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19)

    • 2022年报点评:并购实现器械板块高速增长,医疗服务有望实现疫后修复

      2022年报点评:并购实现器械板块高速增长,医疗服务有望实现疫后修复

      个股研报
        盈康生命(30014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全年实现营收11.56亿元(+6.1%,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5.96亿元(-63.7%);扣非归母净利润-5.97亿元(-26%);经营现金流净额1.61亿元(+27.91%)。剔除商誉减值影响,实现净利润7213万元。收入利润低于预期,主要由于疫情扰动、需求端萎缩等。   医疗板块受疫情扰动较大,Q1以来诊疗人次恢复明显。2022年,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收入9.97亿元(-3.04%),毛利率24.2%(+0.76pt)。2022年公司经营及管理的医院床位规模3258张,医院总诊疗人次156万(+155%),门诊量合计148.6万;分医院看,友谊医院收入约4亿元,净利润6240万元;广慈医院收入5亿元,净利润5006万元;其余收入来自于友方医院与其他医院托费。   收购圣诺生物,产品线拓宽带动医疗器械板块高速增长。2022年,医疗器械板块实现收入1.6亿元(+157.96%),毛利率41.13%(+8.8pt)。公司先后完成对河北爱里科森、深圳圣诺医疗的并购,使公司整体研发能力、渠道能力、产品丰富度得以进一步提升,公司通过高端脑科学的自研产品(如在研的TTF磁波刀)及并购的方式,达成围绕肿瘤预诊治康的设备加耗材作为主要稳定现金流的盈利模式。我们预计未来随着大型医疗配置证规划出台,伽玛刀的销售也将有望迎来恢复。   线上平台构筑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用户及订单量协同提升。2022年,公司建设完成了盈康一生在线医疗总平台“体验云”,形成数字化医疗平台的生态服务能力。公司全年互联网医院新增用户54.8万,累计线上订单量104万,同比增长765%,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00%以上,累计触达人次达101万人,其中友谊医院实现入院-出院患者100%覆盖,患者就医频次提升89%。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医疗服务业务完全修复仍需时间及费用摊销等,我们将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2.46/3.00亿元下调至1.38/1.95亿元,预计2025年为2.2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51/36/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经营和盈利或不及预期;医院事故风险;医药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02
    •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聚焦中药主业效果明显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聚焦中药主业效果明显

      个股研报
        方盛制药(603998)   投资要点   事件: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92 亿元( +14.36%,较 2021 年同期增长 14.36%,下同),归母净利润 2.86 亿元( +308%),扣非归母净利润 1.06 亿元( +69%);单 Q4 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 0.26 亿元( +234%),扣非归母净利润 0.35 亿元( +685%)。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338”产品矩阵优异,制药板块业绩稳步增长。 2022 年,公司主业收入增长近 20%, 快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其中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强力枇杷膏(蜜炼) /露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 170%;化药方面,依折麦布片、奥美拉唑肠溶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0%以上。分产品来看,心脑血管用药收入 4.5 亿元( +50.8%),呼吸系统收入 1.4 亿元( +230.8%),儿童用药实现收入 1.51亿元( +16.5%),抗感染用药收入 0.96 亿元( +24.2%),产品增长表现良好,骨科产品受到疫情进院影响,收入同比下滑 7.93%。各产品终端覆盖比例的提升,有望为主业增长夯实基础。   公司持续聚焦主业,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佰骏医疗 2022 年全年亏损 0.8亿元,影响归母净利润-0.27 亿元,自 2022 年 Q4,佰骏医疗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 2023 年对公司利润端的拖累大幅降低。基于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非核心资产的剥离,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2 年销售毛利率提升至 67.28%,较 2021 年提升 3.23pct,扣非后的销售净利率为5.94%,同比提升 1.92pct。 。   加强中药创新药研发,依托学术研究进一步提升产品力。 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 7040 万元,同比增长 37%,研发费用率提升 0.62pct。截至 2022年底, 1.1 类中药创新药产品诺丽通颗粒完成 3 期临床, 2023 年中有望获批。此外,蛭龙通络片已完成二期临床,益气消瘤颗粒、妇科止血消痛颗粒处在药学研究阶段。已上市产品中,藤黄健骨片、金英胶囊、跌打活血胶囊完成了临床综合评价报告,小儿荆杏止咳颗粒纳入专家共识等,产品力在学术加持下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预计公司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63/2.36 亿元, 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3.03 亿元, 对应当前市值的PE 为 33.0/22.7/17.7X。考虑到在中医药行业利好政策频出的背景下,公司核心产品有望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4-01
    • 2022年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培养基高速增长,放量可期

