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820)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把握PEEK材料高值耗材市场机遇,迈入发展快车道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把握PEEK材料高值耗材市场机遇,迈入发展快车道

      个股研报
        康拓医疗(688314)   神经外科高耗领军企业,多维覆盖市场需求,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为神经外科PEEK材料颅骨修补等细分赛道领军企业,拥有多个国内首创产品,多维覆盖市场需求,同时在种植牙等消费领域也有产品布局,拥有较大发展潜能。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5/1.28/1.72亿元,EPS分别为1.64/2.21/2.9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3/21.8/16.2倍,预计2024年公司估值将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同时考虑公司神经外科、骨科等产品丰富度的不断提升,业绩有望加快释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颅骨修补固定市场空间广阔,终端需求不断升级,康拓医疗具有先发优势   根据南方所测算,2023年我国神经外科颅颌骨修补固定产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7.5亿元,其中国内市场颅骨修补高值耗材赛道厂商数量多、产业分散、整体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低,所以创新研发能力、精准服务能力和营销推广能力强的企业将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目前新PEEK材料颅骨修补产品相较传统钛材料性能优越性较突出,如应力集中小、强度大和不影响后续MR/CT检查等,市场渗透率逐年快速提升,其中康拓医疗为国内在该领域产品进入最早的企业之一,市场占有率常年在60%以上,保持市场龙头地位,我们预计PEEK材料产品将成为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市场主流,3D打印等新兴技术融合将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产品+研发+渠道齐发力领跑神经外科等高值耗材赛道,成长预期高   康拓医疗凭多年技术积累在颅骨修补固定领域形成了齐全的产品线布局,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围绕患者需求提供神经外科颅骨修补固定多样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也是首个取得国产PEEK骨板和链接片注册证的企业,和国内唯一可以生产PEEK链接片的企业;研发方面,公司正在建立新的研发中心,并注重内部研发制度建设,构建完善高效的研发体系,综合研发实力雄厚;渠道方面,公司构建了境内外庞大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可加快新产品进入终端市场,并形成规模效应。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创新性研发管线,相继在脊柱外科、心胸外科、口腔科推出固定植入类产品,同时医疗消费类产品也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以及运用3D打印等技术不断为公司产业赋能,建立核心技术壁垒驱动公司长远发展。   风险提示:新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链中断、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6-10
    • 原料药触底反弹,CDMO、制剂打开业绩天花板

      原料药触底反弹,CDMO、制剂打开业绩天花板

      个股研报
        天宇股份(300702)   优质沙坦原料药龙头,制剂、CDMO转型顺利:公司成立于2003年,致力于高级医药中间体和特色原料药的研发、制造和生产,并逐渐向制剂、CDMO等领域扩展。短期来看,公司沙坦原料药业务逆境反转,CDMO业务稳定提升,制剂业务迎来放量拐点,2022年业绩将出现明显好转,净利润有望翻倍。长期来看,公司加速研发团队建设,CDMO联手默沙东,制剂储备百个品种,业绩空间逐渐打开。   原料药:短期不利因素消除,开始触底反弹:2021年受到沙坦降价、汇率波动、新产能转固等多因素影响,公司API业务盈利能力受损。我们认为公司API业务已触底,随着2022年1)沙坦API下游涨价,上游原材料降价;2)昌邑、京圣厂区落地后放量,规模效应体现;3)汇率逐渐转向利好;4)冬奥会后山东厂区限电解除;多因素带动传统API业务在2022年加速逐季度恢复。非沙坦类产品管线丰富,包括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商业化品种11个、待验证品种16个、研发中心品种数十个,形成三大梯队,提供长期业绩支撑。   CDMO:大客户项目2022年放量,丰富客户储备打开长期空间:公司依托20余年API经验积累,拥有低成本、稳定、高质量的合成能力,且在格氏反应、金属催化耦联、手性反应等合成技术上国内领先。2021年公司积极响应,帮助默沙东完成关键中间体开发和供应,显示出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供应能力。2022年默沙东非新冠订单Q2开始交付,第一三共订单仍有增量,与恒瑞合作项目下半年有望开始放量,我们认为CDMO常规业务在2022年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中长期看,公司不断加深与大药企的合作,截至2021年底已有15家有望达成商业化合作的客户,且积极与中小创新药企合作,项目储备丰富   制剂业务:长期耕耘将在2022年结果,后续项目储备丰富:公司长期重视制剂研发能力,已有三个制剂研发中心(8000㎡)和300余人的研发队伍,截至2021年底待审批品种14个,在研项目71个。公司蓄势待发,前期储备开始释放,2022全年预计获批6个品种(Q1已批3个),全年申报20个,2022年有望带来6000万收入;未来3年内,每年10个获批,15-20个申请。在集采背景下,仿制药降价机制已形成,公司有望依靠一体化的成本控制优势以量换价,打开仿制药市场广阔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32.47、39.22、47.01亿元,增速分别28%、21%、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6.56、8.09亿元,增速分别123%、44%、23%,2022-2024年P/E估值分别为28X、19X、16X;基于公司原料药困境反转在即,CDMO业务开始加速放量,制剂业务储备丰富,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沙坦类原料药出口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CMO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制剂业务不及预期风险;政策/环保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2-06-10
    • 新股专题覆盖:普瑞眼科(2022年第58期)

