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26)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估值极具有吸引力,重点推荐中药OTC及创新药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估值极具有吸引力,重点推荐中药OTC及创新药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0.31%、-13.38%,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5.33%、-9.72%;本周生物制品、器械及服务等股价涨幅较大,商业、化药及中药等股价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荣昌生物(+28%)、大唐药业(+26%)、安科生物(+25%),跌幅居前长药控股(-29%)、景峰医药(-26%)、荣丰控股(-26%)。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普涨。   感冒清热类等产品终端库存逐步消化,滋补类中药展现较大的增长潜力:经过6月以来的估值消化,大部分中药上市公司当前回调较大,估值水平已大幅度下降,部分个股PEG远小于1,已经显示出性价比。中药OTC产品主攻院外市场,既可以集采免疫,同时兼备消费属性和刚需性,品牌力强的产品有望实现量价齐升。短期看,疫情受益品种的终端库存已经逐步消化;中长期来看,自我保健及老龄化背景下的慢病诊疗需求提升,有望带动院外OTC市场的进一步放量。我们认为中药板块防御及弹性兼具,仍是极具性价比的板块。重点推荐品牌力强、估值具有性价比的太极集团,建议关注东阿阿胶。   强生收购Actelion Pharmaceuticals而获得的Aurlumyn获批用于治疗成人重度冻伤;武田制药宣布口服食欲素受体2(OX2R)激动剂TAK-861治疗1型嗜睡症的IIb期研究获得积极结果。2月14日,FDA官网显示,强生收购Actelion Pharmaceuticals而获得的Aurlumyn(伊洛前列素注射液)获批用于治疗成人重度冻伤,以降低手指或脚趾截肢的风险。这也是重度冻伤患者拥有的首个治疗选择。   具体配置思路:1)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东阿阿胶、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2)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3)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4)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5)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6)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7)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9)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10)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11)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02-19
    • 兼具创新与盈利的BigPharma,创新中药羟A迎来业绩增量

      兼具创新与盈利的BigPharma,创新中药羟A迎来业绩增量

      个股研报
        悦康药业(688658)   投资要点   投资逻辑:公司作为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兼具盈利性和创新性,1)较高毛利品种银杏叶提取物,在心脑血管类注射剂中多年市占率第一;2)多款创新性产品梯队有望三年内获批上市,尤其看好羟A用于急性缺血脑卒中的治疗前景,市场广阔,我们预测其销售峰值于2032年达23亿元。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多款创新性药品有望近期落地:公司涵盖核酸药、多肽药、中药创新药以及高端化药等领域,储备了十几项重点管线。公司自研实力依托于9大核心研发平台,临床项目由多位院士专家牵头,研发人才团队超500人。截至2023Q3,重点在研项目包括近两年上市的新品(爱地那非),2项NDA/pre-NDA(羟A、复银片),1项III期临床(紫花温肺止咳颗粒)已经达到主要终点,4项II/III期临床(CT102反义核酸药物、乌莫司他、培土清心颗粒、YKYY017雾化吸入剂多肽药物),及多个临床前项目。   中药注射剂型行业回暖,重磅新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获得NDA受理:中药注射剂样本医院销售额21年降幅已收窄至1.6%(20年降幅为29%),此外中药注射剂在疫情中得到认可、丹红解除限制等均表明中药注射剂行业已触底反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脑卒中增速推算,2022年脑卒中存量和新发患者分别为1804万人和591万人。脑卒中年复发率17.7%,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70%,由此估算高发病率的患者人群637万人。23Q3羟A用于急性缺血脑卒中的III期临床已经完成,23Q4获得NDA受理,我们预计24H2获批上市进行销售。考虑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积累的销售及学术推广能力,上市后商业化进程将较快落实,对标主要竞品先必新的治疗费用及医保降幅,我们预测羟A销售峰值将于2032年达23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的核心产品银杏叶注射剂多年稳占龙头地位,盈利性稳定的同时具备创新成长因子,管线布局多款核酸、多肽药物以及中药创新药,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同时,基于公司的成熟渠道体系,有望将公司的研发产品快速转化为销售成果,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E营收40.5/43.7/49.4亿元,同比增速-11.0%/8.0%/1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4/4.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20/1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院内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重大变更风险、药品集中采购相关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2-09
    • 老牌连锁药店龙头,四驾马车加速扩张,精益运营提效显著

      老牌连锁药店龙头,四驾马车加速扩张,精益运营提效显著

      个股研报
