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26)

    •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基本出清,超声、IVD表现亮眼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低于预期,疫情影响基本出清,超声、IVD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理邦仪器(300206)   事件: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17.4 亿元( +6.48%,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 2.3 亿元( +0.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0 亿元( +4.94%), 业绩低于我们预期。   前期高基数叠加疫情影响表观业绩, Q4 单季度改善明显。 2022 年,公司内销业务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项目交付,同时海内外业务均受到前期高基数影响,表观增速受到影响。 Q4 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 5.0 亿元( +34.47%),实现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 +323.21%),单季改善明显。期间费用方面, 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为 3.8 亿元( +16.92%),销售费用率为 21.7%( +2pp); 管理费用为 1.2 亿元( +10.55%),管理费用率为6.6%( +0.22pp); 财务费用为-2082 万元,财务费用率为-1.2%( -1.54pp)。   监护板块基本摆脱疫情影响, 超声、 IVD 板块表现亮眼。 2022 年,病人监护业务实现营收 5.4 亿元( -9.13%), 与 21 年同期相比跌幅大幅收窄( 21 年为-59.3%), 已基本摆脱疫情影响,未来有望回归正常增长。 超声、 IVD 板块表现亮眼,分别实现收入 2.5 亿元( +34.66%), 3.0 亿元( +19.51%),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超声板块低中高端全面覆盖,前期积累的产品、渠道、医院等优势逐渐兑现,未来超声业务有望维持高增长; 此外,妇幼健康板块实现收入 3.0 亿元( +12.72%),心电诊断板块实现收入 2.8 亿元( +2.24%)。   研发投入不断加强,多款战略新品发布为未来成长筑基。 2022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3.0 亿元( +17.95%),研发费用率为 17.8%( +1.67pp), 长期、持续性的高研发投入助力公司发布了包括 iX 系列监护仪、 i20 血气、血氧、电解质分析仪、分子诊断产品 CL30 等在内的多款战略新品,其中, i20 血气分析仪已于 22Q4 在海外率先上市,预计将于 23H1 在国内上市,湿式血气分析仪 i500 研发进展同样稳步推进中, 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血气领域的综合竞争实力。 我们认为, 未来随着新产品陆续上市销售, 23 年业绩有望迎来收获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 22 年业绩受基数高及疫情影响交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业绩不及预期,我们将公司 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由 4.56/5.87 亿元下调至 2.83/3.82 亿元,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5.23 亿元。 当前市值对应 2023-2025 年 PE 27/20/14 倍, 同时考虑到公司疫情影响基本出清, 23 年有望迎来业绩收获期,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推广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汇兑损益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长期积聚动能充足

      2022年度报告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长期积聚动能充足

      个股研报
        海尔生物(688139)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3月28日海尔生物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营收28.64亿元(+34.72%,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6.01亿元(-28.90%),扣非归母净利润5.33亿元(+27.47%)。还原Mesa的持有期收益和处置收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5.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9.81%。   两大板块、国内外业务均保持高速增长:分业务来看,公司生命科学营收12.45亿元(+42.43%),自动化样本库持续在多所高校科研院所落地,各实验室场景均有新品上市,生物培养、实验室耗材产品连续翻番增长,势头强劲;医疗创新营收16.10亿元(+29.41%),针对医院、公卫、血/浆站用户均有新产品/解决方案推出与落地,场景不断细分与延伸,新增用户占比超过30%,服务收入占比超过10%。分地区来看,国内市场营收20.22亿元(+27.50%),不断增强业务广度与深度,提升客户黏性;海外市场营收8.34亿元(+56.45%),营收占比29%,2022年经销网络总数突破700家,并且持续推进当地化策略,与超过40家全球性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生物安全柜等非存储业务持续取得突破。   2023年看点充足,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看点主要有:①行业保持高景气:科研经费稳健增长,医疗新基建配套资金持续加码,叠加下游客户需求迭代,数字化转型、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为公司长期高增长提供了有利环境;②疫后修复:2022年疫情影响下公司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12亿元,同比增长79.7%,若剔除核酸采样舱约3.85亿收入,则物联网业务同比增速仅约22%,受损较大,2023年有望迎来疫后修复;③公司并购整合加速,积聚发展新动能:2022年公司完成康盛生物、金卫信收购,前者使得公司布局细胞生物学耗材产品,并进一步横向拓展,后者强化疫苗网竞争优势,并将应用场景向妇幼保健延伸。未来公司仍有航空温控、实验室通用仪器等产品研发及储备收并购标的,长期发展动能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疫情扰动下公司的经营变化,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营收预期从38.14/48.32亿元下调至35.69/45.3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8.10/10.52亿元下调至8.00/10.35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与利润分别为56.70/13.1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20/1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报点评:疫情扰动下临床CRO龙头韧性十足

