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第四次全球制药工业变革浪潮的中国力量

      第四次全球制药工业变革浪潮的中国力量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掘金千亿美元自身免疫疾病蓝海市场,泰它西普勇立潮头。 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覆盖全身的自免疾病是一种难以自愈、复发率高,需要患者长期给药的慢性疾病,全球的药物市场空间已超过千亿美元,且生物药取代小分子药已是大势所趋,但现阶段面临的窘境却是全球治疗自免疾病的生物药非常有限。 双靶点融合蛋白泰它西普作为国内非常稀缺的用于治疗自免疾病的生物药,出道即巅峰。目前已获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适应症,市场空间巨大(百万级患病人群),竞争格局良好(国内仅获批 2 款,全球总共 3 款),而且泰它西普表现出了 Best-in-class 的潜质。除此之外,泰它西普还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千万级患病人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罕见病)、 原发性干燥症(百亿元级市场空间)、 免疫球蛋白 A 肾病(几十亿元级市场空间)、 多发性硬化症(百亿美元市场空间)、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百亿元级市场空间)等缺少生物药的适应症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患者、医生教育的持续推进,泰它西普的价值将逐渐绽放,有望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   把握多特异性药物时代的历史机遇,维迪西妥单抗捷足先登。 现代制药工业已进入以 ADC 为主要代表的第四次创新浪潮,无论是技术成熟度抑或是疗效而言, ADC 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医药市场的主旋律。维迪西妥单抗针对胃癌、尿路上皮癌后线治疗的获批,不仅填补了国内临床需求的空白,而且在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同类疗法。一方面在前线推进上疗效喜人,另一方面 HER2 泛癌种靶点的属性使其能够不断扩展适应症,释放自身潜力,与抗 PD-1 单抗的联用有望在与 DS-8201 的竞争中占得一席地位。前瞻性的布局和优秀的执行能力,首个上市使维迪西妥单抗很大程度上避免了 HER2 ADC 的“战国时代”。与国际 ADC 药物的开发先驱 Seagen 的重磅交易,刷新了国产创新药出海的纪录,证明了维迪西妥单抗巨大的商业潜力。   已形成良好协同作用的三大技术平台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目前拥有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RC48、 RC18、 RC28)、 ADC 平台(RC48)、双抗平台(RC138、 RC148、 RC158),基于这些技术平台已开发了 20 余款候选生物药产品,其中有 10 余款处于商业化、临床研究或 IND 准备阶段,覆盖自身免疫、肿瘤和眼科三大疾病领域的 20 余种适应症。 多特异性药物时代,平台的重要性显著提高,公司已经被证明过的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连续推出了三款具有强竞争力的产品,并且与ADC 平台、双抗平台形成了良好协同,构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对其持续推出产品矩阵充满信心。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商业化的不断加快,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 8.38 亿元、 13.22 亿元、 18.08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27%、 57.80%、 36.77%;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0 亿元、 -10.63 亿元、 -10.50 亿元。通过 DCF 模型对公司保守估值可得公司 A 股合理市值 288.96 亿元。我们看好公司目前产品的竞争力和后续的商业化兑现,更重要的在于公司目前已经被证明过的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与 ADC 平台、双抗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持续推出产品矩阵,我们对此充满信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和海外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政策波动风险。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0页
      2022-09-18
    • 新股覆盖研究:毕得医药

      新股覆盖研究:毕得医药

      个股研报
        毕得医药(688073)   下周二(9月20日)有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毕得医药”询价。   毕得医药(688073):公司是一家聚焦于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为新药研发机构提供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等产品的企业,产品主要服务于药物靶点发现,苗头化合物筛选,先导化合物发现、合成及优化,药物候选化合物发现等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3.91亿元/6.06亿元,YOY依次为52.54%/57.47%/54.86%,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54.94%;实现归母净利润-0.01亿元/0.59亿元/0.98亿元,YOY依次为94.15%/5452.03%/65.37%,于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最新报告期,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37.41%;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36.91%。根据初步预测,公司2022年1-9月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200.00万元至9,20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94%至37.93%。   投资亮点:1、公司为国内产品库最大的药物分子砌块自主品牌供应商;有望受益于药物分子砌块国产替代趋势。公司多年密切跟踪新药物分子实体的动态,形成以药物分子砌块研发设计、定制化合成、分子结构确证、纯度检测及纯化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体系,可向新药研发机构提供超过30万种药物分子砌块,其中常备药物分子砌块现货库存超过7万种,是国内最大的药物分子砌块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已与药明康德等CRO机构、罗氏、默克等创新药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厚合作,客户数量达近8,000家。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疾病谱的改变,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且基于成本优势,国内药物砌块分子进口替代效应逐渐增强,公司有望受益于市场规模增长及国产替代带来的行业机遇。2、报告期内公司抓住行业机遇持续提升产量,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全球布局,随着募投项目中四个全球区域中心的建成,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或将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在技术人员数量、检测技术、提纯技术、设备仪器配备、仓储布局能力等方面不断加强,实现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产量的持续增长,2020年、2021年药物分子砌块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49%、130.16%,科学试剂同比分别增长95.68%、222.61%,带动收入稳健增长。此外,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药物分子砌块领域的领先企业,并为此积极开展全球布局,现已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全球新药研发高地成立境外子公司;随着募投项目“药物分子砌块区域中心项目”拟定的美国、印度、上海、成都四个新区域中心的落成,公司有望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是一家聚焦于新药研发产业链前端,为新药研发机构提供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等产品的企业,根据业务的相似性,选取药石科技、皓元医药、阿拉丁为可比上市公司。根据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1年度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8.20亿元,PE-TTM(算数平均)为59.12X,销售毛利率为54.84%;相较而言,公司的营收规模和毛利率均处于同业中下游。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2-09-16
    • 持续扩充产品矩阵,加速布局合成生物学赛道

