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美年健康(002044)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美年健康(002044)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 主业持续强劲,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扰动表观利润

      主业持续强劲,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扰动表观利润

    • 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推进

      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收入25.5亿元(+21.7%);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3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29.9%)。单二季度实现收入12亿(+17.9%);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3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29.1%)。   打造三大核心品种,强化非注射剂业务布局。坚持打造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三个核心大品种,为公司销售规模稳定增长打造强壮根基;布局一批以杏贝止咳颗粒、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等为代表的发展级品种,打造非注射品种群梯队;加大培育以天舒胶囊、通塞脉片、龙血通络胶囊、大株红景天胶囊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品种,使之成为战略储备品种,增厚销售发展基础。2023H1公司毛利率为75%(+3.4pp),净利率为11.1%(+1pp),销售费率为42.6%(+1.5pp),管理费率为18.5%(+1.3pp),财务费率为-0.3%(-0.2pp),研发费率为14.2%(+1pp)。   2023H1注射液、颗粒剂以及冲剂放量显著。分产品看,2023年上半年注射液实现收入11.6亿元(+53.9%),毛利率为74.8(+3.3pp),主要系热毒宁注射液销售同比增长所致;胶囊实现收入4.6亿元(-7.5%),毛利率为67.5%(+2.4pp);口服液实现收入4.2亿元(-2.7%),毛利率为81.1%(+1.7pp);颗粒剂、冲剂实现收入1.9亿元(+99.6%),毛利率为78.8%(+12.8pp),主要系杏贝止咳颗粒销售同比增长所致;片丸剂实现收入1.8亿元(+5.3%),毛利率为72%(+3.5pp);贴剂实现收入1.2亿元(-0.5%),毛利率为83.8%(+0.01pp);凝胶剂实现收入0.1亿元(+10.9%),毛利率为87.4%(+3.9pp)。   研发实力雄厚,在研管线持续推进。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动新产品研发,中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栀黄贴膏),新申报生产品种2个(JC颗粒、FZJD颗粒),Ⅲ期临床研究品种2个(SPPY颗粒、LWDHGTP片);化药创新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个(KY0135片、KY1702胶囊),推进Ⅱ期临床2个(DC20、KY0467),开展Ⅱ期临床2个(SIPI-2011、WXSH0493片);化药仿制药获得2个药品注册证书(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米诺地尔搽剂);生物药获得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KYS202002A注射液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获得CDE审评受理1个(KYS202002A注射液系统性红斑狼疮);推动一批项目分别开展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优秀的现代化创新型中药企业,主力品种持续放量,新药研发逐步兑现,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8.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5.9%/28.5%/16.9%,对应EPS分别为0.94/1.2/1.41元,对应PE分别为25/19/17倍,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风险;研发失败风险;销售改革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7-17
    • 国药入主,协助构建“一主两辅”产业格局

      国药入主,协助构建“一主两辅”产业格局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太极集团以中西成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科研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国药入主后,公司借助其优质平台及成熟管理经验实现业绩增长。此外,公司确定“十四五”战略规划: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力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投资要点   借助国药集团管理经验及和平台资源,持续推动混合制改革。   国药集团入主太极集团后,公司持续优化主业,提质增效:1)通过战略重组太极集团,在中药业务板块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持续优化太极集团产业布局;2)太极集团借鉴国药成熟的管理经验、“即插即用”其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效率;3)混改后太极集团聚焦主业,明确“一主两辅”(以发展具有中药材资源优势、智能制造特色的现代中药产业为主线,以深耕麻精药为特色的生物、化学药及川渝地区医药流通领域为辅线)产业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持续推动,主品战略卓有成效   公司坚持“十四五”战略规划,充分发挥“太极”驰名商标、百年“桐君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品牌产品、经典名方的市场价值。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0.51亿元(yoy+15.65%),归母净利润达3.50亿元(比上年同期-5.23亿元增加8.73亿元),业绩实现较大增长。   大单品适用场景拓展,潜力新业务拓展业绩增长极   公司强化调研、锚定赛道,精准品牌定位,重塑OTC品牌形象,深挖主品核心价值。积极拓展藿香正气口服液防暑功能以外大胃肠不适、祛除体湿等适应症的宣传,实现品类、季节、地域、人群的突破,我们预计公司核心大单品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此外,随着公司推进虫草产业化运营,推进虫草基地建设,制定虫草地方标准,完成拟境培育虫草的商业化策划,我们预计拟境培育虫草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极。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体收入分别为175.97/219.48/270.5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4%/24.73%/2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64/10.33/13.36亿元,EPS分别为1.37/1.86/2.40元。考虑到公司借助国药集团管理经验及和平台资源,持续推动混合制改革,看好公司发展,给予2024年35倍PE,目标价64.9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成本风险,研发风险、测算具有主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7-17
    • 23H1净利预计同比增长75%至90%,好于预期

