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Markdown格式的总结:
中心思想
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复星医药的基本面,解析其发展逻辑,并解答以下核心问题:
子公司架构与经营状况分析:剖析复星医药的控股子公司架构,并深入评估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揭示其对集团整体业绩的贡献。
增长催化剂探寻:识别复星医药当前及未来最具确定性的增长催化剂,为投资者提供前瞻性指引。
估值逻辑解析:阐述复星医药的估值逻辑,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价值评估参考。
创新驱动与业绩增长
报告强调,复星医药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折点,其创新研发管线中的多款候选药物即将进入商业转化期,这将显著提升公司业绩。
三轮驱动模式
报告指出,复星医药通过“创新研发+引入合作+投资并购”的三轮驱动模式,实现了业绩的持续增长,并预计未来三年营业收入将以复合增长率22%的速度增长,2022年有望突破500亿元。
主要内容
公司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4IN”战略:公司通过深耕境内土壤,依托全球资源网络,构建国际研发体系。在“4IN”(创新 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战略指导下,秉承“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整合能力和国际化能力,以保证公司业绩长期增长。
国际化布局:集团围绕“顶层设计+领域聚焦+优化资金投入+战略合作”四步走:不断完善创新药物研发管线的顶层设计,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与优化产品管线管理体系;依托“4+3”研发平台的建设(四大平台:小分子创新药、高价值仿制药、生物药、细胞治疗;三大体系:许可引进、深度孵化、风险投资),巩固生物医药在PCG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从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出发,多渠道布局前沿技术与创新赛道。立足中美非印欧,全方位打造国际化能力。通过加强BD队伍建设,实现创新产品全球权益对外许可能力建设。
子公司业务分析
万邦医药:营销变革,整合资源,注重研发,营业收入实现十年十倍快速增长。万邦医药 2019 年实现营业收入 53.52 亿(同比增长 33.57%),净利润 6.54 亿(同比增长44.76%)。主要原因在于其核心产品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和匹伐他汀钙片(邦之)于2019年进入国家乙类医保,销量增长分别为105%、113%。
复宏汉霖:领军生物科技公司跻身生物类似物研发第一梯队。复宏汉霖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创新生物制药公司,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自 2010 年成立以来,复宏汉霖已建成一体化生物制药平台,高效及创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贯穿研发、生产及商业运营全产业链。
重庆药友、奥鸿药业:负面影响逐渐消化,潜力品种迎来转机。重庆药友是一家集API及制剂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拥有完整医药产业链的集团化、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44亿,同比增长7.14%,净利润8.06亿,同比增长14.35%。
Gland Pharma:分拆上市,仿制药布局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Gland pharma成立于1978年,总部位于印度海德拉巴,主要从事小分子注射剂仿制药的开发以及生产,是印度第一家获得美国 FDA 批准的注射剂药品生产制造企业,并获得全球各大法规市场的GMP认证,其主要业务来自于美国与欧洲。
复星凯特:领先入局细胞疗法,Car-T 即将在国内实现商业化。CAR-T 细胞免疫疗法(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免疫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具颠覆潜力的新兴技术之一,相较其他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化疗、小分子靶向药物、单抗药物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具备更“精准”、更“灵活”、更“广谱”、更“持久” 等多方面优势。
医疗器械与诊断业务
核心驱动力:手术机器人和诊断、检测试剂成为集团净利润增长核心驱动力。2019 年,集团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7.36 亿元,较 2018 年增长 2.66%;(营业收入较 2018 年同期同口径增长 28.5%,考虑“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代理 业务转入合资公司直观复星等因素)。
复锐科技:北美市场高增长,医美无创/微创器械稳定增长。复锐医疗科技(Sisram)在继续加快开拓全球市场并重点关注新兴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产品尤其是微创医疗美容器械的研发投入,产品线向临床治疗领域拓展。
新冠疫苗布局
全产业链布局:集团成立总部疫情防控小组和工作小组,各业务板块随机成立疫情应对工作小组,参与全球抗疫。
合作开发:公司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 BioNTech 签订许可协议,BioNTech授权复星医药产业在区域内独家开发、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针对 COVID-19 的疫苗产品。
盈利预测与估值
业绩预测:预计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4亿、408亿和500亿,同比增长17%、22.2%和22.5%,预计集团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8.7亿、49.3亿和63.8亿,同比增长16.3%、27.4%和29.4%,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8%,预计集团2020-2022年的 EPS 分别为 1.51、1.92和2.49 元,当前估计对应估值分别为45x、36x和28x。
投资评级:考虑到集团 1、创新产品陆续进入商业化周期,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部分本产品受益于一致性评价和医保准入后带来的较大弹性;2、集团投资引入进程加快,着眼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Car-T、新冠疫苗、医美器械、医疗服务等长期来看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与增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总结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复星医药凭借其在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器械与诊断、医疗服务以及医药分销与流通领域的全面布局,构建了医疗健康生态闭环。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为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未来
创新研发是复星医药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创新药物研发管线,并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创新产品的陆续上市和商业化,复星医药有望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综合考虑复星医药的业务布局、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以及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本报告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建议投资者关注。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