑削减欧洲落后聚烯烃产能。国内民营大炼化依托炼化平台,在化工品的产品组合方面更有优势,也更适合向下游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方向发展。目前恒力石化、荣盛石化和东方盛虹均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产业链。民营炼厂与中东头部油气企业也不断加深合作,加快构建国际化成长空间。我们认为,近两年欧洲能源价格高企,迫使诸多欧美化工企业进行产能“清退”,化工产能已有明显的“西退东进”的趋势。而我国化工产业链日趋完善,炼化一体化企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传统炼化企业没有PX-PTA配套,在国内炼能约束下,民营大炼化更具有工艺路线的不可复制性。   财务指标对齐,更关注盈利稳定性。对于周期性行业,由于业绩的波动性较大,市盈率往往容易失真。利安德巴塞尔历史PE均值在6-8倍,业绩复苏时PE中枢提升至14-17倍。我们认为对于大炼化的市值空间,在周期低谷时,更应考虑盈利的稳定性、合理的杠杆以及股东回报率。利安德巴塞尔作为全球石化龙头之一,其合理的资本开支、良好的现金流、稳定的股东回报,给予了估值重要的支撑。我国民营大炼化企业在产能投放后,遭遇周期低谷,韧性仍存。尤其恒力石化在ROE、现金流、分红上比肩利安德巴塞尔,有望在估值上进一步看齐。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国内民营大炼化已经历从产能兑现到业绩兑现的周期峰谷时期,后续将是持续竞争力兑现的过程;竞争力兑现最能够体现未来的估值空间。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盈利的稳定性,以及即使在周期低谷时期仍然能够获得相对竞争对手的超额利润。从和国际石化龙头利安德巴塞尔公司各项对比来看,我国民营大炼化在产业结构和资产规模上都具有大市值的特征和基础,且产业链更加丰富,新材料布局以及国际化合作奠定长期成长性。建议关注:恒力石化,周期低谷展现超出行业平均的韧性,财务指标对齐国际龙头;历史PE均值10-12倍,业绩复苏周期向好时PE中枢为15-20倍,以目前市值计算预计未来空间20%~50%。   风险提示:油价剧烈波动;下游景气度复苏不及预期;新材料等项目兑现不及预期。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03
    •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有望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提升行业景气度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有望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提升行业景气度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耗占比达到18.9%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为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   开展化石能源消费减量行动。1)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严格实施大气污染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2)优化油气消费结构,合理控制石油消费,加快页岩油(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   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成本优势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其盈利优势。《方案》要求,“十四五”前三年节能降碳指标进度滞后地区要实行新上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承诺,“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提高比例要求。提高高能耗行业企业绿电消费占比对企业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其生产成本,有望拉开企业间成本差距,成本优势企业将进一步扩大其盈利优势。   强化石化化工产业规划布局刚性约束,严控高能耗行业新增产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有望得到缓解,行业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方案》要求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触媒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到2025年底,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加快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落后产能的改造及淘汰有望推动相关行业景气度改善。实施能量系统优化,加强高压低压蒸汽、驰放气、余热余压等回收利用,推广大型高效压缩机、先进气化炉等节能设备。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4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1亿吨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次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将进一步强化石化化工行业高能耗领域的供给约束,有望提升部分行业景气度,缓解产能过剩压力,优化产业格局,部分头部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磷化工(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氯碱化工(新疆天业、湖北宜化)、煤化工(宝丰能源)及石油化工(卫星化学、恒力石化)相关头部企业,以及部分涉及化工工艺改进的企业(凯立新材)等。   风险提示: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的风险,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5-31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行业政策频出,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行业政策频出,关注相关投资机会