      持续扩充产品矩阵,加速布局合成生物学赛道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9月12日晚,华恒生物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对参股公司智合生物增资,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智合生物25%的股权并实际控制智合生物;同日,杭州欧合生物将其拥有的“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相关技术授权公司使用,独占实施许可期限为20年。   “增资+签署协议”丰富公司产品矩阵,拓宽合成生物学赛道   “增资+签署协议”拓展合成生物学赛道。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对智合生物增资,认购智合生物1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持有智合生物25%的股权,同时,根据拟签订的《增资协议》条款,公司通过智合生物其他股东向公司委托表决权等方式拥有智合生物100%的表决权,实际控制智合生物并由公司负责具体产业化实施工作,智合生物拥有发酵法1,3-丙二醇、发酵法玫瑰精油等技术成果,1,3-丙二醇可用于多种药物、新型聚酯PTT、医药中间体及新型抗氧剂的合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玫瑰精油广泛应用于美容、美妆、食品、烟草、香水、化妆品等领域,此次增资有利于丰富公司产品种类,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此外,公司拟与欧合生物签署《技术许可合同》,欧合生物将其拥有的“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相关技术授权公司使用,该技术许可的性质为独占实施许可,独占实施许可期限为20年,公司利用合同约定的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生产的当年起,按照每自然年度利用本技术成果生产形成的终端产品销售额(含税)的0.5%向欧合生物支付产业化提成,需支付许可费的期限为10年,独占实施许可期内剩余期限不再支付产业化提成。丁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中间体,传统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应用石化法生产,而发酵法是利用可再生糖源和二氧化碳作为主要原料,在石油危机及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生物法能够节约大量的石油资源并且降低产生的污染,具有显著的成本和环保优势。此次公司拟与欧合生物签订技术许可合同,开展合成生物技术在丁二酸相关产品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有利于推动公司未来战略发展,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公司建立了“工业菌种—发酵与提取—产品应用”的技术研发链,在工业菌种创制、发酵过程智能控制、高效后提取、产品应用开发环节形成了完备的技术领先优势,对于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玫瑰精油及丁二酸,实现产业化落地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   合成生物学龙头企业,技改扩产提高产业一体化   全球丙氨酸龙头企业,生物法是核心技术。公司是合成生物学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丙氨酸系列产品(L-丙氨酸、DL-丙氨酸、β-丙氨酸)、L-缬氨酸、D-泛酸钙和熊果苷(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等,可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及保健品、食品添加剂、饲料等众多领域,目前公司L-丙氨酸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公司现有丙氨酸系列产品产能超2.65万吨,目前募投项目巴彦淖尔交替生产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和秦皇岛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产项目已按计划部分投产,相关产品经济性逐步呈现。此外,公司还在稳步推进巴彦淖尔基地年产1.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项目和长丰基地年产0.7万吨beta丙氨酸衍生物项目,预计均将在2023年建成投产。随着多个项目的稳步推进和陆续投产,公司将进一步丰富自身产品种类,增强公司在动物营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链的一体化程度,稳固自身合成生物学龙头地位。   研发能力筑成公司最宽护城河,发力合成生物学赛道   “产研学”合作模式助力公司研发能力,国际首家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企业。公司搭建系统与合成生物中心,完善从菌种构建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放大-工厂大规模生产相结合的全产业链技术产业化路径,围绕发酵法和酶法两大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在研管线产品,形成合成生物技术相关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突破厌氧发酵技术瓶颈,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微生物厌氧发酵规模化生产L-丙氨酸产品,是行业内拥有厌氧发酵法生产L-丙氨酸完整知识产权的优势企业之一。“碳中和”大背景下,生物制造以可再生的物质为原材料,生产过程绿色环保,可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L-丙氨酸为例,每生产1吨L-丙氨酸理论上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到0.5吨,随着以碳税为代表碳中和政策逐步落地,会进一步拉开生物制造对传统工艺的成本优势,生物制造产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目前多个在研项目进入中试小试阶段。公司未来还将继续加大对研发的高投入,持续发力合成生物学赛道,加速开发更多种生物基新产品,推动我国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3.72、4.83亿元,同比增速为47.9%、49.5%、29.9%。对应PE分别为65、43、3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引起的各项风险;   (2)安全生产风险;   (3)环境保护风险;   (4)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5)股权激励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09-16
    • 和黄中国医药(HCM):公司在2022年ESMO大会上发布FRESCO-2临床试验数据