      2022年报点评:疫情扰动下临床CRO龙头韧性十足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70.85亿元,同比增长35.91%,归母净利润20.07亿元,同比降低30.19%,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15.40亿元,同比增长25.01%,经营性现金流13.58亿元,同比下降4.66%;单Q4实现营收16.79亿元,同比下降7.65%,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63.23%,扣非归母净利润3.47亿元,同比下降4.21%,业绩略低于预期。   新冠疫情冲击下业务增长强劲,显示良好业务韧性:开展临床试验的主要场所为医院,由于疫情散发部分临床试验项目受到一定影响,同时生物医药投融资景气度下滑均对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公司业绩仍表现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分业务看,1)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41.25亿元,同比增长37.80%,毛利为15.52亿元,同比增长15.82%,毛利率为37.78%,比去年同期下降7.14pct,主要系疫情冲击导致成本增长和新冠疫苗项目过多过手费的影响。2)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为31.12%,毛利为12.01亿元,同比增长32.03%,毛利率为41.76%,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时公司2022年新增订单96.73亿元,累计待执行合同金额137.86亿元,同比增长20.88%。   项目数量持续创新高,下半年恢复趋势渐显,海外业务逻辑逐渐理顺:上、下半年看,公司下半年新增管线数量好于上半年,显示了前瞻性指标恢复的趋势,上半年新增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为40个,下半年新增73个。在所有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中,其中II期和III期项目占比分别为20%和24%。公司近年致力于推进海外临床CRO市场,2022年末公司境外单一区域和MRCT项目数量达到250个,同比增长37%,海外人员规模也由增至2022年末1426人,同比增长39%,基本和项目数量增长保持一致。随着国内创新药管线出海和更多海外药企看重中国市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步入正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临床后期试验数量逐渐增多,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的收入由86.65/106.75亿元上调为90.08/116.74亿元,预计2025年收入为149.59亿元;考虑非经常性损益波动逐渐收窄,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盈利预测归母净利润由40.43/46.91亿元下调为27.11/36.87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46.7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35×,26×,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投资收益波动,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受试者入组进度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年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植提业务稳步增长

      2022年年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植提业务稳步增长

      个股研报
        莱茵生物(0021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2年实现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长32.99%,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50.92%;22Q4实现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23.72%,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降90.49%。   收入符合预期,天然甜味剂快速增长。受益于天然甜味剂需求增长,公司依托产能技改品控优势,植提业务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全年植提业务收入为13.29亿元,同比增长30.95%,其中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40.36%,增速快于整体,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3.45%。   芬美意订单顺利履约,国内客户合作陆续推进。分地区看,22年国内主营植提业务收入3.72亿元,同比-1.88%,占营收比重约为26.53%,22年公司与数家国内主流新型食饮品牌达成业务合作,客户涵盖茶饮、休闲食品、乳制品等多领域,加速抢占国内新兴市场份额;国外主营植提业务收入8.96亿元,同比+47.49%,占营收比重提升至63.98%,2022年芬美意采购额为8954.53万美元,同比+48.62%,合同履行进度累计达60.26%,未来仍有1.37亿美元订单额待加速释放。(按保底合同计算)。   毛利率略有增长,成本管控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0.80%,同比+1pct,其中主营植物提取业务毛利率同比+0.41pct至28.51%;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1%、10.61%、0.56%,分别同比-0.26pct、-1.47pct、-1.85pct,公司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持续提升成本管控能力,推动销售净利率同比+0.98pct至13.44%。   非公开发行落地,布局合成生物夯实长期优势。22年9月公司非公开发行完成,甜叶菊提取工厂建设持续推进巩固产能优势,同时公司率先布局合成生物技术路线,与江南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天然甜味剂微生物合成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落地,加强公司技术优势,提升长期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天然甜味剂快速成长,工业大麻正式量产,短期收入不及预期主系:1)客户拓展进程缓慢;2)海外大麻供需阶段性不平衡;未来伴随推进拓展海外客户有望带来想象空间。考虑到未来海外工业大麻供需不确定性,我们先下调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4.21亿元(前值分别为3.29、4.78亿元),同比+64%、43%(前值分别为54%、45%),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8亿元,同比+37%,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25/17/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政策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充沛订单维持业绩高增速

