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18)

    • 财报点评:复合肥优质龙头不惧短期下滑

      财报点评:复合肥优质龙头不惧短期下滑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4-25
    • 2017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速50%以上超市场预期,重组整合降本增效牛刀小试

      2017年一季报点评:业绩增速50%以上超市场预期,重组整合降本增效牛刀小试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改性淀粉拉动业绩持续高增长,药辅龙头受益行业整合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改性淀粉拉动业绩持续高增长,药辅龙头受益行业整合

    • 2016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2016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7-04-20
    • 医保谈判目录点评:量与价的博弈,静待谈判结果

      医保谈判目录点评:量与价的博弈,静待谈判结果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医保谈判目录符合预期,关注后续谈判结果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17年4月14日人社部发布的医保谈判目录符合市场预期,涉及44个品种,其中包含多家A股或港股上市公司。报告强调了“量与价的博弈”,即在药品进入医保后,销量增加与价格下降之间的权衡。报告建议关注谈判结果,特别是前期市场预期较低的品种,并分析了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品种的销售潜力。 主要内容 医保谈判目录解读:品种构成与谈判流程 本次医保谈判目录共纳入44个品种,包括19个国产药品和25个进口药品,涵盖肿瘤药、心脑血管药等多个治疗领域。谈判主导方由卫计委转为人社部,预计谈判将在3个月内完成。报告指出,谈判将综合考虑药品的临床价值、药物经济学以及企业利益,最终结果与药品品种本身及药企的谈判能力高度相关。 重点公司及品种分析:销售潜力评估 报告对多家A股上市公司相关品种进行了点评,并结合市场渗透率、降价幅度等因素,估算了各品种的销售潜力。 恒瑞医药: 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胃癌,预计降价50%后销售潜力可达20-25亿元。 天士力: 重组人尿激酶原和注射用益气复脉,分别用于心梗溶栓和心衰,降价50%后销售潜力分别为5-10亿元和10亿元以上。 亿帆医药: 复方黄黛片,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销售潜力预计为5-10亿元。 康弘药业: 康柏西普,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降价50%后销售潜力预计为15-20亿元。 红日药业: 血必净,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销售潜力有望达到20亿元。 西藏药业: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心衰,降价50%后销售潜力约为20亿元。 信立泰: 阿利沙坦酯,用于高血压,销售潜力为10-15亿元。 康缘药业: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用于脑梗死恢复期,具备8-12亿的销售潜力。 上海医药: 注射用尤瑞克林,用于急性血栓性脑梗死,销售潜力为10-15亿元。 进口药品与仿制药机遇:关注相关公司 报告特别关注了25个进口药品纳入谈判目录,认为这将有利于提高市场渗透率,并为后续国产仿制药的放量奠定基础。建议关注双鹭药业(来那度胺)、丽珠集团(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复星医药(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公司。 总结 本报告对东兴证券事件点评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医保谈判目录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报告认为,医保谈判目录符合预期,并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品种进行了深入分析,评估了其销售潜力。报告强调了“量与价”的博弈,并建议投资者关注谈判结果以及量价关系。短期内,建议关注受益于谈判目录的标的,尤其是前期预期较低的公司;中长期来看,需要跟踪最终谈判结果以及量价关系,关注之前基数较低有望通过医保放量的标的。同时,报告也提示了谈判价格降价幅度过大的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17-04-20
    • 2016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持续向好,微流控平台放量在即

