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54)

    • 2024年报点评:园区运营提质增效,强化两翼赋能主业

      2024年报点评:园区运营提质增效,强化两翼赋能主业

      个股研报
        中新集团(60151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6.9亿元,同比下降26.6%;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下降53.2%。   园区开发运营业务收入下滑,业绩受多因素影响承压。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6%,其中园区开发运营业务/绿色发展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8.5亿元/6.9亿元,同比分别-35.0%/+5.9%,园区开发运营业务收入下滑主要由土地出让面积减少所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营业收入下滑幅度的原因为: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增加0.2pct/2.2pct至0.7%/9.9%;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6.0%至2.1亿元;3)公司产业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3.3亿元;4)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3亿元至2.4亿元。   区中园开发运营业务提质增效,积极抢抓优质资源。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落地区中园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已投入运营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约89%。公司以中新智地为主要平台,立足苏州,深耕长三角,聚焦苏州工业园区及大市范围,通过新项目获取、定建代建、存量收购和自有项目更新等方式,积极抢抓优质资源。截至2024年底,中新智地累计落地区中园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产业招商方面,持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2024年引进景之源、鑫华储、元瓷聚光等企业21家。此外,中新智地持续强化资本运作能力,首批区中园REITs产品获批。   强化两翼,板块联动赋能园区开发运营主业。产业投资方面,2024年公司新增认缴投资元禾原点肆号、绿动新材料等外部市场化基金4支,认缴金额1.6亿元,拉动基金投资总规模41亿元;积极发挥投招联动优势,基金新推荐有效招商项目源86个,新增落地项目29个。光伏业务方面,分布式光伏电站资产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中新绿能、中新春兴新增并网220MW,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区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园区开发运营业务受市场影响有所波动,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9/7.3亿元(前值为13.0/13.7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7亿元。对应的EPS为0.46/0.49/0.51元,对应的PE为15.9X/15.0X/14.3X。公司强化两翼业务协同发展,未来有望进入收获期,带动公司重回增长轨道,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苏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停滞风险;土地市场下行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3
    • 2024年报及2025Q1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生理新品年内放量

      2024年报及2025Q1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生理新品年内放量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事件:24年全年公司收入20.66亿元(+25.18%,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6.73亿元(+26.08%),扣非净利润6.43亿元(+37.29%)。25Q1公司实现收入5.64亿元(+23.93%),归母净利润1.83亿元(+30.69%),扣非净利润1.81亿元(+32.2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4年冠脉通路业务和外周介入业务增长强劲,国内医院覆盖度稳步提升。分业务来看,公司2024年冠脉通路收入实现10.54亿(同比+33.30%)、电生理收入实现4.40亿(同比+19.73%)、介入类收入实现3.51亿(同比+37.09%)、OEM收入实现1.65亿(同比下滑21.67%)、非血管治疗类收入实现0.39亿(同比+135.05%)。国内市场电生理产品新增入院200余家,覆盖医院超过1,360家。冠脉和外周产品线的市场覆盖率和入院渗透率分别增长超15%和近20%。   2024年海外市场稳步拓展,自主品牌呈现较好增长趋势:24年公司海外收入2.80亿元(+19.75%),国际业务自主品牌呈现较好的增长趋势,同期增长45.88%。公司在中东、非洲、欧洲等区域的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土耳其、巴西等高端市场实现了入院突破,显著提升了市场渗透率。公司还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逐步深耕独联体、拉美、亚太等重要海外市场,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25Q1公司实现收入5.64亿(+23.93%),归母净利润1.83亿(+30.69%),扣非归母净利润1.81亿(+32.23%),25Q1毛利率73.09%,净利率31.99%,环比24Q4毛利率71.25%,净利率25.16%分别稳步提升1.84pct,6.76pct。   加大研发投入,期待今年电生理新品放量。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实现2.91亿(+22.12%),重点推进PFA网篮耗材、ICE项目、腹主动脉支架、冠脉外周的冲击波球囊、血管缝合器等项目的研发。公司已成功获得多项核心产品的注册证,如脉冲消融导管、脉冲消融仪、磁定位环形标测导管等,进一步丰富了电生理和血管介入产品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新产品推广销售费用率提升,我们将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9.19亿下调至9.07亿,通过集采电生理有望加速,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12.08亿至12.15亿,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6.0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48/36/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3
    • 2024年报点评:利润业绩略超预期,工业板块与工业微生物板块增长亮眼