      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充沛订单维持业绩高增速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报,公司2022全年实现收入6.07亿元(+62.3%,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94亿元(+74.8%);扣非净利润1.70亿元(+65.0%);业绩符合预期。   各业务条线均保持高增速,在手订单充沛:分业务来看,公司自主成果转让收入2.21亿元(+109%),毛利率78.0%(+6.1pct),随着客户体量增加,收入占比提升至51%。临床前收入2.18亿元(+37.0%),临床收入约7995万元(+47.7%),权益收入5780万元(+79.7%);各业务条线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公司新增订单金额为10.07亿元,同比增长24.7%,截止2022年底,在手订单达到13.34亿元,同比增长49.4%。   项目储备充足,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业绩增长势能。公司不断增强研发能力,2022年研发费用1.66亿元(+105%),研发费用率27.3%(+5.7pct)。2022年公司注册申报项目115项,获得批件41项,其中15个药品为全国前三申报,8个药品为全国首家申报。在自主立项方面,公司立项未转化的字眼项目250项,小时阶段177项,完成中试放大阶段64项,在验证生产阶段17项;2022年研发成果技术转化71个。截至2022年底,公司有销售分成项目73个,其中获批6个;2022年缬沙坦项目获得分成5692万元。在研的创新药项目共8项,其中BIOS-0618已获得临床批件,已进入临床I期研究。   赛默项目成果初显,CDMO业务拓展为公司带来长期增量。2022年赛默营收6009万元,对内完成152个受托研发项目CDMO服务;承接外部订单2080万元(+121%)。截至2022年底,公司完成项目验证200多个,申报注册项目78个,受理69个。赛默产能储备丰富,目前建面180亩,GMP厂房和实验室10万平米,可生产制剂、原料药等14个品种。赛默不仅有利于加快百诚内部项目的研发进度,充分的产能为承接客户的CDMO订单奠定基础,打开业绩长期增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订单确认波动,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从2.92/4.04亿元修改为2.86/3.92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5.16亿元,2023-2025年对应PE估值分别为26/19/14倍;公司各业务管线高增速,研发项目储备丰富,我们看好公司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业务增速放缓或减少的风险;制药企业仿制药研发投入下降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9
    • 2022年报点评:疫情及减值导致业绩不及预期,疫后有望实现大幅恢复增长

      2022年报点评:疫情及减值导致业绩不及预期,疫后有望实现大幅恢复增长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投资要点   事件: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0亿元(+20.65%,表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80亿元(-48.76%),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51.60%)。单Q4季度实现收入5.48亿元(+11.28%),归母净利润0.19亿元(-55.15%),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48.07%)。利润业绩不及预期,主要由于疫情冲击收入增长及减值加大利润亏损。   疫情影响生产及重点市场销售,但“海魅”玻尿酸仍表现亮眼:2022年,公司眼科、医美、骨科、外科分别实现收入7.7亿元(+14.15%)、7.48亿元(+61.45%)、3.88亿元(-3.39%)、1.77亿元(-8.17%)。由于多地疫情反复,尤其上海地区封控时间较长,公司在工厂生产与重点销售市场均受到较大影响,我们估计,剔除南鹏光学OK镜收入收入、欧华美科收入并表,公司收入实现微幅增长。但公司“海魅”玻尿酸推广销售仍取得不错表现,估计销售收入超1亿元,同比增速近30%。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在疫后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医美玻尿酸有望贡献较大增长弹性,OK镜新品上市将有望带来增量贡献。   资产减值加大利润亏损,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显著加强:2022年,公司利润下滑较多,一方面疫情冲击收入增长,另一方面股份支付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产生影响。其中:1)由于3月至5月上海地区疫情封控影响3家生产型子公司生产经营,导致停工损失约3735万元;2)子公司Aaren生产的爱锐品牌人工晶状体产品在国内的销售渠道面临重新整合,工厂启动阶段性停产缩减开支计划产生经营性亏损1912万元,同时对Aaren业务的商誉/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等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4607万元;3)因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及子公司欧华美科总计确认股份支付费用约3023万元,而上年同期不存在该项费用;4)上年度合计收到“深梧1号”投资产品分红约5622万元,而本年度未有收到并确认类似分红收益。2023年,随着贡献现金流的基础产品线恢复增长,玻尿酸等高毛利产品增长加快,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将有望显著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2023年疫后恢复正常经营,玻尿酸等高毛利产品收入增长加快,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我们将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3.80亿元/5.06亿元,上调为4.56亿元/5.81亿元,预计2025年为7.26亿元,2023-2025年公司EPS分别为2.66/3.39/4.24元,对应当前A股股价的PE分别为35/2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7
    •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稳步发展