      2016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血制品业务持续向好,微流控平台放量在即

    • 2016年年报点评:制剂端延续高增速,原料药一季度开始贡献明显弹性全年有望延续

      2016年年报点评:制剂端延续高增速,原料药一季度开始贡献明显弹性全年有望延续

    • 深度报告:重组引入优质医药资产,未来私有化预期强烈

      深度报告:重组引入优质医药资产,未来私有化预期强烈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重组与资产注入提升公司价值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未名医药通过重组引入优质医药资产,显著提升了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未来私有化预期强烈,未名集团旗下资产注入预期也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价值。 ## EV71疫苗放量与业绩增长 北京科兴的EV71疫苗上市后迅速放量,为公司业绩带来明显增厚。此外,公司原化工板块业务稳定,为上市公司贡献稳定现金流。 # 主要内容 ## 1. 重组上市,引入优质医药资产 ### 1.1 资产重组,引入优质医药资产 2015年10月20日,万昌科技通过反向收购未名生物(厦门北大之路)更名为未名医药,实现了优质医药资产的注入,包括厦门未名(鼠神经因子)、天津未名(干扰素)以及参股公司北京科兴(疫苗)。重组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 1.2 原化工业务板块—— 业绩稳健,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 原化工板块(万昌科技)主营农药和医药中间体,是全球最大的原甲酸三甲酯和原甲酸三乙酯生产企业。凭借先进技术和成本优势,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上市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2015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67亿元和0.89亿元,预计2016年保持稳定。 ### 1.3 未名生物——鼠神经药物临床优势明显,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未名生物的主要产品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是世界上第一支获准正式用于临床的神经生长因子药品。相比于其他神经修复药物,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 1.3.1 神经修复药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神经损伤修复类药物在临床上适用范围较广,包括化学药和生物制品两大类。生物制品主要包括小牛血清去蛋白、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脑蛋白水解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脑苷肌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 #### 1.3.2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优势明显,市场格局四分天下 鼠神经生长因子直接作用于神经生长和修复,临床优势明显。目前国内拥有鼠神经生长因子批文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未名医药、舒泰神、丽珠集团和武汉海特。 ### 1.4 天津未名——干扰素龙头迎来复苏,17年有望扭亏为盈 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是我国率先进入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化领域的企业之一。主打产品安福隆(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07年曾是我国干扰素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产品。2014年4月未名医药收购天津华立达后,加大市场投入,改革调整优化市场和销售策略,有望扭亏为盈。 ### 1.5 北京科兴—研发实力强大,EV71疫苗放量明显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由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参股26.91%)合资组建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 #### 1.5.1 北京科兴—研发实力强大,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北京科兴自2001年成立以来,不断研发出技术水平先进、品质优良、满足国内以及全球疾病防控需求的新疫苗,多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 1.5.2 重磅产品——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上市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FMD)最为常见。北京科兴的EV71疫苗已于2015年12月获得疫苗批文,并于16年7月上市销售。 #### 1.5.3 EV71疫苗上市即放量,北京科兴三季度业绩反转 EV71疫苗在7月上市销售后,放量迅速,7个月批签量460万支。北京科兴三季度业绩出现反转,单季度盈利6667万。 #### 1.5.4 EV71疫苗市场空间预测 未来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我们预测北京科兴EV71疫苗单品2017-2019年实现净利润3.89亿、6.05亿以及7.27亿元,以公司参股26.91%计算,未来三年业绩贡献1.05亿、1.63亿和1.96亿元,业绩增厚明显。 ## 2. 科兴回归预期强烈,私有化时间点临近 ### 2.1 事件回顾 2016年2月1日科兴生物(SVA)公告披露收到私有化要约,随后未名医药也发布公告,宣布组成买方团向科兴生物(SVA)董事会及特别委员会提出私有化要约。 ### 2.2 私有化进程分析 随着公司相关工作持续进行,私有化的进程已逐渐明朗,并且根据目前两买方团的渊源关系,双方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仍是私有化进展主旋律。 ## 3. 未名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强烈 ### 3.1 安徽未名——实力强劲的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基地 安徽未名位于合肥半汤生物经济实验区内,主要投资建设全世界最大的抗体药研发和生产基地。 ### 3.2 江苏未名——胰岛素原料药和制剂孵化中心 江苏未名于2012年8月在江苏常州成立的,以研发生物类新药为基础,生产、销售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为主营业务。 ### 3.3 北戴河国际健康城——打造健康产业示范园区 2015年8月,北戴河新区与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以PPP模式合作开发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国际健康城。 ### 3.4 湘雅健康谷——大型健康服务业综合体 16年1月,未名集团同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大健康服务业综合体“湘雅健康谷”项目在长沙正式启动。 ## 4. 估值讨论 采用分部估值法,公司目前市值160亿左右,估值合理。18年整体市值约为204亿,对应股价30元;同时若考虑未来干扰素板块扭亏、科兴私有化预期以及未来集团资产注入,公司目前市值具有较大弹性空间。 ## 5. 盈利预测 公司主营业绩稳健,参股公司EV71疫苗放量明显以及私有化和集团注入预期强烈,不考虑未来私有化资产注入,我们预计16-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21亿元、5.49亿元和6.85亿元,增速分别为68%、31%和25%,每股收益分别为0.64元0.83元和1.04元。 ## 6. 风险提示 鼠神经因子低于预期;私有化进程受阻 # 总结 ## 核心竞争力与增长潜力 未名医药通过资产重组和引入优质医药资产,构建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EV71疫苗的放量、鼠神经药物的稳定增长以及未来私有化和资产注入的预期,都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 投资评级与未来展望 基于公司稳健的业绩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东兴证券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未来,随着公司各项业务的协同发展和资本运作的推进,未名医药有望实现更大的价值提升。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17-04-10
    • 2016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看好医疗服务集团发展

      2016年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看好医疗服务集团发展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7-04-07
    • 年报点评:费用增加拖累业绩,化学发光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年报点评:费用增加拖累业绩,化学发光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受费用增加拖累 迪瑞医疗2016年营业收入增长显著,但净利润增速相对较缓,主要原因是收购宁波瑞源导致财务费用增加,以及市场推广和研发投入加大。 ## 化学发光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积极布局化学发光领域,通过产品完善和市场投入,有望在2017年迎来新的增长点,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 主要内容 ## 公司年度业绩回顾 迪瑞医疗2016年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33.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5.57%。同时,公司预计2017年一季度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 费用增加对业绩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财务费用增加以及市场推广和研发投入加大,导致费用端明显增加,拖累公司业绩。 ## 收购宁波瑞源的协同效应 收购宁波瑞源后,迪瑞医疗新增了50项生化诊断试剂产品,弥补了试剂端的短板。同时,双方共享销售渠道资源,仪器端渠道得到拓展,试剂端受益于仪器端的拉动,试剂板块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宁波瑞源完成业绩承诺,2016年扣非后净利润为7993.16万元。 ## 化学发光业务的战略意义 化学发光市场潜力巨大,国内厂家占比仍有提升空间。迪瑞医疗化学发光仪已于2015年8月取得注册证,并获得22项试剂注册证。公司计划于2017年将相关化学发光产品投入市场,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 战略参股分子诊断领域 公司通过参股武汉兰丁和厦门致善,介入肿瘤早期诊断和分子诊断领域,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整合,实现相关领域的布局。 ##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47亿元、11.65亿元和14.29亿元,同比增长25%、23%和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亿元、1.82亿元和2.34亿元,同比增长17%、25%和28%。考虑到公司较强的仪器研发实力、收购宁波瑞源后的良好协同性以及2017年化学发光相关产品投入市场,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生化试剂销售低于预期;化学发光推广进度低于预期。 # 总结 ## 业绩增长与战略布局 迪瑞医疗2016年业绩增长,但受费用增加影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公司通过收购和参股,积极布局生化诊断、化学发光和分子诊断领域,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 化学发光业务的增长潜力 化学发光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但同时也面临市场推广和竞争的挑战。投资者应关注公司在化学发光领域的进展,以及相关风险因素。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17-03-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