      2024年报点评:利润业绩略超预期,工业板块与工业微生物板块增长亮眼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419.06亿元(+3.16%,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35.12亿元(+23.72%),扣非归母净利润33.52亿元(+22.48%);2024Q4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4.28亿元(+1.94%),实现归母净利润9.50亿元(+46.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79亿元(+50.88%)。利润业绩略超预期。   工业板块24年实现较快增长,自研+代理开始形成创新品种商业化梯队。核心子公司中美华东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含CSO业务)138.11亿元,同比增长13.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76亿元,同比增长29.04%,净资产收益率25.33%。利拉鲁肽注射液自2023年获批以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独家商业化CAR-T产品2024年3月获批以来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独家商业化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已在积极挂网入院并实现批量供货,新品种逐渐形成商业化梯队。   工业微生物板块收入快速增长,未来经营趋势稳步向上:工微板块2024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43.12%。其中,特色原料药&中间体板块增长38%,xRNA板块增长20%,大健康&生物材料板块增长142%,动物保健板块增长33%。随着国内外大客户拓展取得积极成果,工微板块整体销售趋势持续向好。   医美板块海外收入下滑,国内保持收入增长与盈利提升:2024年医美板块合计营业收入达到23.26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下降4.94%,主要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1)海外医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9.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81%,实现EBITDA-1261万英镑。2)国内医美,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医美产品在研管线丰富,未来MaiLi®Extreme玻尿酸、Ellansé®伊妍仕新新型号、重组A型肉毒素等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将带来医美板块新增量。   在研管线储备丰富,仿创转型稳步推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和产品授权引进等方式,聚焦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均已有全球首创新药上市,并形成了ADC、GLP-1、外用制剂三大特色产品矩阵。创新药管线目前已经突破80项,自研产品开始进入验收期,BD引进产品开始商业化,稳健经营之上实现仿创转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产品集采及医美业务受到消费环境影响,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由39.16/45.61亿元,调整至40.14/45.39亿元,预期2027年为50.48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17/15/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新产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2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核药创新药全面进入收获期,建议关注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核药创新药全面进入收获期,建议关注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4%、-1.5%,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0%、2.7%;本周A股化药(+0.5%)、中药(+0.6%)、及医药商业(0.0%)等股价有所上涨,生物制品(-2.2%)、医疗器械(-1.2%)医疗服务(-0.7%)等有所下跌;本周A股涨幅居前双成药业(+56%)、立方制药(+47%)、荣丰控股(+32%),跌幅居前ST吉药(-51%)、哈三联(-19%)、长药控股(-19%)。本周板块表现特点:市值医药个股表现更强,创新药、核药表现更强,其中百利天恒、益方生物、新诺威、热景生物等屡创新高。   创新药股价屡创新高,其中核药创新药备受关注。核药RDC相较于ADC具备独特优势:RDC无需通过细胞内吞或溶酶体降解释放有效载荷,而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在衰变时产生的射线;RDC不需要进入肿瘤细胞或断裂连接子,体内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好;配体形式多样,包括抗体、多肽、小分子等,减小药物体积从而保障癌细胞直径范围内的药物高度聚集,同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害。全球核药龙头诺华Pluvicto2022年3月在美国获批用于前列腺癌mCRPC的3L末线治疗,2025年3月拓展至2L治疗通过FDA获批。目标将Pluvicto从2L逐步推进到1L治疗。2024年其销售约14亿美金,2025年及销售峰值分别30亿、60亿美金。东诚药业作为国内核药龙头全面进入收获期,PSMA/FAP进入关键临床二期、99mTc替曲膦上市、氟化钠上市、与礼来合作Aβ上市等。   诺诚健华新一代泛TRK抑制剂申报上市;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R激动剂III期研究成功;4月16日,诺诚健华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受理新一代泛TRK抑制剂Zurletrectinib(ICP-723)用于治疗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晚期实体瘤成人和青少年(12周岁≤年龄<18周岁)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NDA)。4月17日,礼来宣布III期ACHIEVE-1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该研究评估了orforglipron与安慰剂相比在饮食和运动单独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中的安全性和疗效。Orforglipron是首个成功完成III期研究的口服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服用时无需食物和水限制。礼来表示未来该药如果获批,将对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推出orforglipron且不受供应限制充满信心。   具体配置建议:看好的子行业排序分别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具体标的选择思路从成长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核药、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东诚药业、三生制药、百利天恒、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科伦博泰、迪哲医药、海思科、信达生物、歌礼制药等。从低估值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推荐佐力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华润三九、方盛制药等。从高股息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从左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原料药、部分CXO、医疗器械,建议关注诺泰生物、普洛药业、奥锐特、药明康德、联影医疗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5-04-21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主业保持稳健,QHRD107临床数据优秀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主业保持稳健,QHRD107临床数据优秀