      2022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稳步发展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事件: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4.1%;实现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2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33.6%。其中,血液制品收入13.4亿元,同比+9.0%;血制品业务净利润5.0亿元,同比+29.5%。在疫情的影响下业绩依然保持良好增长,符合我们预期。   血制品收入及利润保持良好增长,新冠病人需求是潜在增长点。2022年血制品业务收入13.4亿元(同比+9.0%),约占营业总收入的48%;血制品毛利率为70.5%,处在行业前列;血制品净利润同比+29.5%,净利润增速高于收入端增速主要是由于产品中白蛋白(营收金额同比+17%)、静丙(营收金额同比+6%)、纤原(营收金额同比+4%)保持良好增长。白蛋白和静丙是新冠重症病人和高危患者治疗的重要药物,去年疫情期间处于严重供不应求的状态,库存基本耗尽,若今年仍有新冠流行,血制品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采浆量稳步提升,浆站拓展全面铺开。公司现有单采血浆站14家,2019年至2021年度采浆量分别约371吨、378吨和420吨,2022年全年采浆量439吨,受疫情的影响同比仅+4.5%,采浆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吨浆收入为305万元。借助国资委背景的华润集团与各省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浆站获批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全方位为博雅赋能,实现强强联合。十四五期间,有望实现浆站总数量30个以上、采浆规模1000吨以上的目标,跻身国内血制品企业第一梯队。   新产品研发顺利,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公司共有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9个品种的产品。Ⅷ因子已按预期于去年获批;vWF因子、高浓度(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在开展临床研究;其他研发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5.3/6.9亿元,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8.3亿元,对应2023-2025年EPS为1.05/1.37/1.64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33/25/21倍。血制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高,叠加华润集团助力,公司浆站获批和采浆量有望实现快速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血浆供应不足;新设浆站申请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失败;商誉减值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7
    • 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前后端均加速放量

