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90)

    • 公司动态:国大药房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 长期看好公司零售业务较快增长

      公司动态:国大药房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 长期看好公司零售业务较快增长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国大药房引入战略投资者,加速扩张并提升效率: 国药一致子公司国大药房引入战略投资者,有望通过增资扩股加速门店扩张,深化零售网络布局,同时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也有助于改善国大药房的经营效率,提升净利率水平。 收购河源新特药,强化区域分销网络: 公司通过收购河源新特药股权,强化在两广地区的分销网络布局,并探索供应链服务,增强客户粘性,为分销业务的长期稳健增长提供动力。 主要内容 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公告披露了多项议案,包括国大药房引入战略投资者、收购呼和浩特市天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资产、收购河源市新特药有限公司股权、投资新设佛山市医用耗材供应链有限公司以及合资新设国药控股国润医疗供应链服务(广西)有限公司等。 事项点评 国大药房引入战投,加速并购改善经营 国大药房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后有望加速并购,同时改善经营效率。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对国大药房的经营管理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有望逐步改善经营效率,提升净利率水平。通过本次增资,增强资本实力,有望加速推进外延式门店扩张,深化全国零售网络布局,带动公司零售业务保持较快增速。 收购河源新特药,强化区域分销网络 收购河源新特药70%股权强化区域分销网络布局,探索供应链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本次收购河源新特药有利于公司强化两广区域分销网络布局,同时增厚公司业绩,带动公司分销业务稳健增长。此外,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开展供应链服务业务,有利于公司深化与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增强客户粘性,为分销业务长期稳健增长提供了推动力。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以下风险:两票制等行业政策风险、DTP业务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资产重组完成后整合管理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国大药房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预计17、18年实现EPS为2.82、3.28元,以9月4日收盘价68.59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24.30倍和20.94倍。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药一致(000028)的公司动态,认为国大药房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加速零售业务扩张并提升经营效率,收购河源新特药则有助于强化区域分销网络。报告维持“谨慎增持”评级,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9-07
    • 新股报告:合作生产模式发展的优秀制药企业

      新股报告:合作生产模式发展的优秀制药企业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中文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赛隆药业:合作生产模式下的优秀制药企业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独特的合作生产模式: 赛隆药业通过与山西普德和西南药业合作,成功实现了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落地生产,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有效降低了初期投入成本。 聚焦核心领域: 公司专注于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领域,并拥有多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医药产品和技术,如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原料药及注射液和银杏达莫注射液专利。 稳健的盈利能力: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每股收益逐年提升。 主要内容 一、行业背景 1.1 公司所处的行业及其简况 赛隆药业成立于2002年,致力于药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及技术服务,目前产品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领域。 公司主要有两种生产模式:自主生产模式和第三方合作生产模式。第三方合作生产模式是公司的主要特色,通过与山西普德和西南药业合作,实现了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和GM1注射液的生产。 1.2 行业增长前景 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多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我国心脑血管用药市场不断扩大。 2009年至2016年,我国脑血管化学药市场销售额保持稳定的增长,八年来复合增长率达到18.89%,市场成长性较好。 1.3 行业竞争结构及公司的地位 从销售额上看,公司的主要品种集中在GM1注射液和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上。 GM1制剂生产企业较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在GM1制剂市场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公司与西南药业合作生产的GM1注射液——“赛捷康”市场份额较为稳定。 公司与山西普德合作生产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亿真慷”在我国脑蛋白水解物制剂市场中排名第一,处于领先地位。 1.4 公司的竞争优势 公司主要的竞争优势有:1)研发优势、2)技术优势、3)质量优势、4)成本控制优势、5)销售渠道优势。 