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820)

    • 天康生物(002100):拓展疆外产能,降成本可期

      天康生物(002100):拓展疆外产能,降成本可期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跟踪点评:收购F-star,抗体药物管线版图再拓展

      中国生物制药(01177)跟踪点评:收购F-star,抗体药物管线版图再拓展

    • 健帆生物(300529):中国血液净化龙头,集采悲观预期亟待修正

      健帆生物(300529):中国血液净化龙头,集采悲观预期亟待修正

    • 康诺亚-B(02162):用创新利刃勾勒自免肿瘤双赛道新蓝图

      康诺亚-B(02162):用创新利刃勾勒自免肿瘤双赛道新蓝图

    • 莱茵生物首次覆盖报告:植提龙头快速崛起,海外工业大麻前景广阔

      莱茵生物首次覆盖报告:植提龙头快速崛起,海外工业大麻前景广阔

    • 注射用兰索拉唑通过一致性评价

      注射用兰索拉唑通过一致性评价

      个股研报
        普利制药(300630)   事件简评   公司 6 月 26 日晚间发布公告称, 近日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注射用兰索拉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一致性评价)。   经营分析   兰索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分布于胃粘膜壁细胞的酸性环境后,转变为有活性的代谢物,这种代谢物与存在于酸生成部位的 H+, K+-ATP 酶的巯基结合,通过抑制 H+, K+-ATP 酶的活性而抑制胃酸分泌。注射用兰索拉唑由日本武田公司研发,并于 2006 年 12 月首次在日本上市,国产注射用兰索拉唑于 2010 年 5 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普利制药的注射用兰索拉唑于 2020 年 11 月首次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203598。公司积极响应国务院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号召的产业升级和提升产品质量的战略,启动了该项目的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注射用兰索拉唑补充申请批件(一致性评价),将有利于提升该药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82/9.22/12.23 亿元,对应 EPS分别为 1.56/2.11/2.8 元,对应 PE 分别为 16/12/9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仿制药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药品质量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其他监管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6-27
    • 小分子药物研发前后端一体化平台,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小分子药物研发前后端一体化平台,加速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小分子药物研发前后端一体化,业绩增长强劲   公司建立了前端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及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一体化的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自主开发和客户定制合成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种类,树立了较高竞争壁垒。公司收入端和利润端快速增长:前后端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协同效应明显,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52.6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48.70%。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亿元,同比增长33.02%,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5.06%。利润率维持较高水平:2021年和2022年Q1,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4.12%和57.48%,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9.66%和20.59%。   前端业务订单需求快速增长,积极开拓高附加值产品品类   2021年,公司分子砌块订单数量超16.3万,工具化合物订单数量超11.6万,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为业绩持续高增长提供了保障。2021年公司前端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57.59%。依托处于药物研发产业链前端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业务,公司紧跟生物医学和医药研发的前沿进展并进行前瞻性研究和项目储备开发。截止2021年末,公司已累计储备超5.86万种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其中,自主合成的分子砌块和工具化合物产品种类超过14000种。   后端业务加速布局,创新药CDMO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合成能力国内领先。扩大前端业务导入价值,实现前后端一体化发展。通过对客户研发最早期介入,大幅度提升客户研发效率和成功率。2021年,后端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营业收入4.17亿元,营业收入占比43.03%,同比增长46.32%。公司加速后端业务产能布局,解决公司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GMP产能瓶颈。收购药源药物落地,推动业务往制剂领域延伸,打造“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CRO/CDMO/CMO产业服务平台。   创新药CDMO有望成为强劲驱动力。截止2021年底,公司创新药CDMO承接了173个项目,主要布局在中国、日本、美国和韩国市场。领先布局ADC项目,未来有望受益行业增长:2021年,公司ADC项目数80个,同比增长247.83%,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21.45%,公司助力我国首个申报临床ADC一类抗癌新药荣昌生物RC-48上市,树立了良好口碑,为后续承接订单提供了优质的项目经验。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14/20.20/28.30亿元;同比增速为45.9%/42.9%/4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3.82/5.4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39.3%/43.5%/41.7%;对应2022~2024年EPS为3.58/5.13/7.28元/股;对应估值为36X/25X/18X。考虑公司高附加值小分子化合物产品积累,树立竞争壁垒。随着客户药品研发注册推进,后端业务增长可期,创新药CDMO板块未来潜力突出,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才流失风险;药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2-06-26
    • 凯赛生物(688065)深度研究报告:合成生物学赋能,深耕生物基聚酰胺产业链