      新股专题覆盖:普瑞眼科(2022年第58期)

      个股研报
        普瑞眼科(301239)   投资要点   下周二(6月14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普瑞眼科询价。   普瑞眼科(301239):公司为专科连锁眼科医疗机构,主要业务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医学视光项目及综合眼病项目四大类。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93亿元/13.62亿元/17.10亿元,YOY依次为17.33%/14.21%/25.54%,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8.93%;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1.09亿元/0.94亿元,YOY依次为56.60%/122.06%/-13.81%,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44.18%;2021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由新租赁准则及社保减免政策退出导致。最新报告期,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20.75%;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28.85%。受疫情影响,公司预计20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1900万元至4100万元,同比下降70.92%-37.25%。   投资亮点:1、随着人民眼保健意识不断加强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眼科医疗需求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国家实施相关鼓励政策,眼科医疗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如根据中国防盲治盲网的数据及第三届中国眼健康大会信息,1990年前我国白内障年手术量约为14.3万例,CSR(每年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例数)仅为83;2000年我国白内障年手术量为48万例,CSR大幅提升至370;2018年CSR更是增长至2,662。医学视光方面,我国角膜塑形镜销量增长迅速。2015年我国角膜塑形镜销量达64.30万副,2011-201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4.11%。2、公司近年来重点投入屈光项目领域,通过对相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新设备的持续引进,有望逐渐在屈光项目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公司从2019年开始重点开拓屈光业务。设备方面,公司与主要设备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了大批高精尖设备:目前公司屈光项目配备有德国蔡司VisuMax全飞秒激光、德国蔡司VisuMax准分子激光等设备,已实现“全普瑞、全飞秒”计划,“全普瑞、全千频(阿玛仕1050RS)”计划也已完成大部分配置。另外,公司募投项目长春普瑞眼科医院也将购置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AMARIS准分子激光系统等先进的眼科医疗设备。持续投入为公司带来业务的较大增长,2020及2021年度公司屈光项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4.11%及29.7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公司的可比公司包括爱尔眼科、何氏眼科等。从可比公司情况来看,行业平均收入规模为79.82亿元,平均PE-TTM(剔除负值/算数平均)为70.76X,平均毛利率为46.11%。相较而言,公司的收入规模和销售毛利率均低于国内眼科龙头爱尔眼科,但略高于区域眼科龙头何氏眼科。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6-10
    •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八):奥浦迈新股梳理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八):奥浦迈新股梳理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公司概览:中国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龙头企业之一   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良好的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工艺和发展理念,公司通过将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的有机整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速新药从基因(DNA)到临床申报(IND)及上市申请(BLA)的进程,通过优化培养产品和工艺降低生物制药的生产成本。   公司细胞培养的产品和服务分为培养基销售和CDMO服务两类,主要面向生物制品企业及科研院所等。一方面向客户提供药物开发和科学研究所需的培养基产品,使用自研的无血清培养基可降低生物药CDMO服务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为药物研发企业提供在细胞株构建、工艺开发、分析服务及定制开发、中试生产及临床I&II期的CDMO技术服务,能够增加无血清培养基的客户黏性   公司概览:股权结构合理,受资本关注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控股股东为肖志华,直接持有32.54%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肖志华和贺芸芬夫妇,二人通过宁波稳实间接控制9.44%的股份。肖志华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41.98%。肖志华拥有中国国籍和美国永久居留权,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此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也出现在公司股东名单之中,天津华杰持股14.41%,上海磐信持股13.97%,国寿成达持股10.55%,达晨创投持股8.99%,元清本草持股2.50%,领瑞基石持股0.57%。   公司概览: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专业出身、经验丰富   奥浦迈的管理层深耕生物科技行业、学历水平高;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为公司提高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在CDMO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06-09
    •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九):康为世纪新股梳理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九):康为世纪新股梳理