        老百姓(603883)   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公司为全国规模最大、华中地区领先的连锁药店龙头之一。近年来通过直营及加盟不断深化布局,聚焦发展优势市场。随着公司精细化管理持续进行,整体经营效益有望进一步改善。   连锁药店行业中长期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增长逻辑不变。从短期经营看,2023年7月以来全国中西药品类销售额环比增长,且头部药店营收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从中长逻辑看,我国行业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2022年CR3仅12%,同期美国接近90%,日本超30%。此外我国零售终端处方药占比逐步提升,由2017年的15.6%增长至2022年的20.8%,近期门诊统筹政策加速落地对门店量价影响短期承压、长期利好,在医药分离大背景下,预计处方外流进程有望加速。   坚持“直营+并购+加盟+联盟”四驾马车立体深耕模式,多地布局享门诊统筹红利。公司聚焦发展“9+7”优势省份市场,通过星火式并购、加盟联盟等方式,优势地区数量逐年增加,2022年已拥有市占率前三的省份10个,其中市占率第一的省份4个。截至2023Q3,公司直营94个重点拓展城市中,已落地门诊统筹城市51个,统筹门店数2893家,占总门店数22.14%,且为门店客流量及客单价均带来正向影响,公司统筹门店2023Q3销售额同比增长19.4%。预计随着统筹政策的进一步深化落实,公司多地布局有望享红利。   精益运营提质增效,多维度提升竞争力及盈利能力。公司在供应链、业务、门店、人员等维度采取精细化管理,降本增利成效明显,销售费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存货运营能力得到改善,上市以来由平均103天降低至2022年87天。从业务结构看,截至2023Q3,公司统采销售占比为68%,相比2019年提升近30个百分点,统采占比提升有望带动整体毛利率增加。此外,公司在自有品牌销售上,占比已逐年提升至19.5%,通过提升自有品牌销售占比,有望促进利润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疫后门店扩张步伐稳健,加盟门店达成确定性强,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9.2/11.1/13.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估值分别为17/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的风险,加盟店发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2-07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快速下跌后,医药板块现什么估值水平?【勘误版】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快速下跌后,医药板块现什么估值水平?【勘误版】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1.61%、-21.48%,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6.98%、-14.15%;本周医药商业、器械及中药等股价跌幅较小,医疗服务、原料药及化药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三博脑科(+15.27%)、创新医疗(+12.87%)、惠泰医疗(+9.03%),跌幅居前龙津药业(-36.92%)、景峰制药(-36.82%)、安杰思(-32.62%)。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普跌,但小市值跌幅更大,尤其是受到美国影响,CXO板块持续跌幅更加明显。   经历了快速下跌,医药板块现什么估值水平?医药板块PE(2023)约21倍,2024年估值约17倍,整体上看估值水平处于历史绝对低位;从子行业看,医药商业、中药及生物制品的PE估值(2023)分别约13倍、17倍、17倍,原料药、医疗服务、化药及医疗器械分别约20倍、21倍、23倍、26倍,均低于历史平均值。医药板块快速补跌,估值水平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近日披露公募医药2023年4季度持仓: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增加1.4百分点、增持了创新药及疫苗等板块、CXO与医疗服务等减持比较明显。目前看,医疗服务估值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   三迭纪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公司3D打印药物产品T22的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Celltrion美国子公司CelltrionUSA宣布已向FDA递交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CT-P47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BMS首次披露皮下注射PD-1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Opdivo)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的III期CheckMate-67T研究数据。1月27日,T22成为全球首款获批FDA IND的3D打印胃滞留产品,三迭纪即将启动T22的临床研究,快速推进产品开发。1月29日,该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产品为第2款在美国申报上市的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1月27日,PD-1也是BMS公布的首个纳武利尤单抗皮下注射制剂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具体配置思路:1)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2)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3)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4)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5)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6)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7)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8)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9)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10)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11)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4-02-05