      2022年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培养基高速增长,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3月29日奥浦迈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营收2.94亿元(+38.41%,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1.05亿元(+74.47%),扣非归母净利润8879.8万元(+79.23%)。   培养基业务表现亮眼,管线放量+海外市场未来可期:公司培养基业务2022年营收2.03亿元(+59.18%),业务占比69%,其中CHO培养基营收1.50亿元(+83.96%),293培养基营收4098万元(+57.27%),其他培养基营收1228万元(+18.40%)。时间维度来看,2022H1营收8925万元(+71.4%),2022H2营收1.14亿(+50.8%),在去年Q2、Q4疫情扰动较大的不利因素下培养基业务依旧保持了强劲增长。截至2022年底,已有111个确定中试工艺的药品研发管线使用公司培养基产品,其中临床前阶段70个,临床I期19个,临床II期7个,临床III期14个,商业化生产阶段1个。与2021年相比,已确认管线数量增加37个,III期取得突破的同时临床前与I期项目数量大幅增加,且在2022年新增10条CGT管线,我们认为前期管线的增加有助于公司培养基随客户管线向后端推进持续放量,新领域的拓展亦打开长期增量空间。公司培养基在海外市场亦取得较大突破,全年海外营收5138.9万元(+1513.99%,若剔除配方转让影响,境内业务增速21.58%),主要为培养基产品,占整体收入的17.5%,占培养基业务收入的25.3%,公司培养基优质性能获得了海外客户认可,随着品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海外市场未来可期。   CDMO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有望随行业回暖:CDMO业务2022年营收9083.5万元(+7.01%),业务占比31%,2022H1营收5747万元(+89.5%),2022H2营收3337万元(-38.8%),受行业景气度下行、需求端受阻影响,2022H2CDMO业务受损严重。但公司仍在2022年服务81个项目,协助客户获得5个临床批件,技术平台能力持续提升。若投融资出现回暖,叠加公司募投项目投产,CDMO业务有望重回高增长。此外公司培养基业务毛利率74.22%,CDMO业务毛利率40.99%,大环境影响下产品结构改变使得公司毛利率相较2021年提升4.09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行业需求变化,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营收由5.56/7.90亿元下调至4.30/6.02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80/2.54亿元下调至1.54/2.17亿元,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2.9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55×/39×/28×。我们看好公司培养基业务的持续放量与CDMO业务的回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项目推进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30
    •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基本出清,超声、IVD表现亮眼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基本出清,超声、IVD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理邦仪器(300206)   事件: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17.4 亿元( +6.48%,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 +0.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 亿元( +4.94%), 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前期高基数叠加疫情影响表观业绩, Q4 单季度改善明显。 2022 年,公司内销业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交付,同时海内外业务均受到前期高基数影响,表观增速受到影响。 Q4 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5.0 亿元( +34.47%),实现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 +323.21%),单季改善明显。期间费用方面, 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为 3.8 亿元( +16.92%),销售费用率为 21.7%( +2pp); 管理费用为 1.2 亿元( +10.55%),管理费用率为6.6%( +0.22pp); 财务费用为-2082 万元,财务费用率为-1.2%( -1.54pp)。   监护板块基本摆脱疫情影响, 超声、 IVD 板块表现亮眼。 2022 年,病人监护业务实现营收 5.4 亿元( -9.13%), 与 21 年同期相比跌幅大幅收窄( 21 年为-59.3%), 已基本摆脱疫情影响,未来有望回归正常增长。 超声、 IVD 板块表现亮眼,分别实现收入 2.5 亿元( +34.66%), 3.0 亿元( +19.51%),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超声板块低中高端全面覆盖,前期积累的产品、渠道、医院等优势逐渐兑现,未来超声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 此外,妇幼健康板块实现收入 3.0 亿元( +12.72%),心电诊断板块实现收入 2.8 亿元( +2.24%)。   研发投入不断加强,多款战略新品发布为未来成长筑基。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3.0 亿元( +17.95%),研发费用率为 17.8%( +1.67pp), 长期、持续性的高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发布了包括 iX 系列监护仪、 i20 血气、血氧、电解质分析仪、分子诊断产品 CL30 等在内的多款战略新品,其中, i20 血气分析仪已于 22Q4 在海外率先上市,预计将于 23H1 在国内上市,湿式血气分析仪 i500 研发进展同样稳步推进中, 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血气领域的综合竞争实力。 我们认为, 未来随着新产品陆续上市销售, 23 年业绩有望迎来收获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 22 年业绩受基数高及疫情影响交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业绩不及预期,我们将公司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 4.56/5.87 亿元下调至 2.83/3.82 亿元,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5.23 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 年 PE 27/20/14 倍, 同时考虑到公司疫情影响基本出清, 23 年有望迎来业绩收获期,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汇兑损益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长期积聚动能充足