      个股研报
        千红制药(00255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实现收入15.26亿元(-15.88%,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3.56亿元(+95.77%),扣非归母净利润2.69亿元(+87.48%)。2024年单Q4实现收入3.19亿元(-8.52%),归母净利润0.46亿元(+390.40%),扣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282.69%)。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4.51亿元(-2.2%),归母净利润1.61亿元(+54.62%),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4.84%)。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肝素API需求有所回暖,公司利润率提升:自2023年肝素开启去库存周期以来,全球肝素行业市场需求疲软、价格持续下行。但公司积极深耕重点客户和开发新客户,2024年实现原料药销售量18581.71亿单位(+9.10%),收入4.43亿元。公司2024年销售毛利率54.85%(+11.59pct),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54.40%(+1.26pct)。与牧原合作的千牧已基本完成建设工程,预计2025年内正式投产,中期有望带动公司进入原研产业链。   制剂收入占比提升,看好硫酸依替米星放量:2024年公司制剂收入10.79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由2023年的61.43%提升至70.70%,毛利率同比提升0.3pct。公司拟3.9亿元收购方圆制药,其主要品种为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该品种竞争格局良好,国内市场仅方圆制药与无锡济煜山禾药业。据中康开思数据,2024年等级医院端整体销售规模5.97亿元,方圆制药市占率30.8%。公司介入方圆制药重整后重新梳理销售渠道,有望提升市占率,成为公司新增长极。   创新药管线稳步推进,年内催化剂丰富:公司QHRD107(临床Ⅱb期),Ⅱa期结果已成功发表在2024年ASH,Ⅱa期入组41例患者,80mg剂量组ORR77.3%,整体ORR62.5%,有效性数据良好。QHRD106Ⅱ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患者入组,数据有望在二季度读出。首个仿制新药LSA02已完成临床BE研究,正在申报生产批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收回部分建元信托前期逾期款项以及收购方圆制药对公司业绩的增厚,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4.01/4.45亿元至4.43/5.12亿元,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6.09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估值17/15/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药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20
    • 立足儿科优势品牌,营销改革焕新颜

      立足儿科优势品牌,营销改革焕新颜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投资要点   百年品牌沉淀,龙牡壮骨颗粒领航儿童补钙领域,短期承压后有望逐步恢复增长态势:公司秉承叶开泰近400年历史的中医药文化,立足于龙牡壮骨颗粒,多年蝉联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儿科中成药品牌榜首。根据开思数据库,龙牡壮骨2023年零售端的销售收入达7.7亿元,2019-2023年CAGR为37.2%;根据公司年报,2023年销量超过6.2亿袋,同比增长15.2%,2019-2023年年均复合增速为20.4%,实现量价齐升。2024年,公司进行龙牡壮骨的渠道控制、库存管理、以及营销团队改革,短期内业绩有所承压,2024年公司儿科收入7.75亿元,收入下滑32.25%,但为中长期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2025年有望业绩回升。   OTC双品牌建设,从院内处方向OTC零售转化,产品线管线丰富,院内外全面开花:①公司目标打造多款院内院外双跨产品,重点打造第二款OTC黄金大单品便通胶囊,公司加大便通胶囊的推广力度,2023年销量增速达45%,营销效果显著,2024年保持增长态势,在中国非处方药产品中成药综合排名中位居便秘泄泻类第二。②妇科领域重点打造健脾生血颗粒/片,一方面,补血养气市场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健脾生血颗粒院外市场开始放量,片剂在院内稳健增长,院内外发力打开健脾生血产品的空间。③多款中药创新药进入收获期,包括2021年获批1.1类新药七蕊胃舒胶囊、2023年获批1.1类新药小儿紫贝宣肺糖浆、以及在研品种小儿牛黄退热贴、通降颗粒等,均为较有潜力的创新品种,新品接力上市,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健民大鹏为体培牛黄独家生产供应商,壁垒坚实业绩稳定:健民大鹏自主技术体外培育牛黄为国际首创独家技术,拥有坚固的知识产权防火墙,专利壁垒地位稳固。需求端,牛黄作为贵重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根据中康开思数据统计,2023年牛黄中成药市场约90亿元且不断增长,5年复合增速18%,2024年牛黄中成药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天然牛黄产量低、资源匮乏,供需矛盾严重,且天然牛黄价格昂贵,相关中成药成本持续上涨。体培牛黄具有较好替代性,随着牛黄用药的需求持续增长,催生牛黄原料市场扩容,因此我们预测体培牛黄将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公司多年来稳定持股健民大鹏比例33.54%,获得稳定投资收益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03/6.05/7.24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为14/12/10X。考虑公司主营业务属于细分龙头,且2025年主业业绩有望好转,子公司健民大鹏贡献稳定净利润,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产品集中风险,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医药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5-04-20
    • 基础化工周报:聚氨酯价格继续承压