    • 深耕糖尿病领域二十载,仿创结合盈利稳升

      深耕糖尿病领域二十载,仿创结合盈利稳升

      个股研报
        德源药业(832735)   投资要点   深耕糖尿病领域二十载,仿创结合稳健经营:公司专注于内分泌治疗领域,历经20年深耕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慢性病、代谢病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的制药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8/0.85/0.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25%/20.42%/21.39%,2019-2022年的CAGR分别为为27.00%/37.03%/39.71%。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毛利率81.93%,同比增长2.08%;净利率16.01%,同比增长1.09%。   糖尿病及高血压市场需求旺盛,诊断治疗存在大量空白:1)糖尿病领域临床需求稳定,新药研发热度高:我国是糖尿病大国,仍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病程迁延可引起多系统并发症,疾病负担沉重。糖尿病患病率与城市化、老龄化、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及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目前,前沿用药策略正在发生改变,新旧轮替制造研发热点。2)高血压市场随人口老龄化不断扩容,复方制剂成为发展重点:人口老龄化催生了抗高血压药物的巨大市场需求。未来,降压药物研发三大方向是新靶点、缓控释产品和固定复方制剂,其中,复方制剂将贡献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3)仿制药集采逐步深化,推动产品快速放量:2018年以来集采政策不断深化,加速国产替代快速放量。集采的不断深化,推动制药领域国产替代进程,帮助药企降低销售费用,节约医保基金,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行业竞争格局重新洗牌。   两大首仿复方制剂持续放量,销售规模高速增长:1)复瑞彤:作为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的复方制剂,两种组分机制互补,复瑞彤相较单药、其他复方产品可获得更好的控糖效果及安全性。在保证突出降糖效果的前提下,复瑞彤还能带来心脑血管系统的多重获益。2)波开清:波开清是德源药业旗下独家仿制的品牌,原研药未在国内上市,药效与原研药一致。波开清疗效优,不良反应少,对于心、脑、肾等靶器官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德源药业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71/1.9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8/2.19/2.5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3.69/11.13/9.69倍,估值水平较可比公司估值均值低,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北交所流动性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1-31
    •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四季度经营性亏损幅度环比收窄,23年收入爬坡与经营趋势向好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四季度经营性亏损幅度环比收窄,23年收入爬坡与经营趋势向好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46.56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44.5–44.8亿元。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2.8-3.7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4.01-4.91亿元。以此计算,预计公司23Q4季度实现收入12.72-13.12亿元,环比23Q3实现12%-16%增长;23Q4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0.58-1.4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51-1.41亿元,23Q4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预计亏损0.96亿元,经营性亏损预计相较于Q3收窄。2023全年营业总收入略超我们预期,全年亏损幅度符合我们预期。   2023Q4季度实现收入环比较快增长,两家医院床位爬坡峰值不断创新高。随着公司新建院区投用和床位持续爬坡,2023年四个季度分别实现收入10.59、11.51、11.34、12.92(Q4预告中值)亿元,单季度收入呈现环比向上趋势。2024年以来,高新医院、中心医院依然保持床位高位水平运营,保持稳健向好经营趋势。   2023Q4季度经营性亏损幅度收窄,年底费用计提对表观亏损有一定影响。23Q4季度收入规模实现环比增长,我们预计高新医院保持较好盈利水平,中心医院亏损幅度相较于23Q3季度收窄。考虑到年底有一定的年度费用计提,我们估计实际经营性亏损幅度相较于Q3呈现收窄趋势。随着2024年床位爬坡与收入规模增长,预期公司未来盈利趋势向好。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计2024-2025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61.03/75.27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S为2.4/1.9X;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87/5.46亿元,对应PE估值为51/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床位爬坡或不及预期风险,医院盈利提升或不及预期的风险,核心医生流失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31
    • 拟收购惠泰医疗控股权,有望实现双赢