      和黄中国医药(HCM):公司在2022年ESMO大会上发布FRESCO-2临床试验数据

    • 莱茵生物点评报告:限制性股权激励发布彰显后续信心,继续推荐

      莱茵生物点评报告:限制性股权激励发布彰显后续信心,继续推荐

    • 产品渠道双重发力,带动业绩持续发展

      产品渠道双重发力,带动业绩持续发展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投资逻辑   综合性家用医疗器械先行者,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公司以“可孚”产品为核心,并引入其他品牌作为补充,其中2018-2020年公司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7%、71%、81%,占比逐年增长。公司2021年10月于深交所上市共募集资金净额35.3亿元,主要用于长沙智慧健康监测与医疗护理产品生产基地、湘阴智能医疗产业园、研发中心及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同比下降4.2%,较2019年同期增长56%;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增长1.2%,较2019年同期增长247%。2022年H1公司收入13.0亿元(+18%),归母净利润1.3亿元(-40%)。   健耳听力中心满足听力一体化解决方案,单店模型可复制性强。目前我国约2亿人患听力障碍,约7000万人患致残性听力障碍,但助听器佩戴率不足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助听器验配行业还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门店连锁化程度低,行业格局分散。公司致力于拓展健耳听力中心,满足听力一体化解决方案,2018-2021年,健耳门店收入分别为671.14万元、1604万元、2524万元和6914万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开设验配中心累计409家,2022年上半年净开设超50家。   打造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网络,加速公司市场扩张。公司目前已构建了大型电商平台、大型连锁药房、自营门店等相融合的立体式营销渠道。线上渠道方面,公司已完成主要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苏宁易购在内的国内主要第三方电商平台布局;线下方面,截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经拥有11家仓储大卖场、409家“健耳听力”助听器验配中心和14家“好护士”医疗器械零售门店,并与70多家连锁药店百强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为全国20多万家药店提供商品和服务。公司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形成多样性、多内容、多维度和多触达点的新型经营形态。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2、6.12和7.52亿元,增速分别19%、19%和23%,选用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法)进行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20倍PE,目标价4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防护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线下门店销售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9-15
    • 从西部走向全国的流通行业新龙头

      从西部走向全国的流通行业新龙头

      个股研报
        重药控股(000950)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首次进口药械口岸落地重庆,“渝新欧”铁路助力对接欧洲药品进口,加快仓储物流建设,2022年处理物流量增至300亿。2)“内生增长+外延扩张”双驱动,西南地区龙头地位稳固,计划2025年覆盖全国300个地级市。3)高毛利的医疗器械业绩增速超预期,力争2025年实现医疗器械收入200亿。   依托“区位+药检+成本”三大优势,抓住进口总代新机遇,加快仓储物流建设。1)2018年重庆成为全国第4个开放的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2021年重庆开放化学药品首次进口口岸,潜在进口药械代理市场潜力巨大。2)“中欧班列+医药保税仓”吸引外企深度合作,公司的和平物流中心于2018年投运,阿斯利康与辉瑞在库房内日均货量分别为10万件、6万件。3)公司的物流布局完善,已具备辐射全国的配送服务能力,2022年5月,土主(二期)竣工投产,预计年处理量可增至300亿元,大幅提升公司整体物流处理能力。   立足重庆,夯实西部,挺进中原,走向全国。区域龙头地位稳固,“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推进全国销售网络稳步扩张。目前公司在重庆、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区的市占率位列第一。在重庆市实现三级甲等80%覆盖,二级医院60%覆盖。截至2021年末,公司拥有全级次控股子公司200余家,批发业务辐射范围达27个省(市),十四五规划提出“三百城”的战略目标:除了完成空白省会布局以外,在全国300余个地级市完成新设或并购企业的目标。   战略优化产品结构,高毛利的医疗器械类业绩增速超预期。2021年医疗器械收入为75.6亿(+51.9%),2018-2021年医疗器械收入CAGR高达89.4%。2021年医疗器械毛利为13.3亿(+94.7%),毛利占比提升至23.3%,2018-2021年医疗器械毛利CAGR高达110.9%。2021年通过并购2家子公司、新设4家公司,加强全国范围内医疗器械流通市场的业务拓展。公司力争2025年实现医疗器械收入200亿,2020-2025年复合增速为32.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为10.7%。公司具有批零一体化优势,目前正处于全国商业布局高速扩张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联营企业投资收益波动风险;并购企业不达预期;融资成本升高;终端医院回款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9-15
    • 乐普医疗(300003):持续研发打造产品矩阵,重回创新驱动成长新常态

      乐普医疗(300003):持续研发打造产品矩阵,重回创新驱动成长新常态

    • 莱茵生物(002166):公司公布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

      莱茵生物(002166):公司公布限制性股权激励方案,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

    • 可孚医疗(301087)公司深度研究:产品渠道双重发力,带动业绩持续发展

      可孚医疗(301087)公司深度研究:产品渠道双重发力,带动业绩持续发展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