      基础化工周报:聚氨酯价格继续承压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7140/14330/10653元/吨,环比分别-350/-1240/-915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3688/2066/-910元/吨,环比分别-164/-929/-733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234/4521/540/4061元/吨,环比分别-132/+509/+0/+209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7918元/吨,环比-97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268/1889/182元/吨,环比分别+80/-63/-215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200元/吨,环比+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330/1610/96元/吨,环比分别-433/+0/-155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642/1866/4545/2625元/吨,环比分别-52/-27/+30/-3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673/181/190/67元/吨,环比分别-72/-19/+40/-35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4-20
    • 2024年报点评:AI营收初具规模,19家机构参变控增厚业绩

      2024年报点评:AI营收初具规模,19家机构参变控增厚业绩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7.02亿元,同比下降1.76%;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44.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2亿元,同比下降45.52%。2024年Q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5.61亿元,同比下降1.34%;实现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下降8.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3.76%。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6.62亿元,同比下降17.89%。   医疗大数据优势与AI产品科技创新力,AI营收初具规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02亿元,其中主营收入中结合AI技术手段取得的收入为21557.63万元,主要包括心肺联筛、眼底AI、脑睿佳等收入。公司通过提供专业健康体检服务,独具累计过亿人次的影像数据及超2亿人次的结构化健康数据,已形成国内最大规模的个人健康体检数据中心。公司通过健康体检大数据与AI技术结合,目前AI技术已经在公司产品中广泛应用,同步推出AI数智健康管理师“健康小美”,更好地满足个人与家庭的健康管理。AI智能体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服务成本,体检和检后健管极具AI商业化落地应用的丰富场景和广阔空间。   客单价稳定提升,个检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美年健康旗下分院总数576家,其中控股体检分院312家,参股体检分院264家。2024年度,公司共计接待2525万人次,其中控股体检分院接待1538万人次。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占收入比分别为75.9%和24.1%,个检收入占比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体检客单价672元(2024年综合客单价620.8元),客单价稳定提升。   19家体检中心参变控,增厚公司业绩。2025年4月15日,公司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本次发行价格为4.74元/股,本次交易完成后,美年健康上市公司将直接及间接持有衡阳美年、宁德美年、烟台美年、烟台美年福田、武汉奥亚、三明美年、肥城美年、南宁美元康、德州美年、连江美年、沂水美年、山东奥亚、厦门银城美年、郑州美健、花都美年、安徽美欣、淄博美年、吉林昌邑美年100%及安溪美年90%股权。19家体检中心在2024年的未经审计总收入约5.05亿元,净利润0.52亿元,净利率约10%。本次交易将增厚上市公司业绩,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市场地位,推动AI战略实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宏观行业环境变化与公司AI战略推广,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期由7.03/9.99亿元调整至6.29/9.12亿元,预期2027年为11.2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估值分别为33/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降级导致体检客单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18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板块,看好内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板块,看好内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5.61%、-1.10%,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2.73%、3.59%;本周无板块上涨,生物制品(-2.71%)、中药(-3.35%)、医药商业(-3.93%)等跌幅较小,医疗服务(-11.88%)、原料药(-6.26%)、化学制药(-5.65%)股价跌幅较大;本周A股涨幅居前奕瑞科技(+20.54%)、一品红(+17.03%)、永安药业(+13.93%),跌幅居前润都股份(-27.81%)、多瑞医药(-27.21%)、博腾股份(-22.19%);本周H股涨幅居前天元医疗(+79.78%)、北海康成-B(+21.53%)、长江生命科技(+17.31%),跌幅居前中生北控生物科技(-34.52%)、永胜医疗(-22.92%)、再鼎医药(-22.92%)。   复星雅立峰自研国内首款无血清病毒培养工艺狂犬病疫苗上市;恒瑞JAK1抑制剂新适应症国内获批上市;济民可信舒力杰(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获批上市。4月7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疫苗生物产业化平台复星雅立峰(大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在辽宁省大连市成功举办复星雅立峰2025年度服务商年会和狂犬病防控策略专家研讨会暨复星雅立峰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产品上市会。4月8日,CDE官网最新公示,礼来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imlunestrant片上市申请获受理。4月8日,恒瑞1类新药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新适应症获批上市,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CXHS2300097)。4月9日,济民可信集团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哮喘治疗用药舒力杰®(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2ml:0.8mg)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获批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4月10日,NMPA官网显示,信念医药的1类新药波哌达可基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血友病B(先天性凝血因子Ⅸ缺乏症)成年患者。   器械关税影响较小,看好内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关税对器械公司影响有限,建议关注国产替代空间大的惠泰医疗、爱博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等。目前国内美国业务占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多在美国有产能,如海泰新光、奕瑞科技、三诺生物等;其他与美国有业务合作或核心零部件采购的公司,美国收入占比或核心零部件采购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收入影响有限,如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已备足货品,且国内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如IVD、大型影像设备可替代外资如GE、罗氏诊断、雅培等)。从器械中国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角度,建议关注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爱博医疗,港股归创通桥-B、爱康医疗、春立医疗等;稳健内需线建议关注鱼跃医疗、可孚医疗等;自主可控线建议关注聚光科技、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华大智造、奕瑞科技等。   具体配置建议:医疗器械领域,关税后国产性价比更高有助于国产替代,建议关注惠泰医疗、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新产业等;创新药领域,进口创新药关税大幅增加,利于国产创新药放量,建议关注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血制品领域,进口白蛋白比国内价格低,后期价格优势消除,国产白蛋白有望量价齐升,建议关注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博雅生物等;科研服务领域,关税后国内性价比更高,建议关注聚光科技、华大智造、奥浦迈等;中药领域,自给自足,不受关税影响,建议关注佐力药业、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5-04-16
    • 2024年年报点评:常规业务加速国产替代,多线新品驱动第二成长曲线

