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19)

    • 202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国内外均保持高速增长

      2023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国内外均保持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9.30亿元(+28.97%,括号内为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16.54亿元(+24.53%);扣非归母净利润15.47亿元(+24.7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18亿元(+47.37%),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Q4仍保持高增速,盈利能力提升:单季度看,Q4保持恢复,单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6.2%和15.77%,环比增速-2%和7%,在反腐影响的大背景下,仍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疫情放开后的影响消除。盈利能力上看,随着公司海外中大型设备放量带动试剂收入提升(海外试剂收入占比+6.9pct至58.0%),公司2023年海外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9.9pct。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2.7pct至73.0%,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国内业务2023H2加速恢复,看好国内高端市场成长能力:公司2023年国内业务实现收入26.01亿元(+25.5%),其中试剂收入同比+23.7%;尽管反腐对诊疗量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公司2023H2业绩快速恢复。设备方面,2023年国内市场完成了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装机1,465台,大型机装机占比为63.34%。公司三级医院客户达到1535家(+155家,其中三甲医院67家),三甲医院覆盖率达到57.46%。随着公司三级医院覆盖率的不断提升和X8、X6等中大型设备的加速铺设,有望带动单机产出的持续提升;大型设备和流水线收入同比增长33.5%。   海外业务维持高增速,大型设备铺设明显加速:公司2023年海外发光收入13.2亿元(+36.2%),随着大设备的试剂放量,海外试剂收入同比+54.6%。2023年海外装机3564台(+20.2%),中大型设备占比达到56.7%。随着公司在俄罗斯、巴西等地设立子公司,海外业务有望进一步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化学发光集采的影响,我们将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21.4/26.8亿元下调为20.9/26.7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3.0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为24/19/15倍;公司海内外业绩均保持强劲动能,看好公司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设备铺设不及预期、单机产出放量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8
    • 2023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核心品种稳定放量,二线品种OTC扩展

      2023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核心品种稳定放量,二线品种OTC扩展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3年收入96.55亿元(+7.3%,括号内为同比数据,下同),归母净利润28.23亿元(+30.0%),扣非归母净利润26.92亿元(+32.7%),业绩超预期。   Q4利润加速释放,2024年有望维持高利润率:单季度看,公司Q4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5%和+51.8%,环比增速分别为+63.4%和45.4%;Q3业绩短期受到反腐影响,Q4保持快速恢复;随着院内反腐边际改善,且流感等传染病持续,预计公司24Q1仍业绩亮眼。   费用率控制良好,加速释放利润:从费用率上看,公司通过对销售团队的优化和反腐后费用减少,2023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4.22pct至41.5%;研发费用率同比下滑1.34pct至4.81%;财务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保持优秀水平。随着费用率的下滑,公司2023年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5.14pct至29.28%,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发布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公司拟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计划目标为核心高管和核心研发人员共70人,本期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受让股票数量不超过37.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预计总规模不超过1431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集采等因素影响,我们将2025年的收入由116亿元下调至113亿元,预计2026年收入为123亿元。考虑到公司OTC端的加速开拓,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我们将2024-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由27.0/31.1亿元上调至30.2/33.9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38.0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估值为13/12/11倍;基于公司1)反腐影响2024年逐步消除,2)小儿豉翘有望进入儿科基药,加速放量,3)二线品种持续放量,研发管线开始收获;4)BD和销售能力强,有望形成大品种代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BD品种存在不确定性,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7
    • 大炼化周报:长丝成本支撑走强 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