二、公司分析及募集资金投向 2.1 公司历史沿革及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的简况 公司前身塞隆生物成立于2002年,于201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IPO 前自然人蔡南桂、唐霖直接持有本公司股票 90,926,199 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75.77%,二人系本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2 公司主营业务突出、收入和利润平稳增长 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9.86%。公司主要产品为GM1注射液和脑蛋白水解物,近年来此两种产品合计收入占比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90%。 2014-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保持平稳增长。 2.3 综合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2014-2016年和2017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2017年1-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增长较大,主要是由于新增产品节苷脂钠口服液和新增节苷脂钠原料药销售收入毛利率较高,同时GM1注射液毛利率也有所提高。 2.4 募集资金投向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4,0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净额29,968.45万元,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 三、财务状况和盈利预测 3.1 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及资产周转能力指标的分析 期间费用率逐年下降,公司的期间费用主要由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构成,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降低。 主要资产周转能力指标良好,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由于公司采用经销商代理销售模式,按先款后货的原则销售,期末应收账款较小。 3.2 盈利预测及主要假设 基于公司主营业务稳定发展、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各项费用率保持稳定、募投项目进展顺利等假设,预计2017-2019年归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77%、17.95%和13.69%,相应的稀释后每股收益为0.44元、0.51元和0.58元。 四、风险因素 4.1 药品质量风险 药品关乎国计民生,是一种特殊商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公司药品生产包括多个环节,还包括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生产,药品质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4.2 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价格下降风险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药品定价方式将跟随整个医药体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公司主要产品已进入多省医保目录,可能面临价格下降的风险。 4.3 新药研发生产风险 新药研发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研发工作可能在临床前工作、临床研究以及药品生产审批等阶段受自身因素或审批的影响而终止。 4.4 合作生产模式风险 包括合作终止的风险、质量风险和提价风险。 五、估值及定价分析 5.1 国内同类公司比较分析 基于已公布的2016年业绩和2017、2018年预测业绩的均值,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17年、18年平均动态市盈率为34.77倍、25.19倍。 5.2 公司可给的估值水平及价格区间 考虑到公司的业务结构及市场竞争状况,认为给予公司17年每股收益35倍市盈率这一估值水平较为合理,以该市盈率为中枢且正负区间为20%的公司合理估值区间为13.86-16.63元,相对于2016年的静态市盈率(发行后摊薄)为36.20-43.44倍。 六、附表 附表1财务数据及预测(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总结 赛隆药业投资价值分析 赛隆药业作为一家合作生产模式发展的优秀制药企业,专注于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领域,拥有独特的合作生产模式和稳健的盈利能力。 公司通过与山西普德和西南药业合作,成功实现了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落地生产,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局面,有效降低了初期投入成本。 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每股收益逐年提升。 综合考虑公司的业务结构、市场竞争状况和盈利能力,给予公司17年每股收益35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较为合理,合理估值区间为13.86-16.63元。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17-09-04
    • 业绩维持高增速 器械业务延续省外扩张

      业绩维持高增速 器械业务延续省外扩张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扩张策略 * 瑞康医药2017年中报显示,公司收入维持高增速,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变化和器械业务的省外扩张。 * 公司计划在年内完成全国31个省份的业务覆盖,并通过多渠道融资缓解资金压力,为未来的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 主要内容 ## 公司动态事项 * 公司发布2017年中报,显示业绩维持高增速,器械业务延续省外扩张的态势。 ## 收入维持高增速,计划今年内完成全国31省份业务覆盖 * 公司2017年H1实现营业收入103.93亿元,同比增长50.24%,计划今年内完成全国31省份业务覆盖。 * 药品板块实现收入79.49亿元,同比增长38.13%,器械板块实现收入24.09亿元,同比增长111.69%。 * 省外业务高速增长,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17年H1合并报表范围增加28家公司,贡献营业收入8.69亿元。 ## 受益于产品结构变化,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 公司2017年H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14亿元,同比增长136.70%,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水平上升。 * 器械板块毛利率水平较高且收入增速高于药品板块,导致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整体毛利率水平提高。 * 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公司收入规模保持高速增长,仍处于业务扩张期。 ## 多渠道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 公司拟通过综合授信业务和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等方式,缓解业务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降低融资成本。 ## 投资建议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器械业务将保持较快的外延式扩张速度,带动公司整体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 总结 ## 业绩增长与扩张并进 瑞康医药2017年中报表现亮眼,收入和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公司通过积极扩张省外业务,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了整体盈利能力。同时,公司通过多渠道融资,为未来的业务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 ## 维持增持评级,看好未来发展 综合来看,瑞康医药作为区域龙头,具备丰富的药品、器械配送经验,通过并购有望逐步实现器械业务全国销售网络布局。维持“增持”评级,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31
    • 上半年业绩维持较快增长 工业、商业板块协同发力

      上半年业绩维持较快增长 工业、商业板块协同发力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结构优化 中国医药2017年上半年业绩维持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医药工业和商业板块的协同发力。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控制期间费用等方式,实现了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 ## 投资评级与未来展望 维持中国医药“谨慎增持”评级,理由是公司化学制剂业务的快速增长、医药商业板块的结构优化以及潜在的资产注入,这些因素将持续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收入增速。 # 主要内容 ## 公司动态事项点评 ### 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公司2017年H1实现营业收入142.56亿元,同比增长18.5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53亿元,同比增长28.05%。剔除2016年同期国际贸易板块冲回大额坏账准备的影响,归母净利润增速达35%。 ### 毛利率提升与费用控制 公司2017年H1销售毛利率为12.74%,同比增长0.31pp,其中医药工业板块毛利率为44.71%(+2.92pp),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为6.67%(-0.85pp)。期间费用率为5.43%,同比下降0.49pp。 ## 医药工业板块 ### 化学制剂业务显著提升 2017年H1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收入14.76亿元,同比增长20.89%,销售毛利率为44.71%(+2.92pp)。化学制剂业务收入规模扩大,毛利率水平同比明显增长。重点产品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瑞舒伐他汀钙胶囊销量分别增长25.26%、48.68%和383.69%。 ### 中成药业务恢复性增长 中成药业务由于天方中药2016年GMP改造停产,导致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呈恢复性增长,规模与毛利率水平同比增幅较大。 ## 医药商业板块 ### 区域扩张与市场巩固 公司2017年H1医药商业板块实现收入95.52亿元,同比增长22.39%,销售毛利率为6.67%(-0.85pp)。通过设立湖北襄阳和黑龙江通用医疗公司,完善区域网络布局,同时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推广原有优势业务,维持较快的收入增速。 ## 风险提示 * 两票制等行业政策风险 * 海外贸易合同不及预期风险 * 资产注入低于预期风险 ## 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结合半年报调整公司17、18年EPS至1.13、1.35元,以8月25日收盘价24.48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21.63倍和18.18倍。同类型可比上市公司17年市盈率中位值为26.11倍,公司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 投资逻辑 1. 医药工业板块化学制剂业务重点产品保持较快销量增速,依靠规模效益显著提升毛利率水平,带动工业板块整体盈利能力提高。 2. 医药商业板块在“两票制”背景下短期由于业务扩张毛利率水平小幅下降,长期来看公司有望凭借议价能力、提高纯销业务收入比例等方式不断优化商业板块的业务结构,维持较快的业绩增速。 3. 通用技术集团承诺在2018年3月底前解决同业竞争,预计公司接下来会持续推进江药集团、上海新兴等优质医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丰富公司医药工业业务的产品管线布局。 # 总结 ## 业绩增长动力 中国医药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医药工业板块中化学制剂业务的强劲增长和医药商业板块的扩张。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费用控制,提高了盈利能力。 ## 投资价值分析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理由是公司在医药工业和商业板块的协同发展、潜在的资产注入以及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未来,公司有望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资源配置,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30
    • 短期受医改政策影响业绩增速放缓 静待重组资产整合后逐步释放业绩

