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家用医疗器械企业研究

      北交所个股研究系列报告:家用医疗器械企业研究

      个股研报
        鹿得医疗(832278)   1.1主营业务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ODM销售模式在境外销售为主,血压计产品销售收入最高   鹿得医疗成立于2005年,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11月在北交所上市。   公司主要从事以家用医疗器械为主的医疗器械及保健护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血压计(包括机械血压表和电子血压计)、雾化器、听诊器和冲牙器等。其中血压计产品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2年销售金额为1.59亿元(占比47.1%),也是除配件外毛利率最高的产品(25.8%)。   公司以境外销售为主,采用ODM销售模式。2022年公司以国外地区客户居多(占比87.5%),毛利率为24.5%。前五大客户创收合计占比为36.8%。   1.3财务情况2023年Q1经营业绩改善明显,毛利和净利值显著提升   2018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波动大,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仅为3.6%,成长性一般。2022年,公司营收规模为3.39亿元,同比下降115.9%,下跌幅度进一步加剧,净利润为0.35亿元,同比下降8.8%。2023年一季度,经营业绩改善明显,营收止跌企稳,净利润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水平。2022年毛利率为24.5%,较2021年提升1.3个百分点;2022年净利率为10.2%,较2021年提升0.8个百分点。   公司期间费用总支出呈稳定水平。2022年期间费用率合计为15.3%,较2021年相比提升2.0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升0.8个百分点。   1.3财务情况销售收入质量和收益质量较高   从营运能力方面来看,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进一步提升,2022年为存货周转天数为104.7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4.7天。   公司销售收入转化为现金流的能力较强,收入质量较高。2018-2022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值均大于90%。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正常和健康。2018年至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值,且2022年规模显著提升。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净利润比例为150.2%,公司净利润能够较好的转化为现金流,收益质量较高。
      深圳市亿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14页
      2023-06-28
    • 公司深度报告:营销改革阵痛期已过,期待苗药品牌修复

      公司深度报告:营销改革阵痛期已过,期待苗药品牌修复

      个股研报
        贵州百灵(002424)   苗药为基,百灵鸟及图深入人心   公司是一家集苗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依托地理优势,深耕苗药品种,形成了一系列苗药矩阵,现已发展为贵州省新医药产业骨干企业和全国最大的苗药研制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产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咳速停糖浆(胶囊)、金感胶囊、维C银翘片、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覆盖了心脑血管类、感冒类、咳嗽类、妇科类、泌尿系统类、咽喉类药物等多个领域,公司产品结构合理、品种丰富。在研管线综合中药和化药1.1类新药,布局慢性肾炎、口腔疾病、皮肤病、病毒感染多个领域,凸显公司民族药与现代药并重的理念。其中黄连解毒丸为国内首个获批临床批件的证候类新药,适用于上火(仅为实火)病人。药品上市后可进一步扩展公司优势领域。   产能提升带动核心品种放量   截止2023年4月扩能技改项目中药材醇提生产线已完成建设,项目整体完成建设后,公司前提取产能将由现阶段的2.5万吨/年提升至6万吨/年,中药材加工能力大幅度提升。公司经营多年,具有坚实的销售网络,二级以上医院覆盖4,500多家,三级医院覆盖1,600多家,合作药房超过26万家,覆盖95%以上连锁药房。依托公司扎实的销售网络,公司核心品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及一线品种将迎来放量期。预计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销售峰值为31.2亿元。   营销改革初见成效   公司进一步深化营销体制的改革,从2021年开始从大包制转向直营制。营销改革实施后,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64%,自2019年后归母净利润增速首次超过营收增速,利润端拐点初步形成。2022年销售人员3790人,数量较2020年和2021年有所下降,但2022年人均创收为57.68万元,超过2018年的56.14万元,销售人员销售积极性拉动显著,营销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44.57、54.13、64.50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4、4.96、6.96亿元,EPS分别为0.24、0.35、0.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9、24.9、17.7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扩产能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3-06-28
    • 金河生物(002688):金霉素龙头地位稳固,兽用疫苗贡献新增长点