      大炼化周报:长丝成本支撑走强 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

      化学原料
        【六大炼化公司涨跌幅】截至2024年04月12日,6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近一周股价涨跌幅:恒力石化(环比+3.33%)、恒逸石化(环比-1.44%)、东方盛虹(环比-1.71%)、荣盛石化(环比-2.11%)、新凤鸣(环比-2.40%)、桐昆股份(环比-3.71%)。近一月涨跌幅为恒力石化(环比+19.31%)、荣盛石化(环比+3.16%)、恒逸石化(环比+0.74%)、新凤鸣(环比-2.27%)、东方盛虹(环比-3.46%)、桐昆股份(环比-4.78%)。   【国内外重点炼化项目价差跟踪】本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2420.92元/吨,环比+10.96元/吨(环比+0.45%);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1150.08元/吨,环比-25.95元/吨(环比-2.21%),本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90.18美元/桶,环比+1.27美元/桶(环比+1.43%)。   【聚酯板块】聚酯链价格整体回升,但下游采购仍偏谨慎。PX方面,国内市场开工继续下滑,PX市场继续抬升。PTA方面,多套装置检修,产量较上周相比明显下滑,PTA价格上涨。MEG方面,乙二醇价格上涨。长丝方面,本周长丝各装置运行较为平稳,但因周内出货情况一般,供应端压力仍存。需求方面,下游纺织市场维持高负荷运转,整体订单量无明显提升,不同种类的面料之间差异较大,目前以喷水织机所生产的涤塔夫、春亚纺等轻薄面料较为走畅,而经编及圆机市场则稍差。整体而言,多数织企前期备货相对充足,以刚需性采购为主。短纤和瓶片方面,涤纶短纤价格上涨,单吨亏损扩大;瓶片价格上涨,单吨亏损扩大。   【炼油板块】地缘局势扰动,国际油价震荡上涨。供需面上,EIA短期能源报告下调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并上调美国今明两年的原油产量预测,对油价支撑偏弱。但地缘面上,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伊朗与以色列冲突预期强化,助推油价震荡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价格均上涨。价差方面,本周汽油较原油价差升高,柴油/航煤较原油价差缩窄。   【化工板块】价格方面,本周MMA/丙烯腈/LLDPE/纯苯/苯乙烯/抗冲聚丙烯/均聚聚丙烯价格上涨,无规聚丙烯/PC/LDPE/HDPE价格稳定,EVA价格下跌。价差方面,本周MMA/丙烯腈/苯乙烯/均聚聚丙烯/纯苯价差上升,EVA/无规聚丙烯/抗冲聚丙烯/PC/LDPE/HDPE/LLDPE价差缩窄。   【风险提示】1)大炼化装置投产、达产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导致需求端整体表现一般。3)地缘政治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4)PX-PTA-PET产业链产能的重大变动。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4-04-15
    • 稳健与成长兼顾,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

      稳健与成长兼顾,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投资要点   陕煤集团实力雄厚,多方面赋能公司长远发展:2023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胜帮英豪(陕煤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陕西省国资委。我们预计陕煤集团入主后,公司的采浆资源将获得大幅提升,公司未来发展可获得来自陕煤集团的资金、技术、渠道等全方面资源的支持和保障。   采浆量突破千吨,跻身国内血制品行业第一梯队:公司目前有38个单采血浆站,在营浆站32个,居行业前列。我们预计2023年全年采浆量将超过1000吨,同比增长约50%。仅考虑公司在营和在建浆站,暂不考虑潜在的新获批浆站和外延并购浆站的影响,预计公司2025年采浆量达到1600吨,相比2022年采浆量提升100%,是血制品企业中采浆量提升空间较大的公司。   产品结构化升级,吨浆利润有望不断提升:公司产品品种合计达到11个,产品数量位居行业前列。在研产品近10个,新产品上市有望进一步提升吨浆利润。其中,高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层析法)对吨浆利润的提升贡献显著,我们预计派斯菲科和广东双林两个子公司今年能申请到该产品的临床批件并开展临床试验,估计2026年-2027年公司的层析静丙能够获批上市。   公司吨浆市值较低,被低估的成长型血制品公司:按照2023年的采浆量计算,公司的吨浆市值为1729万元/吨,仅高于卫光生物,处在行业内较低的位置,说明公司市值被低估。   战略性布局静丙常规出口业务,助力公司长远发展:比起我国国内的静丙市场,海外对静丙有更加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对静丙有较大的进口需求。海外静丙价格普遍高于国内,静丙出口是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已从静丙的应急出口,逐步拓展海外常规注册渠道。随着巴西等国注册准入备案批准,我们认为未来公司的产品出海前景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34、30.58、36.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2、7.95、10.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35倍、27倍和20倍。血制品行业成长空间广阔,行业集中度高,公司作为血制品公司中被低估的弹性标的,陕煤集团有望通过“内生+外延”助力公司新浆站增长,公司2023年为业绩拐点,24-25年保持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低于预期风险,新浆站批文数量不及预期,集采等政策风险,产品价格下调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4-14
    • 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口服液剂型表现亮眼