      短期受医改政策影响业绩增速放缓 静待重组资产整合后逐步释放业绩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短期业绩承压,长期潜力可期:** 医药改革政策(如北京“阳光采购”)短期内对国药股份的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来看,凭借其在北京区域的龙头地位和竞争优势,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提升盈利能力。 * **资产重组助力,静待业绩释放:** 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整合了国药集团旗下北京区域的医药商业资产,实现了资源互补,有望在资产整合后逐步释放业绩。 *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综合考虑公司面临的短期挑战和长期发展潜力,以及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市盈率,维持对国药股份“谨慎增持”的评级。 # 主要内容 ## 公司动态事项点评 * ### “阳光采购”的影响与应对 北京市“阳光采购”政策导致药品采购额下降和药品价格调整,对公司收入增速和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但公司凭借自身优势,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 ### 期间费用率分析 公司2017年H1期间费用率为2.75%,同比上升0.13pp,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05pp、0.32pp,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0.50pp。 * ###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原因 公司2017年H1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10.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增长57.80%,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于6月份完成资产重组并合并报表。 ## 国瑞药业呈恢复性增长,静待标的公司资产整合后业绩释放 * ### 国瑞药业业绩恢复性增长 国瑞药业受益于上年基数较低,以及国家药品招标、新药审批、医改限抗等新政策实施的影响,2017年H1实现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净利润2,201.27万元,同比增长26.0%。 * ### 前景口腔业绩稳健增长 前景口腔2017年H1实现收入9,984.32万元,同比增长5.6%,实现净利润715.63万元,同比增长15.4%,主要得益于加大核心品种市场推广力度和引进新产品。 * ### 资产重组的协同效应 公司于2017年6月重组完成且合并报表,收购四家标的公司股权,巩固了公司在北京区域医药流通龙头的市场地位,有望提升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四家标的公司2017年H1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44亿元,净利润2.59亿元。 ## 风险提示 * ### 政策风险 两票制等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影响。 * ### 整合风险 资产重组完成后整合进度可能不及预期。 * ### 改革风险 国企改革进度可能低于预期。 ## 投资建议 * ###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17、2018年实现EPS为1.48、1.62元,以8月22日收盘价33.11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22.34倍和20.42倍。 * ### 投资评级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理由包括:公司在北京区域的竞争优势、资产重组带来的资源互补和业绩释放潜力,以及未来向麻精特药二级药品扩张业务的前景。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药股份2017年中报,指出公司短期内受到医改政策的影响,业绩增速放缓,但长期来看,凭借其在北京区域的龙头地位和竞争优势,以及资产重组带来的协同效应,有望实现业绩增长。报告维持对国药股份“谨慎增持”的评级,并提示了行业政策、资产整合和国企改革等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28
    • 上半年业绩略低于预期 长期看好“全国零售+两广分销”双轮驱动

      上半年业绩略低于预期 长期看好“全国零售+两广分销”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战略定位与增长模式: 国药一致明确了“全国零售+两广分销”的双轮驱动战略,通过批零一体化运作,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业绩驱动与盈利能力: 尽管短期内受到两广地区医改政策的影响,但公司凭借在两广区域的领先地位和分销业态转型,以及国大药房盈利能力的提升,长期来看仍具备增长潜力。 主要内容 上半年业绩回顾:增速放缓但长期向好 业绩表现: 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5.62%,主要由于资产重组导致基数偏高。剔除该因素,营收同比增长3.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3%,略低于预期。 医药分销业务:区域优势与政策影响 业务构成: 医药分销业务收入占比75.7%,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上半年实现收入157.54亿元,同比增长1.56%,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5.50%。 区域聚焦: 国控广州和国控广西两家子公司收入占医药分销业务的76.1%,但归母净利润占比为57.2%。 政策影响与应对: “两票制”、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等医改政策短期内导致利润、收入增速下滑。公司通过批零一体化、分销业态转型等方式应对,有望逐步恢复收入增速。 医药零售业务:盈利能力提升空间 业绩增长: 医药零售业务实现收入48.88亿元,同比增长12%,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增长30.08%。 门店扩张: 截至2017年6月底,国大药房门店数达3,693家,较上年末提高5.5%。 盈利能力提升: 国大药房净利率为2.69%,与连锁药店龙头相比仍有差距,未来有望通过提高采购效率、管理效率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参股公司现代制药:业绩增厚 投资收益: 公司通过资产重组获得现代制药15.56%股权,上半年实现投资收益1.47亿元,下半年有望进一步释放业绩。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预计2017、2018年实现EPS为3.01、3.34元。 估值分析: 公司市盈率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考虑到公司战略定位和业务发展,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国药一致2017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并对其主要业务板块进行了深入剖析。报告指出,尽管公司短期内受到医改政策的影响,但凭借其在两广地区的领先地位、分销业态转型以及零售业务的增长潜力,长期来看仍具备稳健增长的基础。同时,参股公司现代制药的业绩贡献也将增厚公司收益。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28