      2022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长期积聚动能充足

      个股研报
        海尔生物(68813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3月28日海尔生物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营收28.64亿元(+34.72%,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6.01亿元(-28.90%),扣非归母净利润5.33亿元(+27.47%)。还原Mesa的持有期收益和处置收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   两大板块、国内外业务均保持高速增长:分业务来看,公司生命科学营收12.45亿元(+42.43%),自动化样本库持续在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落地,各实验室场景均有新品上市,生物培养、实验室耗材产品连续翻番增长,势头强劲;医疗创新营收16.10亿元(+29.41%),针对医院、公卫、血/浆站用户均有新产品/解决方案推出与落地,场景不断细分与延伸,新增用户占比超过30%,服务收入占比超过10%。分地区来看,国内市场营收20.22亿元(+27.50%),不断增强业务广度与深度,提升客户黏性;海外市场营收8.34亿元(+56.45%),营收占比29%,2022年经销网络总数突破700家,并且持续推进当地化策略,与超过40家全球性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生物安全柜等非存储业务持续取得突破。   2023年看点充足,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看点主要有:①行业保持高景气:科研经费稳健增长,医疗新基建配套资金持续加码,叠加下游客户需求迭代,数字化转型、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为公司长期高增长提供了有利环境;②疫后修复:2022年疫情影响下公司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79.7%,若剔除核酸采样舱约3.85亿收入,则物联网业务同比增速仅约22%,受损较大,2023年有望迎来疫后修复;③公司并购整合加速,积聚发展新动能:2022年公司完成康盛生物、金卫信收购,前者使得公司布局细胞生物学耗材产品,并进一步横向拓展,后者强化疫苗网竞争优势,并将应用场景向妇幼保健延伸。未来公司仍有航空温控、实验室通用仪器等产品研发及储备收并购标的,长期发展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疫情扰动下公司的经营变化,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营收预期从38.14/48.32亿元下调至35.69/45.3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10/10.52亿元下调至8.00/10.35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与利润分别为56.70/13.1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20/1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报点评:疫情扰动下临床CRO龙头韧性十足

      2022年报点评:疫情扰动下临床CRO龙头韧性十足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70.85亿元,同比增长35.91%,归母净利润20.07亿元,同比降低30.19%,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15.40亿元,同比增长25.01%,经营性现金流13.58亿元,同比下降4.66%;单Q4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下降7.65%,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63.23%,扣非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下降4.21%,业绩略低于预期。   新冠疫情冲击下业务增长强劲,显示良好业务韧性:开展临床试验的主要场所为医院,由于疫情散发部分临床试验项目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下滑均对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公司业绩仍表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分业务看,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41.25亿元,同比增长37.80%,毛利为15.52亿元,同比增长15.82%,毛利率为37.78%,比去年同期下降7.14pct,主要系疫情冲击导致成本增长和新冠疫苗项目过多过手费的影响。2)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为31.12%,毛利为12.01亿元,同比增长32.03%,毛利率为41.76%,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公司2022年新增订单96.73亿元,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37.86亿元,同比增长20.88%。   项目数量持续创新高,下半年恢复趋势渐显,海外业务逻辑逐渐理顺:上、下半年看,公司下半年新增管线数量好于上半年,显示了前瞻性指标恢复的趋势,上半年新增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为40个,下半年新增73个。在所有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中,其中II期和III期项目占比分别为20%和24%。公司近年致力于推进海外临床CRO市场,2022年末公司境外单一区域和MRCT项目数量达到250个,同比增长37%,海外人员规模也由增至2022年末1426人,同比增长39%,基本和项目数量增长保持一致。随着国内创新药管线出海和更多海外药企看重中国市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步入正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临床后期试验数量逐渐增多,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的收入由86.65/106.75亿元上调为90.08/116.74亿元,预计2025年收入为149.59亿元;考虑非经常性损益波动逐渐收窄,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由40.43/46.91亿元下调为27.11/36.87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6.7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35×,26×,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投资收益波动,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受试者入组进度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年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植提业务稳步增长