      个股研报
        康为世纪(688426)   1.公司概览: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   康为世纪立足分子检测底层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在酶原料、核酸保存、样本前处理领域有十余年的研发积累,是国内少数实现分子检测核心环节完整业务布局的生物科技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分子检测酶原料、核酸保存试剂、核酸提取纯化试剂以及分子诊断试剂盒,公司开发的各环节试剂对分子检测的效率和结果准确性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公司基于分子检测各核心环节的技术优势,将业务拓展至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筛查和诊断领域,开发了多款创新型产品及服务,实现了分子检测“核心酶原料+试剂盒+检测服务”的一体化布局。   公司自2010年成立即开始围绕分子检测技术的产业化开展关键底层技术攻关,已陆续形成酶原料、核酸保存、核酸提取纯化、荧光定量PCR、基因测序、核酸质谱6个技术平台共23项分子检测核心技术。   1.公司概览:股权结构合理,获资本关注   截至2022年3月20日,王春香持有公司控股股东北京康为64.60%的股权,分别持有康为共创、康为同舟、康为共济、康为众志64.60%、3.59%、5.47%和10.32%的份额,合计间接持有公司55.59%的股权;王春香博士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康为共创、康为同舟、康为共济、康为众志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王春香博士拥有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   此外,泰州产投、毅达创投、中小基金、人才创投合计持有公司5.87%股份。泰州产投、人才创投的基金管理人为南京毅达,毅达创投、中小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为毅达基金,该等基金管理人由南京毅达资本管理企业(有限合伙)的合伙人应文禄、周春芳、尤劲柏、史云中、樊利平、黄韬实际控制。   1.公司概览: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专业出身、经验丰富   康为世纪的管理层工作经验丰富、学历水平高;其核心技术人员具备突出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具有生物医药等相关专业领域硕士以上教育背景或拥有5年以上行业从业经历,对公司核心技术突破、产品体系建设有突出贡献。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6-09
    • 乘制药装备行业东风,积极扩产响应旺盛需求

      乘制药装备行业东风,积极扩产响应旺盛需求

      个股研报
        东富龙(300171)   核心观点:   公司成长性初显,估值中枢有望提升。 制药装备行业驱动因素从政策推动转为下游药企转型换装需求。一方面,随着 GMP 认证已经常态化,行业不再剧烈周期波动。 另一方面, 下游药企转型生物药是一个长期的行业趋势,这种转型带来的制药装备换装需求具有明显的成长性特征。随着公司下游需求成长性逐步体现,公司估值应当从周期性定价变为成长性定价,估值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公司所处行业不受政策压力且基本面稳固。 制药装备的客户是制药公司, 该环节不受医保控费政策限制。此外,制药装备属于高端制造领域,部分高端制药装备还涉及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属于国家鼓励技术攻关和国产替代的范畴,政策面上不可能受打压。制药装备用途广泛,不会过于依赖少数药品或疾病需求的变化,这意味着制药装备的整体需求比较稳定。   公司业绩爆发式增长,生物制品装备表现亮眼。 自 2021 年起,受益于抗体、疫苗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全球发展态势和产能建设,公司生物原液相关装备获得更多国内外市场机会,生物大分子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获得提升。 2021 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54.83%,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92.00%。 2019 年至 2021 年,公司生物工程单机及系统的收入占比从 3.10%跃升至 21.65%。   下游需求旺盛,公司拟定增扩充产能。 公司产能已趋于饱和,产能不足已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 公司亟需扩充产能以满足下游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于 2022 年 4 月底发布公告,拟定增募资用于扩充产能以及发展 CGT 业务,解决产能瓶颈以及响应下游生命科技的前沿发展需求。   行业估值的判断与评级说明: 预测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11.69/13.95/15.42 亿元,对应 EPS 为 1.84/2.20/2.43 元,对应 PE 为18/15/14 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疫情停工影响生产的风险、公司高端产品研制失败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06-09
    • 卫信康(603676):聚焦肠外营养药物,核心产品高速放量