      2022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前后端均加速放量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2022全年实现营收13.58亿元(+40.12%,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1.94亿元(+1.39%);扣非归母净利润1.56亿元(-11.77%);扣除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34%;业绩符合预期。   前端业务维持高增速,砌块和化合物快速储备:公司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8.27亿元(+51.76%);其中1)分子砌块收入2.46亿元(+78.43%),2)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5.8亿元(+42.75%)。公司前端业务加速,截至2022年底,公司完成1.8万种产品研发,储备8.7万个品种,其中分子砌块约6.3万种,工具化合物2.4万种;累计完成前端订单39万个。公司加速大分子化合物储备,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有重组蛋白、抗体等各类生物大分子5900种。   创新药维持高增长,产能顺利释放:公司后端业务营收5.21亿元(+24.97%),其中1)仿制药收入2.09亿元,截至2022年底,合计拥有249个项目,其中商业化项目58个;2)创新药业务收入3.12亿元(+57.94%),截至2022年底,合计承接456个项目。公司后端业务在手订单3.7亿元。公司ADC研发能力不断增强,ADC项目数超100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58%,合作客户超过600家,同比增长84.10%。产能方面,公司马鞍山研发中心2条新建ADC产线在2022年投入生产。   研发不断投入,项目丰富: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费用2.02亿元(+94.85%),研发费用率达到14.84%。公司研发管线丰富,其中在研项目32个,涵盖抗肿瘤、糖尿病治疗、心脑血管治疗、神经系统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短期摊销、人员开支等成本压力提升,我们将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3.7/5.4亿元调整为3.2/4.6亿元,预计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6.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40/28/20倍;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但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科研经费下滑,新员工产出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6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中药创新高涨,CRO受益、重点推荐百诚医药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中药创新高涨,CRO受益、重点推荐百诚医药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0.15%、0.62%,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61%、-5.09%;本周医疗服务、器械及原料药等股价涨幅较大,中药、商业及化药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泓博医药(+24.58%)、南华生物(+17.86%)、安必平(+17.64%),跌幅居前昆药集团(-15.06%)、葵花药业(-13.56%)、荣昌生物(-13.15%)。涨跌表现特点:医药板块小市值个股相对于大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中药板块受到国家集采政策影响,跌幅明显;医疗服务前期调整较多,本周股价涨幅大。   国家长期支持中药创新,中药CRO大有可为:国家长期支持中药创新药,由于中药组分复杂因素,标准化研发难度大,外包诉求强,中药CRO需求大,其中推荐百诚医药。我们认为百诚医药是中药CRO黑马,公司依托中药及天然药物研发平台开展中药CRO业务,涉及药学研究、药理毒理、临床、中药二次开发等,逐步形成一体化优势。未来中药CRO将成为公司又一业绩增长动力。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中药CRO领域的竞争力。   众生睿创生物申报的1类创新药来瑞特韦片(商品名称:乐睿灵)上市;阿斯利康宣布康可期®获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海创药业创新药德恩鲁胺的新药上市申请已NMPA受理:众生睿创生物申报的1类创新药来瑞特韦片(商品名称:乐睿灵)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康可期®(英文商品名:CALQUENCE®,通用名:阿可替尼胶囊)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可替尼是阿斯利康在中国获批的首款血液肿瘤治疗药物,标志着阿斯利康在中国正式进军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德恩鲁胺(HC-1119软胶囊)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该新药拟用于经醋酸阿比特龙或多西他赛治疗失败,不可耐受或不适合多西他赛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   具体配置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太极集团、康缘药业等;3)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4)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5)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6)眼科服务:华厦眼科、爱尔眼科、普瑞眼科等;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9)其它消费:三诺生物、我武生物等;10)血制品领域: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03-26
    • 2022年年报点评:代理与自主产品双轮驱动,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022年年报点评:代理与自主产品双轮驱动,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82.64亿元(+24.83%),归母净利润75.39亿元(-26.15%),扣非归母净利润75.10亿元(-26.26%),其中,常规自主产品营业收入为17.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82%。单Q4季度实现收入104.41亿元(18.33%),归母净利润19.32亿元(7.03%),扣非归母净利润19.20亿元(8.7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HPV疫苗批签发持续高增长,国内渗透率依然较低,市场需求强劲:2022年四价和九价HPV疫苗批签发合计2950.57万支,同比增长55%,维持高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国内HPV疫苗渗透率大约在12%左右,依然偏低,尤其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市场供小于求。2023年1月29日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签署新的《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继续独家代理四价和九价HPV等疫苗,合计基础采购金额超过1000亿元。随着九价HPV疫苗扩龄,HPV疫苗男性适应症III期临床顺利推进,以及默沙东HPV疫苗产能提升,加大对中国区供给,智飞生物HPV疫苗批签发未来几年将依然维持高速增长。   自主产品管线逐步兑现,推动主营业务全面可持续发展:2022年微卡和宜卡在我国大陆地区超过90%的省级单位中标挂网,进入销售放量阶段。宜卡成功纳入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一方面可以促进宜卡的推广销售,另一方面检测出的阳性人群也将增加微卡的销售,发挥公司结核产品矩阵的协同效应。截至2022年底,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28项,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6项,其中,23价肺炎疫苗报产获得受理,二倍体狂苗与四价流感疫苗获得了Ⅲ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公司自主产品管线逐步兑现,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宜卡和微卡进入销售放量期,HPV疫苗批签发维持高增长,我们将2023年归母净利润从97.47亿元上调至98.47亿元,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49和143.3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14/11/10倍。考虑到公司自主研发管线逐步进入收获期,代理产品销售持续高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3-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