    • 2017年中报点评: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大健康战略持续推进

      2017年中报点评: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大健康战略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稳健与战略推进 本报告对云南白药(000538)2017年中报进行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公司上半年业绩保持平稳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 大健康战略持续推进,商业板块增长较快,产品线不断完善。 * 混改顺利推进,有望提升管理效率,并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投资评级与估值分析 *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 * 公司估值低于中药行业平均水平,具备投资价值。 # 主要内容 ## 上半年业绩保持平稳,销售费用增长较多 2017年上半年,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119.60亿元,同比增长14.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增长12.75%。由于公司大健康产品销售投入较多,上半年销售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02个百分点。公司上半年销售毛利率为31.78%,较去年同期增长1.67个百分点。 ## 商业板块增长较快,大健康产品线不断完善 分业务看,上半年公司工业板块销售收入为49.76亿元,同比增长9.50%;商业板块销售收入为69.24亿元,同比增长17.53%。公司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行市场化资源配置,加快大健康新型产品平台部署。 ## 混改顺利推进,管理效率提升值得期待 今年6月,公司控股股东白药控股引入新战略投资者江苏鱼跃。混改后通过强强联手协同发展,公司渠道资源将进一步丰富,公司还可能会通过股权激励等一系列手段提高整体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 风险提示 公司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药品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整合风险;混改低于预期风险。 ##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17、18年实现EPS为3.23、3.70元,以8月23日收盘价88.68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27.44倍和23.98倍。中药行业上市公司17、18年预测市盈率平均值为33.78倍和26.36倍。公司的估值低于中药行业的平均值。公司业绩稳健,大健康战略持续推进,四大事业部发展平稳,混改将为上市公司注入新活力,前景值得期待。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 总结 本报告对云南白药2017年中报进行了全面分析,公司上半年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大健康战略持续推进,混改顺利推进,有望提升管理效率。维持“谨慎增持”评级,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同时,报告也提示了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药品降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整合风险以及混改低于预期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25
    • 2017年中报点评:业绩向好,体外诊断产品收入增长较快

      2017年中报点评:业绩向好,体外诊断产品收入增长较快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费用控制双驱动** 理邦仪器2017年中报显示,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新产品的技术领先和传统产品线的不断优化。同时,公司通过合理的费用管理,有效降低了期间费用率,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 **体外诊断产品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体外诊断产品销售表现良好,尤其是M16磁敏免疫分析仪和i15血气生化分析仪,已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增长点。未来,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市场推广,体外诊断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主要内容 * **公司动态事项** * 2017年中报点评:理邦仪器发布2017年中报,报告对公司业绩及产品发展进行了分析。 * **事项点评** * 上半年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期间费用率继续下降: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913.25万元,同比增长29.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3.82万元,同比增长116.35%。公司通过合理管理研发费用和其他费用支出,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期间费用率均有所下降,同时销售毛利率有所提高,使得公司上半年整体业绩大幅增长。 * 体外诊断产品销售良好,数字超声诊断系统持续推广:上半年公司体外诊断产品销售收入3,901.02万元,同比增长48.03%。M16磁敏免疫分析仪已在国内上市,配套测试卡预计9月初拿到注册证书。i15血气生化分析仪及BG8、BG10测试卡收入大幅增长,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销售。数字超声诊断系统实现收入4,920.57万元,同比增长13.97%。