      拟收购惠泰医疗控股权,有望实现双赢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事件:迈瑞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迈控收购惠泰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合计持有的惠泰约1412万股股份,占惠泰总股本的21.12%,转让金额约66.5亿元,交易资金全部来源于迈瑞的自有资金。   迈瑞医疗此次收购是公司拓展耗材管线的重要一步。本次交易完成之后,深迈控及其一致行动人珠海彤昇合计持有惠泰约1646万股,占惠泰总股本的24.61%,惠泰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深迈控;本次交易合并估值302亿,对应惠泰医疗1月26日收盘价平均溢价率25%,参照前60日均价平均溢价率为23%。基于上述交易完成后在惠泰股权结构、及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方面的安排,迈瑞能够对惠泰实施控制,并在迈瑞合并报表层面实现对惠泰的并表。   受益老龄化驱动,电生理赛道空间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中国房颤患病人数从2017年的1,816.38万人增至2021年的2,025.47万人,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2.76%。预计到2025年,房颤患病人数将达到2,266.63万人,2021-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5%。2032年中国房颤患病人数预计将进一步增至2,890.25万人,2025年至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3%。在心脏电生理手术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2021年全球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达到70.13亿美元,预计在2025年及2032年将分别达到144.91亿美元以及324.50亿美元,2021年到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90%,2025年到203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21%。   惠泰医疗2023年业绩超我们预期,公司质地优秀,强强联合有望实现双赢。惠泰医疗近期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5.10亿元-5.65亿元(同比增加42.45%-57.81%),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4.45亿元-5.05亿元(同比增加38.38%-56.78%)。惠泰作为国内心血管领域的细分龙头企业,主业为电生理、冠脉通路、外周血管介入,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从原材料到产品的耗材研发、生产能力和工艺。此次收购于惠泰医疗,迈瑞强大的渠道能力、设备制造、软件算法能力将赋能惠泰设备产品力提升、有望加速产品入院;迈瑞医疗通过收购并实现控股将进入心血管赛道,使得迈瑞可及市场空间大幅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收购惠泰有望产生协同双赢,我们将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116.0/140.0/168.3亿上调至116.0/140.8/171.9亿,当前市值对应2023~25年PE30/24/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29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四季度医药基金持仓发生怎样变化?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四季度医药基金持仓发生怎样变化?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7%、-11%,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4.7%、-8.3%;本周医药商业、中药及医疗器械等股价跌幅较小,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原料药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开开实业(+38.2%)、中科美菱(+16.1%)、怡和嘉业(+13.9%),跌幅居前药康生物(-19.9%)、一品红(-15.0%)、美迪西(-14.9%)。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普跌,尤其是受到美国影响,CXO板块跌幅更加明显。   受到市场下跌影响,医药板块杀估值现象也更加明显,当前医药板块估值比较具有影响力,美议员提议导致CXO板块乃至医药板块普跌,很可能是再次布局医药板块很好机会。近日披露公募医药2023年4季度持仓: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增加1.4百分点、增持了创新药及疫苗等板块、CXO与医疗服务等减持比较明显。目前看,医疗服务估值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   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如反腐进入关键少数、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三年,2023年PE约25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其中最贵的医疗服务2024年估值约30-40倍。   具体配置思路:1)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2)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3)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4)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5)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6)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7)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8)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9)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10)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11)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01-28
    • AestheFill童颜针获批落地,医美迎重要突破