      2024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口服液剂型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0.48%,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4.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0.2%),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单季度业绩高基数,口服剂型表现亮眼:24年一季度,在23年同期高基数背景下,公司仍实现收入正增长。其中,按不同剂型分,24Q1公司口服液3.70亿元(+30.24%),考虑到公司口服液剂型中,金振口服液占比较高,我们认为,公司金振口服液24Q1已扭转23年下半年的颓势,24年有望持续拉动公司非注射剂型的增长。注射液剂型实现收入5.38亿元(-8.87%),胶囊剂型实现收入1.97亿元(-4.88%),颗粒剂、冲剂实现收入1.05亿元(-15.4%),片丸剂8215万元(+1.84%),贴剂5067万元(-13.1%),凝胶剂858万元(+260.97%)。非注射剂合计收入8.13亿元(+7.5%)。   研发投入持续加强,成果不断转化:24年一季度,公司持续优化销售费用管理,销售费用5.09亿元(-14.41%),销售费用率37.44%(-6.52pp);管理费用1.17亿元(+111.89%),管理费用率8.57%(+4.5pp),主要系公司在人员架构调整的基础上,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及管理相关活动的开展所致。研发费用2.04亿元(+15.02),研发费用率15.02%(+1.08pp),研发费用投入增速持续高于收入增长,推动研发立项、成果不断转化,24Q1,公司相继收到中药1.1类创新药羌芩颗粒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类化学新药注射用AAPB(两种规格)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分别瞄准流行性感冒和新型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市场,未来有望不断丰富公司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为6.5/7.8/9.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9/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发生重大变更风险,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4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原料药多维度积极变化,关注同和药业、华海药业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原料药多维度积极变化,关注同和药业、华海药业等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03%、-14.25%,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45%、-15.55%;本周中药、化药及医药商业等股价跌幅较小,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及生物制品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诺唯赞(+24.35%)、同和药业(+21.99%)、万泰生物(+20.01%),跌幅居前英诺特(-20.78%)、凯因科技(-18.76%)、采纳股份(-17.21%)。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明显下跌、小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但原料药板块涨幅更为明显。   医药原料药板块很可能有明显机会?原料药板块去库存周期结束在即,基本面拐点虽迟但到。短期看,1)需求端:2023年底开始全球原料药去库存导致短期承压,2024年Q2-Q3去库存有望结束,将逐季度恢复。2)成本端:随着目前大宗、石化工等原料的价格开始企稳并下滑(化工品降价30%+石油40%+),2023-2024年板块盈利能力总体恢复。3)供给端:优质公司新产能逐步落地,加大全球市占率。4)筹码角度,筹码结构好,公募基金、尤其是药基持仓比例低;该板块估值低,2024年PE估值约13-20X不等。中长期看,我国在中间体和原料药行业有非常强的成本、产业链等优势,无惧竞争,叠加大量沙班、列汀、列净等慢病品种专利期到期在即,将带来大量增量。推荐同和药业、普洛药业、华海药业、天宇股份、美诺华等;关注健友股份、仙琚制药等。   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其中最贵的医疗服务2024年估值约30余倍,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具体配置思路:1)原料药领域:同和药业、华海药业、天宇股份等;2)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3)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迈威生物、泽景制药-U、迪哲药业;赛生药业、和黄医药、康诺亚等;4)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东阿阿胶、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5)医药商业:九州通、国药股份、柳药集团等;6)IVD领域: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等;7)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8)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9)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鱼跃医疗等;10)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11)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12)消费医疗领域: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13)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14)科研服务领域:奥浦迈、百普赛斯、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等。15)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4-14
    • “双轮驱动”增长强劲,滋补国宝焕发新生