新一代便携式数字超声系统Acclarix AX8及推车式彩超Acclarix LX8在2017年上半年持续推广,公司也在研发新的彩超产品。 * 传统产品销售实现较快增长,新品不断推出:在传统的监护仪、妇幼保健和心电产品方面,公司通过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升级软件平台、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系列产品。各项传统产品均实现了较快的销售增长。 * **风险提示** * 公司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研发失败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专利风险。 * **投资建议** * 未来六个月,维持“谨慎增持”评级:预计公司17、18年实现EPS为0.12、0.19元,以8月21日收盘价8.75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70.36倍和45.98倍。公司产品涵盖多参数监护产品及系统、妇幼保健产品及系统、心电产品及系统、数字超声诊断系统、体外诊断和智慧健康六大领域,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体外诊断和彩超机等新产品已打开市场,未来将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并且公司通过对各项费用的精细化管理,高费用率的状态得到有效缓解,未来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 # 总结 本报告对理邦仪器2017年中报进行了分析,指出公司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体外诊断产品的良好销售和传统产品的稳定增长。同时,公司通过有效的费用控制,提升了盈利能力。报告维持对公司“谨慎增持”评级,并提示了研发、市场竞争和专利等风险。总体而言,理邦仪器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上海证券
      4页
      2017-08-23
    • 2017年中报点评:内生拉动,上半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2017年中报点评:内生拉动,上半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个股研报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22
    • 北京区域业务受益于阳光采购稳健增长 西南区域业务布局持续推进

      北京区域业务受益于阳光采购稳健增长 西南区域业务布局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北京区域业务稳健增长,受益于阳光采购 嘉事堂作为北京地区的大型医药商业公司,其北京区域业务将持续受益于阳光采购,药品品规数和覆盖医院数有望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业绩稳健增长。 ## 西南区域扩张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公司与四川投促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收购成都荣锦,此举具有协同效应,西南地区有望成为公司北京以外区域业绩的新增长点,有利于公司维持北京以外区域配送业务的较高增速。 # 主要内容 ## 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发布2017年中报。 ## 事项点评 ### 批发业务持续增长,毛利率小幅下降 2017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36亿元,同比增长27.84%,其中医药批发业务收入占比98.01%,是主要收入来源。医药批发业务收入64.06亿元,同比增长28.22%,但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0.83个百分点至9.60%。器械业务方面,18家医疗器械销售子公司实现收入39.93亿元,同比增长33.9%,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18.7%。GPO业务方面,与首钢总公司的实际销售收入达3.12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 公司H1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3.13%。期间费用率为4.78%,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99个百分点、持平、下降0.19个百分点。 ### 北京区域受益于阳光采购,收入稳健增长 北京地区H1实现收入30.70亿元,同比增长17.30%,毛利率为8.58%(-1.21pp)。受益于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自今年4月起实施的药品阳光采购,公司配送品规已超过3万个,是北京地区配送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作为北京社区医疗机构的主要配送商之一,承担北京市海淀、石景山、门头沟三个区的社区医疗药品配送一级配送商任务。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公司有望占据更多的北京区域市场份额,带动业绩增长。 ### 北京以外区域高速增长,西南地区成新增长点 北京以外地区H1实现收入34.18亿元,同比增长35.35%,毛利率为10.55%(-1.86pp)。公司于2017年7月与四川投促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四川省设立嘉事堂西南总部并建立物流中心。该战略协议计划5年实现收入50亿元,与此前计划收购的成都荣锦的收入承诺相匹配。西南地区已成为公司北京以外地区业务扩张的重要增长点,北京以外地区有望维持较高的收入增速。 ## 风险提示 * 北京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药品招标、医保支付等行业政策风险 * GPO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北京以外地区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 投资建议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预计17、18年实现EPS为1.15、1.44元,以8月9日收盘价36.87元计算,动态PE分别为31.94倍和25.58倍。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嘉事堂2017年中报,指出公司批发业务持续增长,但毛利率小幅下降。北京区域业务受益于阳光采购,收入稳健增长。北京以外区域维持较高增速,西南地区成为公司业绩的新增长点。维持“谨慎增持”评级,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17-08-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