      金河生物(002688):金霉素龙头地位稳固,兽用疫苗贡献新增长点

    • 巨子生物(02367)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重组胶原蛋白领军者,品牌势能向上未来成长可期

      巨子生物(02367)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重组胶原蛋白领军者,品牌势能向上未来成长可期

    • 合成树脂领先企业,生物质化工打开空间

      合成树脂领先企业,生物质化工打开空间

    • SMO行业先行者,复苏+规模效应共促业绩高增

      SMO行业先行者,复苏+规模效应共促业绩高增

      个股研报
        普蕊斯(301257)   投资逻辑:   深耕SMO行业十余载,高质量交付能力与完善的人才制度打造强壁垒。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SMO行业的企业。现已累计参与国内外SMO项目超过2500个,覆盖肿瘤、内分泌疾病、医疗器械等共24个领域,推动110+个产品在国内外上市。高质量推动临床试验方案执行,展现了良好的品牌力和专业性。相较于日本,中国SMO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商业价值尚待“绽放”。SMO指协助临床试验机构开展临床试验具体操作的专业机构,主要负责临床试验中非医学判断性质的事务性工作。我国SMO业务起步较晚,经营逐步走向规范化,同时备案制的实施等因素为SMO行业带来新机遇。中国SMO行业集中度仍较低,CR5仅占25%-30%;而日本行业集中度较高,以日本SMO协会为例,组织中CR4市占率高达86.8%。我国CRC人员培养等方面同样存在不足,导致人均创收相对较低,而专业型SMO公司制度建设更为完善,优势明显。   疫情对订单承接及交付造成部分影响,疫后有望实现快速恢复,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16.55%);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25.35%),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同时疫情期间公司业务开展受阻严重,但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公司业绩得以修复,公司1Q23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30.02%),归母净利润0.25亿元(+159.52%)。截至2022年末,公司存量合同金额为15.05亿元(+39.90%),在手订单丰富,公司业绩确定性强。   IPO募集资金用于拓宽服务半径、提升服务效率与强化人才培育能力。公司2022年5月于创业板IPO发行1500万股,发行价为46.80元,募集资金净额6.30亿元,主要用于临床试验站点扩建项目,扩大服务覆盖范围;打造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运营效率;进行总部基地建设项目,加强人才复制能力;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测,2023-2025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8/11.28/14.66亿元,同比增长41.20%/36.23%/30.00%,归母净利润1.08/1.52/2.07亿元,同比增长49.84%/40.55%/35.51%。我们选用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2023年37倍PE,目标价65.8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股东减持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6-28
    • 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巩固隐形冠军地位