      中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5.20-5.24)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3.74%,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9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66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2.78%,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7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7.75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6.4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28%。子板块均下跌,跌幅前三的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化学制药,分别下跌4.61%、4.58%、3.90%。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34只(占比7.1%),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ST南卫(20.6%),漱玉平民(14.2%),哈三联(12.9%),三诺生物(12.7%),*ST东洋(11.7%)。   市值方面,当前A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为6.12万亿元,在全部A股市值占比为6.91%。成交量方面,上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2537亿元,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6.33%,板块单周成交额环比下降27.28%。主力资金方面,上周医药行业整体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为70.9亿元。   行业要闻:   广州医保出台支持创新医药发展二十一条措施   5月20日,广州市医保局公布《广州医保支持创新医药发展若干措施》,该《措施》包括:加快创新医药进院使用、促进创新医药临床应用、拓展创新医药支付渠道、加强创新医药服务支持等4方面共21条措施。在采购端,广州GPO建立创新药械绿色挂网采购专区国谈及集采药械之外的品种实施企业与医疗机构自主议价,拓展医用耗材挂网品种,对取得国家医保耗材编码产品,企业可直接申请挂网采购等政策。在使用端,国谈药品等创新药费用,实行单列结算或纳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予以分值加成;优化DIP特例单议机制,优化DIP病种目录库;相关考核指标,剔除国谈药品等创新药械相关费用等。   投资建议: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较弱,跑输大盘指数,子板块均下跌。上周政策方面,广州出台支持创新药发展二十一条措施,在创新药进院、临床使用、支付等方面给出了具体政策支持;北京发布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在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领域部署“核爆点”专项;国家医保局发文,加强区域协同做好2024年医药集中采购提质扩面,提升联盟采购规模和规范性,明确行业预期;人工关节集采续约规则温和,价格稳中有降。市场方面,礼来的替尔泊肽降糖适应症在国内获批,恒瑞医药将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GLP-1类降糖减肥药物研发持续推进有望带动产业链需求提升。建议关注行业政策边际变化情况,布局相关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创新药链、特色器械、品牌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血制品等板块及个股。   个股推荐组合:特宝生物、贝达药业、千红制药、博雅生物、老百姓、安杰思、微电生理-U;   个股关注组合:羚锐制药、益丰药房、海尔生物、开立医疗、诺泰生物、科伦药业、华厦眼科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5-27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短期调整,行业有望逐季回暖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短期调整,行业有望逐季回暖

      中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5月13日至5月17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2.12%,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30位,跑输沪深300指数2.44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9.40%,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8位,跑输沪深300指数16.59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7.4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2%。子板块均下跌,跌幅最大的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器械,跌幅分别为2.95%、2.82%、2.18%。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73只(占比15.5%),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ST景峰(17.6%),*ST吉药(8.9%),国邦医药(7.1%),迪哲医药-U(6.6%),荣丰控股(6.6%)。   市值方面,A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总市值为6.36万亿元,在全部A股市值占比为7.03%。成交量方面,上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3488亿元,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8.22%。主力资金方面,上周医药行业整体的主力资金净流出合计为90.34亿元;净流出前五为药明康德、川宁生物、鲁抗医药、通化金马、兴齐眼药。   行业新闻:   5月14日,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2024年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内容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升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项目补助资金预算指标,用于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表现较弱,跑输大盘指数;子板块均呈下跌态势。合成生物学等热点主题关注度下降,市场热点轮动。从业绩层面来看,受宏观环境、高基数等因素影响,年报一季报业绩整体表现较弱,随着前期负面因素的弱化,行业常态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全年业绩有望逐季向好,呈前低后高态势。当前医药生物板块处于多重底部区间,投资价值显著。中长期来看,持续看好创新药、特色器械等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投资机会;中短期来看,重点关注品牌中药、连锁药店、血制品等低估值、高股息、成长稳健的相关板块及个股的投资机会。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安杰思、特宝生物、博雅生物、老百姓、千红制药、康泰生物;   个股关注组合:羚锐制药、益丰药房、海尔生物、开立医疗、诺泰生物、科伦药业、华厦眼科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5-20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综述:底部夯实,逐季向好