      卫信康(603676):聚焦肠外营养药物,核心产品高速放量

    • 康为世纪(A21336)新股梳理:新股系列专题报告(九)

      康为世纪(A21336)新股梳理:新股系列专题报告(九)

    • 奕瑞科技深度报告: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领军者,多元化布局开启新征程

      奕瑞科技深度报告: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领军者,多元化布局开启新征程

      个股研报
        奕瑞科技(688301)   投资摘要   X射线探测器第一股,疫情承压下业绩仍超预期。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X线探测器生产商。公司产品品类齐全、规模领先、覆盖医疗、工业、安防等多个细分市场;研发实力强劲,掌握四大传感器技术,拥有各类专利数量超200项。疫情高基数之上公司业绩仍超预期,2017-2021年营收和归母CAGR达35.1%和73.0%,表现亮眼。   多元应用驱动全球百亿探测器市场,工业及齿科领域新兴检测需求高涨带动产品放量。全球探测器出货量稳步增长,据Yole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亿美元;我国市场规模在国家扶持政策和下游需求的共同作用下迅速增加,现已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工业:新能源电池检测、半导体后段封装检测成新的增长点,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同比增长超过100%。齿科:CBCT市场空间巨大,2014-2023年CAGR为10.0%,且国内市场渗透率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未来凭借齿科CBCT和动力电池市场扩容及与大客户的深度合作,公司齿科及工业产品有望维持高增长。   多年积累的产品、客户、技术优势让奕瑞把握机遇,在竞争中后来居上。公司立足全球市场,构建庞大的营销网络,主动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打破外资巨头的垄断,2021年全球市占率达16.90%。凭借卓越的研发及创新能力,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结构,产品性能媲美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公司进入正业科技、美亚光电等知名厂商的供应商行列,带动齿科及工业新产品持续放量,同比增速均超100%。此外,公司积极布局新产品、新材料、新零件的研发及生产,探索新商业模式,现已掌握CT探测器技术,高压发生器、CT准直器等新零件于2021年产生销售收入,为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探测器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5.42/20.13/25.75亿元,同比增长29.91%/30.50%/27.9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5/8.31/11.27亿元,同比增长24.93%/37.47%/35.53%;EPS分别为8.34/11.46/15.5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49.52/36.02/26.58。公司是探测器领域龙头,享行业扩容红利,随着产线全面布局,CT探测器、高压发生器等新品逐步上量,未来高增长趋势有望持续。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页
      2022-06-09
    •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十):近岸蛋白新股梳理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十):近岸蛋白新股梳理

      个股研报
        近岸蛋白(688137)   公司概览:专注于重组蛋白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重组蛋白应用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公司作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上游供应商,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及时、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助力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升级。公司建立了蛋白质研发技术、抗体开发及酶的分子进化技术以及在诊断、疫苗、药物等蛋白质应用领域的综合技术平台,可实现从蛋白质原料到应用技术开发的全产业链的创新支持。   依托公司完善的技术研发平台和生产及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已经应用于生物制药、基因与细胞治疗、体外诊断、mRNA疫苗与治疗、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诸多领域。   公司概览:股权结构合理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朱化星,朱化星通过持有上海欣百诺、苏州帆岸、苏州捌岸、苏州玫岸股份,间接持有公司29.15%股份;朱化星通过与邹方平、赵玉剑、李桂云、王英明、林永强、严明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实际控制公司控股股东上海欣百诺,并通过担任苏州帆岸、苏州捌岸、苏州玫岸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合计拥有公司71.24%股份的表决权。同时,朱化星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此外,上海欣百诺的持股比例为57.67%。报告期内,上海欣百诺始终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存在由关联方上海欣百诺及惠和生物代垫员工工资、房租及原材料采购费用等费用的内部控制不规范情形。   公司概览:管理层和核心技术人员专业出身、经验丰富   康为世纪的管理层工作经验丰富、学历水平高。其核心技术人员拥有深厚且与公司业务匹配的资历背景和丰富的研发项目经验;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担任与研发相关的重要职务;承担公司重要的研发工作,作为研发项目的核心人员主持公司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展,对公司研发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06-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