      23H1净利预计同比增长75%至90%,好于预期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H1录得净利润13.8亿元至15.0亿元,YOY+75%至90%,扣非后净利润11.5亿元至12.5亿元,YOY+80%至95%。以此测算,其中Q2单季度净利在6.7亿元至7.8亿元,YOY+106%至142%,扣非后净利4.5亿元至5.4亿元,YOY+82%至120%,Q2业绩表现好于我们的预期。   疫情提升需求,“618”大促亦表现较好:公司Q2业绩增长区间好于我们的预期,除2022Q2基期较低的因素外(2022Q2净利YOY-35.8%),我们认为主要是:(1)2022年末疫情及呼吸治疗类产品的短期缺货提升了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备货需求,并且在2023年5月疫情期间需求提升更加明显;(2)另一方面,公司“618”大促表现亦较好,根据天猫健康618开门红数据显示,鱼跃官方旗舰店首小时成交超过去年全天,制氧机、动态血糖仪均是开门红热销产品,另外在京东618竞速榜中,鱼跃各类产品也位于排名前列。   预计Q3在低基期下仍将实现快速增长,CGM及AED新品上市推动成长:2022Q3基期仍较低(2022Q3净利增速为-10.6%),而目前公司整体恢复势头较好,我们认为在低基期下,公司常规产品销售将继续推动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另外,公司今年初上市新一代CGM产品CT3系列以及国产AED600机型,将有助于推动糖尿病业务及急救业务板块增长。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Q2业绩好于我们的预期,我们相应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20.0亿元和23.0亿元,yoy分别+25.1%和+15.2%(原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和21.9亿元,yoy分别+19.8%和+14.5%),折合EPS分别为1.99和2.2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倍和15倍,目前估值偏低,我们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新品销售不及预期;外延整合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疫情带来的需求波动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3-07-17
    • 伊利股份(600887)2023年度投资者日纪实:向健康迈进,向未来进发

      伊利股份(600887)2023年度投资者日纪实:向健康迈进,向未来进发

    • 康斯特(300445)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打破海外垄断,量产在即,成长可期

      康斯特(300445)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高精度MEMS压力传感器打破海外垄断,量产在即,成长可期

    • 天坛生物(600161):2023Q2业绩稳健增长,浆站建设有序推进

      天坛生物(600161):2023Q2业绩稳健增长,浆站建设有序推进

    • 美年健康(002044)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7亿元,实现扭亏,业绩超预期

      美年健康(002044)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7亿元,实现扭亏,业绩超预期

    • 公司深度报告:创新迭代,行稳致远

      公司深度报告:创新迭代,行稳致远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一代埃克替尼生命期延长,三代贝福替尼正式上市。 EGFR基因突变是亚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占比45-55%)。埃克替尼作为首个国产小分子创新药,为一代EGFR-TKI, 2011年上市至今累计销售额超130亿, 2021年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获批上市并成功纳入医保,成为目前唯一术后辅助治疗纳入医保目录的EGFR-TKI药物,凭借良好的临床疗效和价格优势,埃克替尼产品生命周期有望进一步延长。贝福替尼为公司第三代EGFR-TKI,二线已获批上市,一线处于NDA 阶段。当前三代EGFR-TKI药物整体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奥希替尼上市最早、市占率最高,国产产品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获批上市,贝福替尼为国产第三家。从临床数据上看,贝福替尼二线和一线mPFS分别为16.6个月和22.1个月,在三代EGFR-TKI同类药物中最长,有望凭借优秀的临床数据和公司在肺癌领域的长期深耕实现快速放量,将成为公司新的重磅级品种。   恩沙替尼为首个国产ALK-TKI药物,处于快速成长期。 恩沙替尼为公司第二款创新药,同时也是首个国产ALK-TKI药物, 2020年底获批上市,目前已获批用于一线和二线治疗,术后辅助研究处于临床Ⅲ期,海外临床Ⅲ期也在稳步推进。 2022年底,恩沙替尼eXalt 3亚裔最新研究结果公布,基线无脑转移人群mPFS研究者评估结果达到47.1个月,这一超长mPFS临床结果为恩沙替尼在中国市场的学术推广奠定坚实基础。 2023年3月起,一线适应症正式纳入医保,患者年均费用在2022年的基础上小幅下降,在同类ALK-TKI药物中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凸显。恩沙替尼2022全年在仅有二线进医保的情况下实现了超4亿元的销售收入, 2023年一线进医保后有望实现加速放量。   肺癌领域优势明显,伏罗尼布获批上市,治疗领域不断拓宽。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9.77亿,占总营收的41%,共22个研发项目处于临床/NDA阶段,其中1项进入NDA, 4项处于临床Ⅲ期。公司将外部合作和自主研发相结合,高效推进产品研发上市进程。公司在肺癌领域针对EGFR、 ALK和KRAS等常见突变位点布局了多项多代产品;其他治疗领域方面,贝伐珠单抗于2021年底获批上市,为公司首个大分子药物,适应症广泛且具备联合用药潜力;伏罗尼布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二线肾细胞癌,与依维莫司联用有效延长患者mPFS(10个月vs 6.4个月)。此外,公司用于乳腺癌患者的CDK4/6抑制剂BPI-16350处于临床Ⅲ期;用于治疗宫颈癌的PD-1和CTLA-4单抗处于临床Ⅱ期。公司产品管线不断向其他癌种拓宽,药物类型从小分子化药扩展至单抗、双抗等多类药物。   投资建议: 公司今年已有2个创新药获批上市,目前共有5款创新药上市销售,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综合实力持续提升,迈入快速成长收获期。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68亿元、 38.26亿元、 50.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8亿元、 4.71亿元、 6.8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3元、 1.13、 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2.0倍/45.9倍/31.5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新药研发及上市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3-07-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