      医药生物行业2023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综述:底部夯实,逐季向好

      化学制药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2023年受多因素扰动业绩承压,2024年有望逐季向好。统计432家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2023年及2024Q1分别实现营收24288.31、6184.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43%、-0.5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6.02、506.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5%、-9.79%。分季度来看,2023Q1-2024Q1,板块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15%、5.47%、-3.20%、-2.24%、-0.5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01%、-13.00%、-18.12%、-48.57%、-9.79%。2023年受疫情基数、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反腐集采等政策影响等,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波动较大,全年业绩承压;2024年随着前期负面因素影响的进一步弱化,行业常态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全年业绩有望逐季向好,呈前低后高态势。   子板块表现分化,重点关注边际向好的细分板块。2023年营收同比增速前5的子板块依次为创新药(+47.71%)、医疗服务(+28.53%)、其他生物制品(+16.10%)、血制品(+15.09%)、疫苗(+13.41%)。2024Q1营收同比增速前5的子板块依次为创新药(+87.06%)、连锁药店(+10.82%)、其他生物制品(+4.73%)、医疗耗材(+3.24%)、医疗服务(+1.68%)。随着行业常态化经营、医疗需求释放、疫情基数效应较弱、新产品及大单品放量等,创新药等细分子板块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   投资建议:2023年医药生物板块受宏观环境、行业政策、疫情高基数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表现欠佳;2024年随着前期各种负面因素的持续弱化,板块整体有望逐季回暖向好。当前医药生物板块处于多重底部区间,投资价值显著,建议结合政策环境和业绩边际变化情况,精选相关细分子板块和优质个股,建议关注创新药链、特色器械、品牌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二类疫苗、血制品等板块及个股。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突发事件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页
      2024-05-19
    • 公司简评报告:区域聚焦稳健扩张,2024Q1业绩向好

      公司简评报告:区域聚焦稳健扩张,2024Q1业绩向好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投资要点   2023年业绩增长稳健,2024Q1增速亮眼。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225.88亿元、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11.9%,公司业绩增长稳健;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7.00亿元、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分别变动2.5%、-5.8%。2024Q1实现营收59.71亿元、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3.4%、20.9%;高基数下业绩增速亮眼。   45.44?区域聚焦,稳健扩张。1)十省门店1.39万家。截至2024Q1,公司十省门店总数为13920101,058家,其中直营、加盟门店分别为10763、3157家。新开店方面,2023年净增门店2982家其中直营1958家(自建1613,并购559家,闭店153家,迁址61家),加盟1024家;2024Q157.69%净增门店670家,直营499家(自建364,并购166家,闭店23家,迁址8家),加盟171家。4.152)2024年预计扩张门店4千家。2024年公司门店扩张计划:全年计划4000家新增门店,4.06其中自建1800家,并购700家,加盟1500家。公司以“巩固中南华东华北,拓展全国市场为市场拓展目标,持续加密十省门店布局,区域内品牌效应与规模优势持续凸显。   收入结构逐渐调整。1)零售收入稳健增长,低毛利批发业务高速增长。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实现零售收入201.85亿元(+12.0%),毛利率为39.6%(-0.9pp);实现批发收入18.92亿元(+39.2%),毛利率为9.4%(-0.1pp)。2)高毛利中药与低毛利成药快速放量,非药品类库存消化。从产品种类看,2023公司中西成药、中药和非药收入分别为170.95(+15.9%)、21.80(+23.3%)、28.03(-2.30%)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8%(-0.5pp)、47.1%(+0.3pp)、42.5%(-6.0pp),我们认为非药品类增速阶段性放缓主要是防疫类库存去化影响。   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8.2%(-1.3pp)、净利率为7.0%(-0.2pp),预计盈利能力下降的短期因素主要是受到各地门诊统筹落地速度与细则不同影响;中长期来看,低毛利批发业务与处方药产品放量或将导致整体毛利率呈下行态势。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3%、4.3%、0.4%,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0.2、0.30.1pp,精细化管理成效持续显现。2024Q1,公司毛利率与净利分别为39.3%(-0.4pp)、7.5%(+0.3pp)。长期来看,伴随统筹政策落地,药店流量提升,净利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2023年业绩略低于预期,考虑到门诊统筹落地进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我们适当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0、21.29、25.85亿元,EPS分别是1.72、2.11、2.56元,对应PE分别26.39、21.57、17.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诊统筹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门店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08
    • 公司简评报告:深耕成效显现,利润端加速提升