      “双轮驱动”增长强劲,滋补国宝焕发新生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投资要点   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利因素消除后阿胶龙头重回稳步高增。东阿阿胶深耕阿胶行业70余载,拥有“东阿”、“吉祥云”和“桃花姬”3枚中国驰名商标,核心产品包括阿胶块、复方阿胶浆和“桃花姬”阿胶糕等。目前,东阿阿胶已成长为OTC第一大单品,滋补养生第一品牌。2020年以来,公司逐步清除不利因素,通过终端动销、消费者深度运营、数字化营销等策略消化超量渠道库存。2022年,公司践行强力举措来治理东阿阿胶的市场生态,稳价格,清渠道,强信心!截至2023年底,核心产品终端价格企稳,渠道库存优化效果显著,库存量逐步恢复正常水平。2023年,公司全年营收47.15亿元(+16.66%,同比增长16.66%,下同),归母净利润为11.51亿元(+47.55%),扣非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54.7%),业绩表现亮眼。   补气补血类产品需求旺盛,东阿阿胶稳居行业龙头。后疫情时代,自我保健类产品需求有所提升,尤其是补气补血、增强免疫类产品。根据中康开思数据,2023年,滋补保健类中药OTC产品销售额为253.76亿元,同比增长14.95%。东阿阿胶作为阿胶产品高端市场的代表企业,占据了我国大部分阿胶市场份额。作为行业龙头,东阿阿胶的销售态势和行业情况相辅相成,202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产品在零售端的增长速度开始跑赢行业平均增速。公司品牌唤醒和品牌焕新效果显著,人群渗透率不断提升。   “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核心产品在营销、渠道和产品力三方面共同提振下快速成长。品牌营销方面,公司不断提高品牌势能,新老媒介齐发力,多途径抢占新老消费者心智。2023年复方阿胶浆、桃花姬阿胶糕均快速增长,“小金条”阿胶粉作为符合年轻化、便捷化的阿胶新形态,2023年收入快速破亿。产品力提升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复方阿胶浆新适应症,验证复方阿胶浆在改善癌因性疲乏、治疗卵巢综合症及孕期贫血、帮助新冠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凭借确切的疗效及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复方阿胶浆有望进一步开拓院内市场。渠道方面,阿胶块精简渠道;复方阿胶浆拓宽渠道,积极开拓零售市场、院内市场、基层县域市场空间;同时,公司线上渠道有望成带来较大的增量。此外,公司战略布局男士滋补健康新赛道,打造“皇家围场1619”品牌,围绕滋补男科领域等独特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有望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滋补保健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7、16.42、19.40亿元,2024-2026年P/E估值分别为30/26//22X。考虑到公司作为阿胶品类的龙头企业,品牌+渠道+产品优势显著,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4-12
    • 首创双抗ADC,书写全球重磅产品新篇章

      首创双抗ADC,书写全球重磅产品新篇章

      个股研报
        百利天恒(688506)   传统制剂厚积薄发孕育创新,为百利天恒铺垫全球化路径:百利天恒成立于1996年,发展经历了仿制药阶段和创新转型阶段,2010年布局创新药研发,公司已经具备小分子、多抗及ADC开发和生产能力。百利天恒立足中国,放眼全球,于中美两地建立研发中心,包括美国SystImmune和中国百利药业、多特生物等。美国成立的SystImmune主要进行创新生物药的临床前研究和开发工作,将进一步拓展临床试验、药物注册等业务,有望将具有全球知识产权和全球权益的创新药品种推向海外。   BL-B01D1为首创双抗ADC,携手BMS共同打造下一个重磅炸弹:BLB01D1是全球首创的EGFR×HER3双靶ADC药物,在多个上皮肿瘤适应症中均表现出积极疗效信号,有望成为泛肿瘤大单品。2023年,B01D1的研究成果陆续在ASCO、ESMO、SABCS等国际会议上亮相,展示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小细胞肺癌、头颈癌等实体瘤中亮眼数据,适应症仍在持续拓展。2023年12月,百利天恒与BMS达成了一项超80亿美元的全球战略合作协议,首付款高达8亿美元,共同在全球推进BLB01D1的临床开发。国内方面,百利天恒启动三项Ⅲ期临床、多项II期临床,Ⅰ/Ⅱ期探索性临床正在验证十余个潜在适应症;海外方面,BL-B01D1目前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研究(BL-B01D1-LUNG101),BMS及百利天恒将陆续启动在肺癌、乳腺癌领域的全球注册临床。   ADC及多抗平台具备全球差异化,梯队产品组合逐步打造全球Biopharma:百利天恒的一体化ADC平台已成功推进4款ADC药物进入I/II期临床研究,EGFR/HER3ADC已成功验证平台的优越性。百利天恒通过设计SEBA(特异性增强双特异性抗体)分子、GNC(制导、导航&控制)分子结构,实现多抗更精准的靶向、更丰富的药理活性、更高的肿瘤杀伤效率。两个创新平台已孵化出多款在全球领先的药物,包括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的双抗药物SI-B001(EGFR-HER3),肿瘤免疫治疗基石双抗SI-B003(PD-1-CTLA-4),以及处于Ⅰ期阶段的GNC-038、GNC-035和GNC-039等四抗项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搭建ADC、双抗、四抗等创新技术,重磅双抗ADC产品BL-B01D1实现出海,多款重磅产品研发顺利推进。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5.62亿/60.34亿/20.18亿,2024/2025年营收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确认自BMS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综合考虑公司产品壁垒、创新属性和出海价值,我们认为百利天恒成长潜力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数据披露不及预期,海外临床推进不及预期,全球合作解约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4-04-11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全球竞 争力创 新药进 入收获 期,关 注政策 积极变化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全球竞 争力创 新药进 入收获 期,关 注政策 积极变化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三个交易日、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0.6%、-11.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14.7%;本周医药商业、化药及生物制品等股价涨幅较大,医疗服务、中药及器械等股价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仟源医药(+21%)、江苏吴中(+17%)、未名医药(+16%),跌幅居前景峰医药(-14%)、圣达生物(-11%)、海泰新光(-11%)。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微涨,小市值个股涨幅更加明显,其中预期一季报好的标的股价更为强势。   国内创新药经历近9年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License-out首付款46.3亿美元,主要特点:首付款增长快、购买方大都为MNC、聚焦ADC领域;2024年一季度再次保持好势头,普方生物130亿被丹麦Genmab收购,信瑞诺被诺华收购等。创新药为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稀缺产业,收获期显著、建议积极配置。另外国内支持创新药政策有望陆续出台,不亚于2015-2017年行情,后者主要集中药审中心优化相关政策。近日网传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征求意见稿,缩短临床批件时间、突破进院难、DRG/DIP等豁免等,药审中心、卫健委、医保局等积极配合,如果正式文件改动不大将会对创新药产生实质性积极影响。重点关注海思科、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迈威生物等。另外随着国内创新药产业政策积极回暖,国内临床CRO、仿制药CRO等回暖现象明显,重点关注泰格医药、诺思格、百诚医药等。   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其中最贵的医疗服务2024年估值约30余倍,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具体配置思路:1)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2)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迈威生物、泽璟制药、迪哲医药;赛生药业、和黄医药、康诺亚等;3)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东阿阿胶、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4)医药商业:九州通、国药股份、柳药集团等;5)IVD领域: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等;6)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7)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8)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鱼跃医疗等;9)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10)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11)消费医疗领域: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12)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13)科研服务领域:奥浦迈、百普赛斯、金斯瑞生物科技、药康生物等。14)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4-07
    • 医药行业4月策略报告:否极泰来,多因素支持医药板块企稳走强