      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巩固隐形冠军地位

      个股研报
        凯普生物(300639)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变更医疗器械注册证暨产品首次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公告》。   公司“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以下简称“本产品”)率先获批增加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预期用途,满足HPVDNA检测应用于临床或筛查等不同的检测场景,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CMDE)审批同意的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   启动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首家获批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   2015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下称“《指导原则》”),针对宫颈癌联合筛查或宫颈癌初筛用途,要求根据预期用途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女性作为受试者,根据基础检查数据进行随访研究,随访时间至少持续三年。   公司经过调查研讨,按照《指导原则》设计临床试验方案,于2016年启动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招募上万名受试者完成三年跟踪随访研究。公司本次预期用途的变更属于同品种首个产品首次申报,为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第一个用于宫颈癌筛查预期用途的产品。   本产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除临床用于14种高危型HPV感染的辅助诊断之外,还可用于宫颈癌初筛、宫颈癌联合筛查和ASC-US人群分流,有利于促进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的普及应用,减少细胞学漏诊或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全面助力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   渗透率提升提供发展增量,产品优势和妇幼资源铸就细分龙头   2023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部门联合制定、印发《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25年,试点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50%;到2030年,适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率达到70%;旨在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宫颈癌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国宫颈癌消除进程。   凯普生物是宫颈癌筛查——HPV核酸检测的先行者、倡导者,2006年拿到我国第一张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HPV检测产品新药证书。公司紧跟行业政策,同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合作,持续加大HPV检测的临床普及,大力推进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程,持续保持和强化HPV检测产品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此外,公司开发抗HPV药物“磷酸氯喹凝胶”,目前正在开展II期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的临床试验,药品主要用于治疗HPV病毒感染引起的各种皮肤疣、外生殖器及肛周尖锐湿疣;若取得新药证书则有助于推动公司在HPV检测、治疗领域的产业闭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新冠核酸检测需求将大幅下降,从而对2023年表观业绩形成一定影响;但是后期有望恢复高速增长: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06亿/20.72亿/27.10亿,同比增速分别为-73%/38%/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亿/4.32亿/5.74亿,同比增速分别为-82%/40%/33%;EPS分别为0.47/0.67/0.88,按照2023年6月21日收盘价对应2023年2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收入及利润下降的风险,检验项目价格下降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6-27
    • 康缘药业(600557)国内中药创新龙头,创新产品梯队丰富

      康缘药业(600557)国内中药创新龙头,创新产品梯队丰富

    • 园区开发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及投资业务高速发展

      园区开发龙头地位稳固,新能源及投资业务高速发展

      个股研报
        中新集团(601512)   中新合资的园区开发企业龙头:中新集团是一家中新合资成立的园区开发公司。2021年公司优化“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形成以园区开发运营为主体板块,以产业投资和绿色公用为两翼支撑板块的新发展格局。公司最终控制方为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及苏州市人民政府,持股比例为46.8%。公司高管团队由中方和新方组成,团队架构完备经验丰富。   借鉴新加坡开发经验,深耕苏州工业园区:公司异地复制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深耕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已累计吸引各类外资项目50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累计引进92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56个。2022年苏州工业园区地区生产总值351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850.2亿元。投资总额达92.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为1077.9亿美元。在产城融合园区开发领域,截至2020年末,公司待出让商住用地1285.7公顷,粗略估计待出让商住土储可保证近十年一级土地开发。2022年,土地一级开发存货为109.9亿元,后续业绩增长可期。区中园板块开发运营面积约280万平方米,其中约160万平方米已建成投运,均布局在长三角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内工业载体的出租率约为95%,各类载体综合出租率超90%。区中园业务租金收入每年超过4亿元,毛利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   两翼齐飞,板块联动赋能园区开发运营主业:产业投资:在基金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认缴投资了38支基金,合计认缴金额35亿元,累计拉动各园区总投资近470亿元。在科创直投方面,公司累计投资科技类项目25个,累计投资金额4.4亿元,拉动总投资45亿元。绿色公用:2022年公司设立中新绿能运营光伏分布式能源站,目前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兆瓦,未来三年努力向2GW目标迈进。   营收增长稳定,财务结构健康:公司2022全年实现营收47.4亿元,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其中园区开发业务实现营收38.7亿元,绿色公用业务7.6亿元。2022年公司实现毛利率57.6%,净利率46.0%。公司净负债率逐步提升至24.9%,现金短债比下滑至1.86,财务结构健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中新合资的园区开发运营企业,园区开发业务处于业内领先地位。我们预计2023/2024/2025年营收为55.6/64.3/7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0/20.1/22.3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0/1.34/1.49元/股。根据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予其2023年10.3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2.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苏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停滞风险;土地市场下行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06-27
    • 诺辉健康(06606):早筛渗透率加速提升,2024年行业龙头有望扭亏为盈

      诺辉健康(06606):早筛渗透率加速提升,2024年行业龙头有望扭亏为盈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