      凯赛生物(688065)深度研究报告:合成生物学赋能,深耕生物基聚酰胺产业链

    • 深度报告:多维度创新,大踏步前行

      深度报告:多维度创新,大踏步前行

      个股研报
        康希诺(688185)   核心观点:   创新驱动疫苗管线研发。康希诺2009年成立于中国天津滨海新区,专注研发、生产和商业化高质量人用疫苗,是由全球大型制药企业高管团队回国创立的国内领先高新技术疫苗企业。近十年来,公司研发、生产疫苗取得多项重大成就,发展迅速。2017年,公司取得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Ad5-EBOV的新药申请批准,这是我国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组疫苗产品。针对中国疫苗市场庞大的需求,康希诺凭借强大的基础研究、生产工艺和产业化实力,旨在研发三个类别的高质量疫苗,即全球创新型、取代现时主流和中国市场最佳疫苗。为此,公司搭建了五个技术平台,包括合成疫苗技术、基于病毒载体技术、mRNA技术、蛋白结构设计和重组技术和制剂及给药技术。基于五个技术平台,公司正为11个疾病领域研发17种疫苗产品,包括2017年获批的埃博拉病毒疫苗Ad5-EBOV、2021年获批“附条件”上市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和2021年获批上市的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2和MCV4。   新冠需求催化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克威莎是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和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生产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2021年2月25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附条件”上市。腺病毒载体疫苗采用人5型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其复制相关基因剔除,从而使其在人体内不会复制;在被剔除基因的位置上,插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然后由腺病毒载体携带S基因进入人体细胞,S基因进入人体细胞后合成S蛋白,作为抗原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腺病毒载体疫苗仅含人工合成的S蛋白基因片段,目标抗原更精准,更高效,也更加安全。Omicron(奥密克戎)增加了新冠流行预期的不确定性,疫情短期或难以结束。为应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及疫苗加强针的免疫水平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这一事实,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决定或已经开始接种第四针疫苗。站在当前时点来看,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叠加第三针疫苗的保护力随时间推移下降,全球各国第四针疫苗接种需求比较确定,新冠疫苗的需求预期较之前大幅改善,公司新冠疫苗放量的态势在短期内或将延续。   MCV2/MCV4上市带来业绩增量。MCV2(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和MCV4(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分别于2021年6月、12月上市,目前我国市场中脑膜炎球菌疫苗主要为多糖疫苗(MPSV2和MPSV4),公司MCV4是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从临床表现上来看,康希诺临床试验的血清阳转率结果表明公司MCV2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性;公司临床试验的血清阳转率结果表明公司MCV4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性。从时点来看,公司MCV4作为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未来或将持续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量。   在研品种支撑长期发展。目前公司主要在研品种包括针对婴幼儿的13价肺炎球菌疫苗、PBPV(通用型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组分百白破联合疫苗(DTcP)等。其中,已有的研究数据表明,公司在研的13价肺炎球菌疫苗产品与目前肺炎疫苗金标准和全球重磅产品——辉瑞的Prevnar13相比,在覆盖年龄范围、载体蛋白选择与结合生产工艺、免疫原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公司在研的通用型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BPV)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行业内仅有GSK、SanofiPasteur和英国ImmBiology公司在研不依赖于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疫苗,国内仅有康希诺一家在研,具有独家优势。而组分百白破联合疫苗(DTcP)产品在国内将逐步取代共纯化DTaP疫苗,与同类竞品相比,公司产品处在国内行业的第一梯队,如果临床试验成功,将有望实现对DTaP的更新换代,并在DTcP产品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新冠疫苗短期内为公司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业绩支撑和资金保障,催化了公司的快速成长。同时,由于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大,第三针疫苗的保护力随时间推移下降,全球各国第四针疫苗接种需求比较确定,新冠疫苗的需求预期较之前大幅改善,公司新冠疫苗放量的态势在短期内或将延续。叠加公司MCV2和MCV4产品陆续上市放量,公司MCV4作为我国首个脑膜炎球菌四价结合疫苗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未来或将持续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量,公司未来成长空间或将持续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EPS分别为3.72元、5.75元和6.7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86倍、32.28倍和27.32倍,给予买入评级。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56页
      2022-06-26
    • 天松医疗(430588):内窥镜硬镜镜体细分龙头,打破进口垄断

      天松医疗(430588):内窥镜硬镜镜体细分龙头,打破进口垄断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