      公司简评报告:深耕成效显现,利润端加速提升

      个股研报
        老百姓(603883)   投资要点   收入端增长稳健,利润端表现亮眼。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224.37亿元、归母净利润9.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18.4%;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3.96亿元、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分别变动-0.1%、21.2%。2024Q1实现营收55.39亿元、归母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8%、10.3%。公司总体经营稳健,利润端亮眼。   聚焦优势区域,提速加密下沉市场。1)门店数超1.4万家。截至2024Q1,公司门店总数35.2214109家,其中直营、加盟门店分别为9470、4639家。新开店方面,2023年新增门店338858,493   58,301/0家,其中直营1802家(自建1471,并购331家),加盟1586家;2024Q1新增门店642家,64.17%其中直营357家(自建351家,收购6家)、加盟285家。2)新店筹备提速。公司积极利用2.69数字化赋能提升新店效率,2023年直营新店平均筹备周期40天,较2022年缩短9天。3)4.68精细化深耕优势区域。2023年,公司市占率前三的省份达到11个,其中市占率第一的省份4个。2024Q1,公司地级市及以下门店占比76%。在单店收入相当的情况下,3-5线市场成本较低,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门店数量加速储备,加盟、联盟业务规模2024有望加速扩大。1)加盟门店增加近半。截至2024Q1,公司加盟店数量为4639家,2023年及2024Q1分别新增1586、285家。2023年公司加盟门店增速超50%,实现收入约22亿元,同比增速约20%。2)联盟业务超高速发展。截至2024Q1,公司联盟业务涉及门店超过13500家;其中2023年12000+家,同比增长预计接近140%。2023年,公司联盟业务实现收入超2.4亿元,同比增长25%。   积极推动统筹落地,纳入门店销售提升明显。截至2024Q1,公司拥有门诊统筹门店4673家,其中直营店纳入统筹占比近40%;公司可互可刷(纳入门诊统筹医保管理且可使用互联网处方)的门店达到3338家,占总门店数24%,其中直营门店可互可刷占比30.7%。可互可刷门店在来客数和销售额方面均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公司直营所在的18个省份中,政策已经落地的省份16个,其中可互可刷省份9个;已发文但无互联网处方政策的7个;未落地的2个。2024年,伴随各地统筹政策逐步落地完善,公司有望加速承接外流处方。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总体符合预期,考虑到门诊统筹落地进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我们适当下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3、13.39、16.38亿元,EPS分别是1.89、2.29、2.80元,对应PE分别18.7、15.4、1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诊统筹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门店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07
    • 公司简评报告:多品类快速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简评报告:多品类快速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羚锐制药(600285)   收入端稳健增长,利润端表现亮眼。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归母净利润5.68亿元、扣非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22.1%、30.6%;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8.05亿元、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0%、70.0%;全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Q1实现营收9.09亿元、归母净利润1.90亿元、扣非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5.3%、32.0%、31.6%。公司整体收入端增长稳健,规模化效应凸显,利润端增速亮眼。   贴剂稳步发展,品牌效应显著。2023年贴剂实现收入20.47亿元(YoY+6.9%),增速略缓预计主要是Q3零售端销售放缓及22年同期高基数所致;毛利率为75.7%(+1.3pct),品牌效应显著,规模效应持续显现。从细分品类来看,1)骨科贴剂稳步放量。在品牌及渠道赋能下,公司在消炎镇痛领域的产品形成了双十亿的发展格局,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年销量超10亿贴,同类产品中保持较高的市占率,带动骨科系列产品整体实现良好增长。2)持续完善儿科产品矩阵。公司持续完善小羚羊系列产品,打造儿科品牌,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小儿退热贴、小儿舒腹贴膏等产品有望在去库后恢复良好增长态势。3)新品销售放量。芬太尼透皮贴剂等新型产品重新制定销售策略,大力推广快速放量。   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多品类快速放量。2023年公司多品类实现快速增长:1)胶囊剂实现收入7.12亿元(YoY+15.4%),主要是培元通脑胶囊销售良好,参芪降糖胶囊快速放量所致;2)片剂实现收入2.62亿元(YoY+34.7%),主要是丹鹿通督片等产品快速放量所致;3)软膏剂实现收入1.37亿元(YoY-7.9%);4)其他主营实现收入1.50亿元(YoY+21.0%),预计是新品在公司的渠道赋能下快速放量所致。   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73.3%、17.2%,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1.0、1.7pct,规模效应持续显现;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5.41%、5.26%、3.31%,分别下降2.7、0.4、0.9pct。2024年Q1延续效率提升态势,公司持续精准控费,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利润端略超预期,我们适当调整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为6.77/7.90/9.1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9/1.39/1.61元,对应PE分别21.3/18.3/15.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中药材价格上涨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