      AestheFill童颜针获批落地,医美迎重要突破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投资要点   AestheFill童颜针获批落地。公司公告孙公司达透医疗于1月22日取得AestheFill产品注册证,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   AestheFill为知名再生产品,采用独家专利技术,定位再生材料高端市场。公司公告孙公司达透医疗于1月22日取得AestheFill产品注册证,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AestheFill为韩国REGENBiotech研发的童颜针再生产品,由PDLLA微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组成,于2014年首次在韩国获批上市,目前已销售至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AestheFill在中国台湾地区“医美再生注射剂”市场以接近30%的份额排名第一,且终端价格高于Sculptra和Ellansé。   AestheFill具有多重差异化优势。与国内获批的其他再生注射剂产品相比,Aesthefill的优势主要包括:(1)再生微球结构为多孔状空心微球,刺激胶原增生的效率更高;(2)具有可多浓度复配的优势;(3)具有专利速溶特性;(4)安全性较高。   公司构建完善的医美产业平台,推动医美管线全面布局。(1)Aesthefill童颜针:采用聚双旋乳酸成分&空心微球专利技术,定位再生材料高端市场,公司预计将于2024H1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销售。(2)HARA玻尿酸:艾莉薇的迭代新品,使用最新交联技术,拥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处于临床阶段。(3)重组胶原蛋白:内外并进,内部中凯生物制药拥有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经验,并引进资深人才,布局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表达技术,外部合作东万生物研发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原料和终端产品均有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医药产品和产业链布局完善,通过内生外延医美业务也得到全面布局。我们维持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1.3/2.6亿元,20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增127%/513%/103%,当前市值对应2023~25年PE279/46/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进展不及预期,产品推广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23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银发经济背景下,关注中药受益标的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银发经济背景下,关注中药受益标的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周、本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3.1%、-8.7%,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4%、-3.9%;本周中药、医疗服务及医药商业等股价涨幅跌幅较小,原料药、生物制品及化药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博迅生物(+20.27%)、中科美菱(+18.92%)、辰光医疗(+18.47%),跌幅居前荣昌生物(-20.69%)、金凯生科(-13.13%)、亚虹医药(-12.09%)。涨跌表现特点:整体上股价偏弱、小市值医药公司跌幅更大。   老龄化趋势下,关注银发经济受益中药标的。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老龄产业未来蕴含着巨大消费市场潜力。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新阶段,第二波“婴儿潮”人口即将步入60+,新老龄化群体拥有较强支付能力。中医理念符合慢病治理的需求,在未病预防方面也具有优势。根据中康开思数据,滋补保健类、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止咳祛痰类、骨科用药、胃肠道用药等中成药品类位居销售额前列。中药既有刚需性,又兼具较强的消费属性,与老年人康养、治疗关系紧密的中成药及中医服务诊疗或迎放量。重点专注:(1)慢病管理相关品牌中药,重点推荐昆药集团、佐力药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同仁堂等;(2)中药滋补品,建议关注东阿阿胶、寿仙谷等;(3)中医诊疗服务:固生堂。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25项目将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科伦药业奥拉帕利片获批上市,国内第2款获批上市的奥拉帕利仿制药;恒瑞医药启动了SHR-A1921的III期临床试验:1月16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金赛药业注射用GenSci125项目将在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黄体补充或替代。这是获FDA批准开展临床研究的首款注射用长效黄体酮周制剂;1月19日,药监局官网显示,科伦药业奥拉帕利片获批上市。这是国内第2款获批上市的奥拉帕利仿制药;1月18日,clinicaltrials.gov网站显示,恒瑞医药启动了SHR-A1921的III期临床试验。该药物也是第2款进入后期开发阶段的国产TROP2ADC。   具体配置思路:1)中药领域:重点推荐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2)IVD领域,安图生物、新产业、科美诊断等;3)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等;4)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5)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等;6)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7)耗材领域:建议关注大博医疗、威高骨科、惠泰医疗、新产业等;8)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9)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10)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我武生物等;11)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12)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4-01-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