      2024年年报点评:常规业务加速国产替代,多线新品驱动第二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4年实现营收13.78亿元(+7.15%,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亏5300万元;24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4385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实现经营性盈利),扣非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减亏1.10亿元)。公司降本增效,实现销售毛利率同比增长-1.10pct,销售费用率-1.09pct,管理费用率-1.58pct,研发费用率-4.53pct。   生命科学板块增速系细胞蛋白等新产品系列以及海外销售带动,生物医药板块增速系GLP-1等业务贡献:①生命科学业务板块实现营收10.3亿元(+19%,同比,下同),主要系新品(细胞蛋白类试剂设备销售额翻番,核酸提取新产品线yoy+70%)以及海外销售带动。②生物医药板块实现营收1.8亿元(+6%),主要系新冠疫苗相关业务收缩;但司美格鲁肽业务销售约5000万元,填补业绩缺口。③IVD板块实现营收1.66亿元(-30%),其中常规POCT业务有所收缩,而呼吸道病原体快检和阿尔茨海默病(AD)血检解决方案则是重点发展方向。④境外业务实现营收1.01亿元(+122%),境外毛利率高达81%,24年多款酶原料完成DMF备案并激活,海外销售额提高有望拉动毛利率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亮点及未来看点主要在于:①夯实研发投入并卓有成效: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3.0亿元(研发费用率21.8%),持续推出新产品上市,巩固公司分子试剂国内龙头地位;同时,生物试剂酶等原料进口替代空间依旧较大,客户国产替代意愿较强。②AD血检产品有望快速放量:公司24年完成AD相关大临床并加大学术推广,与临床医院及大型体检机构形成战略合作,25年有望凭借先发优势迅速抢占市场。③司美格鲁肽酶&中间体业务有望随下游需求放量:司美口服制剂上市后将对相关原料和酶的需求量增大,公司具备放大生产和规模供应能力,可保障数十千克级的批产能。④微流控平台海外获证上市:24年顺利取得欧盟准入资质,25正式开启全球的商业化进。⑤业务类型持续丰富,平台型公司雏形渐显: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业务的横向拓展,现已形成稳定型业务-生命科学,成长型业务-体外诊断、生物医药,探索型业务-实验室耗材、微流控平台、实验室仪器、动物检疫终端试剂等,多元化业务有助公司持续拓宽成长空间,平台型公司雏形渐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结合市场环境变化,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营收从19.82/23.86亿元下调至15.88/18.10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66/4.65亿元下调至1.12/1.64亿元,并预测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6亿元和2.57亿元;2025-2027年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79/54/34×。考虑到公司为分子试剂龙头且具备多条成长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变化,新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4-1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