      2022年年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植提业务稳步增长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2年实现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长32.99%,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50.92%;22Q4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23.7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降90.49%。   收入符合预期,天然甜味剂快速增长。受益于天然甜味剂需求增长,公司依托产能技改品控优势,植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全年植提业务收入为13.29亿元,同比增长30.95%,其中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40.36%,增速快于整体,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3.45%。   芬美意订单顺利履约,国内客户合作陆续推进。分地区看,22年国内主营植提业务收入3.72亿元,同比-1.88%,占营收比重约为26.53%,22年公司与数家国内主流新型食饮品牌达成业务合作,客户涵盖茶饮、休闲食品、乳制品等多领域,加速抢占国内新兴市场份额;国外主营植提业务收入8.96亿元,同比+47.49%,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3.98%,2022年芬美意采购额为8954.53万美元,同比+48.62%,合同履行进度累计达60.26%,未来仍有1.37亿美元订单额待加速释放。(按保底合同计算)。   毛利率略有增长,成本管控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0.80%,同比+1pct,其中主营植物提取业务毛利率同比+0.41pct至28.5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1%、10.61%、0.56%,分别同比-0.26pct、-1.47pct、-1.85pct,公司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持续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推动销售净利率同比+0.98pct至13.44%。   非公开发行落地,布局合成生物夯实长期优势。22年9月公司非公开发行完成,甜叶菊提取工厂建设持续推进巩固产能优势,同时公司率先布局合成生物技术路线,与江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天然甜味剂微生物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落地,加强公司技术优势,提升长期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天然甜味剂快速成长,工业大麻正式量产,短期收入不及预期主系:1)客户拓展进程缓慢;2)海外大麻供需阶段性不平衡;未来伴随推进拓展海外客户有望带来想象空间。考虑到未来海外工业大麻供需不确定性,我们先下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4.21亿元(前值分别为3.29、4.78亿元),同比+64%、43%(前值分别为54%、45%),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8亿元,同比+37%,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25/17/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政策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充沛订单维持业绩高增速

      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充沛订单维持业绩高增速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报,公司2022全年实现收入6.07亿元(+62.3%,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94亿元(+74.8%);扣非净利润1.70亿元(+65.0%);业绩符合预期。   各业务条线均保持高增速,在手订单充沛:分业务来看,公司自主成果转让收入2.21亿元(+109%),毛利率78.0%(+6.1pct),随着客户体量增加,收入占比提升至51%。临床前收入2.18亿元(+37.0%),临床收入约7995万元(+47.7%),权益收入5780万元(+79.7%);各业务条线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公司新增订单金额为10.07亿元,同比增长24.7%,截止2022年底,在手订单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长49.4%。   项目储备充足,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业绩增长势能。公司不断增强研发能力,2022年研发费用1.66亿元(+105%),研发费用率27.3%(+5.7pct)。2022年公司注册申报项目115项,获得批件41项,其中15个药品为全国前三申报,8个药品为全国首家申报。在自主立项方面,公司立项未转化的字眼项目250项,小时阶段177项,完成中试放大阶段64项,在验证生产阶段17项;2022年研发成果技术转化71个。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销售分成项目73个,其中获批6个;2022年缬沙坦项目获得分成5692万元。在研的创新药项目共8项,其中BIOS-0618已获得临床批件,已进入临床I期研究。   赛默项目成果初显,CDMO业务拓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2022年赛默营收6009万元,对内完成152个受托研发项目CDMO服务;承接外部订单2080万元(+121%)。截至2022年底,公司完成项目验证200多个,申报注册项目78个,受理69个。赛默产能储备丰富,目前建面180亩,GMP厂房和实验室10万平米,可生产制剂、原料药等14个品种。赛默不仅有利于加快百诚内部项目的研发进度,充分的产能为承接客户的CDMO订单奠定基础,打开业绩长期增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订单确认波动,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2.92/4.04亿元修改为2.86/3.92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2023-2025年对应PE估值分别为26/19/14倍;公司各业务管线高增速,研发项目储备丰富,我们看好公司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的风险;制药企业仿制药研发投入下降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报点评:疫情及减值导致业绩不及预期,疫后有望实现大幅恢复增长