      医药行业4月策略报告:否极泰来,多因素支持医药板块企稳走强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年初至今(2024年1月2日~3月29日)以来医药指数-9.6%,30个一级子行业位于倒数第2名,但东吴医药团队认为:4月份医药板块很可能震荡后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三:1)2023年一季报基数较高导致2024年一季报增速相对较慢,但市场已有重复预期,增速看全年为前低后高;2)医药板块经历连续4年下跌,估值已具备相当吸引力,大多数估值(PE-TTM)分别10-20倍,即使从PEG角度看也具有吸引力;3)医药政策回暖迹象明显,尤其是创新药及创新中药等相关政策。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也是全球具备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得到国家重点扶持。   建议战略性布局创新药:其一创新药政策积极回暖,有望解决进院问题最大痛点。3月份发改委主导的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征求意见,有望从进院、审批及医保角度全面支持创新药;其二产品驱动。国产创新药进入收获期,获批上市数量有望新高。2023年申报NDA的国产创新药达65例(不含中药和疫苗),和2022年的25例相比显著提升。根据创新药审批流程和时长预测,这65款NDA产品大部分将于2024年获批上市,国产创新药进入收获期,今年获批上市数量有望创新高;其三技术驱动。PROTAC、小核酸药物、NASH等赛道有望产生新的投资机会。2024年有望产生投资机会的领域:小核酸药物、Protac技术、THR-β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其四BD重大突破。国产新药海外授权仍然值得期待。建议关注龙头及催化预期强的标的。A股组合:新诺威、百利天恒、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迈威生物、海思科、迪哲医药、泽璟制药等;H股组合: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康诺亚、赛生药业、荣昌生物等。   建议关注:   创新药领域:新诺威、百利天恒、海思科、和黄医药、恒瑞医药等;   中药领域:佐力药业、太极集团、康缘药业、方盛制药、济川药业、达仁堂等;   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新产业、安图生物等;   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三诺生物、鱼跃医疗;   科研服务及CXO领域:奥浦迈、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泰格医药、诺思格等;   眼科服务: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建议关注华厦眼科等;   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   医美领域:爱美客、华东医药等;   生长激素领域:长春高新、安科生物等;   疫苗领域:智飞生物、百克生物,建议关注万泰生物等;   血制品领域: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等;   【重点推荐组合】海思科、迈威生物、诺思格、信达生物、和黄医药、佐力药业、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固生堂、奥浦迈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海内外业务拓展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4-04-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