      2022年报点评:疫情及减值导致业绩不及预期,疫后有望实现大幅恢复增长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0亿元(+20.65%,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80亿元(-48.76%),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51.60%)。单Q4季度实现收入5.48亿元(+11.28%),归母净利润0.19亿元(-55.15%),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48.07%)。利润业绩不及预期,主要由于疫情冲击收入增长及减值加大利润亏损。   疫情影响生产及重点市场销售,但“海魅”玻尿酸仍表现亮眼:2022年,公司眼科、医美、骨科、外科分别实现收入7.7亿元(+14.15%)、7.48亿元(+61.45%)、3.88亿元(-3.39%)、1.77亿元(-8.17%)。由于多地疫情反复,尤其上海地区封控时间较长,公司在工厂生产与重点销售市场均受到较大影响,我们估计,剔除南鹏光学OK镜收入收入、欧华美科收入并表,公司收入实现微幅增长。但公司“海魅”玻尿酸推广销售仍取得不错表现,估计销售收入超1亿元,同比增速近30%。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在疫后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医美玻尿酸有望贡献较大增长弹性,OK镜新品上市将有望带来增量贡献。   资产减值加大利润亏损,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显著加强:2022年,公司利润下滑较多,一方面疫情冲击收入增长,另一方面股份支付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产生影响。其中:1)由于3月至5月上海地区疫情封控影响3家生产型子公司生产经营,导致停工损失约3735万元;2)子公司Aaren生产的爱锐品牌人工晶状体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渠道面临重新整合,工厂启动阶段性停产缩减开支计划产生经营性亏损1912万元,同时对Aaren业务的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等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4607万元;3)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及子公司欧华美科总计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约3023万元,而上年同期不存在该项费用;4)上年度合计收到“深梧1号”投资产品分红约5622万元,而本年度未有收到并确认类似分红收益。2023年,随着贡献现金流的基础产品线恢复增长,玻尿酸等高毛利产品增长加快,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望显著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3年疫后恢复正常经营,玻尿酸等高毛利产品收入增长加快,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我们将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3.80亿元/5.06亿元,上调为4.56亿元/5.81亿元,预计2025年为7.26亿元,2023-2025年公司EPS分别为2.66/3.39/4.24元,对应当前A股股价的PE分别为35/2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7
    •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稳步发展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稳步发展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事件: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4.1%;实现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2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33.6%。其中,血液制品收入13.4亿元,同比+9.0%;血制品业务净利润5.0亿元,同比+29.5%。在疫情的影响下业绩依然保持良好增长,符合我们预期。   血制品收入及利润保持良好增长,新冠病人需求是潜在增长点。2022年血制品业务收入13.4亿元(同比+9.0%),约占营业总收入的48%;血制品毛利率为70.5%,处在行业前列;血制品净利润同比+29.5%,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端增速主要是由于产品中白蛋白(营收金额同比+17%)、静丙(营收金额同比+6%)、纤原(营收金额同比+4%)保持良好增长。白蛋白和静丙是新冠重症病人和高危患者治疗的重要药物,去年疫情期间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库存基本耗尽,若今年仍有新冠流行,血制品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采浆量稳步提升,浆站拓展全面铺开。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14家,2019年至2021年度采浆量分别约371吨、378吨和420吨,2022年全年采浆量439吨,受疫情的影响同比仅+4.5%,采浆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吨浆收入为305万元。借助国资委背景的华润集团与各省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浆站获批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全方位为博雅赋能,实现强强联合。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浆站总数量30个以上、采浆规模1000吨以上的目标,跻身国内血制品企业第一梯队。   新产品研发顺利,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公司共有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9个品种的产品。Ⅷ因子已按预期于去年获批;vWF因子、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在开展临床研究;其他研发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5.3/6.9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3亿元,对应2023-2025年EPS为1.05/1.37/1.64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33/25/21倍。血制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高,叠加华润集团助力,公司浆站获批和采浆量有望实现快速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血浆供应不足;新设浆站申请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失败;商誉减值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